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只有漢人和滿人留辮子嗎?新疆和西藏等地的人為何不留辮子?

2020-12-12 李家萬事興

「易服剃髮」主要是針對的漢人群體,對新疆、西藏、蒙古這些地區反而沒有嚴格的控制。因為清朝入主中原後,漢人是主要群體,地處偏遠的地方,即使命令達到,也很難達到管理的目的。

而且各個民族中的關係也盤根錯節,其實那時候很多少數民族也並未遵守「易服剃髮」的規定,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特點,所以這道命令反而只能約束人口眾多的漢人了。

回疆剃髮反而是賞賜

和中原地區的強制不同,回疆的剃髮是一種賞賜,這是至高無上的獎勵。漢人一開始也不接受這種怪異的習俗,甚至發生過很多流血事件,因為在漢族人的思想觀念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是清兵入關就要求漢人改變習俗,這確實容易引起方感。

除卻漢人習慣外,早期的「金錢鼠尾」造型確實也不太好看。對於新疆的剃髮政策又大異於漢族,新疆的伯克們反倒不得輕易蓄留髮辮,生活在新疆的漢人、漢回不得隨意剃去髮辮,這一部分人是要蓄留髮辮的。

從這些不同的政策來看,清朝統治者是以拉攏的方式對待少數民族,又以強制的手段在控制漢人。

清朝的頭髮變遷。所以在新疆的漢人還是會被強制留髮辮,對於非漢人政策不同,有些在新疆的漢人為了逃避剃髮還會冒充少數民族。

總之,民族要求與政策不同,所以新疆的蓄留髮辮的情況也有所區別。各城回子王公以下之有世職,及盡忠有功伯克之子孫,願留長髮辮者,準其蓄髮。其餘伯克之中,如有願留髮辮者,亦會獲得準許,而四品以下概不準蓄留髮辮,以示限制。

入主中原的政治需要

清政府入主中原後,立刻頒布了「剃髮令:「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雖然命令是出了,可是響應者寥寥無幾。滿清雖然入關,實際上天下尚未穩定,很多地方都還是地方政權說了算。

南方少數民族,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地區,完全還處在地方政府的統治之下,不要說新疆、西藏、蒙古了,就說湘西苗族、四川彝族等等,哪一個少數民族是立刻就被徵服了。

對於那些無法立刻就掌控的地方,只能採取懷柔政策,蒙古跟滿族很早就結盟了,強制與否都不重要,留不留髮辮都無所謂。

但是已經加入八旗的蒙古人,就必須嚴格遵守剃髮令,對於正在拉攏的漠南蒙古,就從王公貴族開始實行。對那些尚且沒有被徵服的蒙古人,清政府就慢慢的熬他們,等到他們周邊的人都剃髮易服之後,他們也會改變自己的習慣。

正因為有了這諸多的問題,清朝統治者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在能強制的地方儘量強制,不能強制的地方也只能順其自然。

新疆、西藏這些民族複雜的地方所採取的辦法與蒙古差不多。最好的辦法就是熬,等大家都差不多了,易服剃髮就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至於那些勞神費力的地方,他們也懶得去管理,畢竟又偏遠,又沒有什麼好處。

