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品勵學」與吳氏家風-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22 光明數字報

    今年是我的曾祖父吳昌碩誕辰170周年。祖父詩、書、畫、印薈於一堂,更可敬的是他桃李滿天下,指導培養了齊白石、陳半丁、潘天壽、梅蘭芳、劉海粟、陳師曾、沙孟海、王個簃等一批近代藝術大師,可謂門風光璨。

    曾祖父一生刻苦、勤奮、鍥而不捨,吳氏家風的精髓在於吳昌碩身體力行一輩子的「敦品勵學」之精神。

    中國美學之核心是「品」,畫以人重,藝由道崇,畫品之高,根於人品。吳昌碩故後,其子吳東邁(我的祖父)重視對後輩進行家風教育,為弘揚吳昌碩藝術,曾斥巨資創辦昌明藝術專科學校,並不辭辛勞,支助杭州、安吉等地創辦吳昌碩紀念館,還慷慨化私為公,捐獻了一批又一批吳昌碩藝術作品。此外,還將許多家藏捐贈上海、浙江兩地博物館。我的父親吳長鄴始終認為,吳昌碩的藝術不僅僅屬於吳家,更應該屬於中華民族整個大家庭,多次把「家藏」變為「公器」,向杭州、安吉、餘杭、上海四地的吳昌碩紀念館捐贈了詩文、書法、繪畫、刻印、信件等近千件物品。有些贈品極其珍貴,連我們兄姐都未曾見過。

    我家在「文革」中受到過衝擊,但父親對子女管教甚嚴,要求我們在家讀書習畫,不許去社會上惹是生非。1975年,我中學畢業後,去江蘇省大豐縣海豐農場工作,父親希望我去農村吃苦鍛鍊,來信總是要求我勤奮工作,鼓勵我要主動挑戰做好任何工作。三年農村工作確實磨鍊意志,我連續三年被評為海豐農場優秀職工。父親還要求我們子女「忠誠職業」。1995年父親從上海來電要求我儘快從日本歸國,幫助浦東新區建立吳昌碩紀念館。接父命後,我辭去了日本的工作,放棄了海外生活,全力投入紀念館的建設工作中去。

    父親有二子三女,組成了一個幸福和諧的大家庭,大家勤奮學藝,互相團結。近年來吳昌碩三代書畫展、吳昌碩四代書畫展多次在海內外成功舉辦,一個藝術家能把自己的藝術精華傳承一代已屬不易,而「吳門藝術」竟能傳到四代更是難能可貴。「敦品勵學,與時俱進」已成了吳氏家族進步之門風。

    昌碩後人要繼續「敦品勵學」地將曾祖父德藝雙馨的精神傳承下去。

    (作者系吳昌碩曾孫,上海吳昌碩紀念館執行館長)

