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大牽手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探索基礎教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2021-02-08 鄭眼看教育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將有新途徑,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與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以下簡稱「嘉銘分校」)合作辦學揭牌儀式舉行。雙方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示範基地」「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嘉銘分校)」。雙方合作的「科技創新實驗班」也將於今年新學期正式開始招生,計劃小學、中學各一個班。今後,雙方將深入探索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加強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讓孩子們愛科學、懂科學,引領科創人才的早期培養。

揭牌儀式上,國科大副校長楊國強表示,國科大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結合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基礎教育成功經驗,在科教平臺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師資培訓、學科建設、科學教育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合作,開放高精尖科平臺。未來,國科大將引入更多科教資源,在附屬學校開展科學素養培養工程等項目,真正打通優質資源進校園的「最後一公裡」,將科教融合的資源優勢和體制優勢進一步延伸到基礎教育領域,進一步提升附屬學校師生的科學素養。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集團黨總支書記張德慶表示,在陳經綸中學百年華誕之際,跟國科大開展合作,思考學校如何再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與國科大合作辦學,必將進一步強化學校科技特色,實施全人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希望雙方共同發揮資源優勢,讓更多學生享受優質教育,真正惠及區域百姓。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李升華校長介紹,此次與國科大的戰略合作,是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聯合開展拔尖創新人才的積極探索。嘉銘分校將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與國科大密切配合,創新機制,共同建設好國科大附屬實驗學校、「國科大科技創新實驗班」探索品牌共用、人才共育、課題共研、特色共創等方面機制,打造特色鮮明的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為經綸學子的成人成才搭建更加優質的平臺。

今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科技創新實驗班」將正式開始招生。據介紹,科創實驗班由國科大和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共同發起成立,計劃小學、中學各一個班。李升華校長介紹,實驗班並不是以學習成績劃分的班級,而是一種興趣班。國科大和嘉銘分校將為學生量身定製教育方案,學生將有更多機會進國科大實驗室、聆聽院士講座、開展科學實踐活動等。雙方將以此探索基礎教育階段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示範基地、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及科技創新實驗班的成立,將深入探索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實現資源融通最大化、互補發展生態化、育人品質高端化,對於加強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引領科創人才的早期培養,建設學校科技特色、提升辦學品質、為孩子們謀未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都有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大學和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合作辦學可謂「強強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建校40年來,國科大共計授予16萬餘名研究生博士和碩士學位,其中有108人當選為兩院院士。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始建於1921年,今年將迎來建校100周年,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經歷十七年的辦學歷程,現有6個校區,學生人數5100人,教師345人。2020年嘉銘五校區進入朝陽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考核優秀校行列,學生冰雪團隊在北京市中小學冬運會上包攬12枚金牌中的九枚,並獲得北京市奧林匹克示範校、冰雪特色校稱號。

