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帆船靠風航行,遇到逆風還能走麼?

2020-12-27 騰訊網

在古代,船的主要動力來源,就是風;順風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帆船能夠快速前進,那麼當風向是側風或者逆風時,帆船如何前進呢?

在中國稱為「嗆風,之字拐",是力學分解的巧妙運用,不僅有「嗆風帆,而且還有「嗆水板"把風力分解力垂直於帆和平行於帆,平行的貼帆而過不受什麼力,被「浪費「掉,垂直的會推動帆,「前側風"可使船前行,純逆風可用「之字拐"變逆風為前側風,折線實現總體前行。

古代帆船的動力來源有兩個,一個是風,一個是人力。順風或者偏風的時候,升起帆即可航行,如果遇到逆風,就降下帆找避風港停下來。人力是在無風的時候作為動力保持航行的。所以逆風條件下,帆船無法前行,即使人力也不可改變。

古代的帆船設計不及現代帆船,逆風是不能行駛的,最多能走到側風航行,所以在古代只能等季風的到來,所以在古代出門一次時間挺長的,古代中國沿海基本就是冬天順北風南下,夏天順南風北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想知道古代帆船靠風航行,那遇到逆風還能走麼?
    灰色箭頭是產生的向前推進力,黃色箭頭是阻力,風則從圖的上方吹來。在適當的角度、設計下,阻力不足以抵消向前的分力,從而帆船向右上方前進。前進一段距離之後,將船帆反過來,則會向左上方前進。如此反覆,船就會走「之」字向前運動。從而實現了逆風航行。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帆都可以這樣。
  • 如何讓帆船逆風航行?
    這是你心愛的復古大帆船,在順風時,風會吹著這面四角帆,推著你的船乘風破浪。但如果突然颳起逆風,此時要想前行,你就只能收起船帆,讓同事們伸出長槳,唱著歌兒,奮力划動。然而,旁邊這艘囂張的小帆船,卻可以當著你的面逆風前進,速度甚至比風速還要快。
  • 帆船:想不到吧,我在逆風時更快!
    我們都知道,帆船靠著風力前行,但你知道嗎,帆船完全順風時的航行速度其實並不是最快的,這是怎麼回事呢?看似違背常理的現象背後又藏著怎樣的科學原理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關於帆船的那些事~帆船比你想像的更古老帆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時期,當時的人們就開始用一種原始的木帆船在尼羅河和地中海上航行。
  • 澳洲帆船航行體驗!
    復古的帆船,應該是許多人夢寐以求想要乘坐的。大航海時代,給人們留下了數不清的夢幻與遐想。在澳洲,你也將有 機會體驗一次令人羨慕的帆船巡遊。在這次體驗中你將能享受到奢華的服務,香檳海鮮應有盡有。搭乘真 正的高桅橫帆船航行,探索海洋史,甚至還可以爬上甲板上的桅杆,欣賞壯麗景觀,展開非凡的探險之旅。你可以幫助船員揚帆,看著風將帆布撐起。巡航之旅都提供桅杆攀爬體驗。資 深船員還將手把手教你如何攀爬桅杆。當然在令人興奮的攀爬途中,你也會穿上特別設計的保護裝備。
  • 2020帆都青島|帆船能跑的比風還快嗎?甚至超過風速的數倍?
    自然風作為帆船動力的唯一來源,那它們的航速有可能超過風速麼。這看似是不可能的事,還違背常理,牛頓的棺材板更是蓋不住。實則不然,它們不僅能輕易超過風速甚至能以數倍於風速的速度航行。2012年「風帆火箭2號」就在45公裡/小時的風速下跑出了125.95公裡/小時,約68節的航速,這是當時風速的2.7倍,但這仍不是終點。
  • 古代遠東戰船發展史:不朽的「中式帆船」
    如果某人決定建造一艘中式帆船,那麼至少在起步階段是不會遇到任何難題的。因為很久以前,中式帆船就已經基本定型了,先民們早已經因地制宜,完成了不同船型的基本設計。對後人而言,進行一些微小的修改以滿足特定需求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更改基本設計。
  • 帆船運動專用詞語介紹 20個詞讓你了解帆船運動
    在比賽的航行細則中規定了航程和繞標的方向,所有帆船都必須按規定航行和繞標,否則就以沒有完成比賽對待。  比賽航標(race mark)  帆船比賽水域裡的設施,用來顯示比賽航道的標誌物。  主桅(mainmast)  帆船上的主要裝置附件之一。帆船主要靠帆來受風航行,而帆又必須依附於桅杆上才能揚帆遠航。桅杆大都用硬 質圓木或金屬製成。根據帆船的大小和需要,分單桅成帆船和雙桅帆船。單桅帆船的桅杆大都位於靠近艇首的地方。雙桅帆一般用於較大的帆船,兩根桅杆一前一後。
  • 帆船運動專用詞語介紹
    一般帆船上最多同時有兩到三面帆需要操控,也就對應需要同樣數量的調帆手,不管是迎風還是順風航行時,他們都需要和舵手保持緊密的溝通並且協同工作來保證帆船有著最佳的航行角度和速度。在比賽的不同階段,他們也需要針對不同的航線和戰術環境來合理控帆,很多時候他們都是會依靠自己多年建立起來的風感和本能反應來調帆。
