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慄營養杯芽苗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2021-01-20 吉山花瑤

板慄營養杯芽苗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王天元[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傳統的板慄建園「 1 年栽樹、 2 年復壯、 3 年嫁接、4 年整形、 5 年見果」。受舊觀念的束縛,大多數板慄產區至今仍然固守先育實生砧木 2~3 年,秋季或春季栽植到果園,再經過 2~3 年後春季嫁接品種的方法。育苗周期長、成本高、栽植成活率低、嫁接成活後還需重新整形,結果晚、效益低。

板慄營養杯芽苗嫁接能夠縮短育苗周期,擴大栽植時期,保持根系完整。在北方乾旱缺雨山區板慄建園,雨季栽植不需緩苗,提高栽植成活率,保證了一次栽植一次成林。現將板慄營養杯芽苗嫁接及栽植技術介紹如下,供參考。

1  芽苗嫁接的優點

芽苗嫁接,也叫子苗嫁接。選擇優質大粒板慄種子進行催芽後,在簡易溫棚育出實生砧苗,然後在板慄實生幼苗第1 、 2片真葉剛剛展開時,嫁接良種接穗,培育成良種嫁接苗。

許多果農認為幼苗莖的顏色還是白色的,像豆芽一樣嫩,嫁接上1年生的接穗,擔心是不能成活的,因此不用這一技術。眾所周知,嫁接時只有形成層細胞最活躍,細胞分裂能力最強,才是決定嫁接能否成活的關鍵。芽苗的幼莖正在迅速生長過程中,莖的各部分細胞都很活躍,所以,愈傷組織形成的速度要比成熟的枝莖還要快,更有利於保證嫁接成活。

板慄營養杯芽苗嫁接育苗技術與常規育苗相比,具有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苗快、加快了板慄良種快速培育,從催芽算起,70多d就可培育出板慄良種嫁接苗,實現了當年育苗,當年嫁接,當年出圃,當年栽植。

實踐證明,採用芽苗嫁接法培育的良種板慄苗木,具有育苗成本低、質量高,節省育苗地和縮短土地佔用時間,建園成活率高,定植後抗病蟲能力強,板慄胴枯病、板慄透翅蛾危害輕,增產效果顯著、效益高等優點。河北省青龍縣祖山鎮安門口村慄農2016年用營養杯芽苗嫁接苗建園獲得成功,2018年開始結果,2019 年平均株產 2.5kg ,比傳統的先栽實生苗,2~3年後嫁接品種的提前2年結果,產量比同期傳統的常規嫁接法高24% ,樹體健壯,樹形結構合理。

2  營養杯實生砧苗的培育

2.1  選慄種

從板慄優良品種樹上選擇選粒大飽滿、充分成熟、色澤鮮豔、無病蟲害、無蟲蛀、無黴變和沒有失水風乾的自然落果,一般選每1kg  90~100粒的大粒種子。

2.2  慄果貯藏

慄果進行溝內沙藏催芽。河沙的含水量手握成團不滲水,可將種慄與沙充分混合堆放,也可將種慄與沙分層堆放,頂部覆蓋 10cm 厚的河沙,上蓋土約20cm 。

2.3  建造簡易小拱棚

簡易溫棚是培育砧苗和嫁接苗的場所。早春在庭院房前、窗根下合適位置,用竹條或棉槐條等樹條橫跨畦面插入土中,間隔 1m 做一弓形支架,做成高50cm 的拱形,上覆蓋寬 1.2m 的無滴膜覆蓋畦面(圖1 )。

圖 1  簡易小拱棚

2.4  準備好營養杯

塑料營養杯一般選擇直徑、高度約 15cm (圖2 )。

圖 2  營養杯

2.5  砧苗培育

2.5.1  慄種催芽生根

3月初,將沙藏的板慄種子取出,撿去黴變慄;或用冷水浸泡,挑選出漂浮的壞慄果,將好的種子可擺放2層,用含水量約10%的溼沙覆蓋厚3cm ,用塑料薄膜蓋嚴;白天利用太陽能增溫,下午和夜間注意保溫,對慄果催芽(圖3 )。

圖3 板慄種子催芽

2.5.2  截胚根

即去除芽尖。當胚根長至3~5cm 時,取出種子,截去胚根 1 / 3~1 / 2,留1.5~ 2cm 長。可用手輕輕地折斷,或用刀片切斷。可增加側根,控制主根,根系發達,苗砧變粗,有利於嫁接操作(圖4 )。

