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 PBL等6大高校教學模式助力教學改革

2021-03-01 高校教師專業發展聯盟


開學了,老師們都在嘗試各種課堂教學改革,我們改如何選擇,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教學模式。

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一種有助於促進學習者團隊協作精神、注重人的創造性、靈活性與實踐特點的新型成人教學模式。由教師提前確定教學內容和要點供護生進行課前閱讀和準備,課堂教學時間用於個人測試、團隊測試和全體應用性練習。

基於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法將學習置於複雜、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學習隱含於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以促進他們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發展。

「基於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 是PBL教學法發 展而來,是以臨床案例為基礎,設計與之相關的問題,引導並啟發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的一種小組討論式教學法。

傳統授課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以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

研究型教學模式(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基於研究的教學模式。

PBL、CBL、TBL在醫學類教學中用得比較多一些,很多高校開展了這方面的實踐,如中山大學、汕頭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等。

TBL教學流程

今天我們先給各位老師分享一段TBL和PBL的視頻,有興趣的老師可以看看,然後談談您的想法,改如何選擇,做過以上教學模式的老師也可以談談您的做法和心得。

PBL教學模式介紹

TBL教學模式介紹

慕課來臨,越來越多的教學資源可以使用,信息化時代,我們利用學生的手機及其中的小應用可以便捷改善現場教學環境。包括常見的:搶答、投票、彈幕、討論、互評、點讚等教學互動工具也可以整合在小程序中。

方法、工具、資源的整合需要老師們從教學實踐中總結,我們也希望聽到更多一線教師的分享。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和立場。轉載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感謝您的閱讀。