  • 航海傳奇:80歲航海家駕電動帆船再次開啟環球航行之旅
    《World Cruising Destinations》2011年,吉米·康奈爾與兒子伊萬(Ivan)共同製作了《Cornells Ocean Atlas》,這是第一套基於每月最新世界風和洋流數據的全球月度導航圖。
  • 中國男子歷經近138天完成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
    5日再次書寫歷史,成為第一個完成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的中國人,並且創造了40英尺級帆船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的世界紀錄。5日清晨8時左右,48歲的郭川駕駛「青島號」大帆船衝過終點線,駛入青島浮山灣。在海上漂泊137天20小時2分28秒後,成功返航。」後半程處在半飢餓狀態出發後不久,郭川就遇到了颱風「寶霞」。當時他已航行至熱帶低緯度地區,與風暴中心十分接近,但颶風的移動路線和速度一直在變化,路線選擇變得非常困難。
  • by and large,來自航海時代的英語短語,by逆風 large順風
    當風從船行駛方向後面的某個羅經(方位)點吹來時,稱之為「large」,所以它在航海裡是「順風(地)」的意思。船員們說「Wind came large」,就是風向為利於航行的「順風」方向,船舶可以在任何船長認為合適的順風方向滿帆前進。
  • 英一婦女航行半年 逆風逆流環繞世界
    據中國日報報導英國一名前體育女教練5月18日完成獨自駕船環遊世界的旅程,6個月內她不間斷地航行了近4.7萬公裡。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她始終是逆風逆流前進的,成為世界第一個獨自一人逆向不間斷週遊世界的女航海家。
  • 中學生奧運會英語詞彙:Sailing 帆船
    帆船(Sailing)即利用風力前進的船。1900年第2屆奧運會開始列為比賽項目。帆船起源於歐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帆船是人類向大自然作鬥爭的一個見證,帆船歷史同人類文明史一樣悠久。 帆船作為一種比賽項目,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1900多年以前古羅馬詩人味吉爾的作品中。到了13世紀,威尼斯開始定期舉行帆船比賽,當時比賽船隻沒有統一的規格和級別。
  • 魏軍 中國大帆船航海第一人
    核心提示:一條15米長的帆船,8個黝黑健碩的男人,歷時316天跨越三大洋,航程23000多海裡,在地球表面沿著自然地貌畫了一個圈。《與夢想同行》與您分享中國大帆船航海第一人老船長魏軍的故事。
  • 小帆船教室|向著星辰的方向
    小島上的奇妙故事在偉大航路的航行會遇到很多驚奇的機遇,一往無前的航行固然瀟灑,但還是需要靠岸補充各種物資,各式各樣的小島成為了我們最喜歡的補給點,在小島上的每一個事物都蘊含著一個個奇妙世界——我們遇到了《不會唱歌的小鳥》,和《甘伯伯去兜風》,看到了《大滴大滴的眼淚》,遇到了《神奇飛書》,花叢裡的玫瑰花是《玫瑰花開》,海邊的椰子樹是
  • 解讀郭川帆船構造:超級三體船 全世界僅6艘
    郭川解讀帆船構造 騰訊體育10月27日北京(文/楊昕雨)郭川所駕駛的「中國·青島號」是超級三體船,船身長度為30米,寬度16.5米,桅杆高度為32米,屬於三體船中最大的級別型號整個船的船身是由碳纖維做成的,重量很輕,有利於帆船快速行駛。離開港口後,帆船會一直以高速航行,中間不會停下來休息,唯有這樣才能保證船的安全性和機動性。無動力帆船是僅靠風的力量驅使的、沒有任何動力傳動裝置的帆船,因此船帆就顯得格外重要。三體船共有四個船帆,船身最前面有三個捲動的前帆,根據風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會使用不同的前帆。前帆的另一面則是主帆,在船航行時會一直升起。
  • 如果中式木帆船文化滅絕,不是社會沒有需求,而是不給它空間
    就是這種叫做柯克(COG)的船,簡陋得不得了——大概55噸左右,可能都沒有防水甲板,然後單桅杆,單面受風的帆,當然還沒學到我們中國的水密隔艙,也沒有我們的縱帆裝,是很原始的船。所以,大家明白為什麼那個老外點點頭就走了吧?懂帆、懂船的人,都知道中國帆船在歷史上是最厲害的!
  • 帆船知識小課堂,教你如何,快速識別5種類型的帆船
    經常觀看帆船比賽的人經常聽到一些關於帆船的名字,如龍骨船,雙體船等。帆船有很多種,那我們應該如何區分它們呢?其實具體到帆船在比賽中,也就是運動帆船,根據不同的結構,基本上可以分為五類。穩向板帆船這種帆船應該是我們看到的最常見的帆船,因為各級奧運會的競爭,基本上是一艘穩定的帆船。例如,我們經常聽到「470級」帆船,「芬蘭級」帆船,屬於這種類型,奧林匹克帆船中心的下坡坡道到處都是兒童使用的OP級帆船,也是一艘穩定的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