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林騰
編輯 |
1
隨著vivo選擇與老牌鏡頭廠商蔡司強攻影像,這家手機公司率先吹響了新一輪的進攻號角。
12月17日,vivo正式宣布與蔡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建聯合影像實驗室、聯合研發旗艦影像產品、研究影像內容生態等。此外,採用蔡司光學技術的vivo高端智慧型手機將帶有蔡司的標誌。
「手機的影像體驗,第一個就是畫質,畫質好就代表光學性能要好,這是我們跟光學巨匠蔡司合作的基礎」,vivo影像總監李卓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隨著疫情和國際局勢的突變,手機市場最大的玩家華為正面臨著晶片危機。對於競爭對手們而言,這意味著一場新的大規模增長機會正在到來。
界面新聞也曾經報導過,中國手機渠道商們,都在尋找華為之後的下一個超級巨星。
vivo算得上是這場激戰中的有力競爭者之一。截至今年第三季度,vivo已經連續8個季度穩居中國市場份額第二。
數年前,華為憑藉與知名相機廠商徠卡的合作,在手機攝影方面異軍突起,幫助其奠定了高端手機的格局。
這次vivo同樣跟鏡頭行業的翹楚蔡司聯合,能否讓這家公司在這場新一輪的手機競爭中搶佔先機?
為何是蔡司?
蔡司品牌成立於1846年,迄今為止已經有175的歷史。
在光學影像領域,蔡司先後開創了許多鏡頭工業中舉足輕重的經典設計,比如:超大光圈的普拉納(Planar)、銳利空氣感的天塞(Tessar)等,也是當今照相機和手機領域多數鏡頭進行設計和研發的基礎。
不僅如此,蔡司還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複式顯微鏡。還在1969年為NASA的登月任務定製鏡頭,拍攝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瞬間。
相比而言,vivo作為手機廠商,則是多年來在施行消費者導向的影像研發策略。技術覆蓋從鏡頭到sensor,到平臺的ISP,到算法,再到調試方向認知。
vivo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開始,vivo在全球建立了7個影像研發中心,研發人員規模超過700人。
「我們希望結合vivo在在消費者層面的『廣』度與蔡司在影像光學領域的『深』度,降低普通人進入專業影像的門檻,給專業創作者提供更高的標準和更全面的影像功能」,vivo高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倪旭東說。
vivo 並非蔡司首個手機廠商合作客戶。作為一家在光學和影像系統頗具實力的廠商,早在 2005 年,蔡司就曾與當時的手機行業霸主諾基亞進行合作,雙方共同成就了 N 系列旗艦級產品的成功;2020 年初,索尼與蔡司合作發布了首款配備蔡司光學系統的智慧型手機。
但跟此前有所不同的是,vivo跟蔡司的合作不僅僅在鏡頭設計授權,亦或是鏡頭品質認證上。按照倪旭東的說法,雙方會推動上下遊全產業鏈對核心器件的升級和革新。
專業相機鏡頭怎麼置入手機?
手機要擁有專業相機的鏡頭,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傳統光學怎麼小型化,怎麼在小型化的基礎上誕生更高素質的鏡頭。
「手機影像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的方面比較多。比如說光學系統、感光元件、晶片的處理以及算法,要做好手機影像,這四個方面哪一塊弱了都不行」,李卓說,蔡司的標準非常嚴格,基本上最開始的時候手機供應鏈是很難勝任標準要求。
根據vivo的介紹,在vivo X60系列產品上,雙方經歷了近半年討論,投入了數百人的研發團隊,共同攻克了鏡頭小型化與高品質成像之間的各項技術難題,最終達到了嚴格的蔡司光學工藝質量標準與蔡司成像質量標準。
李卓介紹,vivo和蔡司聯合攻堅的方向,就是儘可能做到非常大的光圈下,怎麼把解析力保持好。
手機與鏡頭公司最成功的合作當屬華為與徠卡。華為與徠卡第一次合作的雙攝像頭手機P9引領了新的攝影潮流。在上市5個月以來,華為P9開始風靡全球。
vivo認為,與蔡司的合作內容不會僅體現在產品層面,未來將會在影像技術發展趨勢、影像文化、社會責任方面有更加深入的探討和合作。「合作將是持續性的」,李卓說。
手機廠商先後露出殺手鐧
不僅僅是vivo與蔡司,在過去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手機公司正使出渾身解數,加入這場新戰爭中。
幾天前,在一加成立7周年之際,劉作虎發表了名為《7 年磨一劍,2021 再戰鬥》的內部信。力爭明年線上高端第一,大舉發力線下。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剛剛從華為獨立的榮耀手機,則明確提出,榮耀的目標是成為國內手機市場第一。
1個月前,OPPO則發布了捲軸屏概念機,概念眼鏡等產品。
Canalys分析師賈沫曾對界面新聞記者說,誰能啃下華為失去的市場,誰就是中國老大。
在vivo藉助蔡司在影像領域猛攻之後,可以預見的是,每家手機公司都將對市場發起新一輪的衝鋒。這場新一輪的群雄逐鹿,到底誰能笑得更加燦爛?2021年,結果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