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祭黃帝陵
■ 高敬傑
作者:高敬傑,萬泉橋頭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曾任運城市督學、萬榮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作為特邀嘉賓出席第五屆中國教育家大會,與知名教育家魏書生合影,先後在國家及省市級報刊發表通訊報導、經驗論文、文學作品等200餘篇。
陝西省黃陵縣,原叫中部縣(居陝西省南北軸線的中部),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因中華民族始祖軒轅皇帝的陵寢葬在該縣的橋山上而更名為黃陵縣至今。黃帝陵軒轅廟內有一棵數十人合抱粗的古柏,歷經數千年而不衰枯,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相傳是黃帝親手栽種,故稱「黃帝手植柏」,為世界柏樹之冠。還有歷代帝王祭祀的文墨和毛澤東、蔣介石、郭沫若、江澤民、李鵬等名人題寫的碑文。黃帝陵作為海外華人尋根問祖的首選之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香火十分旺盛,更有海外華人籌集的數億元善款投入景區的維護修繕。每年的清明節,黃陵縣都要舉辦盛大的世界華人祭祖活動。
九四年,母親不幸檢查出癌症,兩次手術、數次放療、化療。一次我與宏去黃陵辦事,教研室高主任(一位慈祥的大姐)招待我,閒聊中,我講了母親的病情和我的焦慮,引起了這位熱心腸的大姐的重視,她先帶我去見了一位癌症病人的家屬,據說接受香功大師的氣功治療病情好轉了,這位家屬給我寫了甘肅武功香功大師的聯繫電話,還送給我一盤香功磁帶(磁帶音樂有治療功效)回去讓母親聽,同時高大姐和這位病人家屬還指點我買了些香燭祭品,囑咐我凌晨去橋山黃帝陵寢前燒第一炷香,非常靈驗。
是夜,我和宏在賓館不敢入睡,怕耽誤時間,一直等到時針指向12時,我們立即拿上準備好的東西,往橋山而去,記不清當時是陰曆的月初還是月末,反正天上不見星鬥,夜出奇的黑。開始,去皇帝廟的路還很寬敞坡緩,過了皇帝廟,路就陡峭崎嶇,穿行在密集的柏樹林中,陰森森地使人毛骨悚然,我和宏都不敢說話,屏氣凝神地硬著頭皮往前摸索著走,夜出奇的靜,我和宏仿佛都能聽見彼此砰砰的心跳聲。
大約摸索著攀爬了一個多小時,我們上到山頂進入陵園(四周有圍牆),來到黃帝陵冢前,看到陵墓封土高約四米,周長約四五十米,環冢砌有青磚花牆,冢前建有碑亭,亭內立有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石。我們在冢前的石桌上擺上祭品,點燃香燭(香爐裡沒有新插的香,我們燒的還真是這一天的第一炷香),便跪在冢前叩首磕頭,我心裡默默地許願,請黃帝始祖保佑我的母親早日康復。
祭奠完畢,我們原路下山,到山底已是凌晨三點多光景,才見有人上山祭拜,我心裡想,我們昨夜沒睡的策略是對的,不然,一旦睡著,是保不準能搶在別人前面燃第一炷香的。回到賓館,宏很快就睡著了,而我雖閉著眼睛,但腦海裡卻一直閃現著母親康復後的笑容。
天亮後,我們告別黃陵時,高大姐還給我母親帶了靈芝草等一些補品。從黃陵回來後,我給母親講了夜祭黃帝陵的經過和香功治病的奇蹟,並給甘肅武功的香功大師打電話,說用車接他給母親治病,大師說他要去北京開會來不了,讓母親聽磁帶就行。我為此專門買了一臺錄放機,裝上從黃陵帶回來的磁帶給母親聽,磁帶裡放的是鳥兒的叫聲和讓人愉悅的音樂,我還泡上高大姐給的靈芝草讓母親喝,此後,每當我問起母親的病情時,她都笑著對我說「好多了」。
雖然,母親最終沒能逃過癌症的魔掌,但我夜祭黃帝陵,讓母親聽香功磁帶某種程度上給了她精神上的安慰,陪伴母親度過了生命的最後時光。
十多年過去了,我還常常想起夜祭黃帝陵的情景和高大姐的恩情,期盼著有機會再去黃陵,感謝和看望這位好心的大姐。
點擊圖片 回家吃碗餃子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投稿及合作|2721554853@qq.com
Tel:134672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