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誠品集團董事長、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一行到訪蘇州校區
8月2日上午,臺灣誠品集團董事長、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到訪蘇州校區,臺灣大學金融中心主任黃達業,蘇州誠品書店運營總監、總經理特別助理郎正中隨同。
-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在臺北病逝
據新華社臺北7月19日電(記者齊湘輝、何自力)19日,在臺北誠品書店敦南總店,上下五層的空間平靜如常,人們三三兩兩而來,尋覓自己喜愛的角落,享受閱讀時光。 就在18日晚,誠品書店的創始人吳清友因心臟病發作在臺北辭世,享年68歲。
-
誠品書店啟示錄:吳清友的文化商業模式,薪盡火傳,生生不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7月18日晚間在位於臺北市的辦公室去世,享年66歲。最早知道誠品書店,是在大學期間聽聞去臺北的同學說到誠品24小時書店的魅力,在網上看到誠品24小時書店的照片,那種燈火通明的讀書人的樣子一下子呈現了出來,很是憧憬能去誠品看一看感受其中營造的氣氛。
-
誠品書店創始人去世 這家書店為何一再與杭州擦肩而過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 7月18日晚9時31分,誠品書店發布公告,創始人吳清友在辦公室裡突然昏厥,雖經急救仍不幸病逝,享年67歲。吳清友患有先天性心臟擴大症,生前一共進行過三次大手術,醫生推測去世原因和他的心臟病史有關。有作家發文寫道:書店可以只是賣書賣紙賣文具的商店,吳清友卻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學、文化的指標、對心靈境界的堅持。
-
「泡」在高雄誠品書店,「誠品粉絲」席地而坐
在高雄的最後一個下午,把時間給留給了位於高雄三多商圈大遠百的誠品書店裡。這裡比前日去的臺北書店面積要大一些,雖然讀者眾多,但卻沒有一點聲音,都沉浸在書海之中。僅僅是在總面積3.6萬平方公裡的臺灣,就有40多家誠品書店。幾乎每一個去臺灣旅遊的人,都願意在緊湊的旅行計劃中花大半天時間,泡在這個書店裡。
-
致敬吳清友 | 誠品書店的文案集錦,上癮的文字欲
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對此恐怕鮮有人的體會比吳清友更深刻。罹患先天性心臟擴大症的他終其一生都在與死神搏鬥,曾被三度推上手術臺,但每一次都被從三途河邊拉回。而在67歲這年,吳清友終於沒邁過命運的門檻。
-
中國大陸唯一一家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
蘇州誠品書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於2011年5月27日正式奠基開工,2015年11月25日開業。誠品書店於1989年由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在臺灣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致敬吳清友先生,致敬誠品
——吳清友。文 | 頭條君(Dtoutiao)朋友圈裡滿是悼念吳清友先生的刷屏。今天,百度搜索「吳清友」,界面也變成了灰白。7月18日晚間,臺灣傳來誠品書店創始人、董事長吳清友先生因病猝逝的消息,龍應臺難掩哀傷,「我感佩他對臺灣的付出,尊敬他對華人世界的貢獻,但是更心疼他白了頭髮的辛酸……」她的文字,大抵也是諸多華人情緒的傳達。
-
臺北誠品書店大陸首開店 2014年落戶蘇州
臺北誠品書店大陸首開店 2014年落戶蘇州 2010-06-01 09:06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編輯:張蕾 人民網5月31日電 被譽為臺北文化地標的誠品書店首家門市店選定在蘇州金雞湖東畔,預計2014年開幕,將建成大陸首家複合式的文化商業大樓。
-
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之一廖美立
原標題: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之一廖美立:書店不只有文學世界,我們的世界是一本大書臺灣行人文化實驗室創辦人、誠品書店創始人之一的廖美立給人的印象就是這樣既柔軟又堅毅的女性。 她身上有很多標籤,「誠品書店曾經的二號人物」「方所的總顧問」「系列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的製片人」……當很多身份與標籤賦予一個人身上時,能夠堅守從容以及內心那份信仰更顯得彌足珍貴。
-
誠品時光:一個人,一家書店,一本書
