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出重大成果與拔尖人才

2020-12-16 科學網

 

□張偲 黃良民

 

3月3日,剛剛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的白春禮同志設立「院長信箱」,向院屬各單位、院機關各部門主要領導發出258封信,開始「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他在郵件中提出4個問題:「第一,你認為我院目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什麼?第二,我們未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是什麼?第三,如何更好地培育出重大成果和拔尖人才?第四,如何進一步加強科技與經濟、科技與教育的結合?」

 

「出成果、出人才」六個字,為國立科研機構的重要任務和使命之一。因此,答好白春禮同志提出的第三個問題——如何更好地出重大成果和拔尖人才,為回答4個問題的關鍵。

 

拔尖人才,特別是適合中科院研究所生態的拔尖人才,在「創新2020」中更應立足於培養。當然,引進是培養的構件、補充和重要基礎。白春禮同志2月28日在中科院幹部大會上所講的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集中精力為良種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為拔尖人才的培養指明了方向、舉出了做法。「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識辨「良種」是前提,鋪墊適其紮根的「肥沃土壤」、播灑適其成長的「充足陽光」是關鍵。既不可富營養化,更不可營養不良;既不能陰霾終日,更不能烈日炎炎,否則只能造就病態或亞健康的人才。當然,「良種」應於「用進廢退」、「優勝劣汰」機制中產生。因此,營造培養拔尖人才的生態系統非常重要,其中尤以如下3個方面值得特別注意。

 

其一,適量寬鬆的考評體系是培養拔尖人才的重要機制。輕率浮躁與急功近利是拔尖人才培養的大忌,如何改進和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出臺有力的政策措施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前提。美國「嚴格進人,寬鬆考評」的機制值得學習。在成為研究所固定編制之前,能否在助理研究員與副研究員之間,提供一個2~3年的準副研究員崗位,之後通過嚴格考核評價後擇優轉為固定編制副研究員崗位?另外,國家通過全面啟動和健全事業單位社保、醫保制度,從而分擔一般性人才的分流,是保障社會和研究所和諧而應承擔的基本義務,亦是做成此事的前提。

 

其二,科研經費與支撐保障是培養拔尖人才的必備條件。把時間與精力凝聚於科研工作,而非著眼於科研經費爭取,不僅是「良種」冒尖應該具備的個人素質,更是研究所必備的基礎工作。目前,國家和部委層面上設置的競爭性科研課題比較繁多,不僅重複立項,而且有可能引發不良競爭,更重要的是浪費科技人員的寶貴時間,滋長不良現象的發生,進而消耗了科技人員的職業生命。建議國家的科技經費絕大多數納入行政劃撥,這有利於穩定持續研究隊伍和產出重大成果;少量經費用於具有較高科技造詣的專家(如年富力強的院士、傑青、「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獎主要獲獎者等)的自由申請。

 

其三,進一步完善三元結構工資制中績效獎勵工資的發放合法性。中科院現行「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績效獎勵」的「三元」結構工資制,經過多年實踐,在穩定隊伍、提高積極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合情合理的工資組成部分。在這裡,謹建議與財務、稅務部門溝通磋商,將現行「三元結構工資」中的績效獎勵工資在操作時更加合理化和合法化。

 

重大成果一般可分為兩類:自然科學類原創性成果與滿足國家需求類技術發明和集成創新性成果。自然科學類原創性成果主要靠拔尖人才的個人能力,只能在科學思想的自由碰撞、科學問題的自由辯論和科學實驗的自由探索中不斷催生和完善,只能在寬鬆和優越的環境中最終形成,是「讓樹木自由生長」的結果。滿足國家需求類技術發明和集成創新性成果要靠集成和組織,應在鎖定具體科技目標基礎上步步「倒逼」,是「規劃森林」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有很強的管理單元和很高的管理水平。

 

「一流的管理」是「四個一流」的基礎。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管理去服務,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管理去催生,一流的效率需要一流的管理去創造。沒有好的管理,研究所的穩定和維持都不容易,根本談不上發展。好的管理需要有「大業需攜手、重任貴同心」的「凝聚態」領導班子。因此,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非常重要;同時,強化管理部門和管理者(特別是處長等中層幹部)的職業培訓也是實現「一流的管理」之必需。

 

