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要關店離開?錯!父親離開三年,吳旻潔再續未竟之夢

2020-12-17 一波說

「誠品要走了」,今年受疫情影響,誠品已經關掉10間書店。

三年前,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因病猝逝,留下「誠品公主」吳旻潔在孤獨突圍,她近來有什麼想法和動作?

誠品又回來了,香港荃灣店開幕

誠品香港第5店——荃灣店開幕

誠品生活在香港的第5店——誠品荃灣店,11月19日開幕。

此店,原本是去年8月開展的期間限定店,經營1年餘受讀者歡迎,正式轉為正式店全新開幕,書區也比以前面積擴大了近一倍。

父親去世三年了,昔日「誠品公主」吳旻潔也變為誠品生活董事長了。在加速展店進程時,她運用更多元靈活的方式。今年9月,全新的「誠品人APP」推出,下個月全新電商平臺「誠品線上」有望開站。據了解,誠品明年在臺灣有1~2家規模較大的新展店計劃,也將積極拓展誠品的社區模組店。

荃灣店開幕儀式上,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表示,在香港,誠品已連續在荃灣D.PARK愉景新城、屯門V-city、尖沙咀K11 MUSEA開設「期間限定」店,這種開展方式,能深度融入社區民眾日常文化生活。一旦成熟後,就將「期間限定」店擴大經營,變為誠品的正式店。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與馬來西亞YTL楊忠禮置地副總裁楊恭賢(左)

今年受疫情影響,誠品收掉10間書店,有些人很不舍,比如在臺東的當地作家徐慶東,看到誠品入駐家鄉時,介紹過往在文化「平靜且貧瘠」家鄉臺東,走路都「有風」。誠品關店,令不少喜歡它的人宛若「失戀」。

如何再續父親吳清友未竟之夢,吳旻潔其實也在進取之中。關店,有時對於文化連鎖實體也是「斷尾求生」的無奈,像戀愛一樣,有聚有散,不過也可能會回來的。

誠品,是2012年走出臺灣,目前在臺灣仍有36店,香港有5店,大陸蘇州、深圳、與日本東京橋,共有44店。近日,傳出消息,誠品有意於2022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設書店,可能是進軍東南亞的首站。

數日前,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與馬來西亞YTL楊忠禮置地副總裁楊恭賢進行在線視訊洽談合作。據了解,在大馬首店將進駐有「吉隆坡金三角」之稱的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商圈核心地帶的The Starhill商場。

吳旻潔透露,該店有2000坪,會比敦南店的書店及咖啡店大。她也表示,看好大馬是因為其3000萬遊客中有一半來自新加坡,而未來誠品有意進入新加坡。

馬來西亞楊忠禮集團創始人、楊忠禮水泥廠董事主席丹斯裡楊忠禮,與誠品創辦人吳清友是同一年過世,楊忠禮祖籍福建金門,現為YTL楊忠禮置地及發展公司副總裁的楊恭賢,是家族第三代。

2016、2017年吳清友在世時,曾去大馬市場調研,看過10多處地方。去年吳旻潔與楊恭賢有接觸,不過今年疫情讓誠品放緩了開店步伐,但楊恭賢卻對實體店發展抱有信心,不放棄,雙方合作仍按計劃推進。

順帶提及,楊忠禮集團(YTL Corporation Berhad)多年來也一直長期支持華文教育,與誠品合作也是「因緣具足」。

誠品生活周年慶

「遇見繁星,遇見你」,與24小時不打烊等誠品品牌印象相比,時代在變,特別是客戶的口味及需求也在變,誠品也在變。

除了拓展線上業務外,誠品實體店舉辦的活動也不斷在變。像今年信義周年慶,除了各種抽獎外,還搶攻「文青一族」,音樂、講座、美食等活動同時開動,甚至還可以現場點歌歡唱。

尤其是日本萌貓NYA出沒「復古卡拉OK」,更是吸引了不少人。

首嘗虧損苦果,吳旻潔:有最壞打算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得很多人措手不及,也出現了一大波關店潮。誠品也很受傷,除了收掉部分書店外,今年上半年也嘗到了赤字苦果。

面對外界各種雜音及擔心,作為誠品掌舵人,吳旻潔有啥應對思路呢?

