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品勵學鑄師魂 才德並懋譜華章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北方有鳳,西山最奇,鍾靈毓秀,北方工大。2016年10月15日,北方工業大學迎來七十華誕。學校始創於1946年,坐落於首都北京,是一所積澱深厚、人才輩出的高等學府。歷經70年風雨洗禮,已經成為一所以工為主,文理兼容的多科性大學。目前,學校具備學士、碩士、博士多個培養層次和學位授權資格,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餘人,成人高等教育學生3000餘人,外國留學生500餘人,教職工1000餘人,是「北京市十佳美麗校園」之一。

    70年的創新發展,70載的匠人精神,北方工業大學凝練出了「敦品勵學,才德並懋」的校訓,鑄就了「嚴肅、嚴格、嚴謹」的校風,匯聚成以「專業精神、人文精神、進取精神」為主旨的學校精神。70年間,學校始終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提高育人質量為核心,形成了「分層教學、分流培養、分類成才」的育人特色。學校以培養實踐能力強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己任,著力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作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院校,學校建有各類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教學實驗中心等21個。近5年間,在一批名師的精心培養下,學生在全國和北京市各類重大競賽中屢創佳績,有2400人次獲得各等級獎勵。學校是國家和北京市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也是北京市屬高校首家文明校園,更鑄就了學校響亮的校園文化品牌。

    70年的櫛風沐雨,70載的躬耕不已,學校形成了理、工、文、經、管、法、藝七大學科門類。目前,有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9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涵蓋5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3個第二學士學位授權點。學校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有7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學校具有碩士研究生免試推薦資格。學校科研工作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主動服務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在高新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及其產業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近年來,學校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魯迅文學獎1項,省部級獎勵50多項,是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重要的基地高校。

    敦品勵學鑄師魂,才德並懋譜華章。面對新時期的機遇與挑戰,學校確立了「精品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的思路,堅定了「靜心潛志,強基固本,再譜新篇」的信念。目前,北方工大人正一如既往地擔負著教書育人、科研創新、傳承文化、服務社會的重大責任和崇高使命,向著建成充滿生機與活力、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續寫著新的輝煌!

---------------------------------------------

    張衛平,北方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北方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秘書長、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帶頭人。曾獲「北京市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計劃領軍人才」稱號。

    他認為,「工匠精神」就是做事特別專注和有某項特殊的技能。這種精神就在於能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別專,達到別人達不到的境界。工匠精神就是要呼喚我們的民族精神,一種專注的精神、從始而終的精神。

    為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北方工業大學的教師團隊都做到了「三好」: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把每一門課上好、把每個學生培養好。 這「三好」說到底,就是一種大國工匠精神。多年來,北方工業大學還堅持了「三種態度」,即發展態度、敬業態度和職業態度。這「三種態度」構成了學校不斷創新發展的核心。

    孫世國,北方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教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榮獲北京市突貢專家和首都勞動獎章等稱號。

    孫世國教授認為,工匠精神的核心任務就是提升教學質量,同時要在科研方面精益求精。過去,我們粗線條的研究比較多,但是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推進,精細化研究成為當前科研所需。按照工匠精神的內在要求,在科研的細緻方面更應精益求精。例如,在人才培養方面,首先需要解決人才的就業問題,讓學生們多年的學習能夠發揮社會作用;其次,人才培養要朝向解決社會發展問題的目的進行;三是要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與教師緊密相關。教師如果在這三個方面下功夫,學生的就業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可見,「工匠精神」在精細化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上的重要性。

    目前,北方工業大學的年輕人在三個領域加大了創新發展的力度。一是腳踏實地從基礎做起,以踏實肯幹的精神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二是以鑽研的精神,深入到問題的實質,踏踏實實地做研究。三是積極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積極開拓自己的理論視野,博覽群書,使自己成為踐行「匠人精神」的模範執行者。

    張加才,北方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思想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高校教學名師」等稱號。

