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研究」成果《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新書出版

2020-09-09 新華網客戶端

《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人大附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經驗集萃》

高江濤 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研究」成果《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呈現人大附中早培十年成果,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人大附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試驗項目(簡稱「人大附中早培班」)是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掛牌,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與人大附中共同創建的。人大附中劉彭芝校長為該項目提出了「培養能推動人類進步的各個領域內的領軍人物、領袖型人才」的戰略目標。人大附中早培班領導和老師深入研究、勇於實踐,在學生選拔、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評價體系、升學機制等各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目前該項目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創新型人才。該書嘗試從人大附中早培班的德育實踐、課程實踐、師資隊伍建設、發現與評價、成果與展望等方面深入總結、剖析十年來取得的教育經驗和成果,希望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提供鮮活的實踐經驗。

該書主編高江濤是物理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人大附中副校長。他在書中的《勇于堅持,砥礪前行——記人大附中早培十年探索之路》一文,回望一代代人大附中人為超常兒童的發現、為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所從未停止過的探索腳步。他在文中寫到:「人大附中人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用心呵護著早培班,用心血和汗水澆灌,使它成長為一棵茁壯挺拔的小樹。但對於中國基礎教育來講,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與培養還是一棵幼苗,經不住任何狂風暴雨,需要更多有識之士給予陽光雨露。」

該書主創是人大附中的早培教育親歷者,他們將所做的探索經歷,從不同角度實實在在地反映在這本書中。書名「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表達了人大附中早培班老師們的期盼。

