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成癮的日常表現有哪些?

2020-12-25 山東新聞網

  網絡成癮是指個體反覆過度使用網絡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和社會功能受損,表現為對網絡的再度使用產生強烈的欲望,停止或減少網絡使用時出現戒斷反應,同時可伴有精神及軀體症狀。 

  網絡成癮患者使用網絡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工作或學習,其特徵性的臨床表現是患者對網絡使用存在極大的渴求。他們不論在學習、工作或日常生活中都常常在腦海中回想與網絡相關的情境,並期待下一次上網;患者能夠從使用網絡的過程中體會到強烈的愉悅和滿足感,並為保持這種愉悅和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上網時間和投入程度。 

  隨著上網時間延長,患者對網絡使用逐漸失去了自控能力,駐足於網絡的時間增多,可以由最初幾天上網一次發展到每天上網幾個小時,最終發展到連續幾天都要待在網絡上。 

  網絡成癮的軀體症狀表現為食慾減退、胃腸功能障礙、營養不良、睡眠節律紊亂以及疲乏無力、心慌胸悶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種過度的持續性上網行為也增加了誘發頸椎病、過敏性疾病等其他軀體疾病的風險。 

  網絡成癮的精神症狀表現為悲觀、沮喪、對未來失去希望等。這些症狀通常出現於過度沉迷網絡之後,持續時間較短,會隨著網癮的戒除而相繼減少或消失。症狀內容受患者接觸的網絡內容的影響並與其緊密相關,症狀的變化受網絡內容和患者人格特點的影響。 

  濟南遠大腦康醫院戒癮科主任郭樹傑介紹,網絡成癮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發現後不要恐慌,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並配合治療。經系統治療後,大部分患者能夠實現臨床治癒。 

  溫馨提示:青少年沉溺網路遊戲,已被世界衛組織(WHO)歸入精神疾病的範疇,因此僅靠單純的說教讓他們遠離網絡是行不通的。濟南遠大戒網癮醫院,是濟南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危機幹預中心臨床合作單位,專家從青少年心理精神的根源出發,糾正青少年逆反性格和逃避現實的心理,不體罰、不強制,通過專業老師開設的心理遊戲、諮詢輔導、拓展訓練、強體健身、轉移注意力和興趣等等課程,讓青少年網癮患者精神文化生活豐富,積極配合規範治療,快速戒網癮、斷心癮、防復發,回歸正常工作生活。 

