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大《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躋身中國

2020-12-14 中國科學院

  2014年9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發布,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辦的《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以下簡稱《工程研究》)躋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2010年,《工程研究》創刊一周年之際,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分別為其題詞,對刊物寄予厚望。在2012年、2013年中國科學院學術期刊質量評審中,《工程研究》的學術質量均為優。繼加入2011—2012年、2013—2014年「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後,2014年又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這既是對其學術質量與聲譽的肯定,也是對其辦刊工作的鞭策。

  五年來,《工程研究》砥礪前行,形成了刊物的價值取向,即「反映世界上各種流派的工程學術觀點,主張合乎國家、民族利益的工程學術觀點;反映國內各種流派的工程學術觀點,主張合乎大眾利益的工程學術觀點」;探索出有效實現辦刊宗旨的路徑,即「融合工程學術不同學科的學術觀點,尋找同一問題下不同學術觀點的交鋒點和『碰撞閥』,促進辯論;以宏觀性、前瞻性為特色,從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工程科學在內的各學科視角出發,圍繞特定重大工程問題,進行工程學術討論,推動複雜工程問題的跨學科綜合研究」;形成獨特的風格,即內容的「綜合性、系統性、宏觀性、複雜性、政策性」,為工程學術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獨特貢獻。

  當前,中國科學院正在實施的「『率先行動』計劃」指出:「有效集聚國內外科研院所、大學、企業,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協同創新。」開展跨學科研究、開發與成果轉移轉化將更有效地發揮中科院多學科體制性綜合優勢。《工程研究》作為定位於跨學科研究的高品質學刊,願為「率先行動」計劃目標的實現略盡綿薄,發揮獨特作用。

  值此,《工程研究》鄭重向創刊以來給予我們熱誠支持的編委、作者、讀者和審稿專家表示由衷的感謝!衷心感謝各級領導、各界專家對本刊的一貫關心和指導!希望在未來的辦刊路上,繼續得到你們的關注和幫助!

  《工程研究》開設「工程科學與技術」、「工程管理」、「工程評論」、「工程哲學」、「工程教育」、「工程社會學」、「工程史」、「學術動態」等欄目,發表相關研究論文、筆談、書評,並將利用少量篇幅發布有關工程研究的學術信息。歡迎學術界同仁不吝賜稿(投稿郵箱jescas@ucas.ac.cn)。