相關焦點

  • 成都教育局專家組到川大附中指導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
    中國網11月5日訊(鄧海燕)近日,成都市教育局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專家組姚進、邱小平、文宗、李嘉庚到四川大學附屬中學,就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進行專業指導。川大附中黨總支部書記、校長米雲林,副校長蘇梅,校長助理兼課程教學處主任張謙以及部分師生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
  • 北京大學:立足學科體系建設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也促使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國家對疾控人才、公共衛生人才、戰略科學家、創新型科技人才和「未來產業」人才的培養需求,已經提上了重要日程。高校育人工作面臨新課題。為此,北京大學將堅持「以國家需求為導向、以基礎學科為基石、以學科交叉為牽引」,持續優化學科、學術、學業「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努力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
  • 從初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該怎麼做?
    據報導,12月18日,廣州市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共建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項目正式啟動,廣州計劃挑選12所中學作為實驗學校,設計專門的創新人才課程,從初中生開始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定位並非僅僅應對中考、高考,而是在未來的科學領域,有廣州人才的一席之地。
  • 李成:助力早期科技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公益課堂
    李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分會常務理事北京微創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解——助力早期科技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人才關乎國家的發展與未來例如載人航天、國產大飛機C919、載人深海探測蛟龍號、珠峰測高、首次完成的航空重力測量等,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體現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離不開科技創新,更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但是,在巨大成果的背後,我們依然面臨著眾多待攻克、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難題與技術難題,甚至是卡脖子的關鍵技術。
  • 李成:助力早期科技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公益課堂
    ——助力早期科技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人才關乎國家的發展與未來,高考是人才選拔的公平機制,雖然只是人生極短的一段時間,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平臺,一個分水嶺。因此,國家出臺相應的頂層設計與規劃,通過夯實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來推進原始創新,關鍵的技術創新,尤其更為迫切的新時期下創新人才的培養。
  • 國科大牽手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探索基礎教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雙方合作的「科技創新實驗班」也將於今年新學期正式開始招生,計劃小學、中學各一個班。今後,雙方將深入探索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加強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讓孩子們愛科學、懂科學,引領科創人才的早期培養。
  • 改革傳統育人方式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2005年,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曾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個問題,後來被稱為「錢學森之問」。「李約瑟難題」和「錢學森之問」,不約而同指向我國學校教育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這一重大課題,擊中當前學校教育的痛點。正因為如此,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特別強調,要系統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著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 鄭州大學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快速發展前進中的鄭州大學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成長與嬗變,又如何培養一批批高素質人才?讓我們一起走進鄭州大學,感受它的獨特魅力。    優化結構,個性化培養拔尖人才    6月24日,鄭州大學與新華社籤署協議,共建「穆青研究中心」,培養高層次新聞人才。這是繼今年4月份鄭大與中科院籤署「錢三強英才班」之後的又一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
  •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關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學校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就開始努力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模式。2012年,經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教育局批准,學校和湖南師大附中,長沙市長郡中學、雅禮中學等四所學校啟動了現代教育實驗學校建設工作。六年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學校被認定為湖南省首批課程改革樣板校,階段性成果《探索教育教學新體系與學生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榮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校長邱勇:秉持科教融合核心理念 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
    科教融合要把科研平臺變為人才培養的平臺,把科研活動變成培養獨創精神和批判性思維的載體。博士生教育應著重培養學生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一流博士生教育體現一流大學人才培養的高度。碩士生教育應重點培養學生解決當代社會、經濟和產業發展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一所大學人才培養的活力。大學要深化科教融合,全面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推動一流大學的人才培養邁向新的高度。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秉持科教融合核心理念 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3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7月29日,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江蘇省負責同志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以下是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的發言:秉持科教融合核心理念 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
  • 北京大學紮實做好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
    北京大學紮實做好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 2020-11-30 來源:教育部   編者按:7月29日教育部簡報〔2020〕第23期  北京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把立德樹人作為研究生培養的根本任務,把提升質量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標,堅持以國家需求為導向、以基礎學科為基石、以學科交叉為牽引,持續優化學科、學術、學業「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努力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加強思政教育。
  • 如何更好地出重大成果與拔尖人才
    第二,我們未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是什麼?第三,如何更好地培育出重大成果和拔尖人才?第四,如何進一步加強科技與經濟、科技與教育的結合?」 「出成果、出人才」六個字,為國立科研機構的重要任務和使命之一。因此,答好白春禮同志提出的第三個問題——如何更好地出重大成果和拔尖人才,為回答4個問題的關鍵。
  • 打造新型實驗高中,培養拔尖創新型科技後備人才
    創新高本聯培模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協議,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中科院深理工,這是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後,中國科學院在國內設立的第四所大學。
  • 2021北京大學全球精英人才A計劃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
    (2010-2020年)》等文件要求,根據《北京大學「十三五」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和《北京大學新時期對外開放戰略規劃(2016-2020年)》的精神,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湧現的局面。
  • 清華大學攜手成都外國語學校共建普通高中與大學拔尖創新人才銜接...
    為了從中學生中發現、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引導中學生從小樹立紮根基礎學科研究的志向,清華大學走進全國知名中學,開啟中學、大學拔尖人才銜接培養試點。11月14日上午,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試點基地正式掛牌成都外國語學校,這意味著今後將有更多清華大學教授走進中學,為高中生授課;更多高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與中學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無縫對接。
  • 清華大學電機系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清華大學電機系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獲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清華大學電機系的成果《瞄準國家新需求,適應行業大變革,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校長王國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巴蜀實踐
    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巴蜀實踐,主要是巴蜀中學這些年致力於學科競賽的培養和強基計劃培養的思考與實踐。《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明確提出要重視頂層設計,優化基礎研究布局,做強優勢領域,完善高校專業設置,加強基礎學科教育和人才培養,補上冷門短板,把我國基礎研究體系逐步壯大起來,努力多出「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
  • 2017-2018學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入選學生簡介
    為進一步創新本科人才培養模式,鞏固人才培養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根據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三十條意見》及專業人才培養的國內外最新發展趨勢與社會需求,促使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學校於2017年11月出臺了《星海音樂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施辦法(試行)》,並組織開展2017-2018學年「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