統治者不是一味的要用武力去統治天下,如果損失大於收穫,他們也不願意去冒那個險,要坐穩江山,不打兩手算盤,去權衡利弊,怎麼能保住江山無虞。

相關焦點

  • 清朝時的人為什麼要前面露額頭,後面扎辮子
    滿人是遊牧民族,整天騎在馬背上,留著辮子更為方便。很多遊牧民族像蒙古和女真這些也都留過辮子。還有一點是因為在馬背上射箭時頭髮凌亂會遮擋視線要求所有漢人,為了防止這一點,所以遊牧民族大多會把頭髮紮起來編成辮子。
  • 在強制命令留辮子的清朝,禿頂的人該怎麼辦?
    公元1644年,剃髮令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震醒了所有的漢人,代表著孝之始也的傳統和發不能損的觀念讓漢人百姓喊出「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的口號,而滿清朝廷則針鋒相對下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可見在當時要想活命首先就得看你頭上有沒有辮子,要是沒有說明你不支持朝廷的法令,小命堪憂啊!
  • 你知道清朝人為什麼要剃頭留辮子嗎?我來告訴你答案
    我們看過很多清朝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在這個其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清朝人為什麼都要剃髮留辮子呢?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那麼我們現在就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為什麼清朝的人要剃髮留辮子呢?
  • 滿清時除了漢人滿人留長辮子,其他少數民族也這樣嗎?
    滿清入關後,就開始強迫漢人剃髮留長辮子,改變了漢民族幾千年來的髮式和著裝習俗。當時處於滿清統治下的其他少數民族,有沒有像漢族一樣,也被強迫剃髮易服呢?剃髮易服,是滿清取得統治權後進行的一項政策,主要是想從精神和肉體上摧殘其他民族的抵抗。
  • 清宮戲都是騙人的,清朝辮子頭其實是這個樣子的
    實際上歷史上真正清朝髮式是金錢鼠尾,就是留的髮辮要比小拇指還細,要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幾乎就是光頭)到了清朝後期才形成了今天看到的那種「牛尾辮」的樣式,以前的畫風可是相當清奇的,相信現在的所謂的偶像、小鮮肉也是很難駕馭的。
  • 清朝人都要留辮子,大概要等100天才能洗頭,真的是受不了
    如果要剔了頭,那就是出家了當和尚,放下塵緣,無父無母,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剪髮的,剪髮如同斷頭,是懲罰人的一種刑罰,古人把頭髮看的非常重,剪頭髮就相當於斷頭,三國時的曹操就有一個剃髮代首的典故,可見剪頭的嚴重性。
  • 清朝男人的辮子有多髒,很多人一年也不洗,解開裡面全是蝨子
    男人留辮子,是清朝特有的產物。滿清入關後,為了摧毀漢人對清軍的反抗,就強制要求漢人改變髮型,統一留辮子,所謂「留頭不留髮」,以此來區別你是否真的歸順清軍。和我們只電視裡看到的不同,清朝人的辮子一開始並不是那種「陰陽頭」。
  • 清朝留長辮子的男人,多久洗一次?英國傳教士說令人作嘔
    清軍入關以後帶著自己的軍隊進入了紫禁城,正式建立了清朝。同時清朝還受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影響,頒發了一個政令。清軍正式建立了清朝,他們成為了皇帝,此時頒發了凡是平民百姓必須剃掉一部分頭髮,只可以留辮子。無論是男是女,不遵從者就以謀反罪論處。因此生活在清朝的人,無論是男是女都會留有辮子。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雍正是這兩年演繹版本比較多的清朝皇帝,拿《步步驚心》和《甄嬛傳》來說,吳奇隆相對年輕的形象給人一種冷酷出塵的感覺,他的背影,長長的髮辮繫著發繩,尤其他特殊的怪癖,不讓別人摸他的髮辮,好奇心驅使更加讓人關注他髮辮。
  • 溥儀死後,身體1樣東西,留在博物館中被參觀,遊客:長這個樣子啊
    在封建時代,古人一起留著頭髮,可是到了清朝不一樣,頭髮就沒有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針對漢人來說的,這是漢文化。可是滿人沒有這個文化風俗,所以他們不必遵從。 滿人是馬背上的民族,為了騎馬跑得快,他們就把頭髮剃了,只是在後面留了一小撮,像是老鼠尾巴一樣,這是清朝滿人早期的髮型。
  • 清朝人留的「辮子」有多髒?英國傳教士:頭髮解開時,當場嘔吐
