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千百年來,孝道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古代如果雙親離世了,那就需要守孝3年的時間,此時是不能在家裡居住的,都會在墳墓前搭上一個棚子,每天由妻子送上飯菜。此外這3年內家裡也不能有婚娶的事情出現,家裡也不能貼上紅春聯。雖然在今天已經沒有這個說法了,但這些都是古人對孝道的體現。而在農村還有著養兒防老的觀念,這個觀念的實施則是村民們的共同監督下完成的。在農村經常會聽到「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從字面上理解是非常簡單的,老人居住的話,是不能在冬、南兩個屋子中居住的,不然這就是一種非常不孝的做法,農村老人常說「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如何理解,有啥講究?
1、東廂房不能住
在北方的農村多半都是四合院的構造,這樣的話東西面都會建造一個房屋。但這兩個房屋多半都是沒有人居住的,一般都會用來存放糧食、當做廚房、洗浴的地方。而房屋建造在東面的話,那這樣的房屋不管是在夏季還是冬季,都不是一個宜居的地方。首先從夏天來看,此時的風是東南風,但東廂房是回門朝西的,這樣的話風是吹不到房間內的。因此這樣的房屋不太涼快。到了冬天的時候,此時則會受到西北季風的影響,以至於東房則會被風對門吹,這樣的話冬天可就非常的寒冷,如果老人在其中居住。那身體的健康則會造成很多的損害。所以子女都不會讓老人在這裡居住,不然可就不孝了。
2、南廂房不住
在農村的四合院中,南廂房多半都會用來建造廚房。在老人們來看,在東南方向建造廚房有益於家居的生活,同時食物也能夠更加的新鮮。而老人在南屋居住的話, 則會出現休息不好的現象。老人的年紀大了,聽到什麼風聲都會被吵醒,如果將老人安排到這裡生活,那就會導致睡眠質量不佳。
畢竟南廂房離大路比較近,此時來來往往都是行人,同時還有吵鬧的聲音,這樣的環境下老人的身體健康損害可就大了。老人的身體本身就比較脆弱,如果這時候休息不佳,那疾病將會加重。正因為如此,子女都不會讓父母居住在這樣的房間內。如果在這些房屋內生活了,只能說子女並沒有將父母的身體放到心上。這樣的人在大家眼裡自然就是不孝順,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