圖4 去除芽尖

2.5.3  播種

3月上旬,將截胚根的種子用殺菌劑浸泡一下殺菌,避免產生慄疫病、炭疽病、根腐病、小葉病等病害。

在營養杯土中裝滿營養土,扎小眼兒,每個杯中點播 1粒慄種,慄種背面向上,腹面向下,種尖向一側,慄種上面覆細土 3cm 。如果蓋土過厚,出苗時間長,延誤最佳嫁接時間;如果蓋土過薄,芽苗莖部較細,嫁接不易操作。將播入慄種的育苗杯整齊、垂直、緊密地排列到小拱棚的畦內,杯間縫隙用細沙土填實,澆透底水,營養杯上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溼,以利於發芽(圖 5 )。

圖5 播種

2.5.4  砧苗培育

播種後保持土壤溼度,如果幹早時,可在早晨或傍晚噴水。並應經常檢查,早春風大,防止塑料薄膜被風揭開。

播種約 10~15d 後勤觀察,當有砧苗萌芽頂破土後,嚴防日灼,特別是在晴天中午11 — 14時,塑料溫棚內的最高氣溫不得超過 32 ℃ 。如果達到這一極限,可揭去薄膜降溫,

15時再蓋好,也可蓋上遮陽

網或能夠遮擋陽光的覆蓋物。當有 30% 種子萌芽出土時,即可徹底揭去薄膜。當砧苗出土達 1~2 片真葉時即可進行子苗嫁接。

3  芽苗嫁接

3.1  準備工作

3.1.1  接穗的採集與貯藏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樹液流動前,選擇當地優良品種生長健壯的中、幼齡慄樹,挑選發育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的粗0.3~0.7cm 的1年生健壯發育枝,剪截長10~15cm ,每個接穗上保留2~3個飽滿芽,每100根捆成1捆,用溼沙埋於陰涼潮溼處備用。

3.1.2  備好工具

準備好嫁接工具和包紮材料。如修枝剪、芽接刀、黑膠布、刀片等。

3.2  嫁接方法

用劈接或舌接均可,一般多採用劈接法。

3.2.1  嫁接時期

砧苗第1片葉即將展開,露出土面的芽呈紫紅色時,或砧苗長到2片真葉、高約5~10cm 時為芽苗嫁接的最佳時期。要注意選擇溫暖無風天氣,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均可進行。晴天為防止日曬,便於操作,可將砧苗搬入室內嫁接。

3.2.2  切砧木

用刀片將芽苗砧在子葉柄上 2.5cm 處切斷頂芽,從莖幹最粗處用刀片橫截,然後將砧苗幼莖在截面中央垂直向下劈開 1.5cm 。

3.2.3  削接穗

接穗保留 1~2 個 芽,頂 部 剪 口 要 高 出 頂 芽2cm ,下端兩側削成長約 1.5cm 的楔形平滑削麵。

儘量選用與砧苗幹粗度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接穗,如果接穗粗於砧苗過多時,接合後,接穗有一邊肯定會向外凸出,可用刀將凸出的部分削去,削平後使削麵密接。

3.2.4  接合

立即將削好的接穗削麵對著砧苗切口插入,使接穗的一邊與砧苗的形成層對齊,劈面與削麵緊密吻合(圖6 )。

圖 6  砧穗削麵對齊

3.2.5  綁紮

接合後,可用麻條、舊麻袋繩、窄塑料條或電工黑膠布將接口綁紮牢固。實踐證明,用黑膠布效果最好。麻條、舊麻袋繩、黑膠布等物品在潮溼的沙土中會逐漸腐爛,不需要解綁,對慄苗的生長發育也沒有不良的影響。由於砧苗十分幼嫩,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捏住接合處,不要提動接穗,防止接合處脫落和鬆動。綁好後,再用營養土將接口封蓋住,保溫保溼,促進傷口快速癒合。

4  嫁接苗管理

4.1  調節好塑料溫棚的溫、溼度

塑料溫棚的溫、溼度對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促進苗木發育至關重要。要注意控溫,棚內氣溫宜掌握在 20~32℃ ,最高極限為 34℃ ,最低極限 12.4℃ ,平均溫度約為 25℃ 。如果白天溫度達到 34℃ 時要注意放風;棚內相對溼度保持90%~95% ,應經常處於有霧的狀態。表土稍幹時用噴壺噴水,一般每隔5d噴1次。

