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帝陵「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

2020-12-14 西部網

在黃帝陵「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

時間:2015-09-29 08:58:20來源:www.xbdkfzzs.com作者:李延軍編輯:鍾瑩

  軒轅黃帝陵文化積澱十分深厚,對歷史文化要注重發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 ——習近平


  

資料圖

  打開《中國歷史》課本,第一張彩色大圖就是位於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的黃帝陵——最讓人浮想聯翩的是那神秘的「傳說時代」,最使人割捨不開的一定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的赤子情結。  

黃帝與黃帝陵

  黃帝是遠古時代的五帝之首,「黃」字是對軒轅氏圖騰——天黿大黽的象形。同時,黃帝以土德稱王,因土呈黃色,故稱黃帝。據《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本姓公孫,名軒轅,後改姓姬。黃帝生活在距今5000年前的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他率領其氏族部落最初就活動在古橋國(今黃陵縣)及陝北黃土高原周圍一帶,並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文字,製造舟車,培育蠶桑,從事紡織,制定曆法,研製算數,備嘗險夷,艱苦拓殖,終於以「惠及萬世之功績、澤披廣大之區域」而彪炳千秋。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史載都是黃帝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在位百年,壽110歲而終。司馬遷曰「黃帝崩,葬橋山。」黃帝陵也因此聞名於世。  

橋山

  橋山分為大橋山和小橋山。

  大橋山即子午嶺,處於陝甘交界,「南連耀州(今耀縣),北抵鹽州(今定邊縣),綿延八百餘裡」(《大明一統志》),山勢南北而行,北為「子」,南為「午」,故稱「子午嶺」。

  小橋山即黃帝陵橋山,為子午嶺中部向東延伸的支脈,位於黃陵縣城北1公裡處。橋山在遠古時代為有蟜氏居地,稱作「蟜山」;黃帝時代稱作「軒轅之丘」或「軒轅之臺」,黃帝因此而得名「軒轅」,黃帝黃城中宮即位於此。以後演變成橋山。自漢武帝築祠祭黃帝、司馬遷《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後,青史名留。漢、唐、宋、明、清各代設有黃帝祠、黃帝陵園、軒轅廟,黃帝陵居於橋山之巔,史稱「橋陵」。橋山土厚水豐,林木鬱蔥,現有柏樹林1300餘畝,柏樹8萬餘株。橋山周圍群山環抱,後有祖山子午嶺相依,青龍(龍首)、朱雀(南城)、白虎(虎尾)、玄武(孟原)四靈排列有序,是中國傳統風水的發源地。橋山上現存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陶片、灰坑、屋基以及塹壕、夯土臺、城牆、神道、廟址等歷史遺存,周圍又環繞著黃帝黃城八宮與黃帝文化遺址等,文化積澱十分深厚。  

沮河

  沮河源自子午嶺東麓的沮源關,向東蜿蜒128公裡匯入洛河,橫貫黃陵全境。沮河古稱「姬水」,軒轅黃帝因「長於姬水」而姓姬。沮河環繞黃帝陵橋山和歷史文化名城黃陵,形成山環水抱的「仙島」形勢,又在橋山東西兩側,形成對稱的「東灣」(龍灣)和「西灣」,東灣連著「龍首」,西灣接著「虎尾」。

進入論壇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來源:www.xbdkfzzs.com  編輯:鍾瑩