文章來源:慕課背景下的教學重構

相關焦點

  • PBL教學模式在高校教學工作中的應用
    PBL教學模式緊緊抓住教師、學生、問題三大要素,解決了傳統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PBL教學模式有效地解決了當前我國高校擴招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提高了高校的教學質量,使大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能夠更好地學習知識,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模式,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水平。同時,PBL教學模式還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習慣,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 【PBL教學設計】數學教學與項目式學習
    無論是從我國新課改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要求還是人類社會發展走向下的未來人才篩選標準來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都不能止於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或傳遞者的單一角色,而要從當下起銳意提升新時代核心素養,以期未來開拓人類社會發展的新邊界。
  • 聚焦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
    原標題:聚焦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實踐教學模式研討會」聚焦高校新聞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與會代表在分享各自院校的教學模式後,就實踐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挑戰與局限、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智慧課堂助力教學改革,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進一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成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11月8日,西寧市北大街小學與科大訊飛公司聯合開展智慧教育觀摩研討活動,探討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策略。
  • 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解讀與備賽
    ,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過教學改革促進學習革命。解讀:教學內容要選取「四有四顯」具有時代特徵的內容(」四有四顯「可參看公眾號教育-師資培訓中前期相關文章);教學目標要對應新時代育人目標;教學模式打破傳統講授型課堂模式,充分採用複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特徵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分析研究學情並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考核評價基於全過程多元化評價體系,善於使用數據工具進行科學評價。
  • 全國高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10月24-25日,全國高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在鄭州九中舉行。我們要在反思中發展,並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課程改革思路,這就是「以行政推進為保障,以校本教研為支撐,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線,以細化解讀課程標準為重點,加強學科建設,提高教師能力,推動課程改革的穩步實施」。在全市教育工作者努力下,我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 PBL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
    為加強醫學生醫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及人文素養,我院各教研室多次到高校學習培訓,並在濰坊醫學院教學專家指導下,開展了PBL教學課程。
  • 第三屆新東方在線高校外語教學高峰論壇召開,聚焦外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5月5日,高校外語教學信息化改革與實踐研討會暨第三屆新東方在線高校外語教學高峰論壇在京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多所高校近百名外語教育領域專家、學者、教學管理者及一線教師悉數到場,掀開外語教學改革新篇章。
  • 教學模式:TBL、CBL、PBL、RBL、LBL、xBL
    開學了,老師們都在嘗試各種課堂教學改革,我們改如何選擇,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教學模式
  • 用慕課推動高校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
    運用MOOC線上教學資源,探索網際網路與教育教學融合機制,實施「翻轉課堂」以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並在諸多加盟高校得到廣泛開展。;青島大學、寧波大學、江蘇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地方高校以MOOC為契機、以優課聯盟為平臺,逐步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教師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模式均發生了巨大轉變。
  • 在線教學如何助力高校課堂革命?
    比如,宏觀結構改革和體制改革中政府權力下放、分權,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實行「3+X」高考制度,自主招生試點,改革條塊分割與部門辦學體制,高校合併共建,大類招生,修訂專業目錄,彈性學制,學分制改革,開展素質教育,等等,所有這一切,均屬於傳統教育教學改革的內容,目的是增強教育教學的適應性、靈活性和可持續性。應該說,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目標和期望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
  • 網格化教學管理模式將會對教學改革產生深遠影響
    原標題:智慧校園網格化教學管理的思考   今年年初以來,新冠疫情給生產和生活帶來了諸多影響,很多高校春季學期未能如期開學。為使疫情期間「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成為了高校主要的教學方式。為保障線上教學效率,部分高校採用了網格化教學管理模式。
  • 夯實高校大規模線上教學改革之基
    延遲開學勢必會減少課堂教學的課時數,給復學返校的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壓力,開展線上教學,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閒時間,充實師生的生活,又可以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補充,一舉兩得。再次,這是對高校教學改革的有力推動,鋪開了高校開展大規劃線上教學的改革之路。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在上海師範大學召開
    創新推動教育改革常態化  吳衛星以「創新混合式教學模式,助力一流本科建設與發展」為題,基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實踐與認識,分享了學校通過建章立制、多措並舉、校企合作、借力聯盟等舉措構建MOOC(慕課)體系;總結應對疫情審慎研判
  • 以研究性教學繼續推進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
    一年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備受鼓舞,改革創新不斷深入,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取得明顯進展,教學方式方法更加豐富多樣,新媒體新技術應用更加靈活多樣,既有「糖」的味道,又有「鹽」的力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針對性明顯增強。
  • 分層教學、多維評價、生態助力——陝西國防職院推動公共基礎課英語教學改革
    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學團隊通過多年的調研與實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陝西高職英語教學存在著共性問題:一是統一的教學模式與學生英語學情差異之間存在矛盾,高職擴招和生源的多渠道導致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兩級分化,常規的大班英語教學難以立足學生英語學情,難以兼顧個體差異,實現因材施教;二是單一評價模式與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乏力之間存在矛盾,導致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的提高乏力;三是高職學校英語校園文化育人環境存在著單一化
  • 在線教學如何助力高校課堂革命?——疫情之下大規模在線教學行動的...
    比如,宏觀結構改革和體制改革中政府權力下放、分權,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實行「3+X」高考制度,自主招生試點,改革條塊分割與部門辦學體制,高校合併共建,大類招生,修訂專業目錄,彈性學制,學分制改革,開展素質教育,等等,所有這一切,均屬於傳統教育教學改革的內容,目的是增強教育教學的適應性、靈活性和可持續性。應該說,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目標和期望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
  • 歷史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論文集
    書單推薦今天樹上微給大家推薦的好書——《歷史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論文集》,本書內容是廣東省教育廳教研項目「世界近代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2009年前後,我們在課程建設和專業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歷史學專業和師範生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我們較早注意到高校師範生培養存在的這些問題,注重與中學教學的互動和銜接。我們曾經考察調研過西安、廣州等地的師範大學和課改名校,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驗。近幾年來,我們獲得省級教育教研項目4項,校級教研項目16項,教研成果獎3項,教研論文30餘篇。
  • 大數據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尤其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以重構教學體系、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規範教學過程、完善教學評價為主要內容,實施大數據應用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實踐,培養具有工程實踐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的跨界複合型大數據人才,已成為高校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本科專業及研究生相關專業教學改革研究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
  • 疫情期間助力高校線上教學 高頓教育獲感謝狀
    會議現場為在疫情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頒發感謝狀,高頓教育集團旗下在線課程平臺「高頓網校」位列其中。疫情防控期間,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高頓教育集團對外開放了大量優質課程資源,內容涵蓋新商科、六大金融專業、七大會計專業及職業發展等系列課程,並同時面向國內各大高校免費開放了Glive直播平臺、學習大數據統計系統、學員管理系統、商科在線等在線教學服務平臺,在保障高校教學任務正常開展的同時,兼顧授課方式的靈活性與教學效果的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