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關連續查獲偽瞞報醫療物資出口案 涉及口罩超千萬隻

2020-12-16 新華社

新華社深圳4月16日電(記者王豐)記者16日從深圳海關獲悉,該關近日連續查獲多宗偽瞞報醫療物資出口案,涉及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其中涉及口罩超千萬隻。

其中,深圳海關所屬文錦渡海關於4月14日在貨運出口渠道對4批以一般貿易申報出口的貨物進行查驗時,發現原申報出口的塑料文具盒、玻璃等貨物全部未出口,取而代之的是未向海關申報的醫用口罩26.3萬隻、一次性口罩(非醫用)343.4萬隻、防護服6500件、外科手套2.08萬雙、護目鏡3300個。除防護服外,其餘所有未申報的醫療物資均未取得藥監部門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明。

4月13日和14日,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海關在貨運出境渠道查獲兩批偽瞞報、夾藏夾帶醫療物資案件,涉口罩205萬隻。

深圳海關所屬大鵬海關自4月1日至13日查獲違法違規出口防疫物資17批次,涉及口罩383萬隻、防護服1.25萬件、額溫槍4848個、免洗洗手液3120瓶。

據統計,自4月1日以來,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文錦渡、大鵬、深圳灣等海關查獲的偽瞞報醫療物資出口案件中,涉及的口罩數量已超過千萬隻。

海關提醒:根據海關總署2020年第53號公告,為加強醫療物資出口質量監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自4月10日起對19個海關商品編號項下醫療物資實施出口商品檢驗。如發現企業在出口醫療物資時存在偽瞞報、夾藏夾帶、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等違法行為的,海關將嚴格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完)