    他認為,工匠的職業特徵體現出不同層次的文化精神,一是求實守信、兌現承諾。二是品質為本、精益求精。三是人文關懷,重技崇道。多年的教育實踐,讓張加才教授得出這樣的結論:工匠製作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技術和藝術相結合、長期持續的創造過程,是一個技藝水平、綜合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而技藝水平的提高反過來又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此以往,精而又精、精益求精。

    北方工業大學凸顯人文關懷,重技崇道,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對技藝的忘我追求依然保持人文關懷,充分體現傳承創新的使命與擔當、職業與信仰,使工匠精神富有更為普遍而崇高的精神文化內涵。

    張加才教授認為,弘揚工匠精神,必須培養三種意識:一是求實與守信意識;二是品質與創新意識;三是人文與境界意識。應立足本職崗位力戒浮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守信、求精、崇道,成為北方工業大學師生的自覺追求。北方工業大學已連續5次評為首都文明單位,師生滿意度極高。

    宋威,北方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北京市「高創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宋威教授所追求的正是這種「工匠精神」。他認為,工匠精神是一種追求卓越的品質,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是推動國家社會發展的有力武器。工匠精神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更是我們每個人面向未來所應孜孜以求的立身之本。多年來,他以這種精神創新出了多項成果,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人才。

    宋威教授說,70年間,北方工業大學就是傳承工匠精神的典範。這一點在學生獻給學校的石刻中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匠人營國」就是學校建校70年來一貫踐行的育人理念。自己作為學校一員,踐行工匠精神,就要從傳承學校多年的優良傳統做起。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虛心學習國內外的人才培養理念與模式,啟發和教育學生尋找更加優化的思路,培養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學精神和成為具有「大國工匠精神」的創新型的時代英才。

    王包泉,北方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曾任教育部形勢與政策分教指委秘書長、學校形勢與政策教研室主任。

    什麼是工匠精神?王包泉老師以個人多年的教育實踐給了這樣的解讀:工匠精神就是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推進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特別需要這種「工匠精神」。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只有具備了「工匠精神」,才會對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有更高的追求,才會對教育教學規律堅持不懈的去探索,才會不斷地通過改革創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經過多年經營,北方工業大學形勢與政策課實現了所有學生「全覆蓋」、四年學習「不斷線」。

    曲洪權,北方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是北京市教學名師。他說,傳承「工匠精神」就是責任。這種責任就是對學生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他認為,「工匠精神」就是一種責任感和事業心,工匠精神的實質不在「工匠」,而在「精神」。培養創新型人才,更需要在教育創新上延續和發揚工匠精神。

    北方工業大學的創新發展,秉承和堅持了「四大」法寶。即堅持科研創新、堅持理念創新、注重因材施教和匠心獨具的品牌戰略。正如錢偉長所說,「你不上課,就不是老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師。」堅持科研對於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對人才的培養更要注重因材施教,這不僅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還要從大的方面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是因為不同時代的學生有不同時代的特點,尤其是當今的大學生和過去的學生已經不一樣了,他們有時代的特點。這一代學生是隨著計算機、網際網路而長大的,不能僅以專業知識為標準,要在教育方法上、教育理念上全面提升,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北方工業大學匯聚的「匠心獨具」的教育品牌,正是培養具有大國工匠式創新型人才的家園。

    張永昌,北方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研究院院長兼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副院長、研究員。他對「工匠精神」的體會是: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專業、不同的人生經歷,對於工匠精神的理解可能會各有千秋,但是其內涵是一樣的,這種精神就是一種精益求精、專注、極致、注重細節、愛崗敬業的精神。北方工業大學就是這樣一所極具核心競爭力的高等教育學府。

    張永昌還認為,當今時代發展呼喚工匠精神,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科技的進步,更需要強調每個環節、每個細節的嚴謹和細緻,都要將中國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傳承下去。北方工業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年輕一代的大學生。他們是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必須承擔起時代和歷史賦予的責任。工匠精神作為一種責任,就要貫穿於每個人的生路歷程,就要培養當代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負的年輕人。換言之,工匠精神,讓追求變成了一種修行。在發展節奏越來越快的後成長時代,重塑工匠精神,是我們每個人生存和發展的蛻變之路。