(張偲,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黃良民,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科學時報》 (2011-04-11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國家「拔尖計劃」2.0基地公布——希望這次能真正地選拔出人才!
    所謂的「拔尖計劃」已經有了十餘年的歷史,該計劃是教育部、中組部、財政部為回應「錢學森之問」於2009年開始實施的一項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驗計劃,旨在培養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國際領軍人才,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計劃的實施帶動了各高校不同類型的實驗班計劃的出現。
  • 國家「拔尖計劃」2.0基地公布——願這次能真正地選拔出人才
    ,培養出的高端人才又難以留得住,這對我國的科研事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拔尖計劃」2.0在人才選擇上要把握4個字:選、尋、留、創。選,要選出天才、鬼才。尋,要尋找偏才和怪才。留,要給天才、鬼才留成長的空間。創,要給偏才、怪才創機會。做到選、培、調有機銜接。這就意味著該計劃能夠更好地選拔出苗子,更好地培養,並且更好地留住人才,防止人才的外流。
  • 青年拔尖人才如何選拔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人才強省戰略,省委組織部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優」的原則,去年以來,組織開展了山西省第四批青年拔尖人才的遴選工作。這次遴選,對政策作了大膽革新,增加了創業類人才,放寬了人選條件和學歷限制,開闢了特殊人才支持渠道。這次突破,既是我省近年來人才政策的改革實踐,也使一批青年才俊脫穎而出,極大地改善了山西的社會形象與地位。
  • 青年學者論壇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選聘計劃聘期考核舉行
    他說,本次青年學者論壇既是一次考核匯報,也是一次學術交流,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工作中,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際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抓住學校優勢學科與國家戰略高度契合的歷史機遇,注重加強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研究,注重參與產教融合、科教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改革,注重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產出更多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實現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 湖南開展第二批智庫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工作
    華聲在線9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鄒晨瑩)近日,省委宣傳部決定開展第二批省智庫領軍人才和首批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工作,將從政治立場堅定、學術功底深厚、專注資政研究、成果影響較大的決策諮詢服務和公共政策研究專家學者中選拔產生,共20人左右,其中青年拔尖人才不少於5人。
  • 山西公布第五批10名青年拔尖人才 如何選出?
    近日,山西省委組織部公布第五批10名「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他們將分別獲得省財政60萬元或3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他們的加入,也使「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總數增至45名,進一步壯大了山西高層次領軍人才的後備力量。  具備哪些條件的青年人才能入選「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這些青年拔尖人才是如何選出來的?2月8日,記者進行了採訪。
  •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關於開展全省智庫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選拔...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關於開展全省智庫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工作的通知近年來,我省積極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有計劃地組織遴選了一批智庫領軍人才和省級智庫專家,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 「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研究」成果《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新書出版
    《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人大附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經驗集萃》高江濤 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研究」成果《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 我校舉行青年拔尖人才新年座談會
    會上,人事處處長、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王曉麗簡要介紹了學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項目和2019年度項目實施情況。首批23名校「青年拔尖人才」,經過一年培育,已有9人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多人發表高水平論文和獲批主持國家級項目,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果。2019年底,學校又遴選出了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36人。
  • 入選「青年拔尖人才」可享受特殊待遇
    據了解,根據《關於進一步引進和培育急需緊缺人才激勵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牡發〔2018〕12號)和《牡丹江市青年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市委組織部、團市委聯合開展第二屆「牡丹江市青年拔尖人才」評選工作,並將在工農業生產、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金融、藝術等領域從事研究(研發)管理、創作、教學、醫療、技術推廣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中,評選出30名青年拔尖人才
  • 重大喜訊!澳洲註冊會計師被列入"海南省拔尖人才"目錄
    近日,公會在中國再傳喜訊:海南省財政廳在其官網上發布《 關於國際註冊會計師高層次人才認定範圍的公告》,明確指出擁有澳洲註冊會計師資質,且在海南省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會計師,將從本月起可申請認定為海南省拔尖人才,並在申請成功後享有相關支持政策的資格。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與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開放門戶,對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落地具有重要作用。
  •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校長王國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巴蜀實踐
    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巴蜀實踐,主要是巴蜀中學這些年致力於學科競賽的培養和強基計劃培養的思考與實踐。《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明確提出要重視頂層設計,優化基礎研究布局,做強優勢領域,完善高校專業設置,加強基礎學科教育和人才培養,補上冷門短板,把我國基礎研究體系逐步壯大起來,努力多出「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
  • 北京大學:立足學科體系建設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與此同時,國際形勢的變化,給高校的海外引智和科技交流合作帶來了嚴重影響,迫切需要我們培養能夠實現「從0到1」重大原始創新的拔尖人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也促使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國家對疾控人才、公共衛生人才、戰略科學家、創新型科技人才和「未來產業」人才的培養需求,已經提上了重要日程。高校育人工作面臨新課題。
  • 第五批中青年拔尖人才開始選拔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許震寧)從即日起,按照省、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要求,我市開展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和市第五批中青年拔尖人才的推薦選拔工作,以加強我市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高層次人才的競爭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 湖南將公開選拔約20名全省智庫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近日,省委宣傳部發布通知,決定開展第二批省智庫領軍人才和首批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工作,擬共選拔20名左右智庫領軍人才和首批青年拔尖人才。
  • 《雲南人才風景線》:青年拔尖人才是怎樣煉成的?
    其中,有這樣一群青年人,他們不但年輕而且有為,在各自奮鬥的領域做出了成績,得到了認可,他們被稱為「青年拔尖人才」。 「普通青年」+「拔尖人才」的雙重氣質,這樣一群人會有怎樣的氣象和風貌? 明天(8日)中午12:00—13:00,《雲南人才風景線》帶你走進——《青年拔尖人才是怎樣煉成的?》。
  • 要避免學術拔尖人才被大材小用,什麼方案可以立竿見影?
    鑑於科研和智庫都高度依賴拔尖人才,本文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利用「網際網路+代表作」方法發掘拔尖人才,讓被埋沒或半埋沒的現有拔尖人才勝出並充分發揮作用,此法簡單易行,立竿見影。為此,本文探討三個問題,一是我國有多少拔尖人才被大材小用?二是如何快速甄別這些拔尖人才?三是切實可行的啟動方案。
  • 改革傳統育人方式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2005年,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曾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個問題,後來被稱為「錢學森之問」。「李約瑟難題」和「錢學森之問」,不約而同指向我國學校教育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這一重大課題,擊中當前學校教育的痛點。正因為如此,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特別強調,要系統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著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 重要通知 | 杭州市「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領軍人才遴選...
    「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領軍人才遴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支持對象   圍繞我市重點發展產業領域,選拔支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高超專業水平,在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中具有重大創新貢獻,創造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成長為領軍人才潛力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重點支持具有高超技能水平、良好職業道德,在技術革新、發明創造中有重大貢獻,或在培養技能人才和傳授技藝等方面業績突出
  • 清華大學電機系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清華大學電機系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獲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清華大學電機系的成果《瞄準國家新需求,適應行業大變革,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