一個傳奇人物:吳清友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先生出生在臺南的一個小漁村,父親叫吳寅卯,他的父親曾經通過做生意富裕過,後來破產了。從小康回到赤貧的挫折沒有打垮吳寅卯,他告訴吳清友:財物有時而盡,而終生受用無盡的,只有唯一的「誠」。
-
最文藝的書店 臺北文化地標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 7月18日晚間,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因心臟舊疾辭世,享年67歲。據了解,吳清友5月底才親自出席誠品股東會,原定19日發表自傳新書《誠品時光》,描述他一手打造誠品事業的心路歷程。
-
吳清友最後的演講:賺錢之外,誠品存在的正當性
(原標題:吳清友最後的演講:賺錢之外,誠品存在的正當性) 吳清友 虎嗅註:昨日晚間,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突然去世的消息震動了文化界。 吳清友和誠品不把盈利作為書店經營的最高目標,在誠品連虧15年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經營,這樣的理念讓誠品的20餘載充滿了風雨,卻也讓誠品書店成了很多閱讀者心中的一隅勝地,以至於在傳統書店逐漸被網絡衝擊代替的今天,賺錢乏力的誠品依然維持著亞洲最大書店的地位。
-
陳德銘逛誠品書店至半夜 對DIY類書籍感興趣
/「中央社」 正在臺灣訪問的海協會會長陳德銘昨天(11月30日)結束行程後,臨時決定參觀誠品書店。據報導,陳德銘對DIY(自己動手做)類書籍相當有興趣,買了多本雜誌。 據報導,陳德銘對臺灣誠品書店相當有興趣,數日前就表達想去誠品逛逛。但陳德銘來臺8天行程,從南到北相當緊湊。因行程限制,一直無法成行。
-
臺島散記: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的名氣之大,不到臺灣是無法真切體會到的。我們剛到臺島,拿到的行程安排表上,「誠品書店」赫然在目;當地《中國時報》的朋友來訪,也再三叮囑:「一定要抽空去趟誠品書店看看」;陪同的司機見到我們,便會主動詢問:「需要陪你們去逛逛誠品嗎?這可是我們臺北的重要一景啊!」 一個書店有如此之高的美譽度,出乎我們的意料。
-
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關門了
不把盈利作為書店經營的最高目標,吳清友的誠品書店在傳統書店尚且艱難度日的環境下,依然殺出重圍,維持著亞洲最大書店的地位,成為文化標杆,實屬不易。鮮為人知的是,吳清友創辦誠品的契機,並非為財富,而是源於一場疾病。
-
虧本15年,開創書+零售模式,誠品書店28年商業路
昨日晚間,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他67年的生命中有28年和誠品書店一起度過。誠品是國內書+零售運營模式的鼻祖,用做商場的思路來升級書店,書店成了新文化的休閒場所。1989年3月,吳清友在臺灣開了第一家誠品書店。在創始之初,誠品就不走尋常的書店經營路,以書的品牌為核心,增加了藝術空間,售賣畫作和藝術品。
-
誠品書店這麼火的原因是?
「你不在家,就在誠品。你不在誠品,就在往誠品的路上」。如今到臺灣的遊客,一定會去誠品書店,感受臺北的文藝氛圍。臺灣流行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就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可見誠品在臺灣的地位啦!2004年,誠品敦南店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 2015 年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全球入選的 17 間書店之一。
-
創始人吳清友說,誠品不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
不過,一九九五年投資誠品的童子賢不這麼認為。他形容,誠品是臺灣最「優雅」的商業循環。「我看得懂,也放心投資。她的虧損是一時的,只要達到經濟規模,管理效率就可以提升;真正要看的是,誠品聚集了一群有深度與優雅的人,以及吳清友如何於虧損的年代,在文化理想與商業現實之間平衡。」純論投資效益,書店不是一個好的產業。
-
誠品要關店離開?錯!父親離開三年,吳旻潔再續未竟之夢
「誠品要走了」,今年受疫情影響,誠品已經關掉10間書店。三年前,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因病猝逝,留下「誠品公主」吳旻潔在孤獨突圍,她近來有什麼想法和動作?誠品創辦人吳清友與女兒吳旻潔敦南店關店的5月31日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雨,很多人熱情不減,冒雨出現在告別晚會的現場。在雨中,和已故誠品創辦人吳清友是多年好友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也低調地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