相關焦點

  • 浙江開化:追「根」溯「源」開新窗
    繁霜菲菲天意寒,追「根」溯「源」人心暖。12月3日,以「詩話錢江源·尋根好地方」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在開化根緣小鎮啟幕,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建武,浙江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謝利根,浙江省政協原秘書長陳榮高,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錢偉剛等省市縣相關領導,文化學者、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機構代表、環球旅遊小姐國際大賽嘉賓等近300人相聚錢塘江源頭
  • 祖地尋源:兩岸客家青年學生黃帝陵祭始祖
    你好臺灣網龍巖8月7日消息(記者 陳少偉)8月6日,由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龍巖市臺灣事務辦公室、龍巖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龍巖人民廣播電臺承辦的《「祖地尋源」海峽兩岸客家青年學生重走客家遷徙路廣播夏令營》活動在陝西省延安市黃帝陵舉行啟動儀式。
  • 天下第一陵:陝西黃帝陵
    除了陝西黃帝陵外,還有河南荊山黃帝陵、甘肅正寧縣黃帝陵、河北涿鹿黃帝陵。我去的,是陝西的黃帝陵。也是正史中唯一記載的黃帝陵。 論哪一處正宗不是我關注的焦點,作為炎黃子孫,黃帝是我們的人文始祖,這就夠了,或者說黃帝本身是否存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根。橋山土厚水豐,林木鬱蔥,現有柏樹林1300餘畝,柏樹8萬餘株,不過上千年的柏樹並不多。
  • 尋道上溯魚躍龍門
    廣東首個水利工程過魚通道初現成效本報訊(記者劉幸)連江犀牛航運樞紐上下遊有5米高的落差,但建了魚道後,鯉魚能輕鬆躍「龍門」……昨日,來自農業部漁政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南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前往連江西牛航運樞紐的過魚通道考察,發現魚類已經能尋道上溯,從而宣告廣東省首個過魚通道初現成效。
  • 追「根」溯「源」及時「補課」 國家憲法日走進香港
    追「根」溯「源」 及時「補課」「國家憲法日」走進香港在第四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香港社會各界和輿論更加關注國家憲法與香港特區密不可分的關係。連日來,多家香港媒體發表文章,闡述憲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基石,而在香港宣介國家憲法顯得尤為迫切。
  • 辭舊迎新走陝西——黃帝陵
    1942年,為使橋陵與唐睿宗的橋陵相區別,始稱黃帝陵。黃帝陵旅遊區黃帝陵俯瞰的這一段沮河古稱「洗印池」,相傳為黃帝清洗玉璽大印的地方,現在稱龍池。沮河原名祖河,因黃帝駕崩時文武百官和百姓的眼淚匯入河水,故又有淚河之名。後來兼顧到「祖」和「淚」兩個字,開始叫沮河。
  • 師德的「魂根基源」
    原標題:師德的「魂根基源」 教師節剛過,關於師德、師風的探討再次引起關注。 師德,是教師的職業道德。 理想信念是師德之魂 魂者,精神也。靈魂,在一定意義上是個比喻,寓意指導和決定作用。師德,首先要有魂,要有一個指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這就是理想信念。因為教師承擔著最莊嚴、最神聖的教書育人的使命,所以勢必要有「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師德建設就有了方向,使師德高尚的教師,既能當經師,更能為人師。
  • 組圖:從汨羅江到屈子祠 兩岸文化人共尋屈子魂
    組圖:從汨羅江到屈子祠 兩岸文化人共尋屈子魂 2007年07月12日 08:4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毛主席1937:祭黃帝陵
    (1937年4月5日,在中華民族祭祀祖先之清明節,毛主席直面日本侵華寫下祭文,全篇昭告明志「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民族陣線,救國良方」,由中共代表林伯渠宣讀於公祭黃帝陵儀式。五千年後,民族勢微神州劫難,西方列強凌辱華夏,日本伺機吞我中華,國難重重百姓衰殘,何人為我等黃帝子孫作主,承擔軒轅道統,踵繼黃帝精神,奮力武德,驅除外敵,保我命脈,重鑄國魂?《祭黃帝陵》之宣讀,喚醒民族誓死抗日之決心。此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愈演愈烈,中華民族四萬萬同胞團結一心,堅持抗戰,革命到底,必勝決心,克成奇功。黃帝在上,皇天后土,列祖列宗,佑我民族!)
  • 陝西有黃帝陵,河南有黃帝陵,其他地方也有黃帝陵,哪個是真的?
