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第三-四課時長度單位教案

2020-12-10 班主任工作手冊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5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徵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能力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徵: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學難點:

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直尺、各種直、彎的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一幅圖,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彎的,問:走哪條路比較近?

為什麼?師: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還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線段。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牙膏盒、藥盒、直和彎的吸管、鉛筆、繩子、直和彎的鐵絲等,看一看、摸一摸,你發現了什麼?

找出你認為直的東西。

從鉛筆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們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個點,另一端也看作一個點,把這兩個點叫做端點,書本的邊等都有兩個端點。

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並在線段的兩端點兩個點,告訴學生這就叫做線段。

問:我們身邊哪些東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為什麼?

判斷下面哪些是線段?

2、線段可以度量嗎?

試量課本第5頁的線段,互相交流量法。師總結:先將尺子的0刻度對準線段的左端點,再看線段的右端點對著尺上的刻度數是幾就是幾釐米。

3、畫線段。

用手勢表示3釐米大約有多長。是畫3釐米長的線段,並說出畫法。

總結:從尺的0刻度開始畫起,鉛筆尖沿著尺子的邊一直畫到刻度3釐米的地方,再標上兩個端點,並且在線段下面寫上3釐米。

討論:用斷尺怎樣畫出3釐米長的線段?

三、拓展運用:

1、下圖有四個點,每兩點之間畫線段。

2、下面是小明從家到學校路線圖,你認為走哪條路最近?

3、畫一條5釐米長的線段。

教學後記: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6~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學會量整釐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釐米長的線段。

2、知道1釐米、1米的實際長度,鞏固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能力點: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量整釐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釐米長的線段。

教學難點:

估測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實物、尺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這單元我們學了什麼?小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學生匯報整理的結果。

誰能比劃一下1釐米有多長,1米呢?我們身邊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釐米,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什麼是線段?估測線段的長度。

三、拓展運用:

1、拿一張紙條,量出3釐米、5釐米、10釐米。

2、小組合作量鉛筆、本子、墨水瓶、成員的身高、課桌。

3、練習一第6題。先估測一下所量物體有幾個小方塊長,再用小方塊實際測量一下,然後將估測與實測的結果對比,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4、練習一的8題。先估計每條邊的長,再實際測量,交流測量的方法。

5、第9題,學生動手試一試,再計算,說明計算的方法。

6、第10題,先估計,再量一量。

開放題:

1、數線段。

2、小紅離學校有三條路可走,走哪條路最近?

