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三十年 閱讀「不打烊」

2020-12-22 人民日報海外網

誠品書店一角。 (資料圖片)

「他是一個夢想家。」3月,臺灣誠品書店創店滿30周年。在臺北松煙店一場名為「夢與想像之境——誠品30周年」的記者會上,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回憶起老友、已故誠品創辦人吳清友。

把閱讀變成一種風尚

「談到誠品的時候,我們要非常感念這個從臺南馬沙溝走出來的孩子,吳清友先生。他是一個夢想家。」林懷民說。

1989年,事業有成的吳清河在走過大病鬼門關後,決定為生命留下有意義的東西,在臺北創辦誠品書店。

「那是臺灣股市最蓬勃發展的時候,大家在餐廳裡喝XO都是乾杯的。如果家裡沒有個酒櫃,是很丟臉的。」林懷民回憶。1989年,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創辦誠品,不敢想像。

而誠品把閱讀變成了一種風尚。「那些家裡裝了酒櫃的先生們,他們的孩子走進了誠品,或許還在那『混』到半夜不回家。」

寬敞明亮的書店布局,溫暖的木地板,精心設計的書架……林懷民說,誠品精心打造出來的環境以及刻意挑選的書,創造了一種美學的、教養的、對世界的想往,進而提高了人們生活的品質。「於是,那些年輕的孩子們成了家,有了自己的房子後,他們會給自己置一架書櫃。這樣的影響不是一天兩天能達到的。30年,是一個課業;30年,也是一個可以慶祝豐收的時節。」林懷民稱讚:「吳先生帶出的誠品,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的財富。」

「要擺些賣不出去的書」

30年,誠品從一家書店成長為一個品牌、一個標誌、一種文化符號。記者會同一天,紀錄片《夢想騎士的誠品之旅》在誠品松煙店首映,通過吳清友家人、朋友、同事的講述,回顧誠品走過的漫漫旅程。

1999年,誠品10周歲。在一次「讀者理想中的書店」調查中,有人投書說希望有一家不打烊的書店,讓晚上睡不著的人也可以找到讀書的地方,誠品敦南店於是開創24小時不打烊的先河。而那時,誠品還在虧損中。

現任誠品董事長、吳清友的女兒吳旻潔回憶,1999年,她還在上學時不知道因為經營誠品,老闆(她稱父親老闆)在賣家產;畢業後,她進入誠品工作,才知道誠品一度連利息都付不出。2004年,誠品才轉虧為盈。

誠品計劃在蘇州開店。財務負責人回憶,當時做了100多份財務評估,無論怎麼做都是賠錢的。到底要不要到蘇州開店?吳旻潔回憶,老闆當時說,這個項目如果再大一點,我們就做不了。但剛剛好我們勉強可以做,那我們就要做。

誠品香港店的負責人回憶,吳先生曾說,書店裡一定要擺一些賣不出去的書。如果有人翻看了幾頁,對他的人生有了改變,那麼這本書就有了價值……

在誠品的員工看來,吳清友是精明的老闆。「要把所有數字都準備好,老闆會問。」但在朋友眼中,他是很浪漫的人,是一位夢想騎士,「只有這樣才可能堅持下來」。

尋求更多發展可能

作為繼任者,吳旻潔的處境並不輕鬆。面對閱讀日趨電子化、碎片化,她在30周年紀念記者會上坦承未來30年「無從預料」。但誠品未來10年,仍有6個努力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成為「連鎖但具有獨立精神的書店」。

目前誠品在全臺灣共有43處分店,大陸有2家,香港3家,今年秋季還將在日本開店。吳旻潔坦言,誠品需要努力的不是在哪裡開幾家店,而是去擴充更多可能,讓更多人親近善用。舉辦音樂節、誠品書堂,開展線上服務,並在社交媒體上建設閱讀社群,誠品在2017年推出的全通路策略,已經在積極「轉骨」,滿足讀者對內容和服務的高需求。同時,誠品30周年紀念的新聞稿,特別摘錄了1989年3月誠品創辦時吳清友的願望:「我們希望一本書、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個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藝術創作品、一棟感人的建築與空間,皆能產生一份靈動力,豐富大家的精神與心靈。」

(本報臺北3月28日電記者 孫立極 王 平)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3月29日 第11 版)

