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之路十五載 他將公益當作人生的事業 ——記福建省愛心幫扶...

2020-12-16 海峽網

  傅永順,泉州人,現任海西公益聯盟理事長、福建省愛心幫扶公益協會會長、福建省青少年網絡協會理事等,說起他的身份遠不只這些,但他說自己就是個很普通的人,而這些只是自己願意去承擔的一份份責任和擔當,他希望把每件事做得更好。

  生活中他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人,無論大事小事,他都要盡善盡美,在做公益過程中,他將這方面完全地體現了出來,哪怕是一個活動方案,一張活動海報的設計,他都希望做得讓自己先滿意,也就是這種追求完美的性格讓他這些年來一直堅持在公益上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從2005年,傅永順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也正是那個時候,他開始接觸了公益,剛開始他也就是參加一些愛心助學捐款活動。在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因為本身是做網際網路工作的優勢,他在地震後三個小時,第一時間通過網絡發動身邊的朋友和網友為災區人民捐款,這也成為四川地震國內第一個網友自發組織的愛心行動。 

  在2010年底,全國都在「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通過發動網絡力量尋找被拐兒童。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機緣下,觸發了傅永順想組織一個公益團隊的想法,他說就可以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於是他開始投身於公益事業中,可是慢慢的他發現身邊其實已經有不少公益組織,而且都做得很不錯,經與身邊的朋友交流和自己的了解,他覺得當前的公益更需要的是資源整合和服務創新,還有就是公益精神文化的傳承,於是決定發起海西公益聯盟,以「倡導公益精神,弘揚公益文化」為宗旨,搭建公益服務平臺,探索更多新的公益服務模式。 

  在一次和其他團隊開展活動的時候,傅永順了解到在身邊的一些山村有不少貧困兒童,他便親自帶上愛心夥伴爬山涉水來到一些山村裡走訪,當他看到有些孩子因為失去父母而成為孤兒,生活無人照顧甚至因此輟學,到處流浪,內心倍感難受,於是他決定將一些困難的孩子帶出山村,幫忙聯繫了一些學校,幫助那些孩子能夠繼續讀書,並且時常去看望孩子,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還有一些孩子身患疾病,因家境困難無錢醫治,他積極聯繫了其他愛心組織和愛心企業,親自帶著志願者們為孩子捐贈籌集愛心善款,也因此挽救了不少孩子的生命。

  傅永順說,他第一次去到鄉下看望那些困難的人後,回來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問團隊裡的所有愛心夥伴一句話:「我們多久沒有流淚了」,他說有些困難的人的情況確實讓人看了不免內心澎湃,幾乎要熱淚盈眶。正是如此,多年來他一直在為身邊的困難兒童和老人帶去愛心幫扶和精神關愛。 

  從2011年開始,傅永順帶領著愛心團隊開展了數百次愛心公益活動,每一場活動他都親自參與,從沒有一次缺席,幾年下來,他的愛心足跡走遍泉州各地各鄉村以及福州、廈門、三明、南平和寧德等地,看到很多那些被幫助的老人和兒童的笑容,也觸動了他要一直堅持著公益這條路。

  當他看到了身邊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他覺得應該做得更多,除了工作外,他將大部份的時間和精力全放在公益上,為了更好的將愛心公益傳播給更多人,帶動更多人參與愛心公益,他通過自身的能力優勢,整合社會資源,通過網際網路建立了一系列的公益信息服務平臺,提出了「文化,讓公益更活力」的理念,將文化融入到公益活動裡,探索新公益時代的公益文化趨向,組織策劃開展了不少具有特色和創意的公益活動,吸引了社會的廣泛參與和關注。 