接班以來首次面對虧損,受訪《今周刊》時,她說自己夢見一條大青蛇,在公司前的廣場上,龐大的身軀纏繞好幾圈,而她就在它的面前。她說夢境中,她看到青蛇被紅色的繩子捆綁著,她隨著蛇的左右擺動,防守著,突然間有個小男孩出現她身邊,大叫「快跑!」

小男孩纏在她身後,突然蛇不見了。她帶著纏住她的男孩到一家咖啡廳停下,找到了他的父母,「我告訴男孩:現在你可以安心了吧!」

吳旻潔說,夢境中的青蛇,恰似突如其來的疫情,像八爪魚纏住她的男孩,既像受疫情衝擊的誠品,又像接掌誠品才3年的她自己。吳旻潔說,自己夢境中後來對小男孩說的話,似乎是對自己說的。

吳旻潔透露,誠品轉型線上,他已經準備3年了,才會在今年初疫情時果斷關店。為了做電商,她也向網家董事長詹宏志請益。在疫情影響最慘澹的三月,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還在晚上10點給她打電話,提醒她做最壞的準備,「做更壞、更壞、再更壞的打算」。

今年關店了,除了與線上電商接軌外,吳旻潔此前也透露,誠品未來要開新型態的小「社區店」,深入到各地社區,「三年內可能一開十幾、20間。」至於400坪以下的大型店,未來仍會遵循「連鎖而不複製」的模式走。

上半年,「誠品生活」出現上市以來首度虧損,稅後淨虧新臺幣1521萬元,每股淨虧0.32元。其中,第二季稅後淨虧新臺幣2235萬元,前七月營收新臺幣25.33億元,同比增長-15%。此前,她曾悲觀地預計誠品深圳店年底會吹「熄燈」號,不過,事情已向好的方向發展。

誠品敦南店關了,吳旻潔依依不捨和大家告別

今年6月1日,誠品敦南店吹「熄燈」號,5月31日最後營業日那天,整天人潮洶湧,向這家特別的店「告別」。

誠品的第一間店是開在臺北仁愛路圓環,1995年搬遷至臺北東區的敦南店現地址,1999年開始24小時營業。2008年曾有過一次改裝,吳旻潔是2004年加入誠品的。她在最後營業日依依不捨和大家告別時說,這裡等於是誠品的「母店」,「真的是收藏了我所有的喜怒哀樂和年少輕狂的地方,很有歸屬感。」

臨近吹「熄燈」號那段時間,現年42歲的吳旻潔說她不太敢去這家創始老店,「近鄉情怯,知道每一天都在倒數,知道它將會不見。」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與女兒吳旻潔

敦南店關店的5月31日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雨,很多人熱情不減,冒雨出現在告別晚會的現場。

在雨中,和已故誠品創辦人吳清友是多年好友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也低調地在現場。

吳清友於2017年6月,在臺北松德路204號誠品公司地下一樓的辦公室突然因心臟病昏厥,送醫後不幸病逝,享年68歲。女承父業,當年7月,吳旻潔接手母公司誠品、子公司「誠品生活」董事長,到今年已屆滿三年。

誠品敦南店吹「熄燈」號那個雨夜,她動情地說:「我一直很想往前走,但害怕太多牽掛,敦南店深深影響我,希望敦南店關店是個圓滿的結束和開始。讓我們帶著勇氣和力量,繼續前行。

和眾人冒雨出現在現場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中)

對於和眾人冒雨出現在現場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更有一番特別的心情。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曾透露,當年他之所以創辦誠品,是受好友林懷民的影響。當年吳清友看到林懷民26歲時創辦雲門,舞蹈團經營不易,但仍堅持下去,於是他於1989年創辦了誠品。

吳清友1950年代出生於臺灣西南沿海,小時候是家裡表現最差的孩子,他的父親當年經歷了很大的風波,雖沒有錢,但父親教育他要有骨氣,將「誠」字作為生命的信仰。

創辦誠品時,他本以為準備一點小本錢可以賠5-8年,沒想到一直賠了15年。也在誠品走投無路時,吳清友在香港、臺灣經歷了三次心臟手術,罕見的先天心臟病病痛,也讓他考慮誠品是不是能做五至十年的規劃。陷入虧損、能力、財力不足、病痛等多重困厄,吳清友一直堅持了下去,他創辦的誠品也成為時代文化的標誌之一。

吳清友生有一兒一女,兒子吳威廷於2009年猝死,女兒吳旻潔1978 年出生。她從英國留學歸來後,2004年進入誠品,從一個「特別助理」做起,直到2010年其獲任誠品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開啟了接班之路。

當年是父親吳清友用一杯咖啡的時間,用簡單幾句話,勸說女兒放棄攻讀博士,和他一起做誠品。那一年,誠品結束了長達15年虧損,迎來了盈利的曙光。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焦點

