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誠品學習」「克隆誠品」「成為××城市的誠品」……如今,眾多書店經營者的話語中,總少不了「誠品書店」這個標杆。尤其是隨著上海市政府對實體書店的扶持政策出臺,越來越多實體書店開始重新定位、轉型求生,臺灣誠品書店更是成為被學習模仿的對象。誠品書店為何這樣牛?誠品模式又是否真能適合每個實體書店模仿?
誠品模式受追捧
自1989年在臺灣開出第一家店,誠品書店就以人文、藝術等圖書為主打,進行圖書銷售。之後,誠品又將單純的書店提升多元的文化休閒場所,走出了一條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之路。今年5月,誠品書店大陸首家分店在蘇州開工。
「誠品的經營理念比我們大陸書店先進好幾年。」作為上海較早喊出學習誠品書店的口號的書店,大眾書局對誠品模式推崇備至。書局經理助理董諶表示,所謂學習誠品,大陸書店更多的是學誠品主業結合副業,多種文化產品共同經營,從而帶動書店發展。幾年來,誠品在內地有了越來越多的追隨者,前不久新開的上海書城靜安店一定程度上模仿了誠品;南京的鳳凰國際書城也打造成了類似誠品的一站式商城;杭州的曉風書屋將成為「杭州的誠品」作為目標;起源於廈門的光合作用書店始終注重文化體驗和連鎖品牌營銷……如今,大陸各地的書店多少都能看到誠品的影子。
多元發展是必然趨勢?
有學者提出,誠品書店這種主輔業結合的連鎖經營模式,將成為大陸書店發展的必經之路,區別只在於對副業種類的選擇。「可選擇文化活動、餐飲、影視,還有的可以多種副業組合引進。這種對文化體驗手段的開發,是網絡書店不具備的。其實不只是書業,多種商業結合發展能為許多行業帶來好處,這也是上海出現越來越多綜合性大型購物商城的原因。 」
對此,上海博庫書城宣傳經理朱兵認為書店未必都做成大型 「文化帝國」,但誠品模式還是值得借鑑。 「書店光靠賣書已經難以為繼。而通過主業加副業的模式,不僅可以盈利,讓書店生存下來,副業還能帶動書業,從而提高圖書銷售,起到保護圖書與書店的目的。正是通過這種模式,博庫書城的圖書銷售量這幾年均有增長。 」
上海書城靜安店中,一半以上是書畫、瓷器、電影、餐飲等非圖書消費品,書店很大程度上以此生存。與之類似還有南京的鳳凰國際書城,其負責人告訴記者,鳳凰書城中圖書和非圖書產品的比例是4比6,書城每年的盈利大多來自非圖書產品,而且非圖書產品可以大幅度帶動圖書銷售。
上海「千彩書坊」負責人陸永坦陳他們的書店也依賴副業盈利。 「儘管規模不大,但我們仍然可以學習誠品文化氛圍建設,通過引進咖啡等餐飲服務,將書店打造成一個閱讀休閒場所。 」
書店發展更應「因地制宜」
儘管「誠品模式」在大陸有較強的適用性,但有業內人士表示,書店的發展模式是多樣的,誠品模式更適合連鎖書店或大型書城,只有這類書店才有空間、資金和規模去引進大量副業,並需要副業來支撐其龐大的成本。而且那些小型的或特色書店,引進其他文化產品只會衝淡其應有特色。對此,誠品大陸事業部總經理特別助理郎正中說:「誠品形成今天的發展模式有多種原因,如臺灣的市場需求、民俗以及書業等。書店尋找發展模式,還是要因地制宜,根據自身條件出發。 」
「我們肯定不會引進副業。 」鹿鳴書店的負責人顧振濤很堅決,「我們專注於為大學生和大學服務,多年來已樹立了良好的品牌。我們既對大學生做圖書零售,也與周圍的復旦、財大、交大等大學以及許多學術機構合作。如果引入其他文化產品,會適得其反。 」
已經開了17家分店的鐘書書店至今未引入其他文化產品。雖然副總經理賈曉淨並不否認書店主要以銷售教材盈利,但他也認為鍾書的成功還有別的原因:「我們更注重郊縣。鍾書從松江起家,目前17家店中有近13家開在金山、奉賢、青浦等郊區。郊區本就缺少書店,而且還沒有昂貴租金的困擾,所以沒有市區書店的煩惱。 」無獨有偶,杭州著名的民營書店楓林晚從2007年開始便收縮戰線——從杭州市中心搬到了當時比較偏僻的城西紫荊花路,並成為了阿里巴巴等的「文化管家」,向企業提供圖書以及文化服務。
杭州的博庫書城則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電商之路。他們與1號店、QQ商城、淘寶商城等電商以及杭州多家知名網站合作,並打造自己的網店,打折幅度與噹噹、卓越等網店幾乎一致。通過大量的網絡推廣和投入,杭州博庫書城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0%。
連結
何為誠品書店?
1989年3月,第一家誠品書店由吳清友在臺北仁愛路圓環創立,它以銷售建築、藝術書籍為主。 1991年誠品將綜合書區、藝文空間與畫廊組合起來,擴大了營業範圍。之後,誠品翻新了「書店」的經營概念,將書店提升為新文化的休閒場所,創辦24小時通宵營業書店。此外,誠品還因地制宜,每家分店的設立都會依當地的人文色彩與生活風格,設計出各異其趣的陳設風格及書籍內容。
除了注重硬體、空間的規劃外,誠品積極與國際策展團隊、藝術家、出版界交流合作,長期舉辦各項演講、座談、表演與展覽等延伸閱讀活動,每年舉辦上千場演講與展覽,範疇遍及文學、戲劇、環保、舞蹈與美術。如今,不斷擴大運營範圍的誠品,其業務範疇已包括畫廊、出版、展演活動、文創商品、甚至醫院、學校等各類型特殊通路之經營,並延伸至商場開發經營和專業物流中心建置等專業。
如今,誠品書店已成為一種文化地標,是赴臺遊客的必到之處。今年5月份,誠品書店在大陸的首家分店在蘇州正式動工。建成後將成為一個包括書店、文藝沙龍、實驗劇場、畫家工作室、音樂空間、文化公寓的綜合體。
記者 許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