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沒錢打井,就在山坡上建了一處蓄水池,但一到冬季就沒水了。每家都準備了很多的盛水工具,水缸、水桶、水盆裡都盛著水……這是記者在巨昌隆村看到的場景。不過,隨著蒙牛愛心井的啟動,這種景象即將成為歷史。
8月16日,由蒙牛集團與《北方新報》攜手開展的2011年「蒙牛愛心井」大型民生工程東部區工程在內蒙古赤峰正式啟動,內蒙東部的首口愛心井即將在缺水嚴重的赤峰市松山區老府鎮巨昌隆村開工。
在巨昌隆村,蒙牛愛心井啟動的消息早已在村子裡傳開,村裡上上下下都洋溢著節日般的喜悅氣氛,有村民大伯興奮地拉著記者說,自從知道要打井的消息,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以後再不用跑到很遠地方去挑水了,等到新打的井出水時一定要好好慶祝一下。
老府鎮水利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府鎮屬於半乾旱地區,乾旱缺水是制約老府鎮農牧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巨昌隆村轄16個村民組,有423戶、1961人,耕地面積8236畝,全部是靠天吃飯田。由於近幾年氣候異常乾旱,人畜飲水問題成為了當地亟待解決的頭等大事。蒙牛愛心井的開鑿將讓當地百姓告別飲水難的年代。
記者了解到,在內蒙古乾旱地區,有的村子全村只有一口水井,幾十戶人家全靠這一口井生存。有的村民為了去水庫拉水,甚至要走四五裡的路。今年5月,蒙牛乳業與《北方新報》聯合推出了「蒙牛愛心井」大型民生工程,蒙牛計劃投資1千萬元用於開鑿「蒙牛愛心井」工程,解決當地的乾旱問題。統計顯示,工程啟動後,報名申建打井的地區已達50多個,其中有11個申建地符合打井條件並已開工或即將開工。
赤峰市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蒙牛愛心井』在赤峰的實施,充分體現了蒙牛集團及北方新報社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善舉」。無疑,此次愛心井行動為蒙牛輝煌的公益事業史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此前,無論是從非典、雪災、地震地區多次捐款捐奶,到馳援玉樹、伸出援手緩解西南旱情;從助力「神五升天」揚中國國威,到發起「愛心禮物行動」,蒙牛已經成為了踐行企業公益的典範。
「蒙牛今天的成績,與廣大群眾的支持是分不開。反哺社會,回饋消費者的厚愛,是蒙牛的應盡之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蒙牛負責人懇切地說。
(註:騰訊網登載此文出於豐富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