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2020-12-17 漯河統戰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2013年3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中華文明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我們的同胞無論生活在哪裡,身上都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烙印,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2014年6月6日,習近平會見第七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代表時強調

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2014年12月20日,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我們要對傳統文化進行科學分析,對有益的東西、好的東西予以繼承和發揚,對負面的、不好的東西加以抵禦和克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能採取全盤接受或者全盤拋棄的絕對主義態度。


——2014年10月13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這就要求人們在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進行正確取捨,而不能一股腦兒都拿到今天來照套照用。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鑑今,堅持有鑑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用優秀文化產品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人民提供豐潤的道德滋養,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文化相適應、同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激活其內在的強大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化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我們要立足中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2018年5月4日,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談核心價值觀」——民族的根與魂
    原標題:民族的根與魂 談繼承 延續精神命脈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 為中華民族守住文化的根與魂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談中華文明,強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經歷了5000多年的歷史變遷,始終一脈相承,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
  • 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國夢的魂與根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範大學,同師生共度第三十個教師節。他說:「『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講話滿懷真情、期望殷切,立刻引發強烈反響。師生們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更加堅定了自己做好教師的信心,一定要更加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 【學習小組】國慶節重溫習近平談過的「中國夢」
    話說,十八大閉幕半個月後,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中國夢」概念。三天前,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講話時,習近平明確闡釋中國夢與世界夢息息相通,中國人民圓夢必將給各國創造更多機遇,必將更好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祖國生日這天,我們重溫習大大談過的一個「中國夢」。
  • 北理工迎建校80周年,傳承「延安根、軍工魂」
    他談到,北京理工大學在80年的辦學歷程中,堅持聽黨話、跟黨走,傳承「延安根、軍工魂」紅色基因,形成了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核,走出了一條中國共產黨創辦和領導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紅色育人路」,矢志國防、服務戰略的「強軍報國路」,開放包容、交叉融合的「創新發展路」。
  •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牢牢把握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
    牢牢把握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
  • 習近平:保護好中華民族的象徵
    習近平:保護好中華民族的象徵 2019-08-21 11:06:00來源:新華社
  • 在黃帝陵「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
    在黃帝陵「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時間:2015-09-29 08:58:20來源:www.xbdkfzzs.com作者:李延軍編輯:鍾瑩   軒轅黃帝陵文化積澱十分深厚,對歷史文化要注重發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
  • 「習近平談核心價值觀」——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論述並提出明確要求。他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內涵非常豐富,把黨對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提到一個新的高度,為踐行核心價值觀提供了重要遵循。
  • 習近平這十段話定義闡釋
    民族復興的夢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代代相傳的夢  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 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今年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深入挖掘雲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不斷增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牢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中學女童班的學生在展示刺繡作品。
  • 2021國考申論備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文化篇...
    近年來,在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筆試大綱中明確規定:公務員考試主要測查從事公務員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特別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公教育在本文中為大家介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文化篇。政策積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嶽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嶽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22:43 來源:熱心村民陳大山 原標題:嶽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
  • 《中國夢的解析》(習近平 著)
    今天,2014年,11月29日,習近平再談中國夢。 中央外事工作會議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 6、2013年3月26日,習近平在坦尚尼亞發表演講,談中國夢與非洲夢: 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非洲人民正致力於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
  • 天津濱海新區:改革開放就是根和魂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勉勵「要充分利用濱海新區平臺,先行先試重大改革措施,努力為全國改革發展積累經驗」。「濱海一直都在改!」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原副主任葉迪生由衷感嘆。從窗口到高地開發開放,成為血脈和基因濱海新區因改革開放而興,改革開放創新就是濱海新區的根和魂。
  • 新華社評論員:以立德樹人鑄就教育之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
    新華社評論員:以立德樹人鑄就教育之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 原標題:
  • 家和萬事興:習近平談家庭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家和萬事興。Family has always been valu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harmony in a family makes everything successful.我們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
  • 民間性是童話的「根」和「魂」
    類似的聯想還有很多,如《大姨的三根鬍子》與大力士的故事,《葫蘆,葫蘆》與葫蘆娃的故事,《像鳥兒一樣飛翔》與白羽飛衣的故事,《一朵七葉蓮》與馬蓮花的故事……這些中國民間故事的資源被吸納進童話書寫中,讓讀者產生一種文化的認同,體味到民間性在情節推展和細節刻畫上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以花來比喻女人是常見的民間思維模式。
  • 關於中華民族精神的思考
    而中國夢形成熱詞並成為復興中華民族的動員令,是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之後,習近平總書記講:「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此後,實現中國夢逐漸成為中國社會各界的共識。
  • 讀創誦讀(深圳十大觀念)|改革創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詩歌 改革創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改革創新是深圳的魂 更不僅僅是深圳的光榮 她是歷史積澱的總爆發 她是時代必然的大革命 她是總設計師的規劃圖 她是中華民族的新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