    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雖然各地反清的事業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畢竟清軍在初期戰鬥力還是十分強盛的,於是慘絕人寰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讓很多人不敢再有反抗的心理。在清朝統治者殘酷的鎮壓下,很多漢族的男子不得不違背祖訓,開始剃髮留辮,以求活命。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近些年來,關於清朝的電視劇接連上映,比如說《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都是很不錯的宮鬥劇,即便是現在,依然還有人重複地看。不過大多數清朝劇,講述都是後宮的爭鬥,還有皇帝的有一些故事。
  • 清朝男人的辮子多久洗一次?為何英國傳教士直呼令人感到噁心呢?
    在清人入關之後,為了統一思想,也開始強迫漢人也開始留長辮。在「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執行口號下,人人的腦後,都留有一根長長的辮子。其實對於富人辮子清洗起來也並不是很麻煩,因為當時留這種鞭子都是滿清八旗的一些貴族子弟,他們在清洗鞭子的時候都是由手下的丫鬟來做。
  • 清朝的辮子有多醜?簡直不堪入目,不要再被清宮劇騙了!
    清宮戲都是一群髮際線沒了一大半的阿哥和皇上和頭上頂一堆東西的妃子們每天撕逼嬉戲打鬧的畫面。尤其是這些清朝的皇帝和王爺們全是這種陰陽頭,前半部分剃乾淨,後半部分編成髮辮。
  • 清朝留辮子的男人常洗頭嗎?真相有點噁心,看完就知道了!
    在中國的古代,流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剪髮的,剪髮如同斷頭,是懲罰人的一種刑罰。例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是因為自己的馬匹踐踏了稻田,違反了他定下的軍令,當場就要拔出寶劍自刎,在眾人的苦苦勸諫下才用斷髮代替,所以除非是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正常人一般都不剪髮。
  • 真實的清朝男人的「辮子」,醜到讓你無法直視!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實際上清朝的髮型比這個還要醜!!!要醜!!!醜!!!大明崇禎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入關的滿洲貴族下令全體漢人無論官民都必須學滿洲人削髮垂辮,但凡不從者一律斬首。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伴隨著這項政策的推行,整個中國處於一片腥風血海之中,凡是不肯剃髮的中國人盡數被殺,死者千萬之多。人口最密集的四川當時甚至被砍成了無人區...
  • 你們覺得,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呢?
    後來明朝滅亡,滿洲人進入長城以南的中原地區後繼續施行這一政策,由於這和漢人的傳統思想有極大的出入,所以招致漢人特別是江南一帶漢人的強烈反對,於是滿洲人採用暴力手段去強行推行,期間發生許多屠殺漢人的事件(之前在遼東也發生過),當滿洲人把反抗的漢人屠殺了一大批之後,剩下的漢人基本都選擇了剃髮易服來保命
  • 清朝人辮子那麼長,洗起來很費事,有時候一百天都不能洗頭髮
    但是在之前,都是不留辮子的啊,自從滿人入關之後,這長辮子也就成為了清朝的一大特徵,這種打扮知道近代才被廢棄。但是滿族人為什麼都要把頭髮綁起來留個辮子呢?清朝人辮子那麼長,洗起來很費事,有時候一百天都不能洗頭髮這就要從滿人的先人說起了,滿清人的先人是一個遊牧民族---女真族,長時間以遊牧為生。關於他們為什麼不剪頭髮,有兩種說法,一個是他們講究身發體膚,受之父母,所以,他們都是蓄髮蓄鬚的;還有一個就是他們長時間在東北地區日子,要靠頭髮來保暖。由於要長時間騎馬遊獵,長長的頭髮總歸有些不方便,所以就把頭髮綁起來成了辮子。
  • 清朝的辮子,真的是電視劇裡那樣嗎?一開始的樣子很難看
    所以說古代男子都留長頭髮,鬍子也不刮。直到滿清入關,強制推行辮子頭,才讓天下人換了髮型。至於那些不願意換的,都被殺死了。不過清朝初代的辮子,和我們印象中電視劇裡的還是有些不同的。最初的清朝髮型,真的就只是一條辮子。我們熟悉的那種半頭式,直到清朝中葉才流行起來。接下來就讓我們聊聊,清朝的辮子是如何發展的。
  • 清朝的辮子有多醜?真的不堪入目,原來我們被清宮劇騙了這麼久
    很多人都想穿越到清朝,主要原因是覺得清朝人的服裝髮飾很好看,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清朝辮子是怎麼樣的呢?歷史上真實的辮子並沒有影視劇中的那麼好看,就算現在的小鮮肉也很難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