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大23人獲臻溪優秀新生獎,培養生命科學各梯隊創新人才

2020-12-17 上觀

        中國科學院大學「首屆臻溪生命科學研究生獎學金優秀新生獎」頒獎儀式15日在雁棲湖校區舉行。經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和名單公示,最終23名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2020級碩士新生榮獲該獎。獲獎學生專業涵蓋了生物學、基礎醫學、藥學三個一級學科以及生物與醫藥領域工程碩士。

       2017年,臻溪谷投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向國科大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與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合作,設立「臻溪生命科學基金」,希望通過獎勵科研資助計劃,來推動生物醫學技術的創新研究尤其是產業轉化。「臻溪生命科學研究生獎學金優秀新生獎」是其所設的一個獎項,今年首次頒發。此前,另一個獎項「臻溪生命學者獎」於2018年正式落地,10位在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在臨床轉化研究中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與臨床專家獲此殊榮。其中6位於次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候補名單,最終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教授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教授當選中科院院士。

       國科大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國科大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董軍社致辭向獲獎同學表示熱烈祝賀,勉勵同學們繼承中科院科技報國精神,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用行動回饋社會、實現人生價值。他希望臻溪谷公司、廣州健康院及學校持續關注此次獲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同時希望國科大教育基金會主動服務,與臻溪谷、廣州健康院深度合作,把臻溪生命科學基金打造成中國學術界的國際公益品牌。

       臻溪谷公司總經理周景華致辭表示,臻溪谷公司擁有頂尖的生命科學家團隊,具備雄厚的基礎研發實力以及完善的產業化發展網絡,是專注於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研發、創新與成果轉化的高科技生物公司。臻溪生命科學基金設立研究生獎學金,體現了基金對加強生命科學各梯隊人才培養的決心,更是在基金放大作用、擴大規模上邁出重要一步。希望獲獎同學們多向工程碩士方向發展,未來有機會加入臻溪谷產業化項目。

       國科大教育基金會2009年由國科大發起成立,是民政部註冊的非公募基金會,業務主管單位為中國科學院。近五年,國科大教育基金會發展迅速,躋身高校基金會第一方陣,2019年被民政部評為4A級社會組織。

