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

2020-12-09 人民網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為進一步推動形成讀經典、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的濃厚氛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將邀請一系列國內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三講(總130期),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鍾君做客講堂,以「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主題,對《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進行導讀。

主講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鍾君

精彩觀點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首次系統地論述了科學的實踐觀。《提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奠基石,標誌著馬克思與舊唯物主義徹底劃清了界限,在思想上徹底轉變為新唯物主義者。《提綱》是馬克思在思想上的分水嶺,也是馬克思哲學思想的成人禮,從此以後,馬克思真正成為了代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那個思想上走向成熟的馬克思。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成,在指導實踐、推動實踐中發揮出巨大威力,是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力量的強大武器。

·道路千萬條,實踐最重要,唯有實踐才能改變世界,才能讓我們心想事成。舞臺再大你不上場終究只是觀眾,道理再多你不實踐終究只是看客。科學的實踐能夠讓我們成為世界的主人,而不是事物和事務的奴隸。愚公精神及其實際行動的本質就是科學實踐。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就要求,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幹部是幹出來的,不是演出來的。從本質上來說,形式主義就是直觀的、表面的、膚淺的唯物主義,甚至是唯心主義。從根本上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要求。搞形式主義的人,大都不願發揮主觀能動性,不願擔當,只務虛功,不求實效,從根本上說都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

·馬克思告訴我們,不但要解釋世界,更要改造世界,還需要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改變世界的根本途徑就是「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也就是人們現實的、能動的、具有批判精神的改造世界的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幹」字就是實踐的通俗表達。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先要尊重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看到改造主客觀世界的艱巨性,立愚公志,學會苦幹。其次要更加堅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會實幹。最後要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力求使該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相一致,按照實踐革命性原理的要求,學會變革求新,創新幹。

·與其抱怨環境,不如通過實踐改造環境。你站在橋上看風景,同時,你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

·不是人性決定歷史,而是歷史決定人性。抽象人性論是意識形態領域很多錯誤思潮的理論根源。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墨子則根本不承認人有固定不變的永恆的本性,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爭論了幾千年,誰也說服不了誰。沒有「本惡」的人性,也沒有「本善」的人性,只有隨著社會關係起伏的人性。

·國家機關的年輕幹部為什麼需要到基層大熔爐中進行實踐鍛鍊?這是因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基層的社會生活恰恰最具體、最複雜、最真實,最能鍛鍊人和培養人。社會和基層實際遠比我們所知道的要複雜,國家部委的領導幹部,尤其已經或即將成為業務骨幹的年輕同志,如果不懂得「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道理,不通過實踐了解基層,制定的政策就容易不切實際,就落不了地。

·對比費爾巴哈和馬克思的生平,我們可以發現,二者都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思想家,但由於對哲學使命的不同認識,二者選擇的道路是不同的。費爾巴哈隱居鄉村,著書立說,在精神世界裡解釋世界,終其一生就是一個思想家。馬克思選擇的是在現實的政治鬥爭中,改造世界,終其一生。馬克思一生飽嘗顛沛流離的艱辛、貧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鬥。馬克思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鬥的一生。為了改變人民受剝削、受壓迫的命運,馬克思義無反顧投身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始終站在革命鬥爭最前沿。從未逃避!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不但是偉大的思想家,更是革命家,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或許這就是兩個思想家基於對哲學使命的不同認識,而做出的不同的人生選擇。

·所謂幸福,本質上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體現為人們社會生活的美好狀態,是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統一、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的統一、過程幸福和結果幸福的統一、眼前幸福與長遠幸福的統一。奮鬥的過程就是積極進行勞動實踐的過程,積極的勞動創造不僅為幸福的實現提供物質條件,而且創造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幸福體驗;積極的勞動創造不僅能為個人創造美好生活,也能給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在全體人所實現的最大幸福之中實現個人可能的最大幸福;積極的勞動創造不但滿足了人們眼前的利益需要,更有利於為滿足長遠的利益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說,越奮鬥,越幸福。

·重溫經典必須先了解經典產生的歷史背景,研究文本必須研究文本所產生的時代的歷史。歷史是「正本」,文本只是「副本」,是對歷史的闡發和反映。因此,只有通過對馬克思創造活動和思想歷程的原生態的再現,才能讀懂馬克思文本中的問題與爭論。

本講要點問答:

1.《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只有十一條,不到1500字,為何如此重要?

