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民要鐵茶臺灣,酒的消費量不大但茶的內銷數量卻達到噸,這對於兩千多萬人口的臺灣人民來說是個不小的比例。
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演著重要的角色:一敬神明,每年元旦子時一到,要將上等茶葉或新沏的茶水置於祭桌,以敬神明:二敬祖宗,從元旦到元宵,按祖宗人數每人供奉清茶、敬尊長,春節,由新進門的媳婦泡茶,向尊長敬茶:四敬良友,平時準備多種好茶,視客人喜好湖上,表示待客周全真誠。
以茶代酒敬迎賓客成為臺灣人民的基本禮儀。除此以外,茶還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民間有「吃了男家茶禮」的說法來表示自己的女兒已經定親了,因為茶樹移栽很難存活,故茶樹有不遷」之說,以茶定親,便有了「婚姻永固」的寓意。新娘過門,第一件事就是端茶敬翁姑,然後請親人飲茶;新娘第一次回娘家,女婿捎去好茶葉、嶽家父母必歡天喜地地請鄰家一同品嘗「親姆茶」。
親友外出謀生,要送他一些茶葉,因茶葉在福建和臺灣都被稱為「茶心」,送上一包茶葉,就是表達一種希望外出謀生的親友不忘祖宗、家鄉的願望。而身在海外的親友給自己的家鄉父老郵寄匯款時,稱之為寄「茶資」。
從飲茶的方式上也講究一板一眼不離章法。首先要選上好的茶壺,如果能將壺身敲出鏗鏘高昂且有共鳴者,謂之好茶壺,泡出的茶必定芳香四溢,還有,聲音頻率高的茶壺適宜泡清香型茶葉;聲音低沉的茶壺適合泡濃厚型的茶葉;最好的壺,敲擊出的聲音帶有彈性,峰迴路轉,泡出的茶經久不散,回味無窮。
其次注重泡茶技術,其程序與大陸,尤其閩南一帶的「茶道」完全相同。衝好的茶水金黃豔麗,香氣清雅,十分誘人,小啜一口含於舌底,頓覺農醇芬香,回味無窮。
源自於大陸又形成自己獨特氣質的臺灣茶,以其不可抵擋的魅力,俘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因而暢銷全球。臺北一位詩人的一首七律,或許能更形象地道出臺灣茶的品質。
成品書店的「奇蹟」
有人說臺北的地理地標是101高樓,而文化地標卻是誠品書店。誠品書店不僅是臺灣家喻戶曉的書店,而且在東南亞甚至在世界華人圈裡,都享有盛譽,它「24小時不打烊」的經營理念,將過去只賣書的傳統書店成功轉型為極受現代人歡迎的新型書店,它曾創下的「史無前例」的三項紀錄,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
誠品書店的創辦人「懷抱著對人文和藝術深深的肯定與關懷」,於1989年3月12日在仁愛路圓環開立了第一家誠品書店,當時只是一家專為愛書人士所文藝術專賣店。「尊重走進書店裡的每一個人」,是誠品書店成功的化的理念。
與一般傳統書店迥然不同。一踏進誠品大門,就可以聞到書店內附設雅座處飄來的濃濃咖啡香,伴著書香,兩種香氣在空氣中奇妙結合,散發出迷人的氣息。
明亮、開闊的空間,頗具歐洲圖書館風味的書城,空間對稱而有層次,連貫中有區隔,一反傳統書店的沉悶與規格化,以沉穩、優雅、溫馨的色系營造出充滿人文藝術氣質的氛圍感受,讓每個人一進入誠品書店,就不自覺地輕聲細語、放慢腳步。
誠品優雅的空間設計,精緻閱讀的環境,使臺灣人發現逛書店也可以如此舒服愉快:種類豐富的各國書籍、快速引進的外界信息,讓誠品的形象超越傳統書店為各年紀各職業的人們所青睞。
誠品書店不只賣書,它也自創雜誌、舉辦講座、介紹優秀音樂、經常舉行,文藝活動誠品書店改變的,不只是臺灣書店的生態,更是臺灣人的閱讀習與閱讀品味,一種「人文氣氛」的真實呈現,敦南店的24小時營業,也改變了臺北人的夜晚體閒習慣,它的身份已超越書店,更是一個品牌。
1991年9月,誠品書店(敦南店)擴大營業面積。除了拓展書區品種之外,更增設了文藝空間,正式確立了誠品書店在「靜態的書店經營」及「多元的藝文活動」兩個方向並進互動的文化參與角色。綜合書區、藝文空間與畫廊的組合,建立了臺灣書店經營的裡程碑。
由於誠品書店獨特的定位與經營者對理念的執著,讓愛書人限睛為之一亮,開幕後很快就在市場上樹立起廣泛的知名度,媒體爭相報導這家鳳格出眾的書店,很多人驚訝臺北竟然會出現這麼高水平的書店。
誠品書店的營業時間為晝夜24小時,他們的經營理念是「知識無終點讀書不打烊」。如果囊中羞澀,你可以席地而坐,只讀不買,看上一天半日,絕不會有人於擾你。
全店的地面一律用實木地板鋪就,潔淨無塵。誠品力圖營造閱讀空間與閱讀心情,其書櫃面板保持15度傾斜,體貼讀者,書架上的書伸手可及,或站或坐,隨你高興。誠品書店讓書店不再只是購書地點,而是可以悠然流連的書香世界。
誠品堅持推出自己認為的好書,不被暢銷榜影響,經常會推薦一些受冷落的好書,事實上,這種看似逆勢操作的手法,飛品悉心規劃下,一些冷門品店椰榜書往往也大爆冷門,銷售奇佳。讓「好書不寂寞是他們努力的目標
誠品最大的創新是革新了「書店」的經營概念,將書店提升為新文化的休閒場所,尤其自1999年3月起,面積約1653平方米的成品數南總店,將營業時間開放為24小時。
這項亞洲首創的舉措,受到熱烈回應,夜貓族不再無處可去,滿足了現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
誠品將書店定義為多元的、動態的文化事業,它在活動行銷上的創意,令其他連鎖書店望塵莫及。
除了以精緻優雅的閱讀空規劃、精心陳設展現閱讀價值外,更長期舉辦各項演講、座談、表演與展覽等延伸閱讀活動,每年至少舉辦400至500場演講與展覽,遍及文學戲劇、環保、舞蹈與美術等領域,開創了書店與讀者各種對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