4.2  檢查嫁接成活情況

觀察芽片呈新鮮狀態,表明已經成活;如果接芽幹縮,應及時補接。經過 15~20d 嫁接口基本完全癒合,開始萌芽,不需解綁(圖 7 )。

圖7 子苗嫁接成活

4.3  去除萌櫱

板慄隱芽萌發力較強,上胚軸基部和子葉柄腋部的胚腋芽常萌發幼莖,形成萌櫱。子苗嫁接成活後,萌櫱分生能力很強。為了集中養分供給接芽生長,要及時用刀片或芽接刀從萌櫱芽基部將萌櫱切除,以防止養分無謂消耗,影響嫁接苗的生長發育。每隔7~10d除萌櫱1次。注意在去除萌櫱時,要防止提動根系和損傷子葉柄。

4.4  煉苗

嫁接苗新梢長出2~3片葉時,日平均氣溫達到約20℃時即可進行煉苗,煉苗時間約為1周。開始在每天14時後將塑料薄膜揭掉,日落前再蓋好。幼苗接受陽光直射的時數應逐漸增加,直至 24h 全天全部揭膜。

4.5  適時灌溉施肥

成活展葉後,每隔約20d用濃度為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進行葉面噴肥。

5  雨季移栽建園

5.1  栽植時期

嫁接後 45~50d 新梢即封頂。苗木的平均高度為20cm 。從種子催芽至移栽建園約需72d。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雨季後趁墒移栽效果最好。保證運輸過程中營養杯苗不易散坨不傷根系。

5.2  栽植方法

先挖深約15cm 的定植穴,比營養杯略大,坑底要平,將容器苗脫杯帶土坨取出,放入栽植坑,注意保護好根系和子葉柄,避免損傷,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證健壯生長。將苗根周圍的土按實,深度要高出苗嫁接口 2~3cm 。

6  定植後管理

6.1  葉面噴肥

慄苗栽植後能夠保證成活,不用緩苗,快速健壯生長。可用0.3%尿素+0.3%磷酸二氫鉀進行2次葉面噴肥。

6.2  及時預防病蟲害

可用甲基託布津、苯甲·嘧菌酯等藥劑防止產生立枯病、白粉病等。發現金龜子、慄斑蚜、紅蜘蛛等蟲害及時防治,保證慄苗健壯生長。

6.3  秋季摘心

一般在9月上旬移栽的苗木封頂,停止向上加長生長。如果尚未封頂,可剪去頂部的秋梢,以增加營養積累,保證安全越冬。

正常情況下,嫁接苗當年秋季落葉後平均高可達0.8~1m ,最高可達約2m 。莖基部直徑粗度可

長到 1cm 以上。

6.4  冬季防寒

寒冷地區當年冬季來臨前大雪前後,對慄苗進行彎倒埋土或套塑膠袋防寒,保證安全越冬。不足60cm 的先在地平面培土20cm 以上,待平均日溫0℃以下,再在土堆上培土20~40cm 保溫防寒。