  而在愛心助學方面傅永順也幫助了很多貧困學生,除了捐資助學外,還組織了多次愛心助學活動,讓很多困難的學生順利的上了學,也因此獲得泉州市關工委頒發了愛心助學等榮譽。 

  傅永順說,記得有一年中秋節,他和志願者去鄉村送愛心,碰到一個剛考上大學的女生因為父母已去世,她和年紀尚小的妹妹兩人相依為命,根本沒有辦法繼續上大學。傅永順當場就聯繫一些愛心人士幫助她,幾年過去了,這位女生也順利畢業並出來社會工作,更讓他欣慰的是,被幫助的女生也會抽空去做公益幫助別人。 

  還有一次也讓傅永順記憶深刻,在鄉村走訪時,遇到一個從小就雙目失明的13歲女孩,當得知她從小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殘疾,生活很是困難,甚至有時因肚子餓向鄰居討飯吃時,傅永順對身邊的人說:「我們要想辦法儘量幫她醫治好眼睛,她今年才13歲,正是青春年華,往後的日子那麼長,如果一直失明那太可憐了,並當場帶頭捐錢讓她去醫院檢查」。像這樣的事情,在傅永順這些年的公益歷程中實在是太多太多,每一次的遇見,對他都是一次內心的觸動。

  他說公益人人可為,公益也貴在堅持,而一切的堅持就是為了去影響更多的人關注公益,參與公益,這已經成為了他的一種公益態度。雖然因為公益讓他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也讓他少了發展事業的機會,但是他認為公益是快樂的,是一種人生價值觀的追求。公益一路走下來,傅永順也獲得了微博熱心公益獎,還入選CCTV點燃希望公益人物等,他說這些榮譽是他堅定公益的動力,同時也是壓力,他認為榮譽越多,責任越大,擔當也就越重。 

  2016年傅永順和一些愛心夥伴、志願者發起成立了福建省愛心幫扶公益協會,並被推選擔任首任會長,他深感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同時也再次堅定了自己的公益夢想,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社會公益責任,為更多的困難群體送去愛心幫扶,他也希望公益越做越有意義,越來越多的人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十五年的公益歷程,傅永順就是這樣地一路堅守著,從善良到善知,再到善行,他感受到社會的愛心越來越濃厚,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愛心公益裡來了,這更加讓他堅定地將公益當作是人生事業的一部分。未來,他希望繼續將愛心公益精神傳承下去,傳遞給更多的人。(周晉泰) 

