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充幾次可自己買一個,還用嗎?

2020-12-11 中證網

  「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不是才一塊錢嗎?」經過了5年的發展,不少習慣了共享充電寶的用戶突然發現,這不起眼又離不開的充電寶,不知何時已變成小小「吞金獸」。

 

  租充電寶嗎?99元的那種

 

  平時喜歡刷抖音和微信聊天的吳女士,外出經常遇到手機電量告急的情況,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幫她解決了這一後顧之憂。但最近,她開始考慮出門多帶一個充電寶。上周日,吳女士在北京朝陽區某商場吃飯,租借的充電寶只充了30分鐘,就扣了3塊錢,才覺得有點不對勁。「我記得去年還是一小時一塊錢,什麼時候漲了好幾倍?」

 

  吳女士之前開通了免密支付,所以沒注意過結算金額,她感覺自己不知不覺被割了韭菜。「如果不是朋友提起,我都沒注意到漲價。按我這個使用頻率,估計花的錢早就夠自己買一個充電寶了吧!」

 

  與頻繁使用共享充電寶的吳女士不同,何先生只是偶爾使用。在他的印象中,充電寶的租用價格一小時只要一塊錢,使用很方便。但共享充電寶在解決燃眉之急的同時,也惹出過麻煩。

 

  「手機上顯示附近網點可歸還,但去了之後發現機器滿了,有時候就忘記歸還。」去年9月,借了一個「街電」充電寶,附近網點一直沒有空位,幾天之後,何先生被封頂收費99元,該充電寶歸他所有。「但其實這種普通充電寶根本不值99塊,遇到電商平臺打折,五六十塊就可以買到一萬毫安的快充移動電源。」

 

  除了沒有歸還導致被迫回購充電寶,在黑貓投訴上,有消費者還遭遇被收99元的情況。「去年用了一次咻電共享充電寶,當時顯示歸還成功,扣了4塊錢,最近又想用的時候顯示我上次沒有歸還,現在還要扣我99塊。」

 

  漲聲一片,最高漲五倍

 

  針對共享充電寶漲價一事,記者諮詢了多家企業。街電的客服表示,最近是有部分櫃機價格輕微提升,是不同區域的門店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收費標準,不是平臺統一提價。怪獸充電也表示,不同商家有不同收費標準。

 

  為了驗證上述答覆,中新網記者近日在北京的旅遊景區、商場等場所進行了走訪,發現共享充電寶的價格與所處地段關係密切,且各家存在不同程度上漲。

 

  具體來說,「街電」每日封頂價格從20元漲到了30元;除旅遊景區提升至5元/小時以外,其餘人流量較大的地點均提升到了3元/時。

 

  「來電」的每日封頂價格20元未發生變動,每小時價格提升至2-3元。

 

  「美團」雖然是充電寶市場新玩家,但走的不是低價路線。在旅遊景區高達6元/時,其餘人流量較大的地點為3元/時。

 

  「怪獸」每日封頂價格28元,僅次於「街電」;值得注意的是,該品牌單位時間價格不分場所,均為每小時4元。

 

  從走訪情況來看,各家使用價格出現普遍上調。與此前「每小時一元」的價格相比,「美團」充電寶價格最高漲了五倍。

 

  在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看來,共享充電寶漲價的原因主要是市場需求增加,而新增供應不能滿足需要,加之維護保養的成本不斷提高,導致共享充電寶漲價,這些是純市場行為,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策略和手段。

 

  但宋向清也表示,由於共享經濟領域很多屬於新生事物,許多法律問題沒有在法律條文中體現,導致部分共享充電寶等共享經濟出現監管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夠等。因此,加大監管力度、加強監管效果是必由之路。

 

  誰在悶聲發大財

 

  共享充電寶是搭著「共享經濟」概念的東風起飛的。2014年,戴威創辦ofo,讓「共享經濟」模式走入大眾視野。也是在這一年,來電科技成立,成為第一家共享充電寶企業,隨後越來越多玩家加入戰局。

 

  在經歷了王思聰「共享充電寶能成我吃翔」的質疑後,2017年,怪獸充電、小電、街電、來電四家企業拿下總額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隨著中小玩家的出局,到2019年下半年,基本形成了以「三電一獸」為頭部的市場格局。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與關鍵詞「共享充電寶」相關的項目品牌共有160個。但據Trustdata數據,2019年,「三電一獸」四家公司已佔據共享充電寶市場96.3%的份額。這四家公司中,街電以28.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小電和怪獸分別以27%和25.1%的份額緊隨其後,來電以15.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

 

  在擴張的幾年間,為了培養用戶習慣,各家不約而同採取了低價模式。「前半小時免費」、「一小時只要一元」的策略遍布整個共享充電寶市場。

 

  為了能夠入駐更多店鋪,代理商給商家開出了足夠有吸引力的條件。北京海澱區一家火鍋店的負責人告訴中新網記者,他們餐廳裡安裝了兩個24個充電寶的充電櫃,與品牌商籤的是7成收入的合約。