6.5  加強幼樹管理

第2年加強肥水管理,幼樹促分枝,樹幹直徑粗可達到3cm ,初步形成小樹冠;第 3 年整形,通過拉枝刻芽,即可有一定的產量,實現早果早豐。

相關焦點

  •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千葉蘭為蓼科千葉蘭屬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又名千葉草、千葉吊蘭、鐵線蘭。繁 殖分株繁殖千葉蘭生長快,分株繁殖常用於盆栽生產。盆栽千葉蘭兩年就能覆蓋整個花盆。此時需要調整植株密度,否則植株過密,株叢紊亂且管理不便,造成養分供應不足。
  •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蝸牛蘭是蘭科文心蘭亞族蝸牛蘭屬植物,為熱帶樹上附生的中小型蘭花植物之一。全屬僅 8 個原生種和 3個變種,與文心蘭屬、齒舌蘭和堇花蘭屬 ( 密爾頓蘭屬 ) 有近緣關係。
  •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鶴望蘭花形奇特,色彩豔麗,花期長久,盆栽觀賞效果極佳,又是秋冬季節的高級切花,在國際切花市場中很受歡迎,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發展很快。鶴望蘭植株高達 1m 左右。種子發芽後半年形成小苗,栽培 4 ~ 5 年、具 9 ~ 10枚成熟葉片時才能開花。分株繁殖最適宜時間為 4 ~ 5 月份。母株應選分櫱多、葉片整齊、無病蟲害的健壯成年植株。用於整株挖起分株的母株一般選擇生長 3 年以上的具有4 個以上芽、總葉片數不少於 16 枚的植株。
  •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狸藻又稱水芆、膀胱囊,狸藻科狸藻屬植物,為食肉植物中陣容最大族群,它們有漂浮於水面、匍匐地表、陸生於樹上等 3 種生長形態,是具活性囊狀捕蟲結構的小型食蟲植物。狸藻品種眾多,形態各異,大多數都有漫長的花期,會開出成片可愛的小花。花朵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顏色,是所有食蟲植物花中的皇冠。
  • 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爪唇蘭又稱貢戈蘭、飛雁蘭、飛鳳蘭,花的形狀像一隻遊弋的天鵝或飛翔的昆蟲,又以其唇瓣尤似鷹爪而得名。待植株存活後,新株種植在光照稍強的地方,可促根促芽快速生長。當新芽開始生長時,較強的光照有利於新株的健壯,光強度一般在50%為好。爪唇蘭根系比較纖細,施肥時宜薄肥勤施。分株苗若管理得當,當年能抽出花莖開花,而組培苗移栽於大型溫室中,培育 2 ~ 3 年後即可開花。
  • 大花圓錐八仙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大花圓錐八仙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大花圓錐八仙花又一名大花水亞木、大圓錐繡球是圓錐八仙花的栽培變種,最初由日本培育而成。現我國北京、天津、河北、瀋陽、長春、哈爾濱、青島等地均有引種栽培,是華北地區優良露地栽培八仙花類品種。大花圓錐八仙花為落葉灌木,高2~3m。小枝褐色,略方形,光滑。單葉對生,葉片矩圓形或橢圓形。大型圓錐花序生於側枝頂端,花序全部或大部分為大型不孕花,初為白色,後漸變粉紅色至粉紫色,冬季有宿存乾枯大型圓錐花序。花期 7 ~ 10 月,長達數月。
  • 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為馬鞭草科假連翹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株型潔淨、颯爽明媚,株高 3 ~ 4m,枝下垂或平展,莖四方,綠色至灰褐色。
  • 景觀樹木夏橡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景觀樹木夏橡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元宏等夏橡又名長柄櫟、夏櫟,殼鬥科櫟屬樹種。原產歐洲,自1881年引入我國伊犁和塔城地區種植,綜合表現良好。夏橡樹形開闊美觀,葉形呈芭蕉扇狀,秋季葉子由綠色變為金黃色,廣泛應用於社區和城市景觀綠化,是優良的園林景觀樹種,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橙鬱香蘭為地生和石生,很少附生,假鱗莖叢生成大而呈長扁橢圓形,高可達 20cm。假鱗莖頂端具 2 ~ 4 片葉,長可達 60cm 以上。培養 1 ~ 3 個月後,為了讓每一個胚芽都能發育出合適的幼苗,必須形成莖尖分生組織才能繼續營養生長。再進行大量增殖及叢生芽的誘導,可將原球莖切割成小莖轉接在 MS 培養基中加入 3% 的蔗糖。細胞分裂素 - 激動素和 BAP 的加入可促進原球莖的增殖和芽的發育。當在 MS 培養基中加入 10% 椰子汁對原球莖的萌發並產生芽和隨後從中分化。