免責聲明: 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工作人員聯繫(18731251601),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協商。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品今控股集團歷經十載,一直熱心於公益事業
    本網11月23日訊 一提到公益,就會讓人心生溫暖。人們就很自然會聯想到希望工程那個小姑娘渴望的眼睛;也會聯想到汶川地震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對於品今控股集團,歷經十載,一直熱心於公益事業,創造了無數讓人感動的瞬間。
  • 傾情公益獻愛心 扶貧幫困助成長
    賀萍,淮南市新時代公益服務志願者聯合會監事長,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淮南城市候機樓負責人,長期以來熱心於公益事業,連續7年在淮南市小橘燈愛心社參加一對一幫扶孤貧兒童,多次參加淮南電視臺舉辦的愛心送考及一對一大學生助學幫扶活動,並主導編制了新時代公益聯合會的軟體管理系統,使其志願服務的管理躍上新的臺階
  • 公益路上 伴你同行 廣饒縣水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愛心服務情暖民心
    據介紹,樂安「益」鄉行關愛特殊群體志願服務項目,是廣饒水滴公益的一項重點活動項目,自2020年4月份實施以來,共幫扶25個特殊貧困家庭。通過走訪慰問、心理疏導、送各種生活日用品等志願服務活動來幫助特殊家庭。此外,廣饒縣水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定期組織志願者前往特殊家庭打掃衛生,募集他們需要的生活物品,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幫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 老記大紅袍啟動愛心中國行 新品「巖派」助力公益事業
    同時,「老記茶業」特以新品「巖派」製作「愛的分貝」愛心版產品,每售賣一盒「巖派」產品即為聽障兒童捐贈3元。在6月21日的捐贈儀式之後,老記茶業隨即開啟「老記大紅袍愛心中國行」,將這款與愛心結合的「巖派」產品推向全國。
  • 行有道,愛無界,愛心企業五臺山清涼菩提:讓公益之路更加有力量
    一場公益的馬拉松,長跑五年,未曾停歇;一個充滿愛心的團體,來自各個地方人們匯聚在這裡,只為共同的信念;他們隨時都會伸出眾多溫暖的手掌伸向需要關愛的人……他就是山西五臺山清涼菩提有限公司。2020年是山西五臺山清涼菩提有限公司成立的第五個年頭。
  • 十載初心夢,公益無止息——訪尚赫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政裕
    對於兩次與天津市婦聯攜手進行對困難群體的捐贈,天津市尚赫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政裕頗有感觸:「天津市婦聯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公益平臺,希望藉助這個兼具傳播性與公信力的優質平臺,通過尚赫的力量去喚醒更多社會人士投身到公益事業中,奉獻愛心,傳遞希望!」
  • 「循環公益」讓愛心走得更遠
    首日,該商店銷售3898單,籌得愛心款50多萬元,僅僅6天時間,愛心款就超過100萬元。  為什麼要創辦「心商店」?發起人之一的洪文革表示,這是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的自我「造血」項目,把慈善做成可循環。「我們的慈善事業將從教育延伸到敬老、強村、生態等方面,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資金問題。靠傳統的募捐難以長久持續。」
  • 「螞蟻幫扶團」,讓「公益+消費」扶貧行穩致遠
    他與妻子趁著晨光,採摘自家地裡的豆角、黃瓜,分裝打包。他告訴記者:「要搶抓時間把地裡的蔬菜採摘下來,運往『螞蟻幫扶團』對接好的單位機關食堂。」(7月17日《湖南日報》)楊小元曾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戶,他因病致殘,妻子體弱多病,女兒正在上學。本以為生活無望的他,而今的日子卻如沐甘霖。改變來自於「螞蟻幫扶團」。
  • Mostly tiny 致力公益事業 用愛心傳遞正能量_太平洋財富網_專業...
    Mostly tiny不忘初心Mostly tiny品牌創始人——徐慧瑩,[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是人生贏家的她,不忘初心,更是帶領我們Mostly tiny人一起走向公益的道路,實實在在幫助了不計其數的困難群體。
  • 「磨刀老人」愛心起跑帶動微公益
    「『磨刀老人』吳錦泉是個響噹噹的愛心品牌,我們以老人名字設立微公益基金,就是要倡導『人人可為、力所能及』的理念。今年5月8日成立以來,已募集資金73.99萬元。」市紅十字會秘書長孟緯鴻介紹。在「磨刀老人」所在的港閘經濟開發區五星社區,有一個從愛心起跑、讓美德傳遞的「錦泉一元愛心社」。愛心社成立3年多,接受捐贈近20萬元,幫扶困難群眾近千人次。