  •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今日謝幕,「24小時書店」由信義店接棒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被稱為「臺北文化地標」的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於5月31日正式謝幕,其24小時營業制模式將由誠品信義店接棒。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誠品敦南店5月31日午夜熄燈,誠品董事長吳旻潔當天出席閉幕活動並接受媒體聯訪表示,誠品敦南店的逝去,某種程度就像誠品創辦人、父親吳清友的離開,但很幸運有機會好好說再見。
  •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今日謝幕 「24小時書店」由信義店接棒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今日謝幕,「24小時書店」由信義店接棒  被稱為「臺北文化地標」的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於5月31日正式謝幕,其24小時營業制模式將由誠品信義店接棒。
  • 誠品敗走深圳不是個例 全球誠品正迎關店潮
    財報數據顯示,誠品的淨利率從2015年的10.8%陡降至2019年的4.3%。「誠品深圳的最大問題出在自身的運營上,借著疫情解約也是個契機吧,可能誠品自身要反思更多一點」,中國商業地產研究會會長王永平說。
  • 誠品,賺錢怎麼越來越難?
    不願活在父親庇護下,迷茫的吳旻潔於2004年萌生了再次出國進修的念頭。 但與父親的一次簡短交談後,她改主意了,並於2005正式加入誠品,從董事長特別助理做起。次年,吳清友再赴香港做心臟手術,吳旻潔任代理總經理。
  • 誠品敦南最後一夜:5萬人向90年代臺北告別
    他給誠品取英文名為「Eslite」,精英,便透露了他的一點小心思——他要把誠品做成真正有文化,有品位,具有「古典美學」的品牌。自然,書店希望服務的人群也是知識分子與文化精英階層。「那時的誠品,不論再小的出版社,只要出版好書,都能在書櫃中被陳列。」當時的選書標準也相當傲嬌,不選「已經再版、沒有版權、會被時間淘汰的書,以及媚俗的作品。
  • 5億打造「誠品在線」即將上線!小店滲透小區,誠品關店有對策?
    砸5億打造的「誠品在線」即將開站!持續靠小店滲透小區,誠品用力關店後有哪些對策?蔡仁譯攝影在今年,誠品連關9間店,並且2021年將重啟展店。展店方向為何?年底要上線的新電商平臺又扮演什麼角色?今年底前誠品深圳店將熄燈,累計誠品今年全球將大舉關掉9間店。不過,誠品董事長吳旻潔打算從明年開始,要用模塊化的「小區小型店」形式,把分店數再衝回來,而且展店策略更為靈活彈性,她要用新店型、新做法,停止虧損、再衝營收。吳旻潔將未來五年定義為「全通路業績的快速成長期。」
  • 誠品,何以創下「書店神話」?
    記者發現,誠品的秘訣全在「賣書之外」,換言之,它是在創新「賣書業態」。  幾番周折,記者終於見到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長吳旻潔。在誠品旗艦信義店六樓,她向記者娓娓道來。  「賣書22年,虧損了15年」  吳旻潔的父親吳清友,是現任誠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 誠品三十年 閱讀「不打烊」
    誠品書店一角。 (資料圖片)「他是一個夢想家。」3月,臺灣誠品書店創店滿30周年。在臺北松煙店一場名為「夢與想像之境——誠品30周年」的記者會上,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回憶起老友、已故誠品創辦人吳清友。林懷民稱讚:「吳先生帶出的誠品,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的財富。」「要擺些賣不出去的書」30年,誠品從一家書店成長為一個品牌、一個標誌、一種文化符號。記者會同一天,紀錄片《夢想騎士的誠品之旅》在誠品松煙店首映,通過吳清友家人、朋友、同事的講述,回顧誠品走過的漫漫旅程。
  • 誠品生活或撤離深圳:五年租約欲縮至年底 停水停電強制清退店鋪
    與商家糾紛難解引出撤店消息資料顯示,誠品生活脫胎於誠品書店,由吳清友在中國臺灣創立,其原先的多元空間化、24小時開店等書店模式被廣大愛書人士所推崇。2005年,在接班人吳旻潔的主導下,誠品生活開創了「百貨+書店」的經營模式,以「誠品」品牌引流、與承租商鋪分享經營收入。
  • 誠品三十年 閱讀「不打烊」(說臺灣)
    在臺北松煙店一場名為「夢與想像之境——誠品30周年」的記者會上,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回憶起老友、已故誠品創辦人吳清友。 把閱讀變成一種風尚 「談到誠品的時候,我們要非常感念這個從臺南馬沙溝走出來的孩子,吳清友先生。他是一個夢想家。」林懷民說。