    王力,北方工業大學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院長,北京市科技新星,教授。

    王力認為,工匠精神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一人一文明」。所謂「一人一文明」就是一人一境界、一人一空間、一人一精神。只有帶動一個文明、給人類創造一種精神、給人以鼓舞和感染力量的人,才稱得上工匠、才具備有工匠精神。從學生層面看,如今,教書育人不是要讓學生聽話,而是讓他們更多地發揮創造力,促進思維方式的革新。多年來,北方工業大學推行了跨專業學習和團隊式學習,為未來教育探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實現了課堂教育向實踐教育的轉換。

    胡福文,北方工業大學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博士,2016年評為「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胡福文對工匠精神有三大感受。一是「肯做工夫」。遵循「聖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聖人」的哲言踐行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閃光,在平凡中孕育偉大。二是「把小事當作大事幹」。這種情懷是支撐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使工匠更好地破解未知世界。三是「精益求精」。讓工匠精神不是簡單、機械的重複,而是精益求精、迭代改進,使之成為一種微創新精神,從而收斂於「極致完美」的目標。

    多年來,胡福文博士在人才培養、學科競賽、科技創新、實踐教學改革、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建設等方面,創新出了「教、學、做、用、研、創」六位一體無縫融合的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尤其是「工業4.0」創新實驗平臺、3D列印技術綜合創新平臺、智慧機器人創新平臺等三大平臺的建立,為培養創新型的人才搭建了通途,也令國內外參觀者讚嘆不已。

    王德巖,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主任。他對「工匠精神」的感受是:專注於自己當下的工作,全心投入,心無旁鶩,始終如一,專注是「工匠精神」的第一要素。具體地講,「匠人精神」要在恆字上下功夫。一是堅持,二是傳承。恆是專注的延續,專注則能投入,則能堅持,不忘初心,慎終如始。恆的另一個含義是傳承。傳承是個人對「工匠精神」的守護,傳承是代代之間「工匠精神」的延續。有了傳承,後人的創造才有深厚的底蘊,有了傳承,前人的創造才能行之久遠。

    對於如何踐行「工匠精神」,他認為,應當回歸到事情本身,不忘初心,教師回歸教學,面向學生;學者回歸學術,面對問題;學生回到學習,關注自身的提升;大家圍繞著最基本的東西去努力,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精益求精,日日求新,假以時日,前程必遠。「工匠精神」也是北方工業大學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源泉。

    北方工業大學是一個起於工科、以工為主的學校,但在教育理念上一直關注學生整體的文化素質,在國家素質教育剛剛起步、美育還沒有寫入教育大綱的上世紀80年代,就建立了理工科學校第一個藝術館,把大學美育和大學語文列為所有學生必修課。後來,更牽頭成立了中國美育學會(現為中國高教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編寫了全國通用的《大學美育》教材,不僅使素質教育成為學校的教育特色,更以自己的努力推動了全國大學美育的發展。

    上世紀90年代許多高校紛紛砍掉美育和語文課程的時候,北方工業大學依然堅持和堅守自己的教育理念。30多年的堅守使文化素質教育沉澱為學校的一種氣質,在許多方面、許多細節上都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來。