    大概就是說黃帝在首山採集銅礦,並且在荊山下將採集到的銅鑄成了鼎。鼎鑄成之後,有龍來迎接黃帝,並且將黃帝和隨從官員及後宮妃嬪七十多人帶到了天上。而一些官職比較小的官員沒法爬到龍背上,就攀住了龍鬚,結果龍鬚斷裂,墜地,同時,將黃帝的弓也拉了下來。百姓看到黃帝已經飛升上天,就抱著黃帝的弓和龍鬚哭嚎。後世就將黃帝飛升處命名為「鼎湖」,而黃帝遺留的弓叫「烏號」。
  • 尋不到根,還有必要修譜嗎?
    但歷史的發展,讓當今修譜時想要尋根的家族只能長籲短嘆,難的不僅僅是搜集資料,更是當你通過家族墳塋、口傳、文字記載搜集初步的資料後,卻發現記載的地名現今竟然不復存在了;當你找到家族資料記載的地方,並過去考證,卻無任何可用的信息,甚至在想要尋根的時候,卻發現沒有一點可以尋根的依據,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修譜嗎?
  • 軒轅黃帝像從黃帝陵前迎送到新落成的軒轅殿中
    中新網4月4日電 據陝西日報報導,4月3日下午,甲申年清明節海內外中華兒女追遠迎祖活動分別在橋山之巔、黃陵縣城、軒轅殿前舉行,依次隆重亮相的恭迎祖靈、萬民瞻仰、祖靈歸位三大儀式,將軒轅黃帝像從黃帝陵前迎送到新落成的氣勢恢弘的軒轅殿中。  下午3時,整個活動在黃帝陵前拉開帷幕。
  • 夜祭黃帝陵
    黃帝陵軒轅廟內有一棵數十人合抱粗的古柏,歷經數千年而不衰枯,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相傳是黃帝親手栽種,故稱「黃帝手植柏」,為世界柏樹之冠。還有歷代帝王祭祀的文墨和毛澤東、蔣介石、郭沫若、江澤民、李鵬等名人題寫的碑文。黃帝陵作為海外華人尋根問祖的首選之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香火十分旺盛,更有海外華人籌集的數億元善款投入景區的維護修繕。每年的清明節,黃陵縣都要舉辦盛大的世界華人祭祖活動。
  • 中國最珍稀的兩棵樹,一棵是中華魂所在,另一棵是中國人根所在
    在我國浩瀚的古柏林海中,最著名的一棵,首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廟(黃帝陵)的「軒轅柏」了。它高達19米,周長達10米。軒轅柏聳立在橋山腳下的軒轅廟內,相傳此柏為軒轅黃帝手植,人們於是立下石碑,上書「黃帝手植柏」。軒轅柏擁有五千多年的樹齡。
  • 中美鬥爭回看:毛澤東抗日「出師表」《祭黃帝陵文》
    從上古顓頊之墟及孔子反覆留連、課徒傳道的濮陽,到北宋極一時之盛、人口多達百餘萬的煌煌東京——開封;從唐代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絢爛至極的洛陽與西安,到騎著青牛的老子吟誦著「道可道,非常道」微笑離去的函谷雄關;直到今天,終於觸摸到了這一條神秘之旅的另一個源頭——人文初祖黃帝陵。
  • 【黃帝陵·新時代】毛澤東撰寫的抗日「出師表」:《祭黃帝陵文》
    中國青年網西安4月6日電(劉韻甜 記者 高琦) 1937年4月5日,正值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為喚起四萬萬同胞抗擊日本帝國主義,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分別派代表,共同赴位於陝西黃陵縣橋山黃帝陵,公祭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
  • 黑潮之上魂力之源高評價攻略 魂力之源怎麼獲得高評價
    黑潮之上魂力之源如何取得高分,快來看看本期攻略小編教你魂力之源如何取得高分,想要在魂力之源上獲得超強S級評價的玩家們千萬不要錯過本期攻略哦,黑潮之上魂力之源如何取得高分快來看看吧
  • 正的黃帝陵在何處?陝西黃陵,還是慶陽正寧縣?
    黃帝陵是在陝西黃陵縣嗎? 陝西黃帝陵令眾多海內外華夏兒女心神嚮往,紛紛前去謁拜,尋根問祖。這似乎證明黃帝陵就應該在陝西黃陵。然而,隴東學院老教師張耀民經過15年潛心研究,證據鑿鑿,不僅《史記》對黃帝陵位於何處有明確記載,而且正寧縣五頃塬鄉的「黃帝冢」今天依然存在。於是,他著書論證:真正的黃帝陵不在陝西黃陵縣,而是在甘肅正寧縣五頃塬鄉。
  • 人文始祖黃帝陵,現改成景點,網友:為何要先花錢才能祭拜祖先?
    就算是在今天,我們依舊能夠祭拜這些祖先,位於陝西延安黃陵縣的橋山上,就有一座黃帝陵,雖然在全國有好幾個黃帝陵,真正的黃帝陵一直沒有定數,但還是以橋山黃帝陵最為出名,被稱為天下第一陵,因為這裡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先祖的場所,《史記》中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也是記載「黃帝崩,葬橋山」。所以這裡一直都是中華的文明之根,享有很高的聲譽。
  • 【519中國旅遊日】黃帝陵旅遊攻略
    519中國旅遊日,黃帝陵景區遊鉅惠來襲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麼好的福利,趕緊來看看具體內容吧!交通指南:動車:黃陵動車南站下車,搭乘公交到黃帝陵站下車長途客車:發車地點:西安城北客運站西安——黃陵自駕:導航「黃帝陵景區」即可公交:黃陵公交車黃帝陵景區站下車門票信息:5月18日-24日期間每天前10名遊客享受半價,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