相關焦點

  • 深圳海關查獲4宗涉嫌偽瞞報防疫物資出口案 申報文具盒、玻璃出口...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據海關總署官方微信號19日消息,4月14日,深圳海關所屬文錦渡海關在貨運出口渠道連續查獲4宗涉嫌偽瞞報防疫物資出口案件。圖片來源:海關總署該關對4批以一般貿易申報出口的貨物進行查驗時,發現原申報出口的塑料文具盒、玻璃等貨物全部未出口,取而代之的是未向海關申報的醫用口罩26.3萬個、一次性口罩(非醫用)343.4萬個、防護服6500件、外科手套2.08萬雙、護目鏡3300個。除防護服外,其餘所有未申報的醫療物資均未取得藥監部門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明。
  • (視頻)瞞報出口醫療物資?海關嚴查
    通過全部開箱查驗,共查獲一次性口罩22.5萬隻,測溫槍3572支,N95口罩1020隻,防護面屏2600個。該關通過前期風險分析和機檢快速篩查,鎖定高風險目標,並開箱實施查驗,先後查獲多批偽報出口的醫療物資。目前,黃埔海關緝私部門已行政立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超8千萬隻口罩被查,20家出口企業被列入「黑名單」
    近日口罩風波不止,繼加強非醫用口罩出口質量監管的公告發出後,陸續有20家防疫物資出口企業被列為「黑名單」……同時,自專項行動開啟之後,市場監管部門就查獲問題口罩8904.6萬隻,罰款3.5億元,案值3.1億元!口罩質量問題、口罩出口準則,永遠都在牽動著賣家的心……查獲問題口罩超8904萬隻,罰款3.5億元!
  • 近36萬件出口醫療物資 偽瞞報被廣州海關查獲
    記者 4 月 9 日從廣州海關獲悉,4 月 8 日,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在佛山平洲南港碼頭,查獲以 " 非醫用口罩 " 為名偽瞞報出口的近 36 萬件醫療物資。目前該案已移交海關緝私部門處理。
  • 金華海關連續查獲兩起 偽報瞞報、違規出口防疫物資
    圖片來自網絡根據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的《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自4月1日起,出口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等5種產品,必須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
  • 廣州海關:出口253萬餘件醫療物資涉嫌違法案被刑事立案
    廣州海關查獲違規出口額溫槍 關悅攝中新網廣州4月28日電 (唐貴江 關悅)記者28日從廣州海關獲悉,近日,廣州海關移交給公安部門的一起出口253萬餘件醫療物資涉嫌違法案件被正式立案。此案為疫情期間廣州海關向公安部門移交的關區首起違法出口醫療物資刑事案件。4月7日,萍鄉市某公司在佛山平洲南港碼頭向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申報出口2票「非醫用口罩」,經海關關員現場查驗,發現實際貨物為醫用口罩33.5萬個、額溫槍(紅外測溫儀)4000個及防護面罩2萬個。該批醫療物資均無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且收發貨人不具出口醫療物資的註冊資質。
  • 海關總署再次通報違法違規出口醫療物資案例!民用口罩如何正確出口!
    繼16日通報三起違法違規出口醫療物資案例後,海關總署昨天(4月19日)再度曝光三起典型案例,並表示將加大曝光力度,讓違法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 泉州海關:3月以來泉州產口罩出口超3億個 但出口秩序需進一步規範
    泉州海關查獲最大一起醫療防疫物資申報不實案件 吳明朗攝中國日報福州4月23日電 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據泉州海關統計,3月1日-4月20日泉州企業在全國各地報關渠道出口口罩3.46億個(其中醫用1973.86萬個)、防護服51.71萬件(其中醫用39.59萬件)、護目鏡13.18萬副
  • (視頻)「非醫用」遮擋「醫用」口罩標牌
    近日,深圳海關所屬深圳寶安機場海關在空運出境渠道,連續查獲2宗利用「非醫用口罩」標牌遮擋真實的「醫用口罩」標牌,企圖逃避出口商品檢驗案件,共計查獲實際醫用口罩5萬個。4月18日,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在查驗一票申報出口的30000個「非醫用防護」口罩,發現實際貨物內包裝合格證均有兩層,表層為非醫用口罩,裡層被遮蓋標牌卻為醫用口罩合格證。經核,這批口罩實際為醫用口罩,且無醫療器械產品出口註冊證,企業的行為已涉嫌偽報逃避出口商品檢驗,海關隨即移交後續處置部門。
  • 杭州海關查獲一批偽瞞報出口KN95型醫用口罩
    4月15日,杭州海關所屬杭州蕭山機場海關在貨運現場對一票申報出口至波蘭的防疫物資進行查驗時,發現10萬個口罩申報品名為「KN95型非醫用一次性防護口罩」,實際貨物為「KN95型醫用口罩」,與申報不符,存在偽瞞報情形。該批口罩移交後續處置部門進一步處理。
  • ...商務部從未指定特定企業生產出口醫療物資;國內僅9家可辦歐盟CE...