答:《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是1845年春,馬克思旅居布魯塞爾時寫作的一篇重要哲學文獻,它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中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和意義。《提綱》首次系統地論述了科學的實踐觀。《提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奠基石。標誌著馬克思與舊唯物主義徹底劃清了界限,在思想上徹底轉變為新唯物主義者。《提綱》是馬克思在思想上的分水嶺,也是馬克思哲學思想的成人禮,從此以後,馬克思真正成為了代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那個思想上走向成熟的馬克思。恩格斯對於《提綱》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它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還曾在《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1年第9期上刊發《略論<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時代意義》一文,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進行系統闡述,對《提綱》的主要原理和時代意義進行精闢闡發。

2.費爾巴哈是誰?

答:路德維希·費爾巴哈是德國19世紀著名的哲學家。1804年7月28日誕生在巴伐利亞的蘭得休特城一個先進的、具有反封建情緒的、著名而有教養的刑法學家的家庭裡。1823年進入海德堡大學學習神學,後因對神學感到失望,轉到柏林大學學習黑格爾哲學。隨後,因為不滿意於黑格爾哲學的抽象性,他開始致力於自然科學的研究。1830年,費爾巴哈匿名出版了《論死與不死》,由於其觀點和正統的基督教教義背道而馳,開始遭受官方迫害,被大學辭退了,並且不可能再從德國任何一個大學獲得一席講授之地。費爾巴哈遂於1837年遷居紹倫吉亞的一個不大的布魯克堡村,在這個遠離德國文化中心的地方,他生活了25年,幾乎沒有離開過。撰寫了《黑格爾哲學批判》,批判黑格爾顛倒了「主謂」,第一次整個地,而且永遠地轉到唯物主義立場上來了。1841年他發表了《基督教的本質》一書,把神的本質歸結為人的本質,堅決地宣布了唯物主義和無神論。他直截了當地使唯物主義重新登上王座,從而在黑格爾哲學的堅固體系上炸開了一個缺口。

3.《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講了些什麼內容?

答:《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共十一條,近1500字,非常精煉,主要內容分四個方面:—是在本體論層面,批判了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唯心主義片面誇大主觀能動性的錯誤,闡明了馬克思建立在科學實踐觀基礎上的新唯物主義哲學與舊哲學(包括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二是在認識論層面,論述了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闡發了科學的真理觀;三是在歷史觀層面,批判了舊唯物主義的唯心史觀,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幾個基本問題,強調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相一致才是革命的實踐,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四是從哲學觀層面,即從階級基礎、哲學使命和功能等角度闡述了新、舊哲學的區別。

4.為什麼說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奠基石?

答:在馬克思看來,實踐是人作為歷史主體,真正現實的、能動(革命的、批判的)改造客觀對象(客體)的感性活動。簡單說,主體、客體、相互作用、現實活動是實踐的四個基本要素。主體的作用體現為主觀能動性,客體的作用體現為客觀規律性。只有既尊重客觀規律,又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現實活動,才能稱得上是科學的實踐。哲學上的實踐觀就是幹事的學問,馬克思的科學實踐觀回答了為什麼要幹事,要幹什麼事,怎麼幹事,如何評價幹事效果等問題。建立在科學實踐觀基礎上的唯物主義必然是辯證的。不同於舊唯物主義從客體的、直觀的形式去理解世界,也不同於唯心主義只是從主體的、能動的方面理解世界,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是從主體和客體兩個方面去能動地、辯證地理解世界,由此宣示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不是直觀的、被動的反映論,而是同社會實踐密切結合在一起的能動的反映論,從而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超越傳統哲學奠定了一塊至關重要的理論基石。

5. 真理是什麼?檢驗真理的標準是什麼?