  • 夏側金盞花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夏側金盞花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地塊選擇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有澆水條件的地塊,土壤要求土質酸鹼度pH值7 ~ 8、有機質含量大於2%,前一年噴過封閉除草劑的地塊不宜種植採取淺溝點播或耬播兩種方式,播前要在溝內施3% 的米爾顆粒或0.5% 的阿維菌素顆粒劑,每畝4 袋,每袋1kg,防治地老虎、金針蟲、根結線蟲等地下害蟲,撒施五氯硝基苯防治土壤病害,每畝6 袋(350 克/ 袋)。播種深度1cm 為宜,播種後壓實,噴灑水溼透,要求在出苗前保持土壤的溼度,苗床不能有積水或出現澇地等現象。苗出齊後根據天氣保持大棚溫度在10℃~ 25℃。
  • 佛手種植技術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總結的很全面!
    2、種植方法:  (1)扦插繁殖:廣東和四川多在3~4月或7~9月溫暖多雨時進行;浙江一帶多在4~6月進行。以秋季扦插最好。其方法是選6~8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產量高的母樹,取上年長出的健壯春、秋枝梢作插條(忌選徒長枝),剪成長18~25釐米,帶有3~5個節,去掉葉片及頂端嫩梢。
  • 【鶴望蘭】鶴望蘭繁殖栽培攻略
    一、鶴望蘭母株選擇    鶴望蘭母株應選分櫱多的、葉片整齊、無病蟲害的健壯成年植株。用於整株挖起分株的母株一般選擇生長三年以上的具有4個以上芽、總葉片數不少於16枚的植株。分株後用於盆栽的可選擇有較多帶根分櫱苗的植株。
  • 浙江紅豆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浙江紅豆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黃思琪紅豆樹(Ormosia hosiei)系豆科紅豆樹屬半常綠喬木,別名花梨木,主要生長於南方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之地,浙江因其特殊的氣候、水土條件,成為紅豆樹生長的理想之地。
  • 板慄的品種、特性與栽培技術
    板慄的品種、特性與栽培技術一、經濟價值:板票為我國重要經濟樹木之一亦為果實與木材兩用樹種。慄實富於營養,含澱粉62-71%,蛋白質6-11%,脂肪2-7.4%,是很重要的木本糧食樹種。同時慄實又是我國出口的產品。
  • 荔枝栽培管理與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能讓產、質量有保障
    ④栽培管理荔枝的技術成熟。比如病蟲害的防治以及高接換種的技術。2 種植荔枝時所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2.1 種植的荔枝時不合理的品種搭配目前,玉林北流市種植的品種最多的荔枝是「黑葉」這種中熟的品種,「妃子笑」這樣的早中熟的品種佔其次,而其他優質的品種分布零星。由於荔枝成熟期較為集中,就會導致荔枝在成熟上市的時候,造成大量的囤積。
  • 節瓜的品種選擇、栽培技術和節瓜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節瓜(一)節瓜的品種選擇與栽培季節 按季節分一般分為春、夏、秋三季栽培。(二)春節瓜的栽培技術 播種前應先行浸種催芽,採取防寒育苗方法。播後淋足水,在苗出土前一般不揭薄膜,待苗出土後,晴天可揭兩頭通風或揭膜淋水,傍晚前蓋回。
  • 荔枝栽培管理,還有對病蟲害進行的防治技術,你知道多少呢?
    大家好,今天小編簡單給大家介紹下,有關荔枝的栽培管理,還有對病蟲害進行的防治技術,大家想要學習的,歡迎點擊進來學習。本文首先跟大家分析荔枝栽培管理技術,然後論述了幾種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希望大家通過本文的學習,可以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接下來往下看吧。
  • 小茴香的栽培技術,與小茴香栽培生產特點,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
    (二)分株繁殖南方小茴香的宿根可以越冬成為多年生植物,三四年後可以分株繁殖,晚秋採收果實以後,或春天幼芽萌動以前,將根挖出,根據老苑大小,分成數叢帶芽的根,在已整好的地上按50cm左右的行株距穴栽,由於分株繁殖有傷口,容易感病。
  • 澳砧1 號番茄類砧木嫁接栽培香瓜茄(人參果)栽培技術
    澳砧 1 號番茄類砧木嫁接栽培香瓜茄(人參果)栽培技術周自政等香瓜茄也稱人參果、茄瓜、香豔茄、香豔梨,果肉清爽多汁、風味獨特。通過 3 a(年)多茬的試驗示範,總結出人參果嫁接栽培技術,現已在全縣推廣逾17.3 hm 2 (260 畝),每 667 m 2 產量 6 000 kg,收入達 60 000 元以上,增收 2 000 元以上。
  • 蹄葉囊吾以及東北土當歸的栽培技術
    二、栽培技術1.選地整地選向陽、排水方便的地塊,冬前施腐熟農家肥,深翻把勻,整平地面,作成寬1.2~1.5米的平畦,上凍前澆足凍水。播種繁殖出來的實生苗,生長2年才能開花結實。常見於針闊混交林、雜木林、山坡灌叢。二、栽培技術1.選地整地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地耕翻,結合耕翻施有機肥,耙細整平後作畦,矽寬1.2米、高15釐米,長根據地勢而定,以便於排水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