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主權時代,客戶特徵是什麼?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佔據絕對份額?在新品暴增的Z時代,良品鋪子應該構建什麼樣的品牌體系?……」
12月2日晚,在2020清華大學工商管理案例大賽暨「管理案例研究實踐」活動決賽現場,數百名MBA同學和評委熱烈分析、討論著以上話題。這是良品鋪子作為三個比賽企業案例之一,被「解剖」式分析研究。
2019年起,良品鋪子開始進入國內商學院研究視野,先後被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的案例庫收錄,作為企業案例在各商學院的本科、MBA、 EMBA及創新創業學院等課堂被用於教學和深度研討。
從一個地方零食品牌到行業領先品牌,良品鋪子為什麼能讓中國頂尖商學院同時關注?
從各家案例庫來看,品牌定位、供應鏈、數位化轉型,是將良品鋪子納入視野的幾個關鍵詞。
復旦大學商學院案例研究員張潔友認為,良品鋪子是一個不「偏科」的企業。2006年成立以來,圍繞「把全世界的零食搬到顧客家門口」理念,良品鋪子重點在產品、品質、供應鏈、全渠道和數位化轉型等方面,不斷進行「夯基之戰」。
張潔友表示,「公司治理+新技術」是良品鋪子在新零售競爭中成功「上岸」的兩個重要因素。良品鋪子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有完善的組織結構,能夠圍繞明確戰略目標去打仗;同時,良品鋪子是一家積極擁抱新技術的公司,這讓它在每一輪的商業重塑中,能夠運用先進的數位技術,處於商業變革的中心。
商業的本質是打造好的產品。一直以來,「注重品質」都鐫刻在良品鋪子很多實際業務動作上,「不偏科」的良品鋪子也是以此為核心修建自身的「護城河」。
案例訪談中,良品鋪子創始人楊紅春表示,「我們有兩點和同行不同。第一,始終堅持做最高品質的商品,最高標準的商品;第二,渠道差異,不做批發,庫存管控不到的地方,就不做這個生意」,這兩點的核心,其實就是研發生產並確保銷售高品質的商品。
良品鋪子所在的休閒零食賽道,是一個大行業小企業的市場。經歷十多年的發展,尤其是2015年以來,營業收入連續保持20%增長的良品鋪子,到了一個迭代新節點,需要著眼進一步形成競爭優勢的差異化能力,避開「紅海」之爭。去年初,良品鋪子確定聚焦「高端零食」,並作為未來十年的戰略發展方向。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給了企業更大的想像和變革空間。
眼下,面對中國休閒零食行業萬億級的發展規模,良品鋪子提出了成為千億級企業的戰略目標。已經完成上市的良品鋪子,即將面對的是資本市場的考驗——新的成長目標對公司提出構建品牌體系的新要求。接下來,良品鋪子將對新的品牌戰略進行長期的高度投入。
「在走向千億的道路上,需要構建品牌矩陣,形成兩多(品牌品類多樣化)兩全(全渠道全地域)的企業願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胡左浩表示,良品鋪子這個案例會給同學們更多討論空間。對於這家企業,他也會持續關注,並建議未來「良品鋪子要做品牌運營平臺、生態鏈的組織者、知識的賦能專家」。
在商學院案例研究中,良品鋪子一路走來的信息化和數位化轉型,是商學院眼中極具亮點的部分,特別是其對數位化中臺建設的看重與投入。
傳統零售起家,卻頗具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基因,特別是近年來花大力氣建設的業務和數字中臺,支持幾十個渠道的不同活動,幫助良品鋪子真正做到數據驅動的全場景營銷。
2020年,「不偏科」讓良品鋪子相對平穩的度過疫情「黑天鵝」。彼時,總部位於武漢的良品鋪子受到疫情衝擊,區域所有門店停擺,然而良品鋪子並沒陷入絕境。從財報來看,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16%。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毛基業院長表示:「商學院的案例必須具備啟發性、前沿性、領先性,能夠成為行業的最佳實踐。而良品鋪子從數位化轉型上來講,非常有代表性,可以說做到了全球最佳實踐,是個標杆企業。」
近些年,國內各商學院研究案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主要引進和使用西方的案例,像通用、微軟、星巴克等知名公司,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以及本土企業競爭力提升,各商學院也在積極開發中國主題的高質量教學案例,成為商學院日常教學研討的企業案例範本。
企業作為構成國民經濟的微觀細胞,有著經濟發展風向標的作用。而成為經典案例的良品鋪子,也將繼續在商學院的動態觀察中,在這個迭代變化的消費者主權時代,不斷探索自己的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