答:真理就是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相一致。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沒有真正解決真理觀面臨的難題。舊唯物主義認為真理就是人的認識被動地、直觀地符合於外在的物,而唯心主義則認為真理就是讓客觀對象符合於人的自我意識,換句話上,自我意識就是真理。馬克思的實踐觀為解決真理觀難題開闢了一條「新唯物主義」的路徑,《提綱》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這就是說,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人類歷來崇尚真理,但對於什麼是真理,如何檢驗真理,卻一直莫衷一是,人們要麼把裁決權交給書本,認為書本的話就是真理;要麼把裁決權交給多數,認為大家認同的就是真理;要麼把裁決權交給傑出的少數,認為他們說的或認同的就是真理。但是人們最終發現,無論書本的話,還是簡單的多數,還是少數人非凡的才能,都不是真理的可靠證明。因此,只有聯結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的實踐,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之所以能聯結主觀與客觀,是因為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優點。所謂直接現實性是指實踐可以把思想、理論直接現實化。正如毛澤東所說:「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非常偉大的。它首先反對不可知論,堅持科學的可知論;其次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唯物主義反映論,既堅持了唯物論,又堅持了辯證法,是革命的、能動的反映論。

6.人性到底是什麼?

答:費爾巴哈認為人之所為人,是因為人存在一種抽象的本質性。他指出,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不是恩格斯說的勞動——而是意識。具體來說,在人裡面形成類、即形成本來的人性的東西是理性(思維力,是認識之光)、意志(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和心(心力是愛)。在費爾巴哈看來,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因為人具有區別與其他物種的類的本質性,他把人的本性理解為抽象的「類」本質,理解為人的一般的、抽象的「共同性」,從而否認人的社會性(歷史性與具體性),其基本立場是抽象人性論。正因為如此,費爾巴哈所說的歷史,是由不變的人與不變的人性構成的歷史,而不是以物質生產實踐為基礎的人類實踐的歷史。正因為如此,費爾巴哈在自然領域是唯物的,進入到歷史領域就是唯心的。

在馬克思看來,作為實踐主體的不是精神、理念(唯心主義觀點),也不是純粹自然的個人或抽象般的人(舊唯物主義),而是現實的歷史的人。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抽象人性論的基礎上,科學地闡釋了人的本質。他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句話的涵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從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來看人的本質屬性,人的本質屬性是人的社會性。第二,人的社會性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關係包括以生產關係為主的物質關係,以及政治、思想、倫理道徳關係等。第三,人的本質是具體的、現實的、變化的,不是抽象的、凝固不變的,不存在適用於一切時代和一切個人的永恆的人的普遍本質。正因為如此,歷史不是由抽象的人性決定的,而是由現實的、具體性,具有社會性的人通過物質生產、政治生產、精神生活的實踐創造的。

7. 社會生活的本質是什麼?

答:在《提綱》中,馬克思揭示了「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一深刻道理。實踐是全部社會生活的基礎。這裡的社會生活,既包括人們的物質生活,也包括人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教育、道德倫理、宗教信仰等精神生活。其中,物質生活、政治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活動,精神生活雖然不是實踐活動,但它根源於實踐。馬克思之所以把實踐確認為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因為,人類最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物質生產、物質生產方式規定了社會的性質以及社會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物質生產是理解人類社會歷史的關鍵性因素。馬克思創立的新唯物主義正是在生產勞動實踐中找到了打開人類歷史秘密之門的金鑰匙。

8.哲學的使命和功能是什麼?

答: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是為了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馬克思主義哲學超越傳統哲學,肩負起面向整個人類社會、指導整個人類社會實踐的歷史使命。很明顯,新哲學和舊哲學的視野、格局和胸懷是大不相同的。哲學不能只是為某個人、某個階級這樣的「小我」服務,更要為人類社會的「大我」服務。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類似的哲學思想,「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嶽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聖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雲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哲學的功能是通過實踐改造世界。「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以往的哲學更多的是解釋世界,而新唯物主義的功能不僅在於正確地解釋世界,即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合理性,而且在於改造世界,即指導無產階級通過革命實踐去改造世界,改變不合理的舊制度,建設更加合理的社會制度。因此,新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是實踐性,它既通過實踐認識世界,又通過實踐改變世界。這是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話。馬克思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

9.馬克思主義科學的實踐觀與實用主義有什麼區別?