相關焦點

  • 北京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三招破解│關注
    九年間,我所在的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由一校一址變成一校六址,學生由962人變成5300多人,但不變的是為一流學校建設一如既往的追求和付出、良好的社會聲譽與百姓認可。建校十七年,嘉銘分校傳承了陳經綸教育集團百年積澱與辦學文化,打造了基於區域實際的辦學特色。
  • 南開大學歷史學科基礎人才培養基地正式落地北京市陳經綸中學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 現場背景圖  為響應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強化基礎學科研究和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精神,打通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階段的銜接,強化高中階段基礎學科學生培養。
  • 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第36個教師節慶祝活動大會
    9月10日,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全體幹部教師齊聚嘉銘校區體育館,隆重召開&34; 第36個教師節慶祝活動大會。大會在工會主席劉小玲熱情洋溢的開場白中拉開序幕。全體嘉銘人新學期吹響不忘教育初心,堅持立德樹人,面向經綸百年,爭當育人模範的前進號角。
  • 陳經綸中學分校:初中學生的「夢想劇場」
    10年,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分校創造了一個奇蹟,從一所基礎教育薄弱校轉制而生的教育體制改革試驗校,在一無國家教育經費支持,二無成功教育經驗借鑑的情況下,經過10年的探索與創新,成為北京市基礎教育的優質教育品牌。  回顧學校10年來的發展,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分校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創新與發展之路。
  • 全人教育 全員提升——陳經綸中學教育集團2020年暑期校本培訓圓滿完成
    劉校長明確,經綸集團將繼續深入實施全人教育,以梳理、提煉、傳承、弘揚經綸百年優秀辦學文化為契機,繼續提升經綸辦學品質;以構建陳經綸中學教育集團的管理為抓手,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升綜合辦學效益;以堅持立德樹人為育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經綸學子;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築牢陳經綸中學教育集團質量的生命線等四大方面,著力加強集團建設。
  • 北京一零一中國科大聯合建設國科大附屬實驗學校人才共育新模式
    中國網5月17日訊 17日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懷柔籤約,雙方聯合建設「國科大附屬實驗學校」,打造校地合作共同體,探索從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此次合作,是普通高中推進育人方式改革的有益嘗試,也是北京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以來的首次強強合作。
  • 「校長之聲」校長之聲嘉銘分校校長李升華:相約在紫藤花開的地方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在這個來之不易、充滿希望的新學年,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李升華學校長為學生們送上深情寄語,希望學生們保持初心,努力前行,不負時光,逐夢啟航。讓我們一起來看李校長的深情寄語,哪句最能打動你的心?
  • 朝陽區2020年14所中學中高考成績!人朝、陳經綸、八十中棗營……
    2020中考成績中,陳經綸中學分校總及格率、總優秀率100%,各學科滿分205人次。 唐同學以578分位居全區裸分第三; 575分及以上全區53人,陳經綸中學分校佔5人; 570分及以上全區364人,陳經綸中學分校佔30人; 560分及以上考生120人。
  • 「強基計劃」剛剛出爐,這所京城中學名校提前下了盤大棋
    今天(5月17日),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懷柔籤約,雙方聯合建設「國科大附屬實驗學校」,打造校地合作共同體,探索從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尤為值得關注的還有,合作開展創新人才培養高端項目,試點在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本部開辦「國科大科技創新實驗班」,在集團其他校區開展「2+4貫通培養」項目。
  •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關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關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文/ 廖德泉(長沙市第一中學)長沙市一中創辦於1912年,是湖南省最早的省立公辦中學,現為省教育廳直屬的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學校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就開始努力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模式。2012年,經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教育局批准,學校和湖南師大附中,長沙市長郡中學、雅禮中學等四所學校啟動了現代教育實驗學校建設工作。六年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學校被認定為湖南省首批課程改革樣板校,階段性成果《探索教育教學新體系與學生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榮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校長王國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巴蜀實踐
    這是我們這些年取得的一點成績,巴蜀中學如何做的呢?巴蜀中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指導思想主要圍繞這四句話:塑造品格、厚積知識、培養能力、提升思維。巴蜀探索之一:凝心聚力。深學篤行、強化責任、名校擔當。一所學校要進行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特別是面對中高考成績的時候,我們做校長的要有定力,要有擔當。
  • 清華大學攜手成都外國語學校共建普通高中與大學拔尖創新人才銜接...
    為了從中學生中發現、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引導中學生從小樹立紮根基礎學科研究的志向,清華大學走進全國知名中學,開啟中學、大學拔尖人才銜接培養試點。11月14日上午,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試點基地正式掛牌成都外國語學校,這意味著今後將有更多清華大學教授走進中學,為高中生授課;更多高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與中學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無縫對接。
  • 從初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該怎麼做?
    據報導,12月18日,廣州市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共建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項目正式啟動,廣州計劃挑選12所中學作為實驗學校,設計專門的創新人才課程,從初中生開始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定位並非僅僅應對中考、高考,而是在未來的科學領域,有廣州人才的一席之地。
  •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雲泉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掃描文末二維碼可觀看完整發布會回放)以下是陸雲泉校長的演講內容:陸雲泉校長在京領榜單發布會暨諾獎創新論壇上的精彩演講01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參加諾獎創新論壇,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一個題目是:在強基計劃背景之下,作為中學怎麼去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我想從一零一中以前的思考和實踐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交流。
  • 打造新型實驗高中,培養拔尖創新型科技後備人才
    它就是由深圳市光明區政府和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以下簡稱「中科院深理工」)合作共建的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以下簡稱「中科附高」)。依託中科院深理工豐厚的教育資源,中科附高堅持「開門辦學、資源共享」,以構建科學與基礎教育創新融合的特色辦學模式、培養創新型科技後備人才為己任,旨在建設一所有中國氣派、有國際視野、有學府氣象、有大家氣質、有創新靈魂的基礎教育實驗高中。
  • 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申報通知
    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申報通知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2019年11月,清華大學啟動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建設試點經過為期一年的紮實探索和深入研究,決定即日起正式啟動建設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簡稱「拔尖基地」),與更多中學攜手,服務大局、擁抱變局、開拓新局,將拔尖創新人才的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做精做實,共同培養立志服務國家基礎學科發展和關鍵領域重大突破的拔尖創新人才。
  • 「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研究」成果《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新書出版
    《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人大附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經驗集萃》高江濤 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研究」成果《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 朱子平: 華附不「搶生源」,要為國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原標題:朱子平: 華附肩負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責任 近日,華附校長朱子平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華附肩負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責任,最應考慮的不是「搶生源」,而是為國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新快報記者 王娟 實習生 葉碧君   痛心先進科技品核心部件非國產 要為國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愛運動、愛音樂、愛私訪……不少熟悉朱子平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實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