相關焦點

  • 誠品三十年 閱讀「不打烊」(說臺灣)
    1989年,事業有成的吳清河在走過大病鬼門關後,決定為生命留下有意義的東西,在臺北創辦誠品書店。 「那是臺灣股市最蓬勃發展的時候,大家在餐廳裡喝XO都是乾杯的。如果家裡沒有個酒櫃,是很丟臉的。」林懷民回憶。1989年,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創辦誠品,不敢想像。 而誠品把閱讀變成了一種風尚。
  • 【誠品30周年活動預告】蘇州誠品書店36小時不打烊
    2019年3月,誠品30周年,蘇州誠品書店首次嘗試36小時不打烊——3月16日早十點至17日晚十點,書店將通宵營業,三場【誠品30大講堂】接力分享,兒童閱讀課堂和文具書寫體驗輪番開啟,誠品人會員還可享受深夜食堂的暖胃照顧…
  • 誠品書店蘇州首次啟動「36小時不打烊」活動
    據蘇州工業園區消息稱,2019年是誠品創辦30周年,3月16日上午10:00至3月17日晚上22:00,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蘇州首次啟動「36小時不打烊」,展演廳、光合廣場、誠品兒童館、精品文具館、文學茶薈區等多個空間連續發聲,誠品大講堂、深夜食堂、兒童閱讀課堂、文具書寫體驗、深夜音樂電臺、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晨間律動等多場活動接力分享
  • 堅持了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關門了
    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關店了這個曾經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佳書店」,一度令其衝破實體書店的經營範圍,成為臺灣文化地標。雖然這次關店的客觀原因是「房東不續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實體書店面臨的困境。1989年,吳清友在臺灣創立了誠品書店。初期專賣藝術與建築類書籍。1999年誠品敦南店首開24小時營業,結合書店與商場的複合式經營模式等,成功經營出特殊的誠品書店文化。
  • 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關門了
    事實上,雖然誠品敦南店熄燈的客觀原因是「房東不續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實體書店面臨的困境。商業和文化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曾說:「沒有商業,誠品是活不下去的;沒有文化,誠品是不想活的。」在臺北的誠品松煙店,吳清友設置了一個室內演奏廳,是臺灣唯一達到國際標準的古典樂演奏場所,每年的維護費就高達400萬人民幣。1999年,誠品首推「24小時」經營模式,營造「不打烊書店」。設置比傳統實體書店更多的座位區,舉辦各類分享活動,開辦畫展、音樂會。
  • 臺北誠品書店:永不打烊的文化賣場(圖)
    三年前的那段經歷,讓他直到現在仍印象深刻,「誠品特有的文化氣息,似乎能滲透到靈魂深處,讓人震撼」。  在華人世界,不少人到臺灣只是為去一趟誠品;臺北市被評為「國際最佳居住城市」的原因之一,據說也是由於這裡有書香滿溢的誠品。可以說,誠品書店已成為高品位的精英文化象徵。你也許不知道,書店的董事長吳清友本來只是個知識水平不高的飯店老闆。
  • 信義誠品接棒「不打烊」,它能取代敦南誠品嗎?
    敦南誠品20年來帶給讀者獨特的夜讀體驗,已經畫上句點。5月31日開始,信義誠品正式接手,成為夜書蟲的新避風港,不打烊的誠品也將補上信義商圈夜生活缺少的最後一塊文化拼圖。為什麼選擇信義誠品?所以,當統一和高島屋合作破局、開放承租統一國際大樓地下2樓到地上6樓時,吳清友親自跑到統一臺南總部簡報,顯示承租的決心,「信義計劃區既然是臺北市首屈一指的工商娛樂重鎮,就不該讓文化缺席。」信義誠品誕生了,定位是「誠品面向世界、面向國際的窗口」。
  • 誠品書店的「奇蹟」
    誠品書店不僅是臺灣家喻戶曉的書店,而且在東南亞甚至在世界華人圈裡,都享有盛譽,它「24小時不打烊」的經營理念,將過去只賣書的傳統書店成功轉型為極受現代人歡迎的新型書店,它曾創下的「史無前例」的三項紀錄,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
  • 蘇州誠品書店:一場25年的美好生活提案
    365地產家居網 蘇州訊 2014年,誠品邁入25周年。自小型人文藝術書店開始,堅持「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核心價值, 為帶來美好生活與創作人文風景而努力。從臺灣到香港,再到大陸,誠品集團的拓店計劃持續發展。
  • 姚祺:誠品書店虧損15年只賣情懷?真相遠沒有這麼文藝
    然而,誠品書店近三十年的發展過程,真的如「陽春白雪」一般清爽嗎? 吳清友在開辦誠品之前,一直經營觀光酒店餐廚設備事業。高檔廚具的經商經驗和對歐洲工藝品及藝術產業關注,使他敏銳洞察到臺灣社會變遷過程中的商機,在1989年果斷開辦了第一家誠品書店。與傳統的三民書局這類連鎖書店不同,誠品在內部裝潢上講究高雅舒適,風格上凸顯清麗別致,營造友好但不媚俗的閱讀環境。而在書籍選擇上,則偏重人文類和藝術類書籍。總而言之,以吸引中產階級消費者為賣點。