路甬祥題詞

徐匡迪題詞

2013-2014刊物封面

相關焦點

  • 「人因工程與認知科學視野下的新文科研究」高端論壇舉辦
    11月21日,「人因工程與認知科學視野下的新文科研究」高端論壇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來自心理學/認知科學、語言研究、人工智慧領域的八位專家,圍繞「聚焦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探討交叉學科視野下的新文科」的主題,從理論探索與實踐應用兩方面,作了學術分享和前沿報告。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計100餘名師生參加。
  • 國科大與航天工程大學籤署「兩彈一星」歷史文化建設框架協議
    >【字體:大 中 小】 同時,「兩彈一星」紀念館作為中科院「攻堅克難·愛國奮鬥」黨員主題教育基地,已先後與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中國原子能研究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力學研究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科學出版社,郭永懷事跡陳列館,航天工程大學等與「兩彈一星」具有歷史淵源的單位實現了交流互動。通過交流合作,推動「兩彈一星」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使「兩彈一星」歷史文化和精神更好地服務於黨的思想教育工作。
  • STEAM視野下小學科學課堂的跨學科教學設計研究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教育中,行動是主導,做的最高境界是創造。」當今小學科學教學倡導的「做中學、學中思就是強調在做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一理念與美國的 STEAM教育模式十分契合。STEAM的最終目標是「創造」——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創意人才。它的大範圍跨學科更接近生活教育,更符合「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念。
  • 2020中國非211工程大學排名,河南科技大學22所高校躋身全國百強
    2020年中國哪些非211工程大學的綜合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哪些非211工程大學躋身2020中國大學排名100強?2020年3月,由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面向全國公開出版發行,報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會2020中國重點大學排名、2020中國一般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非211工程大學排名等系列排名。
  • 中國校友會:世界一流學科大學10強出爐,國科大、北交大上榜
    艾瑞深研究院再次發布了中國校友會版本的雙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大學、與非一流大學的排名榜單,其中,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陣營中,中國科學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大學、河海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躋身此類大學10強」。
  • 中南大學計算機躋身國內前10,南方科大工程排名超北航|泰晤士排名
    不過,也有一些與慣常認知差別較大的地方: 深圳大學上榜的學科數量超過了中國人民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計算機排名,超過了中山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 蘇州大學的工程評分,則是直接超越了北航; 在法學排名上,上海交通大學更是超過了中國人民大學
  • 分享| 【最佳案例】發現複雜工程背後的簡單美,同濟大學研究團隊...
    >優勢突出,特點鮮明:1秉持高水平理論研究依託高校,立足中國實踐,瞄準國際前沿,遵守嚴謹的學術範式,研究定位更具引領性,提升了中國在重大工程管理理論領域的話語權。3跨學科研究得益於高校的獨特優勢,開展橫向交叉跨學科研究,融合系統科學、工程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多學科為一體。
  • 國科大23人獲臻溪優秀新生獎,培養生命科學各梯隊創新人才
    獲獎學生專業涵蓋了生物學、基礎醫學、藥學三個一級學科以及生物與醫藥領域工程碩士。       2017年,臻溪谷投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向國科大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與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合作,設立「臻溪生命科學基金」,希望通過獎勵科研資助計劃,來推動生物醫學技術的創新研究尤其是產業轉化。「臻溪生命科學研究生獎學金優秀新生獎」是其所設的一個獎項,今年首次頒發。
  • 「人因工程與認知科學視野下的新文科研究」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光明網訊 11月21日,以「聚焦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探討交叉學科視野下的新文科」為主題的「人因工程與認知科學視野下的新文科研究」高端論壇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
  • 「科大之爭」國科大與中科大的愛恨情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為中管副部級高校。
  • 國科大本科畢業論文都研究了啥?
    2016年首次招收本科生的環境科學、天文學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也迎來首屆本科畢業生。受益於科教融合的培養體制,國科大本科生在大學期間就可以進入各培養單位(中科院直屬研究機構)接觸先進的科研設備和大科學裝置,在學業導師的指導下參與課題研究。
  • 中南大學計算機躋身國內前10,南方科大工程排名超北航丨泰晤士2021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不過,也有一些與慣常認知差別較大的地方:深圳大學上榜的學科數量超過了中國人民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計算機排名,超過了中山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蘇州大學的工程評分,則是直接超越了北航;在法學排名上,上海交通大學更是超過了中國人民大學
  • 跨學科研究中的問題意識
    在跨學科研究中,我們要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就是要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主動地尋找問題,合理地選擇問題,積極地求解問題,以實現跨學科研究的目標。交匯地帶尋找問題    跨學科研究的問題主要源自兩種不同類型的交匯地帶。其一是學科與現實的交匯。
  • 如何跨學科做研究?
    在去德克薩斯讀研究生之前,他在新德裡做了一年的製冷系統研究。在他的個人網站上可以找到更多關於他本人的信息。你在做跨學科研究嗎?我正在做跨學科研究,是的,這種研究很難。如果你想進行跨學科研究,你該如何著手進行相關的工作呢?跨學科研究利用兩個或多個學科的技術來解決問題。
  • 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專業怎麼樣?
    在互動教學環境及研究中,培養學生建立領導才能和發揮創作力。課程採用一系列學習模式和方法,讓學生可把工作中的問題帶到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和分析。●工業實習計劃●研討會●交互式研討會●分組討論●課程實習課程目標●掌握先進的機械工程概念及跨學科知識
  • 國科大錄取分數全國第…
    為了讓考生和家長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本科招生信息,國曉薇整理了國科大三年來在各省市的錄取情況,文中列出的只有統考及奮飛計劃錄取分數線,供大家參考。參與綜合評價的考生請在得知高考成績後,直接與國科大各省市招生組聯繫。看不清表格的考生和家長請單擊圖片觀看大圖,或長按圖片將其保存至手機。
  • 國科大首次擴大本科招生規模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邱晨輝)中國科學院大學近日在京公布了教育部正式批准的2016年本科招生方案,方案提到該校2016年招生規模將增加至394名,比2015年增加60名,增幅約18%。這是國科大自2014年招收本科生以來,首次擴大招生規模。
  • 中科院為何要集全院之力打造國科大,只因中科大在安徽不在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成立更是被《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以 「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為題報導。成立次年,中科大便躋身全國重點大學行列。中科大在北京辦學的10年間,研發出我國首個電子數字計算機等一大批代表性成果,更是培養出近4700餘名科研人才。
  • 青島五所高校躋身世界千強
    >  中國大陸多數高校的排名都在穩步上升,躋身世界前100強高校中大陸地區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入選,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也成功入圍世界前100強。中國大陸地區前一百名高校中,山東有六所高校入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 《語音與語言的跨學科研究》
    《語音與語言的跨學科研究》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語言研究所語音與言語科學重點實驗室」一期項目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來,實驗室堅持「理論與應用並舉、科研服務社會」的發展思路,圍繞語音與言語科學研究領域的重大基礎理論問題和相關技術的研發工作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