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五中開設科幻想像力和創新培養課程

2020-09-09 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曉星)全國首個面向中學生開設的科幻想像力和創新培養課程將在廣州市第五中學開設。日前,國內科幻教育大咖、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巖教授出席「科幻想像力和創新培養課程——《科學幻想》」在廣州五中落地的發布儀式,同時與五中及海珠區部分兄弟小學的同學們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交流。

《科學幻想》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方法提升各種學科能力和改善生存質量的路徑,使學生從知識、方法、應用三個方面,理解科幻想像力的內容、提取方式和用於創新的方法,從中培養科幻思維、掌握相關的創新技巧。

作為全國首個面向中學生開設的科幻想像力和創新培養課程,《科學幻想》的開發團隊可謂陣容強大。它是由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總體策劃,以吳巖教授領銜開發的一款以科幻為內容、以想像張揚為主旨的全新課程。南科大的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有國內唯一的專業想像力研究團隊,中心主任吳巖教授是國內唯一科幻博導。

廣州五中裘志堅校長介紹, 學校在科技創新教育方面的基礎夯實,自2019年成為中科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學校以來,五中更是廣羅資源,加大投入以求新的突破。《科學幻想》是廣州五中2020版「科雅育人」特色課程體系亮相的第一個課程,將校內外資源深度融合,並以課程定製作為主要開發模式,也是2020版特色課程的一大特色。