    夾帶醫療物資口罩近10萬隻未申報 4月6日,重慶一家進出口公司向上海海關申報出口浴帽等兩類商品。經查驗,海關關員發現實際出口商品多達70餘種,其中夾帶醫療物資,包括一次性醫用口罩1350隻,KN95過濾式防護口罩41180隻,一次性防護口罩(非醫用)50000隻,涉嫌未向海關如實申報,影響海關監管秩序。 醫用口罩申報為非醫用口罩50萬隻 4月6日,福建一家公司委託上海某貨運公司,向上海海關申報出口非醫用防護口罩50萬隻。經查驗,實際貨物為醫用防護口罩。
  • 大連海關查獲偽瞞報出口醫用隔離服10200件
    大連海關21日發布消息稱,大連海關近日立案辦理1起出口醫療物資逃避商品檢驗案件,查獲偽瞞報醫用隔離服10200件。圖為大連海關查獲的偽瞞報出口醫用隔離服。譚希超攝4月18日,大連海關所屬大窯灣海關在對一批申報出口至日本的一次性隔離衣(非醫用)進行查驗時,發現該批產品使用說明書明確提示使用範圍為「用於醫療機構門診、病房、檢驗室」,涉嫌將出口醫療物資申報為非醫療物資,逃避商品檢驗。目前,該案已被大窯灣海關緝私分局立案調查,涉案防護服被予以暫扣,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口罩等物資出口企業全名錄;嚴打案例;官方通告企業黑名單...
    、認證機構、以及正規出口標準,希望以此幫助口罩等醫療物資出口企業更清楚地了解目前的局勢;包括近期所有政策,旨在排除非法出口口罩等醫療物資黑企業;1、4月1日至4月10日,鄭州海關所屬鄭州機場海關共查獲問題口罩11批次,合計574.87萬個。
  • 杭州海關查獲147.8萬個偽瞞報出口醫用口罩
    4月14日,雨果網從海關總署官網獲悉,4月11日,杭州海關所屬杭州蕭山機場海關在貨運現場對兩票申報出口的防疫物資進行查驗時,發現147.8萬個口罩申報品名為「非醫用LM牌無型號一次性口罩」,實際貨物為「LM牌醫用一次性口罩
  • 一文讀懂 | 海關出口醫療物資監管新政策
    一文讀懂 | 海關出口醫療物資監管新政策  近期海關總署連續發布出口醫療物資監管新政策,引發各界強烈關注。發布君帶你了解相關政策。  1.海關對於「53號公告」規定的11類出口法檢醫療物資,採取驗證管理方式,「不實施產地檢驗,無需電子底帳,不走e-CIQ系統」,企業可正常申報報關單。  2.「53號公告」中涉及的19個HS編碼商品中,醫用的才需要實施出口商品檢驗。對於是否屬於醫用物資,海關監管時根據商品本身特徵而非申報用途進行判定。
  • 識別口罩證書真偽看這裡
    多地海關查獲大量不合格防疫產品據悉,4月1日至4月12日,口岸共攔截非清單企業生產或者無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的醫療物資3300多萬件,其中口罩3165萬隻、防護服50.9萬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118.9萬份、呼吸機677臺、紅外測溫儀4.6萬件。
  • 海關如何查驗口罩?從官方下手分析!
    友誼關,越南嗯,走私夾帶大前方聽說路虎陸地走的一方熱土無獨有偶,青島海關也一樣查獲了一些320個額溫槍3000個口罩,也是夾藏,4月7日查到的嗯,青島,韓國,也是一樣的大前方!然後呢,青島這個還是三無產品,這就過分了簡單說次低階版本:瞞報4月2日,廈門關再次查獲出口防疫物資違規情事。一批出口至阿富汗的申報為「非醫療用貓咖牌額溫槍」的防疫物資,經開箱後發現其實際品名為「紅外額溫計」,共計48支,未標註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號碼。經核實,該家醫療器械公司並無相關註冊在案的額溫槍信息。
  • 「醫療物資出口產檢」後續:跨境企業如何將口罩出口風險降到最低?
    海關最新消息指出,按照72號文件要求,對於53號公告規定的11類(19個商品編碼)出口法檢醫療物資,採取的是驗證管理方式,意味著無需實施產地檢驗,報關時不需要出口電子底帳,企業正常申報報關單。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目前實際操作中,仍是按照之前的正常申報,且不會被退單,但幾乎99%都會被查驗,出口通關審核趨嚴。
  • 廈門市資訊|32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涉嫌申報非醫用口罩被廈門海關查獲
    32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涉嫌申報非醫用口罩被廈門海關查獲央視新聞4月22日消息,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近期廈門海關所屬東渡海關查獲320萬個醫用口罩涉嫌申報為非醫用口罩,這是目前為止該關區查獲數量最大的一批申報不實的出口醫療物資。
  • 查獲走私象牙、帝王蟹、古柯鹼……青島海關公布2020年十大打擊...
    青島海關還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打擊走私典型案例,具體為:開展「藍天2020」系列專項行動,涉案固體廢物1萬餘噸;查獲走私象牙等瀕危物種製品案,累計查扣象牙製品90.97千克、穿山甲鱗片97.89千克;查獲走私黃金出境案,涉案黃金合計82公斤;查獲冒用醫療器械生產資質出口不合格口罩案,涉案口罩738.5萬個;查獲走私化妝品等進境系列案,案值18.32億元;查獲偽報歸類、低報價格走私進口潤滑油系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