相關焦點

  • 「知識+解析+練習」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知識+解析+練習】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優秀教師精心整理歸納的知識點+解析+練習附電子版教案
  • 人教版二年級上第一單元知識梳理
    在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學習長度單位,這是學生在一年級接觸人民幣單位之後第二次接觸單位,主要講解兩個單位釐米、米,二年級孩子年齡較小,所以本單元內容大部分只需要讓學生親身感受,形成認知表象即可。一統一長度單位在本單元第一課時中主要讓孩子明白古代人有的用雙臂張開的長度(庹tuǒ)進行測量,描述時會說:這個東西有我幾庹長;而有的人用手進行測量,描述時會說:這個東西有幾拃長,還有的人用腳長來測量,這就導致了測量的標準不同,結果不同。引出了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應用 - 學...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應用本單元教學長度單位的認識,在認識釐米和米的前提下,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從而對物體的長度進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礎上認識線段,線段的認識對後續知識的學習有很重要的作用。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2課時,將要學習的是《長度單位》。今天我們就來提前預習一下本課的內容,這樣會提升老師上課時吸收知識的效率。長度單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我們常用的長度單位是米,此外還有釐米、毫米、分米、千米等。在二年級數學上學期,我們主要是學習米和釐米這兩個長度單位。學習長度單位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長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並且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物體的長度是用什麼單位的表示的。這個知識點很重要,幾乎每次考試都會考到。
  • 二年級長度單位——教案
    課題:長度單位(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1課時)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統一單位的重要,認識刻度尺,掌握1cm的長度,知道刻度尺的作用,並能夠通過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過觀察,比較、發現、測量、應用等過程,認識長度單位「釐米」(cm),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小組鄰交流能力,體驗學習知識帶來的快樂。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同步課時作業(第一、二單元)
    如果在留言區有你所留言的數學題目,請留意江老師小學數學精講公眾號留言區精選題目。最近微信官方改變了公眾號推送規則,不是按更新時間順序排了。所以想要第一時間收到江老師小學數學精講的推送,你可以每次讀完後點個「在看」,或者「星標」,這樣江老師小學數學精講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 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同步練習,全部做對是真學霸!
    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同步練習,全部做對是真學霸!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學習《長度單位》的知識點,老師們一般會把這個單元分為四個課時來學習:第一課時:統一長度單位,認識釐米;第二課時:認識米;第三課時:認識線段;第四課時:解決問題確定長度單位。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測量》課時練習題
    人教版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測量》課時練習題。這是一個合集單元,將長度單位和重量單位集中在一起學習。整個單元共分為3個課時。1,分米和毫米的認識。2,千米的認識。3,噸的認識。在學習本單元的時候,我們了解一下本單元的學習目標。1,理解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2,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相互換算。3,掌握長度單位所適用的場景和物體。(測量書本多厚用什麼單位?測量路程多遠用什麼單位等等。)
  •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第一二單元知識點整理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第一二單元重點知識整理一、二單元整理與複習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長度單位(一)、回答問題:(1) 量物體的長度用什麼工具?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是什麼?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釐米有多長?2釐米,3釐米呢? (2) 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應注意什麼? (3) 量比較短的物體或者距離,用什麼長度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多遠,通常用什麼作單位? (4)你知道線段的兩個特徵嗎?怎樣畫一條線段?
  •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各單元分類知識匯總Unit 2
    )人教版七上各單元 單詞短語句型默寫版知識點作文資料匯總人教版八上各單元單詞短語句型默寫版知識點語法作文資料匯總人教版九年級各單元單詞短語句型默寫版知識點語法作文資料匯總人教版七下知識點+默寫版+語法+作文+課時訓練資料匯總
  •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測試題,開學第一周測驗
    在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裡,第一單元的學習內容是《長度單位》,也就是釐米和米的認識。在一年級下冊的時候我們學過了人民幣的認識,知道了元角分之間的相互換算,所以在本學期學習釐米和米難度上要小一些。在這個學習單元裡有這麼幾點要牢牢記住:一、1米=100釐米,100釐米=1米。
  • 完全版整理——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四單元應用知識點匯總
    以下是考壹佰為大家整理的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四單元應用知識點匯總》,希望幫助到您。>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1、第1——-3頁 (1)經歷用不同工具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長度單位》專項訓練
    長度單位的認識是在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安排,涉及到的內容也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對長度單位的基本認識,以及簡單的換算,能用正確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再就是能夠測量出物體的長度。但是對於二年級的同學來說,還是要扎紮實實才能夠學好掌握的。
  • 完全版整理——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一、二單元知識點及練習題
    以下是考壹佰為你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一、二單元知識點及練習題》,希望幫助到您。完全版整理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及練習題 2、1釐米的長度裡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 【預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電子課本和圖文講解
    點擊下面藍色內容關注歷史消息【預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1章《觀察物體(三)》電子課本+圖文解讀【複習評測】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觀察物體知識點
  • 人教版八年級下英語Unit 5第五課時教案(下載版)
    人教版八年級下英語Unit 5第五課時教案(下載版)如下:     請下載附件:     《人教版八年級下英語Unit 5第五課時教案(下載版)》     (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課時練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課課練。在本單元裡,學習的知識點是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分為了這樣幾個課時:不進位加法、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退位減法、連加連減、混合加減。這個單元也是人教版本學期一個重要學習單元。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測量》檢測,掌握如何一測就知
    #今天整理分享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本單元學習內容包括:毫米、分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噸的認識,以及利用列表枚舉的方法解決問題。通過學習,同學們要對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有個比較完整的認識,要能運用列表枚舉的方法解決問題。【參考答案】一、1.
  • 二年級上冊數學《長度單位》換算口訣+習題
    註:文章結尾有列印方法往期回顧: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
  • 五年級數學上冊 第3單元 第6課時 循環小數(微課·課件·教案)
    推薦閱讀(供學生預習、教師備課使用)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準備課 數一數 (課文·微課·課件·教案)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準備課 比多少 (課文·微課·課件·教案)二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第1課時 認識釐米 用釐米量(課文·微課·課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