相關焦點

  • 吳巖教授親臨課程發布會,科幻想像力和創新培養課程落地廣州五中
    2020年9月5日上午,國內科幻教育大咖、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巖教授親臨廣州市第五中學,出席全國首個面向中學生開設的科幻想像力和創新培養課程——《科學幻想》在廣州五中落地的發布儀式,同時與廣州五中及昌崗中路小學的同學們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交流。
  • 全國首個中學生科幻創新課程落地廣州五中
    本報訊(記者 吳敏婷 通訊員 葉麗麗)9月5日,全國首個面向中學生開設的科幻想像力和創新培養課程——《科學幻想》發布儀式在廣州市第五中學舉行。聽講座、看動畫了解「為什麼要學科幻思維」發布會伊始,廣州五中副校長吳晶晶作為主持人,向大家介紹了課程和重量級嘉賓:「《科學幻想》是全國第一個為中學生設計的科幻創新課程,而廣州五中十分榮幸成為它落地實施的第一所中學!
  • 全國首個面向中學生開設的科幻課落地廣州五中
    9月5日上午,全國首個面向中學生開設的科幻想像力和創新培養課程——《科學幻想據悉,作為全國首個面向中學生開設的科幻想像力和創新培養課程,廣州五中《科學幻想》的開發團隊可謂「陣容強大」。它是由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總體策劃,以吳巖教授領銜開發的一款以科幻為內容、以想像張揚為旨歸的全新課程。
  • 預告:科幻創新特色課程發布會來襲!國內科幻教育大咖將親臨五中
    ,並詳細闡明在今天為什麼要開設科幻思維課程。今年秋季學期,廣州五中即將開設科幻想像力與創新課程——《科學幻想》,這是全國首次開設的面向中學生的科幻想像力和創新的培養課程。「科幻想像力與創新」是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總體策劃,由吳巖教授領銜開發的一款以科幻為內容、以想像張揚為旨歸的全新課程。南科大的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具有國內唯一的專業想像力研究團隊,中心主任吳巖教授早年從事心理學與科幻關係的教學和研究,近年來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通過科幻教學提升研發學生想像力的工作上。他還是國內唯一科幻博導。
  • 科幻作品入編語文教材 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他就是由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巖牽頭編制的《科學幻想——青少年想像力與科學創新培養教程》。不同特質的文學作品,帶給孩子心理的影響以及思維的培養都是不一樣的。科幻作品中豐富的科學想像以及強大的邏輯性對青少年的眼界和思維寬度與深度乃至對世界的理解與認識都會大大拓寬。由此,科幻在當今青少年基礎教育中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重視,國家對於想像力和科學素養的重視與培養,可以貫穿兒童學習整個學習生涯。
  • 多彩五中 助你圓夢 | 科技創新,成就未來
    廣州市科普基地——廣州五中科技館是廣州市科普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五中是廣東省乃至全國在科技平臺建設與實施的先行者
  • 科幻作家教你這樣寫小說
    中學生想像力與科幻作品創作報告會舉辦 8月22日,由廣東省科普作家協會主辦,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廣州市越秀區博雅青少年成長服務中心承辦;廣州圖書館、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廣州市第六中學協辦的中學生想像力與科幻作品創作報告會在廣州市第六中學舉行
  • 以資優生培養工程為抓手全力打造「品牌五中」
    除了中高考成績靚麗、學科競賽碩果纍纍外,科技教育和特色課程也開展得有聲有色,這與該校一貫以來堅持的因材施教分層教育模式是分不開的。  特色課程被「秒搶」 科技教育成績斐然  古琴、葫蘆絲、茶藝、拓片、中國畫、航模、西班牙語、日語……每學期開學,廣州五中的這些課程都被學生「秒搶」而光,熱度絲毫不亞於「雙十一」。
  • 全國首個想像力教育直播課,用科幻打開想像力大門
    他是科幻教材編寫的組織者,作為中國首個「科學與人類想像力中心」的主任,他與南方科技大學共同研發了國內首套覆蓋小學至高中階段的科幻教材。他是培育科幻新人的導師,作為中國首位科幻文學方向博士生導師,他培養了一批青年科幻作家。
  • 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用科幻推動創新
    「七年前,我們為什麼要策劃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其實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為推動創新來做點什麼事情。」9月17日,在「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合作發布儀式上,大賽組委會主任李凌己向記者這樣說到舉辦比賽的初衷。
  • 有道精品課牽手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讓學生看見更大世界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 楊月)近日,有道精品課與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將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有道精品課成「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
    中新網9月18日電 網易有道精品課成為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9月17日,有道精品課與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有道精品課牽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開辦作文課 頂尖科幻作家將在線授課
    據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官方消息,網易有道精品課成為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9月17日,有道精品課與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廣州荔灣區婦聯創新政企共建模式 開設非遺親子課
    儘管兒子還不認得字,但是我希望能從小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活動中心一樓在運營期間,廣州圖書館荔灣湖分館進駐了該中心,並已連續在每個周末開展了各類體驗課程和豐富的親子活動,吸引了廣大家長和孩子的積極參與,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工作人員介紹,圖書館有兩萬冊少兒圖書,市民群眾可免費閱讀。
  • 廣州體育學院:《大學生實踐能力提升機制創新》校本課程建設
    ,因此開設具有我院特色的校本課程。 廣州體育學院根據實際情況作出開設具有我院特色的校本課程的改革方案,並從2007年底由院團委負責組織實施。 3、創新過程中,參加創新的人員都有誰? 依照學院要求,學院新聘教師必須參與校本課程俱樂部活動的指導工作,各校本課程選課以俱樂部成員為主,由團委統一組織各俱樂部報送會員選修名單到教務科,每位會員在一個俱樂部只能選報一科次,但不限制參加活動次數。
  • 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網易有道精品課宣布戰略合作 加速推進科普科幻教育新發展
    點擊上方「藍字」,帶你進入科普科幻的世界9月17日,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與有道精品課籤約儀式在京舉辦,雙方就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
  • 體驗·創新·成長——長興縣開發區實驗幼兒園開展科幻畫評比
    為了激發孩子的想像能力和繪畫興趣,展示孩子對未來科學發展的暢想,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10月10日,長興縣開發區實驗幼兒園開展了「體驗·創新·成長」科幻畫比賽。作品內容精彩紛呈,有的以創新能源為主題,有的以環保為主題,有的則以未來信息發展和新型生產生活用品為主題,有的結合疫情新科技為主題等等,通過兒童畫、水粉畫、卡通畫等形式來反映未來科技。一幅幅科幻畫展現了一個個充滿想像的世界,從而開啟孩子們心中美好的願景。
  • 專訪科幻世界|到底是什麼讓你們充滿活力?
    // 採訪整理 //  這次獲獎,對科幻世界來說意味著什麼?  四川省科協主管的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科普科幻出版機構,多年來一直以「弘揚科學精神、倡導創新思維、提升青少年科學與人文素養」為辦刊宗旨。這次獲獎既是對我們過去成績的認可,也是對我們近幾年創新發展的肯定,更是對科幻獨特的科普功能的進一步重視和鼓勵。
  • 華工今年開設5大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教改班
    備受考生關注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今年則繼續在智能製造工程、機器人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分子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5個新工科專業招生。近年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華工模式」得到了教育界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 【專業解讀】基礎醫學:開設院士創新班 培養拔尖專業人才
    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傳承醫學先輩厚德至善傳統風尚2. 以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開展早科研、多科研和持續科研3. 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指引,深入專業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改革4.專業特色:實行全程導師制度,小班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和科學實驗能力。學生將有更多機會到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實習。就業方向:經過淘汰分流、推薦免試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及連讀博士研究生。畢業後主要在醫學院校、教學醫院、科研院所、生物醫藥公司等從事基礎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