 

  該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如果一個充電寶一天被使用5次,按單次使用費3元計算,兩個櫃機每月能給火鍋店帶來大約1.5萬元的分成收入。

 

  至於KTV這樣的娛樂場所更是共享充電寶商家的必爭之地。代理商為了入駐,除了分成70%-80%,還會額外給一萬元入駐費。但即使如此,由於單價較高,也可以在半年內收回成本。

 

  商家盆滿缽滿,共享充電寶企業更不必說。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完成79.1億元的交易總額,同比增長141.3%,行業頭部的四家平臺均已實現盈利。

 

  2017年,在聚美優品創始人、街電董事長陳歐投資「街電」時,王思聰並不看好共享充電寶這個行業。如今共享充電寶卻普遍漲價,像共享單車行業一樣進入「收割期」。當初放了豪言的王思聰如今又是何感想?

 

  艾媒諮詢預計,2020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達4.08億人。但問題在於,漲聲一片的共享充電寶,還能吸引到這麼多用戶嗎?(記者 張旭)

 

相關焦點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網友直呼:用不起!
    「共享充電寶真是越來越貴了,充幾次都夠我買個新的充電寶了 。」「充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兩三塊錢。」最近,不少網友議論,共享充電寶 「悄悄」 漲價了。11月27日,記者探訪南京的商場、高鐵站、景區和街邊小店發現,同一品牌共享充電寶在不同場所,價格會有所不同,其中比較貴的是6元/小時。多家共享充電寶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沒有統一提價,對部分消費場景的價格會有所調整。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網友直呼: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 50 分鐘,要了我 6 塊錢,以前一小時才 2-3 塊。"經過了 5 年的發展,"共享充電"行業如今為何突然"悶聲漲價"?"共享充電"橫空出世2015 年,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崛起,共享充電寶誕生。數據顯示,2015 年全年我國有 355 家充電寶相關企業進行了註冊。然而,這段時間卻是共享充電寶艱難的開拓期。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 誰在悶聲發大財?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 誰在悶聲發大財?】「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不是才一塊錢嗎?」上周日,吳女士在北京朝陽區某商場吃飯,租借的充電寶只充了30分鐘,就扣了3塊錢,才覺得有點不對勁。「我記得去年還是一小時一塊錢,什麼時候漲了好幾倍?」吳女士之前開通了免密支付,所以沒注意過結算金額,她感覺自己不知不覺被割了韭菜。「如果不是朋友提起,我都沒注意到漲價。按我這個使用頻率,估計花的錢早就夠自己買一個充電寶了吧!」
  • 廈門: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 你發現了嗎
    原來1元/小時 現在3-4元/小時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 你發現了嗎記者調查發現,多個品牌漲價明顯,還存在同一品牌充電寶,在不同類型門店要價不同的情況市民吐槽每天都租兩小時半個月夠買一個了「漲價了!現在每使用一次共享充電寶至少都要花費三、四元錢。」
  • 共享充電寶漲價真相
    打開社交媒體,對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表達憤怒的用戶不在少數,甚至還上了微博熱搜。過了一個節日就漲價 1 塊錢、一小時 10 塊錢的共享充電寶,如果還不上就扣 99 元……年輕人繼失去車釐子自由之後,連充電寶自由都快失去了。張洋自詡沒有什麼電量焦慮症,平常出門也不會太關注手機電量,沒電的時候就用共享充電寶。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50分鐘6塊錢!你還會用嗎?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這背後,有店鋪和商家的租金因素,也是共享充電寶公司抓住了人們「手機沒電寸步難行」的痛點。經過了5年的發展,「共享充電」行業如今為何突然「悶聲漲價」?1「共享充電」橫空出世2015年,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崛起,共享充電寶誕生。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50分鐘6塊錢你還會用嗎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這背後,有店鋪和商家的租金因素,也是共享充電寶公司抓住了人們「手機沒電寸步難行」的痛點。經過了5年的發展,「共享充電」行業如今為何突然「悶聲漲價」?
  • 中國台州網丨共享充電寶悄然漲價,你還租嗎?
    掃一掃了解更多精彩△椒江一家餐館擺放了兩臺共享充電寶櫃機椒江現代天地三樓一處的共享充電寶租用價格隨著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商場、餐廳、理髮店等人流稍大些的場所,走幾步就能借到一臺共享充電寶不過,便利的共享充電寶最近傷了不少台州人的心。不少用戶突然發現,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從最初的每小時1元,漲到兩三元,有的還超過5元,好似不明真相就被「割了韭菜」。共享充電寶租用價格悄悄上漲路橋人徐曼霏平時愛刷抖音和微博,手機是一刻也不能離身,100%的電量只能熬半天。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 部分地區租用價格達到10元/小時
