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前幾天無意中看到一個新聞,8歲女孩喝水時,意外將舌頭卡在了塑料杯的杯口裡,怎麼也拔不出來。
待到家長撥打求救電話,消防員叔叔和醫護人員趕到時,女孩的舌頭已經充血了,腫成一個大包,險被夾斷,整整被卡了兩個小時!
這種情況可不是頭一次,之前杭州有名5歲小女孩遭遇了一樣的事;英國還有名男童,因舌頭被卡做了一場大手術。
看來,給孩子們選水杯可不能疏忽大意啊,很可能那就是傷了你孩子舌頭的兇器!真是觸目驚心。
01水杯到底有什麼魔力,會把孩子的舌頭「吸住」?
大人的辛酸寶寶不懂,寶寶的世界大人也不理解。
寶寶們初來乍到,自然對這世界上的一切都迷之好奇,而嘴巴就是最佳、最直接的認知方式,沒有之一。
特別是喝水時,寶寶貪玩,很喜歡用舌頭感知「水世界」,上伸伸下舔舔是很自然的情況,大人當然也不會在意。
卻不知道,這恰恰會導致危險,果然「好奇心害死貓」啊!
關鍵是現在市場上各種款式的水杯滿天飛,別說孩子們「選擇困難症」,大人也都會眼花繚亂。
這時候,恐怕大家都只會在意水杯的材質和尺寸,至於喝水口則很少有人關心,或覺得不是問題。
但恰恰是這個喝水口(出水口)問題最大,那些能吸住孩子舌頭的水杯,都是因為出水口太小,才令孩子們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惡意。
02這類易吸住孩子舌頭的水杯都有什麼特性?
1、喝水口不大,卻能伸進舌頭
人們喝水時,水杯通常是真空狀態,而孩子們由於貪戀玩耍水杯,就會將舌頭伸進去。結果水喝少了,空氣用光後,瓶子就會無情地將孩子的舌頭吸住。
這時又因為杯口較小,再加上真空壓縮,舌頭自然就被卡住拔不出來了,而且越拔越緊……
2、喝水口的材質硬度高
舌頭被吸住,靜脈血流回流不暢被堵,就會和紅髮腫,且因杯口硬度較高、沒彈性,孩子越掙扎反而越難拔出來……
由此可知,杯子的造型可不能瞎選,家長們一定要選擇喝水口較大、或帶有吸管的杯子,可有效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另外,平時也要注意告訴孩子,喝水時千萬別含喝水口太長時間,更不要來回把玩,甚至還要來回吞吐玩水,這都是危險行為。
03如果孩子還是一不小心被吸住舌頭怎麼辦?
這種情況下如果長時間都無法把舌頭拔出來,那是極其危險的,輕則受傷流血,重則舌頭會喪失功能。
因此,一定要搶時間,以最快的速度救出孩子,家長不妨學一學以備不時之需:
孩子舌頭被吸住後,馬上在杯子上鑽個孔,千萬別等充血後再施救。孔洞會讓空氣鑽進杯子,杯子裡有壓強的話,事情就好解決了。
但最重要的,還是給孩子挑選合適的水杯,畢竟有了前車之鑑,杯子的造型可不能瞎選。
04如何給孩子選好水杯?
1、劃重點,防嗆咳是關鍵
如果寶寶剛幾個月大小,手部動作和嘴部控制都不太熟練,水流太急很容易嗆到。
那麼建議選擇吸水口是「一字型」、「十字型」或可以調節閥門的杯子,比較不容易漏水、水流速度也較均勻緩慢。
2、不會灑水漏水
這一點太太太太……重要了!因為杯子容易灑水,意味著孩子不僅要面臨一邊喝水一邊被迫「洗澡」的狀況,更會面臨有被灑下的水嗆到鼻子眼睛,後果難以預料。
故在選杯子時一定要檢查杯身,杯蓋擰緊後會不會漏水,特別是在寶寶喝水的情況下水會不會漏出來。
3、可保證衛生安全的杯子
這一點如何保證呢?就是杯子本身可以拆卸的地方很多,杯身細縫和溝溝孔孔較少,容易清洗,就不會落下衛生「死角」。
否則時間長了,洗不到的溝溝孔孔就會成為有害菌的「樂園」,危及寶寶的健康。
4、水杯材質
水杯由什麼材料製作很重要,一定要選擇兒童級別、高質量嚴把關的,無論鋼的還是塑料的,質檢都有要求,家長一定要認清質檢標誌。
最後,鴨嘴杯、吸管杯、嘬飲杯怎麼選?
建議按寶寶的年紀劃分,正好滿足不同需求:
四到六個月的適合鴨嘴杯:先用軟嘴後用硬嘴,慢慢過渡;八到九個月的適合吸管杯:可以防嗆咳;10到12個月適合嘬飲杯:然後過渡到敞口杯,非常好用,也不會灑漏水;12個月以上的寶寶敞口杯:這時可以鍛鍊寶寶自己喝水啦。
其實寶寶多大用什麼杯,沒有硬性規定,有的寶寶接受快一點有的則慢一點,這需要家長們耐心摸索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