相關焦點

  • 「敦品勵學」與吳氏家風
    曾祖父一生刻苦、勤奮、鍥而不捨,吳氏家風的精髓在於吳昌碩身體力行一輩子的「敦品勵學」之精神。    中國美學之核心是「品」,畫以人重,藝由道崇,畫品之高,根於人品。吳昌碩故後,其子吳東邁(我的祖父)重視對後輩進行家風教育,為弘揚吳昌碩藝術,曾斥巨資創辦昌明藝術專科學校,並不辭辛勞,支助杭州、安吉等地創辦吳昌碩紀念館,還慷慨化私為公,捐獻了一批又一批吳昌碩藝術作品。此外,還將許多家藏捐贈上海、浙江兩地博物館。
  •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敦品勵學 自強不息
    校訓解讀「敦品勵學」語出清代學者梁章鉅《歸田瑣記·謝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勵學,實為儒宗。」梁章鉅以「敦品勵學」來評價具有儒者風範、高尚品格的人。「敦」本為厚重意,引申為奮勉。敦品,即砥礪品德。「勵」,講得是做事要勤勉、不忘初心,持之以恆。勵學,即發奮學習。
  • 一對「百歲壽辰」的壽碗,一段「敦品勵學」的情懷。
    一對「百歲壽辰」的壽碗,一段「敦品勵學」的情懷。作者:徐樂飛、孫燕。我們家珍藏著一對大舅母吉雲翰老師「百歲壽辰」的壽碗,她在九十六歲時親筆書寫的「敦品勵學」刻印在瓷碗上。如今,環溪小學的「校歌石」上,銘刻著吉雲翰老師96歲時手書的「敦品勵學」校訓和吉雲翰譜曲的老校歌。他培養和教過的學生不下3000人,年紀最大的已80多歲,可謂桃李滿天下。
  • 開灤二中舉行「敦品勵學」道德講堂教育實踐活動
    11月27日,開灤二中舉行以「敦品勵學」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教育實踐活動,用中國夢凝聚青春正能量,引導學生砥礪品德,發奮學習,為自己的夢想插上翅膀。    「敦品勵學」一詞出自清代學者梁章鉅,意思是砥礪品德,發奮學習。
  • 高招服務光明大直播7月22日09:00走進哈爾濱師範大學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直播預告:@哈爾濱師範大學站等你來看!】69年來,哈師大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秉持以「行知精神」、「敦品勵學,弘毅致遠」的校訓精神,「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為特色的「哈師大精神」,培養了40餘萬名優秀人才。春華秋實,桃李競秀,報考哈爾濱師範大學,成為其中的一員嗎?想了解學校最新的招生信息嗎?
  • 甘肅農業大學:敦品勵學 篤志允能
    2014-06-06 14:54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2014高考報考指南】敦品勵學
  • 「敦品勵學,才德並懋」變質了嗎?
    「敦品勵學,才德並懋」變質了嗎?
  • 西工大啟迪中學:敦品勵學涵養校風 明辨篤行領航青春
    秋爽果香開學季,正是敦品勵學時。2020年9月7日,曙光初照的啟迪園在晨風中顯得寧靜而美好,7:30不到,啟迪中學南校區全體師生,已經身著校服,佩戴口罩,精神抖擻的列隊「至快」操場,隆重地舉行新學期第一次升旗儀式暨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優秀生表彰大會。
  • 一中故事 | 敦品為山,勵學為路
    每每離校返校,總會路過那塊鐫刻著「敦品勵學
  • 我在敦品,我快樂
    讓我們用鮮花和掌聲歡迎忻州校區的董老師為大家分享來到敦品勵學一年的工作經歷和感悟。鮮花送過來,掌聲響起來!董老師:親愛的家人們,大家晚上好,我是咱們敦品勵學忻州分校的董老師,我的名字叫董**。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我在敦品工作,我快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時間的指針迅速旋轉。回顧來到敦品勵學一年零兩個月的生活,酸甜苦辣兼有,收穫著滿足、信任、尊重。
  • 關於舉辦「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公益活動的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主旋律,順應教育深化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校長專業化水平,由光明日報社主辦,《教育家》雜誌社、光明網承辦,《留學》雜誌社、人民教師網協辦的「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文昌鋪前吳氏《家牒》 禮讓家風直追上古
    《家牒》記載了吳氏遷瓊始祖的信息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通訊員 吳群「……及我祖唐大司徒壺邱公讓田園第宅於諸昆季以入瓊,為吳之鼻祖……」文昌市鋪前鎮中臺村是吳姓聚落吳氏《家牒》中的《三讓堂記》稱,泰伯「以天下讓商,讓之一也」。看到姬昌(季歷之子、後來的周文王)有聖人的風範,泰伯便想將國位讓給季歷,以便姬昌繼承,「以天下讓周,讓之二也」。泰伯「有讓之志而無讓之跡,使天下後世不知其讓,讓之三也」。
  • 吳超:「敦品勵學」傳家風
    吳氏雍穆堂印篆而未刻 吳超說,收藏即是與古人對話,曾祖父身體力行一輩子踐行著「敦品勵學」之精神時時激勵著自己,吳氏家風代代相傳,吳家子孫三代均與人為善。「祖父自己生活簡樸,對家鄉的鄉鄰卻非常慷慨,遇到別人求畫,他都是自己出錢寄雙掛號信給人家,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將家藏的部分吳昌碩遺作捐獻給西泠印社和上海博物館。」因為祖父的善舉,捐獻給公家的這部分吳昌碩遺作得以在「文革」期間倖免於難。
  • 五世同堂 尋根勵學
    這不是影視作品鏡頭,這是鷹潭市餘江鴨塘許氏同心教育基金會第四屆勵學典禮會議中的一個亮眼的環節。8月8日,500餘名餘江鴨塘許氏成員、親友歡聚一堂,舉行同心教育基金會第四屆勵學典禮會議。會議穿插歌舞、朗誦、樂器伴奏等表演形式,為家族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成員及學業優秀的許氏子弟頒獎,以傳承&34;家風家訓為主題,強調&34;的品格擔當。
  • 光明日報社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創刊於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始終堅持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敦品勵學 涵養優良學風 明辨篤行 領航青春夢想
    掀起了高二年級表彰大會的高潮,大會在激勵的氛圍中圓滿結束,此次表彰會只為「敦品勵學,涵養優良學風;明辨篤行,領航青春夢想」。
  •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版權聲明  1、作者向光明日報及其子報子刊投稿或寄送約稿,一經採用即視為作者將該作品的發行權、複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彙編權等權利長期授予光明日報及相應子報子刊,並許可光明日報主辦的光明網在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上使用投稿或約稿作品。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創新服務能力...
    作為思想文化大報,《光明日報》的融媒體內容生產始終以「新聞視野、文化視角、思想深度、理論高度」為宗旨。在難以擁有突發、現場、音畫等資源優勢的前提下,報社提出評論立報、立網、立端的方針,將新聞時評作為融媒體內容建設的戰略重點。為此,報社成立社評委員會,整合《光明日報》評論部和光明網評論中心力量,成立社評工作室,建立了「朝會」制度。
  • 代表悅來吳氏學子答謝致辭
    各位來賓中午好,我很榮幸能夠代表悅來吳氏高考學子在這裡發言,也感謝大家能給我這個機會!2020年的高考學子多數生於非典,考於疫情,縱然身處逆境,悅來吳氏高考學子們仍然優異成績考出自己理想的大學。是的!苦難只會磨礪我們,坎坷擋不住我們前進的步伐,在天災之年中我們學會了珍惜,珍惜當下青春,好好學習,爭做祖國棟梁。
  • 中國美院「敦品」將亮相·杭州日報
    中國美院將亮相  「敦品」  拉斯維加斯「國際品牌授權博覽會」  記者 郭琳    章俊傑和他設計的茶桌,再過幾天,就會同另十五位中國美術學院年輕設計師的作品一起,趕赴6月17日開始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品牌授權博覽會」—— 這是世界上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國際品牌授權會展,迄今已連續舉辦30年,超過2萬名來自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