  • 亞洲最知名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熄燈
    面對滿場觀眾,詹宏志感性表示,誠品敦南店的歇業,不只是一間「大家喜愛的書店消失」這麼簡單,因為與許多人相關的獨特的時刻和事件都是無法複製的。 董事長吳旻潔在聽完作家詹宏志講座後,逛了最後一圈書店,買了最後一本書,在櫃檯前最後一次結帳,「我由衷感謝的,是芸芸眾生成就誠品敦南店。」
  • 吳旻潔:誠品敦南店2020年中租約到期後,確保24小時書店還會繼續
    3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聯合新聞網》報導,1989年3月12日第一家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在臺北市仁愛圓環誕生,後來也在誠品敦南店開出全世界第一間24小時書店,不僅成為臺北夜晚最美的風景,也是各國愛書人訪臺的朝聖地標。
  • 網傳深圳誠品撤離?我親自到實地看了看……
    這是一個很創新,很多元,很有包容力的城市,等50年後再來看這座城市創造出來的文化底蘊,一定是和大陸別的城市不同的。」尤其在5月31日,由於租約到期,作為臺北文化地標的誠品敦南店,在超過5萬名讀者的雨中注視下,熄滅了那盞亮了21年的燈。如今,誠品還有46家店在運營。在誠品書店負責人吳旻潔看來,閉店只是正常的調整。「關店不是壞事,不關店也不見得是好事,但開錯店一定是壞事,開對店才是好事。」
  • 任正非欽點 誠品書店打造華為華為大學圖書館
    華夏經緯網12月10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誠品書店獨具人文氣質的場所精神商模獲兩岸企業買單,開始輸出賺錢!誠品董事長吳旻潔9日表示,華為總裁任正非看中誠品具有搜羅與採購全世界書種,創造美學氛圍與體驗的能力,決定攜手打造華為大學圖書館,是誠品首個大型企業服務案。
  • 誠品書店關門潮,實體書店還有發展嗎?
    誠品生活作為一個集人文、藝術、創意、生活一體的」精神烏託邦「的離開,引起了許多人的不舍。 1989年,吳清友在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的第一家誠品書店;至今,誠品已經發展成 一個集人文、藝術、創意、生活一體的文創覆核經營模式的」誠品生活「。 誠品模式受到了大眾的追捧和學習。
  • 楊麗娟再談劉德華:仍舊保持對他的愛意,父親的離開不是我的錯
    從蘭州方面傳來的最新消息,楊麗娟接愛了某媒體的採訪,並且是表達了自己當下的想法:仍舊保持對他(劉德華)的愛意,父親的離開不是我的錯。採訪之中的楊麗娟為了上鏡特意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髮型,並且聲稱自己現在的工資一個月也就2000多元,和母親一起住小單間還是很開心的,就是受不了一些網友們的議論。在節目中她一共是講了三點重要的事情,並且對自己的當下想法也談到了。
  • 臺灣誠品也要開始賣生鮮,它離賣書越來越遠了嗎?
    根據誠品書店臉書,近期臺灣誠品信義門店開始試賣生鮮食品,並正在改裝一處佔地約一百平的空間作「知味市集」升級版。誠品在臺灣有 41 家門店,其中如臺北信義和敦南等的大型門店中,圖書銷售區只佔總經營面積的 20% 到 30%,剩餘的區域則被餐飲、文具、家具甚至是服飾佔據。儘管誠品的一個網傳神話是靠著人文精神的加持,連續虧損 15 年也要在市場上堅持初心。但其實誠品並沒有打算靠賣書賺錢。畢竟,書的確是越來越不好賣了。
  • 誠品生活官宣撤離深圳之後
    2015年9月11日,在華潤深圳灣體育中心舉行的產品發布會上,華潤置地與誠品生活完成戰略籤約,將其落位於華潤置地首個城市人文綜合體項目華潤城的商業組成——深圳萬象天地。彼時,誠品生活的籤約及引入,被華潤置地視為對城市商業空間功能的全新探索。籤約三年後,誠品生活深圳店於2018年12月15日正式開業。
  • 「特寫」誠品生活敗退深圳
    記者 | 張子怡進入深圳不過一年半的時間,誠品生活已經在計劃離開了。界面新聞從多個信源獲悉:誠品生活深圳(以下簡稱「誠品生活」)將於今年年底撤場。誠品書店大概率保留,未來授權於華潤置地運營。誠品生活滿載文藝青年的憧憬與想像,在外界得知誠品生活將退出深圳的消息時,不少網友都表達了遺憾之情,更有人感慨:深圳人早已被「房貸」掏空,哪有書店的立足之地。誠品生活的撤離,真的是不容於深圳「快節奏」的調性嗎?「文化沙漠」還是「水土不服」?
  • 臺灣最大書店: 誠品還要關幾家?傳統書店將成臺灣稀有風景..
    隨著5月底敦南、士林店熄燈,6月誠品全臺將剩下40店,連同香港3店、大陸2店、日本1店,誠品在四地合計將有46個營運據點。誠品董事長吳旻潔今(27)日在誠品股東會預告,下半年還會「用力地關」。吳旻潔表示,誠品收起門市是為體質調整,並非不看好市場,「不要害怕關店,關店不是壞事,但開錯店一定是壞事。」下半年預估將再收起1至2間門市,如百貨公司高樓層的店別、老舊社區店等,評估標準包含未來性、獲利性、公共性等指標,若一項都無法達成,誠品就會關店,但與此同時,誠品也會積極拓展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