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書店的「奇蹟」

2020-12-17 三杯酒醉餘生434

臺灣人民要鐵茶臺灣,酒的消費量不大但茶的內銷數量卻達到噸,這對於兩千多萬人口的臺灣人民來說是個不小的比例。

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演著重要的角色:一敬神明,每年元旦子時一到,要將上等茶葉或新沏的茶水置於祭桌,以敬神明:二敬祖宗,從元旦到元宵,按祖宗人數每人供奉清茶、敬尊長,春節,由新進門的媳婦泡茶,向尊長敬茶:四敬良友,平時準備多種好茶,視客人喜好湖上,表示待客周全真誠。

以茶代酒敬迎賓客成為臺灣人民的基本禮儀。除此以外,茶還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民間有「吃了男家茶禮」的說法來表示自己的女兒已經定親了,因為茶樹移栽很難存活,故茶樹有不遷」之說,以茶定親,便有了「婚姻永固」的寓意。新娘過門,第一件事就是端茶敬翁姑,然後請親人飲茶;新娘第一次回娘家,女婿捎去好茶葉、嶽家父母必歡天喜地地請鄰家一同品嘗「親姆茶」。

親友外出謀生,要送他一些茶葉,因茶葉在福建和臺灣都被稱為「茶心」,送上一包茶葉,就是表達一種希望外出謀生的親友不忘祖宗、家鄉的願望。而身在海外的親友給自己的家鄉父老郵寄匯款時,稱之為寄「茶資」。

從飲茶的方式上也講究一板一眼不離章法。首先要選上好的茶壺,如果能將壺身敲出鏗鏘高昂且有共鳴者,謂之好茶壺,泡出的茶必定芳香四溢,還有,聲音頻率高的茶壺適宜泡清香型茶葉;聲音低沉的茶壺適合泡濃厚型的茶葉;最好的壺,敲擊出的聲音帶有彈性,峰迴路轉,泡出的茶經久不散,回味無窮。

其次注重泡茶技術,其程序與大陸,尤其閩南一帶的「茶道」完全相同。衝好的茶水金黃豔麗,香氣清雅,十分誘人,小啜一口含於舌底,頓覺農醇芬香,回味無窮。

源自於大陸又形成自己獨特氣質的臺灣茶,以其不可抵擋的魅力,俘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因而暢銷全球。臺北一位詩人的一首七律,或許能更形象地道出臺灣茶的品質。

成品書店的「奇蹟」

有人說臺北的地理地標是101高樓,而文化地標卻是誠品書店。誠品書店不僅是臺灣家喻戶曉的書店,而且在東南亞甚至在世界華人圈裡,都享有盛譽,它「24小時不打烊」的經營理念,將過去只賣書的傳統書店成功轉型為極受現代人歡迎的新型書店,它曾創下的「史無前例」的三項紀錄,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

誠品書店的創辦人「懷抱著對人文和藝術深深的肯定與關懷」,於1989年3月12日在仁愛路圓環開立了第一家誠品書店,當時只是一家專為愛書人士所文藝術專賣店。「尊重走進書店裡的每一個人」,是誠品書店成功的化的理念。

與一般傳統書店迥然不同。一踏進誠品大門,就可以聞到書店內附設雅座處飄來的濃濃咖啡香,伴著書香,兩種香氣在空氣中奇妙結合,散發出迷人的氣息。

明亮、開闊的空間,頗具歐洲圖書館風味的書城,空間對稱而有層次,連貫中有區隔,一反傳統書店的沉悶與規格化,以沉穩、優雅、溫馨的色系營造出充滿人文藝術氣質的氛圍感受,讓每個人一進入誠品書店,就不自覺地輕聲細語、放慢腳步。

誠品優雅的空間設計,精緻閱讀的環境,使臺灣人發現逛書店也可以如此舒服愉快:種類豐富的各國書籍、快速引進的外界信息,讓誠品的形象超越傳統書店為各年紀各職業的人們所青睞。

誠品書店不只賣書,它也自創雜誌、舉辦講座、介紹優秀音樂、經常舉行,文藝活動誠品書店改變的,不只是臺灣書店的生態,更是臺灣人的閱讀習與閱讀品味,一種「人文氣氛」的真實呈現,敦南店的24小時營業,也改變了臺北人的夜晚體閒習慣,它的身份已超越書店,更是一個品牌。

1991年9月,誠品書店(敦南店)擴大營業面積。除了拓展書區品種之外,更增設了文藝空間,正式確立了誠品書店在「靜態的書店經營」及「多元的藝文活動」兩個方向並進互動的文化參與角色。綜合書區、藝文空間與畫廊的組合,建立了臺灣書店經營的裡程碑。

由於誠品書店獨特的定位與經營者對理念的執著,讓愛書人限睛為之一亮,開幕後很快就在市場上樹立起廣泛的知名度,媒體爭相報導這家鳳格出眾的書店,很多人驚訝臺北竟然會出現這麼高水平的書店。