相關焦點

  • 國科大牽手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探索基礎教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雙方合作的「科技創新實驗班」也將於今年新學期正式開始招生,計劃小學、中學各一個班。今後,雙方將深入探索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加強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讓孩子們愛科學、懂科學,引領科創人才的早期培養。
  • 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國科大「熱學」教學團隊
    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國科大「熱學」教學團隊 2020-12-01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科大:打造「一生一芯」本科生培養計劃,培養處理器設計人才
    國科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計算機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孫凝暉院士指出,處理器晶片被公認為晶片產業皇冠上的明珠,設計複雜度高、難度大。我國處理器晶片設計人才嚴重緊缺,如何加快此類人才的培養規模與培養速度,是我國迫在眉睫的難題。
  • 【專業解讀】基礎醫學:開設院士創新班 培養拔尖專業人才
    探索生命奧秘,服務人類健康。基礎醫學是現代醫學的基礎,是一門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南醫基礎人秉承博學至精,厚德至善,創新至上的科學精神,以探索健康難題與傳遞醫學知識為已任,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熱誠歡迎同學們的加入,成為一名卓越的醫學科學家。
  • 國科大再添一所新學院!培養應急與安全領域領軍人才
    當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成立,旨在著力於培養應急與安全領域急需的戰略管理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自2004年起,國科大開始招收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方向的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和工程管理專業碩士,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量專業應急管理高端人才。與傳統的學院不同,國科大新成立的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將圍繞應急管理數位化轉型、智能化升級需求,大力推動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實踐的融合創新,打造防災減災救災實戰型科研基地。
  • 國科大「一生一芯」培養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人才
    晶片設計專門人才培養是解決我國信息領域「卡脖子」問題的關鍵,亟需通過5-10年在中國本土培養大量的晶片設計、尤其是處理晶片設計優秀人才,才能在信息領域與發達國家形成戰略平衡。我國處理器晶片設計人才嚴重緊缺,如何加快此類人才的培養規模與培養速度,是我國迫在眉睫的難題。針對處理器設計人才危機,國科大於2019年8月啟動了「一生一芯」計劃,目標是通過讓本科生設計處理器晶片並完成流片,培養具有紮實理論與實踐經驗的處理器晶片設計人才。
  • 培養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學人才——北大生科「拔尖計劃」再起航
    2009年,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按照教育部的部署開始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大力開展優秀人才創新培養的探索與實踐。砥礪十年,生命科學學院拔尖計劃成果斐然,逐漸形成了以教材及課程建設為基礎,以因材施教為原則,以培養生物學領軍人才為目標的具有學科特色的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
  • 強基計劃解讀:中科大數學科學學院,培養世界級數學精英人才!
    開展強基計劃重點班優秀人才培養,深入實施「科教結合、理實結合、所繫結合」與「長周期、個性化、國際化」的創新培養模式,培養世界級數學精英人才。作為中國科大重要創始學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牢記科大「勇於創新、敢於超越、力爭一流」的目標,潛心立德樹人、執著攻關創新,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致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數學科研平臺,以一流的科學研究帶動一流創新人才的培養,全面實施數學基礎學科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一流的師資力量。
  • 「專業解讀」基礎醫學:開設院士創新班 培養拔尖專業人才
    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動力,實現人才梯隊的建設和延續傳承基礎醫學(院士創新班)本科(2019年新增)註:本專業實行淘汰分流制招生科類:理科學 制:五年授予學位:醫學學士、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的醫學專門人才。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以批判性思維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應成為以國家批判性思維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試驗田』」,中國科學院院長、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白春禮19日在北京說。中國科學院大學2013年度獎學金、獎教金頒獎典禮暨「中國科學院學子論壇」當日在北京舉行,白春禮頒獎並致辭稱,「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更是中科院人的追求」。
  • 永州市中心醫院4名優秀人才獲表彰
    紅網時刻永州12月9日訊(通訊員 陳琳 劉寶玉)12月9日,從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傳來喜訊,永州市中心醫院4名優秀人才獲表彰。其中,永州市中心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江擁軍,零陵院區感染科主任金宇分別獲」永州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該院冷水灘院區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呂青山、零陵院區感染科醫師黃翹平分別獲「永州市青年英才」稱號。關山千萬重,山高人為峰。
  • 國科大心理學系成立大會舉行
    心理學系將凝聚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效果好、教育理念先進的師資隊伍,構建以精品教材、優秀師資為核心的高質量課程體系,力爭建設世界一流的心理學科;同時,針對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到的心理健康和社會治理等需求,積極踐行社會服務職能,培養德才兼備、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科研攻關能力的創新創業人才。
  • 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在吉林大學舉行
    【文/曲家偉 攝/生命科學學院】7月20日,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在吉林大學閉幕。本屆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編輯部主辦,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承辦。
  • 國科大舉行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
    白春禮談到,40年前,國家百業待興,人才斷層嚴重,中科院率先恢復研究生教育,在北京創建了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也就是國科大的前身。「趕超世界科學技術先進水平,培養優秀的科研人才」,是創建這所學校的初心。40年來,國科大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科學大家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其中包括108位兩院院士。在科教融合辦學模式下,國科大在讀研究生已成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 外語類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怎樣創新
    原標題:外語類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怎樣創新 40年改革開放,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回顧過往40年高校外語教育發展歷程,我們欣喜地看到,高校外語教育走過的40年,是創新辦學理念,提高服務能力,不斷適應國內國際形勢發展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40年;是推進學科多元,促進協調發展,不斷推進由單一性學科向多學科融合發展的40年;是調整培養方向,優化課程內容,不斷推動由單一外語專業和基礎技能型人才培養向寬口徑、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培養轉型的40年;是致力文化傳承創新,深化國際人文交流,不斷推動中國走向世界的
  • 國科大本科畢業生再交亮眼成績單—新聞—科學網
    國科大本屆本科畢業生繼續深造率超過87%,比第一屆畢業生還要高出2個百分點。另外,這屆本科生參與撰寫學術論文達60餘篇,部分論文發表在Nature等國際頂級期刊上,學術成果突出。 白春禮稱讚「同學們用艱辛的努力換來優異的成績,為學弟學妹們樹立了好榜樣」。 不僅學術表現突出,2019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的國際訪學和畢業論文同樣表現不凡。
  • 北京一零一中國科大聯合建設國科大附屬實驗學校人才共育新模式
    中國網5月17日訊 17日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懷柔籤約,雙方聯合建設「國科大附屬實驗學校」,打造校地合作共同體,探索從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此次合作,是普通高中推進育人方式改革的有益嘗試,也是北京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以來的首次強強合作。
  • 專家組:國科大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評審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報導顯示,專家組認為國科大已經構建起有利於創新成果產出和優秀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綜合辦學實力顯著提升,標誌性成果突出,全面實現了預期建設目標,科教融合辦學模式顯示出巨大優勢。
  • 國科大與滑鐵盧大學在數學院籤署博士雙學位合作協議
    國科大副校長吳嶽良介紹了國科大的歷史發展、辦學規模和辦學理念。他指出,國科大是在「科教融合」的體制下,與中科院所屬的100餘個科研機構在師資隊伍、學生培養、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的獨特大學;國科大基於中科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優勢和高層次人才資源,在理學、工學等自然科學領域具有明顯的學科優勢。他還重點介紹了國科大中丹學院雙學位計劃的實施以及國科大國際合作的開展情況。
  • 專家組:國科大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評審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報導顯示,專家組認為國科大已經構建起有利於創新成果產出和優秀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綜合辦學實力顯著提升,標誌性成果突出,全面實現了預期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