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24小時書店,首先跳入腦海的就是臺灣的誠品書店。據悉,十幾年前,誠品曾舉辦了「夢想中的書店」徵文,結果有40%以上的人夢想有一家24小時都開放的書店。誠品隨即推出「閱讀零時差、全天不打烊」的敦南店和京華城店。
前不久,臺灣誠品書店舉辦了20周年店慶活動,董事長吳清友表示,計劃兩年內進軍大陸開店。人們不禁相問,兩三年後,是不是在大陸就可以逛有誠品特色的24小時書店了呢?大陸的文化土壤是否適合全天候書店的培育和生長呢?要知道,許多人就是慕了誠品24小時書店的名,專程前去體驗一番。
星光下的閱讀
據悉,四川成都市紅牌樓商圈目前正在建一個「臺北社區」,類似於24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也將入駐該商圈,預計2010年8月全部竣工。對於兩三年後的事,我們或許不得而知,但在大陸提到24小時書店已並非新鮮事。想當年,風靡一時的席殊書屋和思考樂書局都曾效仿誠品開過全天候書店,現在都已被歷史塵封。近年來,也零星地出現過幾個24小時書店,但很快便銷聲匿跡。
營造適宜的閱讀氛圍的確應該成為全天候書店的關注點。顯然,隨著網絡書店、網上閱讀、電子書閱讀的大力推廣,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閱讀,對實體書店,特別是夜間營業的24小時書店的衝擊勢如破竹。以往逛書店的夜貓子多以年輕人居多,而現在他們的角色則更多地傾向於網購的擁護者。實體書店只有另闢蹊徑,發揮自身優勢,以因時因地打造特色閱讀氛圍為突破口才能抓住讀者。作為書店服務讀者的另一內容——多元化經營,已經成為實體書店的一大趨勢。業內人士認為,對於24小時書店來說,輔以其他產業如食品店、飲料店、服裝店等生活必需品與圖書一同經營,更有助於書店的長遠發展。
看好晚間延時
經濟危機彰顯出的「口紅效應」保證了圖書銷售的增長,人人忙於補充所需知識和參加各種有益於自身發展的培訓,大眾閱讀的需求量並沒有下降,反而呈上升趨勢。但經採訪,仍有許多書店表示目前沒有必要開設一家24小時書店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量。
甘肅廣場書城圖書發行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劍認為,蘭州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較低,流動人口數量較少,夜間文化生活並不豐富,市內的大書店就足以滿足一般性圖書需求。杭州市解放路新華書店相關負責人認為,開一家24小時書店要經過綜合評估,盈利空間很難說,如果一定要開,那就只能依靠白天的盈利來彌補晚上的虧損。重慶現代書城有關人員也表示,在重慶開一家24小時書店意義不大。今年年初,重慶的一家購書中心開業,在網上打出了「24小時營業」的旗號。實際上,它並非真正的24小時書店。從「重慶購書中心」的博客上可以看到,它的營業時間是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書店設有讀者咖啡吧,每人最低消費10元,全場圖書可免費取閱。現代書城業務部經理孟凡勇也證實重慶目前並不存在24小時書店。
不過,近年來,許多書店都越來越重視開發利用晚間的售書時段。開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所需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而讀者也的確存在晚間到書店閱讀購書的需求,所以書店往往會採取延長晚間營業時間的折中方法。大眾書局南京書城一年多來堅持營業到晚上12點。蘭州廣場書城一直很重視對讀者的服務,王劍表示,現在的晚間營業時間較同城其他書店延長了2小時30分鐘,夏季延長3小時。曉風書屋經理姜愛軍告訴記者,書店的營業時間是早8點半到晚10點半,夏季也會開到晚上12點。重慶現代書城也會根據活動需要,如舉辦讀書節期間,書店也會營業到凌晨兩點。而且目前,現代書城正在推出一個特色項目,即把每月最後一個星期的周五晚7點到10點確定為優惠售書時間,全場圖書7折銷售。這也與供貨方浙江新華書店集團低價適銷書工程相呼應。今年2月份以來,天津市的一些新華書店為了提升服務檔次、方便讀者購書,也推出了晚間延時、設立書吧等人性化措施,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現在,天氣漸暖,像其他商業一樣,適當的晚間延時也將成為許多書店應對金融危機的妙招。
24小時書店經營之道
儘管或受網購衝擊,或受當地經濟條件、人們生活習慣的制約,或因無力平衡投入與產出的比例,目前多數書店認為全天候書店的開設沒有必要,但包括深圳中心書城相關負責人在內的許多業內人士仍然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要開一家24小時書店,選址最為重要。首選繁華的街市地段,靠近社區或者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更好。處於經濟條件允許的城市的大書城,也可以考慮開一家24小時書店,打造成大書城延伸服務的窗口。規模不應太大,400平方米左右的便利店還是可行的。店內應設有咖啡、茶等飲料食品和休閒閱讀區域。圖書品種最好是時尚的、最新的,關於眼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熱點主流讀物,並且要經常更新。最好將其定位成生活、文化、政治、經濟等類別的時尚店。同時,在開設前期和開辦過程中,注重利用網絡、媒體等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力。
要想讓24小時書店得以長期經營,培養目標讀者群是很關鍵的工作。對已有一家書店的經營者來說,首先,要在已有的讀者群中,確定夜間目標讀者的大致數量;其次,要做大量的調查分析,了解夜間讀者的閱讀需求;再次,制定夜間圖書銷售的特殊措施,如安保,以及相關輔助產業的服務手段;最後,仍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產品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