誠品書店的營業時間為晝夜24小時,他們的經營理念是「知識無終點讀書不打烊」。如果囊中羞澀,你可以席地而坐,只讀不買,看上一天半日,絕不會有人於擾你。

全店的地面一律用實木地板鋪就,潔淨無塵。誠品力圖營造閱讀空間與閱讀心情,其書櫃面板保持15度傾斜,體貼讀者,書架上的書伸手可及,或站或坐,隨你高興。誠品書店讓書店不再只是購書地點,而是可以悠然流連的書香世界。

誠品堅持推出自己認為的好書,不被暢銷榜影響,經常會推薦一些受冷落的好書,事實上,這種看似逆勢操作的手法,飛品悉心規劃下,一些冷門品店椰榜書往往也大爆冷門,銷售奇佳。讓「好書不寂寞是他們努力的目標

誠品最大的創新是革新了「書店」的經營概念,將書店提升為新文化的休閒場所,尤其自1999年3月起,面積約1653平方米的成品數南總店,將營業時間開放為24小時。

這項亞洲首創的舉措,受到熱烈回應,夜貓族不再無處可去,滿足了現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

誠品將書店定義為多元的、動態的文化事業,它在活動行銷上的創意,令其他連鎖書店望塵莫及。

除了以精緻優雅的閱讀空規劃、精心陳設展現閱讀價值外,更長期舉辦各項演講、座談、表演與展覽等延伸閱讀活動,每年至少舉辦400至500場演講與展覽,遍及文學戲劇、環保、舞蹈與美術等領域,開創了書店與讀者各種對話的可能。

