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英語比較差的孩子,音標都是不會的
文/輔導君
一
某天,和幾個學生聊起了英語,討論它到底有沒有用。他們怎麼想怎麼憋屈,其中有一個孩子說「我又不出國,學什麼英語?」此話受到了諸多英語學渣的點讚。
然而,英語真的一點用都沒有嗎?事實和他們想得全然相反,在這個社會背景下,英語或許才是我們在確定人生目標前最應該花時間學習的東西之一,因為通過這個媒介學到的知識是無價的。
二
比如,維基百科中有超過500萬條英語詞條(2015年數據),其內容之豐富可靠是任何一種語言都不能與之抗衡的;比如學好英語,你就擁有了多查看2.75億個英語網站的能力和更廣闊的的信息選擇權;比如在學習方面,不管是金融、財務還是華工、物理、建築、機械甚至包括藝術類專業,英語國家的研究水平都是最高的,相關文獻和參考書的豐富程度也遠在其他語言之上……
簡單地說,中學階段,我們以為學英語只是為了一個更高的分數,但成人以後,我們才會發現,網際網路+英語=更廣闊的世界。
三
可惜的是,對很多學生er,伴隨著英語能力而來的無限的可能性,也伴隨著他們英語能力的不足而黯然退場,有的學生甚至到了大學以後還有音標不會,很多音發不準的情況。
音標說不上難,對於英語學習來說,卻是不能不學的基礎。只要問一下身邊的人你就會發現,大部分英語成績中下的學生,音標這門基本功都是不紮實甚至不會的。一則針對初中生的英語成績調查還發現,孩子的英語成績很容易在初二出現斷崖式的下滑,和孩子對音標的掌握程度密切相關。
對很多孩子來說,小學三年加上初中一年,英語基本沒什麼問題,只要讀讀背背就能混個不錯的成績,完全不用去考慮什麼技巧。可是到了初二,隨著生詞量的陡然增加和聽讀難度加大(此時孩子們卻還在用以前的方法),導致學習難度加大,孩子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所學內容——比如說第一單元的生詞他們還沒記住,課文還讀得磕磕巴巴的時候,學校就已經開始了第二單元的學習……
單詞背得慢,進度跟不上,信心一天天喪失,孩子也越來越不願意下功夫……就這樣英語就成了中考的弱勢科目,也處處成了阻攔孩子發展的絆腳石,以前是考不上重點高中,後來變成了重點大學、留學深造、高薪企業……
需要注意的是,初一是學習音標的好機會,這一年也必須掌握音標了。首先,通過小學三年的學習,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詞彙,這時學習音標已不是太困難的事;其次這一年各科的難度都不算大,孩子有精力去擴大自己的閱讀量,通過一些比課本略有難度而又有趣的短文(不考慮做題,單純閱讀),在增加詞彙量的同時,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從而為了想更多地了解這種文化而對英語這種語言更有興趣。
這樣到了初中二年級,孩子才不會懼怕陡然增多的詞彙與突然變長的課文,對英語產生厭倦情緒。
那麼,小學階段的孩子可不可以提前學音標?已經讀高中了才補音標會不會晚呢?
君君想說的是,掌握音標的好處,在於有助於學生掌握髮音,了解常見字母組合發音,拼讀不會的單詞,從而提高記憶單詞的效率。因此,無論是剛接觸英語不久的孩子,還是高中生,如果英語較差,先把音標這塊鞏固好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學校裡沒有教音標或者孩子的英語音標掌握不熟練,英語學習效率低,可以現在網上找一些類似的課程,在輔導君的學習群也有相關的課程可以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