  濟南遠大網癮青少年關愛熱線:400-1800-120 

相關焦點

  • 青少年網絡成癮有哪些原因?
    孩子的網絡成癮問題一般都有深層的心理原因,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在身體發育、思想認知等各方面都發生飛躍。  隨著對世界的探索和自我體系的建立,心理上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出現很多的心理需求包括:獨立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被認同的需要,歸屬感的需要,親密感的需要,成就感的需要等等。
  • 網絡成癮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
    今天下午,我抽空寫一點關於孩子網絡成癮的東西,本意是希望讀者通過對比看清過度使用網絡對孩子成長的危害,幫助大家從直觀上了解網癮對孩子各方面的改變。網絡成癮的孩子與平常孩子的區別網絡成癮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有什麼不一樣現實生活裡,我接觸的網絡成癮的孩子蠻多,他們大多天真、善良、體貼,孩子們常常對身邊的人充滿熱情,與此相反的是他們大多對家長極為不滿,還有就是對現實充滿了幻想
  • 青少年網絡成癮必須根治!
    網絡成癮的表現依賴網絡:強烈地想要上網,自己無法控制;腦子裡總是不斷浮現上網的想法以及網絡上的場景,渴望著再次上網;多次想控制自己不去上網,但都失敗了。「耐受」表現:需要不斷增加自己上網的時間,才能感到與之前一樣的愉快感、滿足感;實際上網的時間和頻率常比計劃的更多、更長。「戒斷」表現:上網時神採奕奕,下網後無精打採,感到生活毫無樂趣。
  • 陶然: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是什麼?
    網絡成癮的孩子都具備這兩條。網絡成癮是精神類疾病的一個病種,我們為什麼把它歸到精神類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有明確的規定,凡是有意志、情感、行為這些問題臨床表現的人,都應歸於精神疾病。網絡成癮的孩子都有行為和心理問題。行為方面,就是天天跑到網上;心理方面,表現在情感、認知,他的認知有偏差,認為網上的世界是好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我們認定它屬於精神類疾病。
  • 專家談如何預防孩子網絡成癮:建立規則
    究竟滿足了青少年的哪些心理需求?研究發現,網絡滿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主要有:自我實現、滿足快感、對現實狀況的補償、獲取知識和信息、人際交往與團隊歸屬、成就體驗等方面。還有學者提出了網絡成癮的心理需求補償機制:網絡成癮存在心理需求的網絡滿足補償機制,即如果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現實中沒有得到滿足,可以在網絡上得到較好的滿足以補償現實的缺失;心理需求現實缺失越多,則網絡滿足優勢越大,從而導致青少年網絡成癮趨勢越嚴重。  回到我們的家庭中來看看,家庭是否滿足了孩子的這些心理需求?
  • 初中生網絡成癮現象和幹預措施研究
    摘要: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生活習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些初中生由受學習問題和心理壓力等因素的困擾,為了逃避現實逐漸養成了長期強迫性使用網絡成癮行為 對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因此,本文對在初中生網絡成癮問題進行了探討,並在分析和總結問題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有效的教育管理幹預措施
  • 首部《網絡成癮診斷標準》通過論證(圖)
    昨天,我國首部《網絡成癮診斷標準》通過專家論證,玩遊戲成癮被正式納入精神病診斷範疇。  青少年犯罪76%的人都是網絡成癮患者  網絡成癮是指個體反覆過度使用網絡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表現為對網絡的使用產生強烈的欲望,突然停止或減少網絡使用時出現煩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
  • 青少年網絡成癮和人際關係相關 要靠心理幹預
    青少年網絡成癮和人際關係相關 要靠心理幹預   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馬海燕)青少年網絡成癮案例屢見不鮮,但如何對其進行有效幹預一直是教育界、心理學界面臨的難題。
  • 首部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發布明確五種上癮症狀
    10月8日,我國首部《網絡成癮診斷標準》通過專家論證,玩遊戲成癮被正式納入精神病診斷範疇。  北京軍區總醫院成癮醫學科主任陶然介紹說,我國從1994年開始重視成癮醫學的研究和預防。除了網絡成癮,賭博成癮、工作成癮、購物成癮、飲食成癮、性成癮、菸酒成癮等都是成癮疾病。網絡成癮的患者數量最多,其中,玩遊戲成癮中以沉迷於《魔獸世界》的人居多,很多患者到了難以與真實世界區分的程度。
  • 國家衛健委明確青少年網絡成癮診斷標準
    根據《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網絡成癮指在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對網際網路使用衝動的失控行為,表現為過度使用網際網路後導致明顯的學業、職業和社會功能損傷。其中,持續時間是診斷網絡成癮障礙的重要標準,一般情況下,相關行為需至少持續12個月才能確診。
  • 未成年人為何會網絡成癮 專家:治療關鍵在父母
    一些處於中下等的學生,或者平時成績非常好但某次考試失敗的學生,在被老師批評後,會產生挫敗感,然而由於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需要不斷地通過遊戲來發洩這些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就會網絡成癮。此外人際關係也是網絡成癮的一大原因。
  • 我國首個《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通過專家論證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劉學奎、王經國、莊海紅)由北京軍區總醫院制訂的我國首個《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8日在京通過專家論證。這一標準的通過結束了我國醫學界長期以來無科學規範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歷史,為今後臨床醫學在網絡成癮的預防、診斷、治療及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據。
  • 網絡成癮,如何讓孩子擺脫屏幕
    實際上,最近的一項曾經有一項調查發現,將近一半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沉迷」於他們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此外,三分之一的父母承認自己沉迷於手機或平板。有哪些跡象表明您的孩子網絡成癮?首先,重要的是要注意您的孩子已經沉迷於網絡世界的跡象,以至於他們開始對現實生活的活動失去興趣。
  • 可能是網絡成癮,還可能是精神疾病!
    本文專家:郭萬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教授網絡成癮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教授KIMBERLY S. YOUNG提出的,他在1996年對396名嚴重上網成癮的人做了調查研究後,認為網絡成癮是一種臨床心理障礙。
  • 心靈花園丨怎樣避免網絡成癮?
    社會和家庭因素 在被欺凌者、欺凌者、有遊戲成癮朋友的人群中,遊戲障礙發生率較高。社會支持和人際溝通不足,師生關係或同學關係不良,學校氛圍較差等也與遊戲障礙的發生相關。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教養方式與兒童青少年遊戲障礙的發病風險有關;監護人不能陪伴或監護不力的兒童青少年可能有更高的發病風險;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可能是遊戲障礙的保護性因素。
  • 《網絡成癮》:孩子網絡成癮怎麼辦?丨佐心家長
    第一部分:網絡成癮的概念和表現網絡使用的分類網絡在現代生活中已經越來越融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我們一般在上網的時候都會做一些什麼呢?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其實會看到很多的中學生,甚至是大學生,甚至有一些到研究生這個層次,都是每天放棄自己的學業,就是完全不去上課,甚至不去睡覺,就整天整晚的呆在網吧裡頭打遊戲,或者是在自己的寢室裡面昏天黑地的守著自己的臺式機,然後去打遊戲。
  • 網癮一般具有四種表現,20道題自測你是否有網癮?
    據報導中國青少年網絡成癮傾向約17%,達到網絡成癮標準約2%。人們通常所說的網絡成癮,常特指遊戲成癮。 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將遊戲使用障礙納入值得關注的問題。
  • 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
    造成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①網路遊戲本身的特徵網路遊戲具有娛樂性、互動性、虛擬實境性等特點,可以匿名,又具有不受現實生活交流方式限制的自由度,因此對青少年很有吸引力。
  • 大數據告訴你:中學生如何避免網絡成癮
    另有分別約1/3和1/5的中學生選擇了平板電腦或其他方式。初中生與高中生對上網途徑的選擇略有差異,初中生選擇臺式或筆記本電腦的比例(92.0%) 略高於高中生(87.7%),而高中生選擇手機上網的比例(68.4%) 明顯高於初中生(48.4%)。4、聽音樂、看電影、查資料、聊天是中學生最常見的網絡使用行為。
  • 青少年網絡成癮需綜合治療 網癮不少原因在網外
    網癮不少原因在網外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說,近年來,青少年網絡成癮比較普遍,即青少年對於網絡的過度依賴不能控制,或者反覆使用網絡,最後導致學習和社會功能出現問題,持續一段時間出現學業和社會功能障礙,就是網絡成癮的症狀。網絡成癮包括遊戲成癮、色情成癮、信息收集成癮、網絡關係成癮、賭博成癮、購物成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