    這就是北方工業大學「敦品勵學鑄師魂,才德並懋譜華章」的育人情懷,這就是北方工業大學踐行「匠人精神」走出的創新發展之路……

相關焦點

  • 「敦品勵學,才德並懋」變質了嗎?
    「敦品勵學,才德並懋」變質了嗎?
  •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敦品勵學 自強不息
    校訓解讀「敦品勵學」語出清代學者梁章鉅《歸田瑣記·謝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勵學,實為儒宗。」梁章鉅以「敦品勵學」來評價具有儒者風範、高尚品格的人。「敦」本為厚重意,引申為奮勉。敦品,即砥礪品德。「勵」,講得是做事要勤勉、不忘初心,持之以恆。勵學,即發奮學習。
  • 「敦品勵學」與吳氏家風
    曾祖父一生刻苦、勤奮、鍥而不捨,吳氏家風的精髓在於吳昌碩身體力行一輩子的「敦品勵學」之精神。    中國美學之核心是「品」,畫以人重,藝由道崇,畫品之高,根於人品。「敦品勵學,與時俱進」已成了吳氏家族進步之門風。    昌碩後人要繼續「敦品勵學」地將曾祖父德藝雙馨的精神傳承下去。(吳越 作者系吳昌碩曾孫,上海吳昌碩紀念館執行館長)
  • 「敦品勵學」與吳氏家風-光明日報-光明網
    曾祖父一生刻苦、勤奮、鍥而不捨,吳氏家風的精髓在於吳昌碩身體力行一輩子的「敦品勵學」之精神。    中國美學之核心是「品」,畫以人重,藝由道崇,畫品之高,根於人品。「敦品勵學,與時俱進」已成了吳氏家族進步之門風。    昌碩後人要繼續「敦品勵學」地將曾祖父德藝雙馨的精神傳承下去。
  • 一對「百歲壽辰」的壽碗,一段「敦品勵學」的情懷。
    一對「百歲壽辰」的壽碗,一段「敦品勵學」的情懷。作者:徐樂飛、孫燕。我們家珍藏著一對大舅母吉雲翰老師「百歲壽辰」的壽碗,她在九十六歲時親筆書寫的「敦品勵學」刻印在瓷碗上。如今,環溪小學的「校歌石」上,銘刻著吉雲翰老師96歲時手書的「敦品勵學」校訓和吉雲翰譜曲的老校歌。他培養和教過的學生不下3000人,年紀最大的已80多歲,可謂桃李滿天下。
  • 開灤二中舉行「敦品勵學」道德講堂教育實踐活動
    11月27日,開灤二中舉行以「敦品勵學」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教育實踐活動,用中國夢凝聚青春正能量,引導學生砥礪品德,發奮學習,為自己的夢想插上翅膀。    「敦品勵學」一詞出自清代學者梁章鉅,意思是砥礪品德,發奮學習。
  • 敦品修學達材成德
    原標題:敦品修學達材成德  本報訊(記者毛東風 通訊員關東翰姜成)仲夏時節,吉林毓文中學又忙碌於「送老迎新」之中。可無論是畢業離校的還是剛剛入學的莘莘學子們,都會向「敦品修學,達材成德」這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投去專注的目光,都會從不同角度解讀毓文校訓的深刻內涵……   吉林毓文中學是一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
  • 甘肅農業大學:敦品勵學 篤志允能
    2014-06-06 14:54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2014高考報考指南】敦品勵學
  • 西工大啟迪中學:敦品勵學涵養校風 明辨篤行領航青春
    秋爽果香開學季,正是敦品勵學時。2020年9月7日,曙光初照的啟迪園在晨風中顯得寧靜而美好,7:30不到,啟迪中學南校區全體師生,已經身著校服,佩戴口罩,精神抖擻的列隊「至快」操場,隆重地舉行新學期第一次升旗儀式暨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優秀生表彰大會。
  • 一中故事 | 敦品為山,勵學為路
    每每離校返校,總會路過那塊鐫刻著「敦品勵學
  • 我在敦品,我快樂
    讓我們用鮮花和掌聲歡迎忻州校區的董老師為大家分享來到敦品勵學一年的工作經歷和感悟。鮮花送過來,掌聲響起來!董老師:親愛的家人們,大家晚上好,我是咱們敦品勵學忻州分校的董老師,我的名字叫董**。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我在敦品工作,我快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時間的指針迅速旋轉。回顧來到敦品勵學一年零兩個月的生活,酸甜苦辣兼有,收穫著滿足、信任、尊重。
  • [中原] 品讀好書 共鑄師魂
