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葉彬、徐映雪)城市公廁難找、氣味較大,痛點不少。深圳首座能「感知」、會「思考」的公廁已在羅湖落地。記者昨日從羅湖獲悉,在愛國路怡景花園附近的該智慧公廁通過82套智慧組件可感知廁所的空氣是否清新、溫溼是否適宜,然後,智能調度除臭設備、新風系統。羅湖擬將市民使用頻率最高的423座沿街社會公廁首批納入「雲大腦」體系,以促進公廁良好管理並隨著公廁普查不斷進化成覆蓋全區的公廁信息「神經元」網絡。
據羅湖區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該智慧公廁是在原有的愛國路公廁的基礎上改造升級而成,因此該智慧公廁的建設模式可以在現有公廁上直接加以推廣,不需重複建設。智慧公廁會「自動」感知舒適區間。在愛國路的智慧公廁通過物聯網平臺連接臭味實時監測儀、溫溼度感應器、智能燈光、人體感應器、應急呼叫器等8個子項共計82套智慧組件,分別為公廁雲大腦賦能「嗅覺」「觸覺」「視覺」「聽覺」。
這些組件所採集的數據會通過加密傳輸匯集於雲端伺服器實時運算分析室內11項環境參數,智能調度除臭設備、新風系統、燈光照明運行,無論風雨寒暑始終保持室內恆溫恆溼、空氣清新的舒適體驗。
此外,智慧公廁還設計了面向市民的微信小程序,為公眾提供全區47座市政「一張圖」導航服務,公開廁位使用、室內環境等實施狀況,還提供評價互動模塊。據統計,愛國路智慧公廁微信小程序僅上線一周,已收集到各類用戶數據26800餘條,依託用戶需求的大數據可為新建公廁規劃選址、流動公廁布點、大型活動應急調度等提供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