    不過,最近有不少用戶發現,共享充電寶已經悄悄漲價了。從最初的1元/小時,到2-3元/小時,再到如今部分景區充電寶的租用價格已經達到了10元/小時。並且有用戶反映稱,同一條街上不同店鋪內同一公司的充電寶租用價格也不盡相同。不少網友戲稱,租用幾小時的價格已經夠買一個新的充電寶了。那麼,共享充電寶為何悄悄提價?是否合理?用戶又能否接受?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網友: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15分鐘5元錢
    關注我們 來源:今日網際網路看點(ID:ITkandian)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最高一小時8塊錢!你還用得起嗎?
    然而,最近不少消費者發現,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原來租金只要1塊錢一小時,現在有的已經悄悄漲到8塊錢一小時!這些高收費的共享充電寶主要集中在景區、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但相對難進駐或難維護的地方。而如今王思聰的預言落空,共享充電寶不僅活下來了,還紛紛漲價了!但也有人發現,在不同的地方,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方式是不同的。「北京西單某餐飲店街電的桌面式機櫃充電寶,租金每小時2元,前5分鐘免費,每24小時20元封頂。」
  • 10蚊一個鍾?共享充電寶瘋狂漲價!東莞人你還會用嗎?
    「使用共享充電寶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 消息一出立馬衝上熱搜! ▼ 10元/每小時,比特斯拉充電還貴 據了解此前市面上 共享充電寶價格多為1.5元/半小時、2元/半小時
  • 共享充電寶漲價:充50分鐘要6塊錢 打工人用不起了
    、"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最近,很多網友吐槽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崛起,共享充電寶於2015年誕生,最初是1元/小時,相較現在來說堪稱"白菜價"。共享充電寶最初並不被看好,王思聰甚至在朋友圈諷刺街電稱,「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 瘋狂漲價後,共享充電寶就能盈利嗎?
    由於共享充電寶解決的是人們的應急充電需求,消費者對價格並不敏感,所以三電一獸雖然算不上是「明碼標價」,但很多消費者都是用過幾次之後才發現價格發生了變化,這也讓不少人感嘆,今後要隨身攜帶充電寶,共享充電寶用不起了。共享充電寶四巨頭想盈利,漲價是一個選擇,但如此規模的漲,就不怕一刀割到韭菜根上嗎?
  • 悄悄漲價的共享充電寶 在悶聲發大財?
    當下小電處於上市輔導緘默期,另外三家也還陷在競爭裡。該人士覺得,共享充電寶從不被看好,好不容易熬到「悶聲發財」,又何必自我傷害?共享充電寶沒新聞,這話可不是我說的。一個在共享充電寶行業做了2年多的PR最近辭職了,因為「業務能力得不到提升」。她告訴投中網,「共享充電寶行業很安靜,在公關方面沒什麼事兒做。」比如融資,2017年後就很少了。
  • 充電寶又開始悄悄漲價了,你有感覺嗎?
    每小時1元的共享充電寶已經成為歷史,不少用戶發現,部分景區的充電寶已經高達10元/小時。商品一到景區就漲價的魔咒讓共享經濟也不能免俗。目前共享經濟服務模式中也就只有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還在不斷擴大市場,可見兩者皆是用戶剛需。當商業模式日趨成熟,流量變現和壓榨利潤成為了資本收割的最後手段。漲價如期而至,資本最終露出了貪婪的嘴臉。
  • 隨處可見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你還敢用嗎?
    共享充電寶大家都不會陌生吧!雖然小黑有很多充電寶,但經常出門時會忘帶,所以共享充電寶就成了不時之需。不過最近共享充電寶被植入木馬的新聞,引起了熱議。那麼如今的共享充電寶還能放心使用嗎?共享充電寶漲價太猛!小黑還記得前幾年,共享充電寶剛進入市場的時候。
  • 共享充電寶被公安部點名:漲價還沒治你,肆無忌憚向用戶隱私下手
    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俗稱共享充電寶;二是,火車站、汽車站裡面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做活動、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對於火車站的三無產品和免費贈送的充電寶,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還是會心存警惕,受騙上當的或是少數。
  • 共享充電寶一路漲價,王思聰吃了幾坨翔?
    剛刷新聞,看到一個關於共享充電寶的「大醜聞」。有專家說,如果使用能夠傳輸數據的充電線,充電寶就能將惡意程序上傳至手機,斷開後依然能操控手機,甚至進行實時監聽。這年頭,逛商場、下館子,沒用過共享充電寶的人,大概也算是珍稀動物了吧。
  • 從漲價到植入木馬,不講武德的共享充電寶,還有多久才涼?
    加價又加量,共享充電寶風波再起!共享充電寶最近可算是好好的火了一把。先是暗戳戳的漲價被發現,一小時4-10元的價格讓人直呼用不起,隨後公安部關於木馬植入的提醒,又引起了人們對信息安全的擔憂。其一是因為格局基本穩定,除了三電一獸和美團以外,共享充電寶市場已找不到其他的攪局者。這是一個行業準備進入收割期的標誌,只要熬過去怎麼都能賺,沒人願意輕易放棄這個機會。漲價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離不開共享充電寶了。面對這些剛需人群,一定程度內的漲價根本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