    中原區伏牛路小學教師的「品讀好書 共鑄師魂」讀書活動    眾所周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滌蕩思想,可以陶冶情感,可以放飛心靈,可以碰撞智慧,亦可以收穫幸福。12月8日下午伏牛路小學在教師中開展了「品讀好書 共鑄師魂」的讀書活動。    在「品讀好書 共鑄師魂」讀書交流會上,老師們暢談讀書的感悟與收穫,情感真摯,句句精彩,字字珠璣。穿行於茫茫無際的書林,心無雜念地翻動散發幽香的書頁,分享著無窮而微妙奇特的快樂。
  • 臨沂市蘭山區教育系統「中國夢 新時代 鑄師魂」師德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魯網9月17日訊9月15—16日,臨沂市蘭山區教育系統「中國夢 新時代 鑄師魂」師德演講比賽在臨沂柳青苑小學舉行。臨沂市教育局工會主任聶維華同志,臨沂市蘭山區教體局黨組成員、蘭山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主任蘇振北,臨沂柳青苑小學校長葛祥存出席活動。各中小學、幼兒園工會主任及教師共計二百餘人參加活動。
  • 大愛無聲鑄師魂
    02他用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魂。他用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魂。03她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譜寫了一曲感動天地的大愛讚歌。可是,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才剛剛開始……」張麗莉老師很質樸地回答道。
  • 日照市最美教師——高華波:甘於奉獻潤桃李,矢志不渝鑄師魂
    「北京路中學」日照市最美教師——高華波:甘於奉獻潤桃李,矢志不渝鑄師魂高華波,中共黨員,日照市北京路中學數學一級教師甘當教學一線上的救火員「北京路中學」日照市最美教師——高華波:甘於奉獻潤桃李,矢志不渝鑄師魂
  • 桃渚鎮中心校舉行「鑄師魂 提質量」誓師大會
    為了發揮每位教職工的正能量,促進桃渚鎮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又好又快發展,8月25日上午,桃渚鎮小學「鑄師魂 提質量」誓師大會在鎮五樓會議室召開。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途徑。走教教師蔣尚雲:我是社會主義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一座教育事業的大樓需要無數像你我這樣的磚頭建造而成。我會充分發揮工匠精神,做一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磚頭。桃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葉平代表桃渚鎮黨委政府講話,葉平要求全體教師用奉獻描述人生;用德行哺育心靈;用知識創造價值。
  • 不忘初心、以愛育愛——漢源鎮幼兒園「立師德、鑄師魂」開學第一講教師 教育活動
    按縣教育局安排,我園於2021年2月25日,舉辦了以「不忘初心,以愛育愛」為主題的 「立師德、鑄師魂開學第一講教師教育活動」。本次活動由黨支部書記、園長王小娟主持,全體教職工參加了本次活動。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 強師德,鑄師魂,湖南武岡法新完小師德師風專題報告會
    強師德,鑄師魂——法新完小師德師風專題報告會譜寫更輝煌燦爛的明天武岡人網訊(通訊員周文化 歐明康 林華毅)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個人修養,規範教師的從教行為,9月16日晚上,法新完小全體教師在北棟教學樓三樓會議室開展師德師風專題報告會,全面引領教師成長
  • 溫州醫科大學2020年「頌師德•鑄師魂」教師表彰大會舉行
    溫州醫科大學2020年「頌師德•鑄師魂」教師表彰大會舉行 2020-12-29 2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修師德,正師風,鑄師魂
    全體教師要充分展現教師應有的風範,剔除和改正自身存在的各項問題,嚴格要求自己,「修師德,正師風,鑄師魂」,以高度的責任心,腳踏實地把工作做好,讓學校放心,讓家長滿意。 會後,全體教師籤署了《師德師風承諾書》《師德師風自查自糾情況表》等相關文件,並完成師德師風相關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