  • 誠品書店與臺灣書業三十年
    1982年,羅大佑唱著「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1984年,臺北民生東路出現第一家麥當勞,薯條與漢堡攻佔年輕人與兒童的胃。1983年,金石堂書店出現,窗明几淨的碩大空間很快吸引了都會中產階級。金石堂成為臺灣首家大型連鎖書店,創立排行榜,主導了臺灣出版文化。
  • 誠品創始首店5月熄燈,但24小時書店永不消失
    敦南店5月底熄燈,臺北人無可取代的回憶1989年,吳清友先生創辦誠品,「敦南店」開業。這裡,是誠品書店的起點…十年之後,該店啟動24小時營業制,成為全球第一家不打烊書店,開啟零時差的城市閱讀生活。5月31日閉幕當天,誠品敦南店呼應「24小時書店閱讀不打烊」精神,將舉辦24小時不停歇的活動。從凌晨零時起連續18小時不間斷的名人講座馬拉松;晚上還會舉辦「星空下的Live騷動」樂隊演唱會等活動,迎來最後的倒數。這家店最吸引人的一道風景線,莫過於這個彩虹光譜裝置。
  • 臺島散記: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
    好在距我們入住的亞太會館不遠,就是「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我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近水樓臺」的機會。這家全臺灣最大的書店,位於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的統一國際大廈,有「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之稱。   「閱讀,不能罷免!」這是臺北誠品信義店宣傳畫上一句醒目的廣告詞,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進入書店,第一感覺是大,地下兩層,地上6層,每層間均有自動扶梯相連。
  • 【誠品30】明天,一起夢遊蘇州誠品書店吧!
    地點:2F誠品兒童館參與對象:4-8歲兒童及一名家長嘉賓:Ella老師(Storyland故事星球資深閱讀導師、課程研發)主辦單位:誠品書店、故事星球本次親子閱讀的活動希望通過傳播「家庭閱讀」的理念和方法,幫助家長和孩子開啟親子閱讀的大門,將閱讀成為家長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 誠品,從來就沒把自己當成一家書店
    如果說101大樓是臺灣的建築地標,誠品則是臺灣的文化地標,與故宮、日月潭、阿里山一樣,成為大陸遊客去臺灣必逛的一站。  在誠品沒有踏足過大陸的那些年裡,大陸也一直有著誠品的無數傳說。從「連續虧損15年依然堅守的書店傳奇」到李欣頻為誠品撰寫的詩意文案:「海明威閱讀海,發現生命是一條要花一輩子才會上鉤的魚。
  • 蘇州誠品的最大魅力到底在哪裡?竟然不是書店...
    整棟建築以「淨探聚」為定位,以「人文閱讀、創意探索的美學生活博物館」為概念,通過博覽大廳、大型步梯、誠品書店流暢串聯起全館空間,引領人們悠遊於其中。不只是書店更是每個人的精神家園1樓博覽大廳:推開兩扇玻璃大門,誠品生活蘇州東、南、北三個主入口處均規劃有博覽大廳,像三塊磁鐵一般吸引著八方來客。
  • 大陸首個誠品書店11月29蘇州開業 裝飾風格照搬臺灣
    心心念念念念不忘的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終於要在內陸開業啦!   誠品生活蘇州   2015年11月29日   盛大開幕!   整棟建築以「淨探聚」為定位,以「人文閱讀、創意探索的美學生活博物館」為概念,通過博覽大廳、大型步梯、誠品書店流暢串聯起全館空間,引領人們悠遊於其中。
  • 誠品敦南店熄燈,實體書店真的能被輕易取代嗎?
    文章轉載自iWeekly周末畫報2020年5月31日,是臺北誠品敦南店的最後一天。它是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自1999年全日營運之後再沒有熄過燈,持續超過18萬個小時。這麼多年的時光裡,敦南誠品儼然成為臺北最獨特的標誌和風景,也是一代人的精神家園和避風港。翻過一頁臺北:敦南24小時敦南,是第一家誠品的落腳點。
  • 臺灣有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成為了一個熱門旅遊景點
    誠品書店敦南店,作為臺北第一家誠品書店,也是全球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誠品店,即將在2020年關店。曾幾何時,成品書店一度成為文藝青年中最浪漫的一筆色彩。說到青春二字,肯定跟圖書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都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 誠品書店發布閱讀報告
    中新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 楊程晨 劉舒凌)誠品書店14日在臺北發布2017年度閱讀報告及閱讀大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