  • 山東體彩公益品牌建設公益之路砥礪前行
    山東體彩公益品牌建設公益之路砥礪前行 發布時間:2017-03-13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孫秀紅 字體:
  • 【行走江湖】青雲小聚公益助學的約定明日將如期而至!
    在硬體設施逐漸完善的山區,公益的助學幫扶還在繼續。因為在素質教育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山區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健康安全問題仍需幫扶改善,尤其在山區的留守兒童這一群體之中。本次「人生百年,立於幼學」關愛貴州山區兒童教育事業的公益活動以「助農+助學」的形式展開。
  • 八載公益路 愛心樹生命教育「讓愛成長」
    【解說】上海浦東新區愛心樹生命關愛中心2018年「讓愛傳出去」感恩年會10日舉行。  由上海愛心志願者們自願發起的生命教育公益服務開始於2009年,連續8年來,愛心樹生命教育公益服務將對生命成長的關愛帶進了家庭、社區、學校、山區與企業。2014年12月,上海浦東新區愛心樹生命關愛中心註冊成為非贏利社會組織。
  • 街道成立公益基金 政企認領愛心項目幫扶邊緣貧困戶
    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省教育廳、愛心企業等位於文廟社區轄區內的政企部門也分別認領了相應的公益項目。如何保證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捐助的愛心善款正確合理地使用?1月30日,汪家拐街道辦事處與成都市慈善總會聯合成立「幸福汪家」青羊區汪家拐街道公益基金,以公益基金的方式,由政企部門認領包括愛心營養餐、陽光助學、醫療援助、扶貧幫困、背街小巷治理等一系列愛心項目,讓轄區居民真正得實惠。
  • 黃文仔:不忘初心,積極投身到公益慈善事業
    近年來,地產企業家公益事跡不斷,其中,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先生就是踐行公益的標杆代表。積極投身到公益慈善事業,探索參與公益的模式,用自己的有限資源,改變自己,改變他人。一直以來,黃文仔先生都秉承「捨得、用心、創新」的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社會慈善公益事業。
  • 【暖新聞】劉勇:熱心公益「勇」擔當 將愛的力量傳遞
    代表愛心企業商會捐贈萍鄉市特殊學校校服200套  中國江西網萍鄉訊劉安珍、鍾喜報導:從小快餐店到連鎖店老總,他帶領團隊走上高速路;從公司掌門人到愛心商會會長,他促使公益之花次第盛開他,就是安源區白源街白源村村民劉勇。  獨自開啟創業路  自小有著創業夢想的劉勇,從白源煤礦子弟學校初中畢業後,幾經思慮有了自己的主意——開快餐店。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一家僅30平方米的小快餐店,店租150元每月,快餐2.5元每份……就這樣,劉勇用自己超強的執行力賺來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 從受助者、專職公益人到金華好人 李巧莉用愛心陪伴書寫公益賦能的...
    策劃這場公益活動的是我市陽光愛心義工協會的專職公益人李巧莉。去年9月,李巧莉上榜了「金華好人榜」(助人為樂類)。  「陪伴是有力量的。我希望能在公益賦能的路上儘自己一份力量,幫助更多的困境兒童健康成長。」李巧莉說。從我市陽光愛心義工協會的首位「受助者」成長為「助人者」,李巧莉一直用陪伴書寫公益賦能故事。她始終堅信,用生命影響著生命,是一種愛的延續、善的循環。
  • (助人為樂)李勇華:播撒希望、熱衷公益的愛心使者
    人如其人,記者雖然初次與李勇華打交道,但給人的印象,這人爽快,難怪他,古道熱腸,樂善好施。「做公益事業,只要有心,就能有為。」千真萬確,李勇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據了解,幾年來,李勇華關注社會公益事業,關心困難人群,關愛失學兒童,熱心資助災區,先後資助失學困難學生20餘人,為各類社會公益事業出資、捐資、捐物共有50餘萬元。
  • 公益路上閃耀的啟明星 輕鬆籌公益盛典「年度公益新銳人物」獎揭曉
    在公益慈善領域,點滴的愛心也能匯聚成愛的海洋。我們耳熟能詳的健康保障平臺輕鬆籌,就是一個擁有6億+愛心用戶的網際網路公益平臺,在六年多的發展歷程中,輕鬆敵堅守著「讓每個家庭都擁有應對疾病的勇氣和力量」的使命,聚小愛成大愛,幫助數以百萬計的大病患者和他們背後的家庭走過了至暗時刻。在公益道路上砥礪前行的輕鬆籌,每年底都舉辦一次有著公益界奧斯卡之稱的公益盛典。
  • 科德學院「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奉獻愛心」
    5月19日,在科德學院第三個愛心日(科德學院愛心日為每年5月20日)即將來臨之際,為弘揚奉獻精神,倡導社會責任感的養成,科德學院組織舉辦了「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奉獻愛心」紀念和表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