相關焦點

  • 誠品時光:一個人,一家書店,一本書
    黑塞是吳清友經營書店的啟發者。吳清友也十分熱愛建築,與多位建築師結交頗深。於是,在這多重因緣之下,他打算開一家把畫廊、書店與建築相結合的人文藝術書店。1988年7月,在雄獅美術書店店長廖美立的幫助下,吳清友開始籌備誠品書店。
  • 中國大陸唯一一家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
    蘇州誠品書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於2011年5月27日正式奠基開工,2015年11月25日開業。誠品書店於1989年由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在臺灣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情懷,撐不起誠品書店
    看了誠品書店深圳萬象天地的閉店文案,讓人差點就相信了「賣情懷」能養起一個品牌。其實用戶的習慣培養和品牌的文化創意,也是誠品書店獨具魅力的市場競爭優勢所在。誠品書店打破了用戶對傳統書店沉悶的印象,以明亮開闊的空間、優雅溫馨的色調等元素渲染了店面的文藝氣息,讓每一個體驗過誠品書店的人都能充分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正如誠品生活創始人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描述的一樣:「誠品生活是城市人的集體創作。
  • 誠品書店-進東京
    誠品生活是誠品集團於 2010 年成立的子公司,這個品牌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平臺(也就是百貨店式的運營)、餐飲、酒店等多項業務,你熟悉的誠品書店業務也包涵在「誠品生活」品牌之中。△ 1989 年,首家誠品書店在臺北市開業。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相較其他分店,誠品生活日本橋顯得有些迷你。
  • 蘇州誠品書店,不僅僅是書店
    每到一座城市,都應該去當地的書店看一看,尤其是有一些十分有設計感的地方,比如蘇州的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是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分店,位於金雞湖畔,一進門就是標誌性的高18米、寬6米的72級大臺階,是一個拍照聖地,很多遊客都會選擇在樓梯拍下誠品的第一張照片,不過這還只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一大批的驚喜等著你。
  • 首家誠品書店在臺結業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6月1日凌晨零時正式熄燈結業。5月31日,書店安排連串紀念活動,現場聚集大批民眾,在深夜共同倒數送別。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5月31日凌晨開始,書店邀請各界文化藝術界人士到店內舉辦講座。隨著6月1日凌晨將至,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與員工、讀者一同倒數並喊出「敦南誠品,晚安」,誠品敦南店正式熄燈告別。
  • 遊記:誠品書店!
    愛上誠品不知道是不是從臺北開始,蘇州的誠品書店是誠品在大陸開的第一家店,選擇在蘇州的經濟開發區,門口巨大的招牌非常有設計感,已經是拍照勝地。這裡的圖書種類約15萬種,50萬冊。在臺灣,人們去誠品不僅僅為書,他們也會深藏在這些輕食品牌裡發呆品茶,度過一日,這成為臺灣誠品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有點可惜的是,蘇州誠品並不是24小時營業的,晚上十點閉店。
  • 誠品書店這麼火的原因是?
    「你不在家,就在誠品。你不在誠品,就在往誠品的路上」。如今到臺灣的遊客,一定會去誠品書店,感受臺北的文藝氛圍。臺灣流行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就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可見誠品在臺灣的地位啦!2004年,誠品敦南店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 2015 年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全球入選的 17 間書店之一。
  • 誠品,何以創下「書店神話」?
    深圳報業集團駐臺灣記者  趙 川 馬 強  凡到臺灣的遊客,都會對這裡的誠品書店留下深刻印象。  「到臺北,逛誠品」已成了許多遊客的一句口頭禪。如果說101大樓是臺北的建築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儼然臺北的文化地標。
  • 圖文:誠品書店,臺灣非去不可的觀光地
    湖北日報訊 記者 謝斌  閱讀提示  臺灣誠品書店,被譽為亞洲最棒的書店,是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標杆。
  • 誠品書店關門潮,實體書店還有發展嗎?
    7月3日,誠品生活深圳店宣告2020年底將結束營業,這是誠品今年計劃關閉的第六家門店。 在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化的背景下,店鋪關閉好像已經不是什麼大新聞了,但是估計沒有人會想過,「關門潮」會這麼快發生在誠品的身上。
  • 旅遊:蘇州誠品書店——大陸首家誠品書店,文藝青年的打卡地
    蘇州誠品書店是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是一個集結文化、表演、藝術、商業、觀光以及人才培育的具有跨界綜效性的創意平臺。誠品是書店,但又不僅是書店;這裡有細分到極致的書籍,同時也販賣各種奇思妙想;這裡適合花一整天坐下來慢慢看書,也適合帶孩子在兒童天地感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書籍,世界各地的品牌幾乎都匯聚在這裡了。光這一片區域,孩子就能晚上半天,等從兒童區出來,就直接到午飯飯點了。 誠品架上的書,每個學科領域都能細分到無限細,並且有許多世界各地出版物,其書目量著實讓人驚嘆。
  • 【誠品30】明天,一起夢遊蘇州誠品書店吧!
    14:00-18:00體驗書寫的想像力地點:2F誠品精品文具館參加方式:自由參加主辦單位:誠品書店誠品文具職人將帶領讀者體驗書寫的想像力,並親手繪製一份專屬的精美卡片。23:00-02:00誠品會員獨享深夜食堂地點:誠品書店3F文學茶薈誠品人會員、累計卡友憑03/16(六)誠品書店消費小票,可兌換文學茶薈精美小食一份,限量200份,換完為止。
  • 誠品書店發布閱讀報告
    12月14日,誠品書店在臺北發布2017年度閱讀報告及閱讀大調查。書店方面指,經營者對圖書行業的理想並非實體書店永續之道;如何在碎片化時間裡讓讀者進行完整的閱讀,值得業者思考。圖為誠品書店總經理李介修(左五)、副總經理林婉如(左一)與書店2017年合作出版社負責人合影。中新社記者楊程晨攝  2016年起,誠品根據其位於臺灣、香港、蘇州三地的實體書店數據發布綜合性閱讀報告。
  • 南京與蘇州,先鋒書店與誠品書店,誰更勝一籌?
    如果你在南京,先鋒書店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在蘇州,或許誠品書店也是個絕佳的去處。小編的五一假期已經畫上了句號,這次去南京感受了一趟文藝之旅。先鋒書店——這次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讓我聯想起之前去過的蘇州誠品書店。兩家書店各有千秋,各有特色,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文藝青年打卡聖地。
  •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宣告閉店,這些獨立書店仍在與世界對抗2020年5月31日,一代精神象徵、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敦南店在開業21年後正式閉店,當晚,超過5萬名讀者來到現場,告別這個陪伴了他們21年青春的記憶。
  • 誠品書店為什麼這麼有名?
    答|百度派 @一寸光陰誠品書店是一家以書店為基礎業務,集合了設計、藝術、表演、戲劇和音樂等文化創意展示的複合式經營書店。誠品書店能夠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是它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書店的認知。一直以來,大家嚴重的書店是新華書店的樣子,一排排的書架和書籍,站著挑選好要買的書付款走人。圖書零售原本就是一個利潤微薄的行業,數位化的大力發展、電子書不斷普及更是讓這個行業如日落西山。整個社會各行各業的多元化經營給書店經營打開了一扇窗,誠品書店大概就是在圖書零售做多元化經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誠品書店是怎樣走到今天的?
    攝影/胡可「因為一個書店,愛上一座城市。」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這樣寫道。因為,誠品就要來了。9月11日,「與城市一起改變———華潤置地與誠品生活戰略籤約暨深圳區域2015產品發布會」在華潤深圳灣體育中心舉行。誠品這一文青們追求心靈棲息的精神聖地即將在2017年出現在城市的中心———華潤城萬象天地。展覽?講座?當代藝術?劇場?電影?
  • 誠品書店成標杆 書店發展模仿更應「因地制宜」
    「向誠品學習」「克隆誠品」「成為××城市的誠品」……如今,眾多書店經營者的話語中,總少不了「誠品書店」這個標杆。尤其是隨著上海市政府對實體書店的扶持政策出臺,越來越多實體書店開始重新定位、轉型求生,臺灣誠品書店更是成為被學習模仿的對象。誠品書店為何這樣牛?誠品模式又是否真能適合每個實體書店模仿?
  • 書店只是書店——由深圳誠品停業所想到的
    深圳誠品生活書店。(IC photo/圖)2020年7月3日,誠品生活深圳店正式發出停業公告,證實了一早的傳言,宣布誠品生活深圳店將於今年年底結束營業。消息一出,網上傳來一片文化人的哀悼。有微博大V感嘆「千萬豪宅容不下一座書店,挺諷刺的,浮躁的小漁村」,「現實與功利,依然是這座城市的主流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