答: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與實用主義有本質區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是一套系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即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統一。主體具備充分的能動性,它從實踐中獲得認識,並將實踐作為認識發展的動力,作為檢驗認識是否準確的衡量標準。目的在於總結事物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依據規律改造世界,讓事物發展既合乎主體的「目的性」,也合乎客體的「規律性」。在實用主義裡面,主體是沒有能動性的,它盲目地被現實中「直觀」的「有用性」所吸引,處於一种放飛自我的狀態。所謂「有用性」,在不同層面和時間線上,表現大不相同。今天討好一個領導,得到了一點好處,明天可能會因此失去更多。這正是我們要只站「對」,不站隊的道理。

實用主義的一個直接表現就是只講實用,忽視真理,不擇手段,短視功利。有人說,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幹」就完了,什麼有用幹什麼,學理論沒啥用。只強調理論,否定實踐的傾向是錯誤的,空談誤國。只求實用,忽視理論的傾向也是錯誤的,這兩種傾向都不是馬克思主義,都不符合唯物辯證法。實用主義重視實踐,但輕視,甚至是忽視真理。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用來解釋世界是什麼和如何改變世界兩類問題, 很顯然,實用主義對哲學的看法比較片面,在現實生活中實用主義必將滑向功利主義。

10. 今天學習《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有哪些現實啟發?

答:(1)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理論,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偉大時代也驗證偉大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不僅正確地解釋了人與社會的生成和發展,而且對於人的認識也做出了科學的說明:實踐是認識產生的源泉、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認識的目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的需要就是時代的課題,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理論,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偉大時代也驗證偉大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成,在指導實踐、推動實踐中發揮出巨大威力,是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力量的強大武器。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進行了靈活運用,並且對其進行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於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徵,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品格。這一重要思想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謀劃和戰略部署,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的路線圖和方法論。正是在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們黨團結帶領全體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與偉大自我革命,沉著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辦成許多大事要事、解決許多急事難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

(2)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個「幹」字,他曾提出「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擼起袖子加油幹」「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這些激勵廣大幹部群眾苦幹實幹的樸實而又深刻的話語背後,是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始終堅持和當代運用。

(3)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奮鬥幸福」的這些重要論述,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哲學智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幸福觀。在急劇轉型的當代社會,為什麼會有人感覺不幸福,為什麼社會焦慮成為一種集體病症?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幸福觀扭曲,過分強調物質幸福而忽略精神幸福,過分強調眼前幸福而忽視長遠幸福,過分強調個人幸福而輕視社會幸福,過分強調結果幸福而蔑視過程幸福。二是忽略了積極的實踐(奮鬥)對於幸福的意義。

所謂幸福,本質上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體現為人們社會生活的美好狀態,是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統一、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的統一、過程幸福和結果幸福的統一、眼前幸福與長遠幸福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費午餐,幸福不會從天而降,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於勞動和創造。勞動,也就是人的生產勞動實踐,這是人類第一個歷史活動,也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從哲學上講,奮鬥就是積極的實踐活動。人們只有在努力奮鬥追求美好生活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實現幸福的完整性,克服畸形幸福觀帶來的社會焦慮。

「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簡介:

「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辦,「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交通銀行、人民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協辦。自2009年創辦以來,堅持每月一期,迄今讀書活動已舉辦130期。為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必須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當好示範」的指示要求,主辦方對2020年讀書活動進行了全新的升級改版,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主題,立足於導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打造黨員幹部理論學習新課堂、組織生活新平臺。讀書活動通過在支部工作APP首播,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人民視頻客戶端、人民智雲客戶端等各平臺上線,藉助網際網路新媒體擴大學習覆蓋面和傳播力,探索適合機關青年特點的學習方式方法,使更多黨員幹部從中受益。

往期回顧

【第一講】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共產黨宣言》導讀

【第二講】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

 

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

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直屬機關黨支部和黨員獲中央和國家機關讀書活動通報表彰
    日前,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對「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第三批跟讀先鋒獎進行了通報表彰,包括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業務科技處黨支部在內的中央和國家機關14個黨支部獲得榮譽。
  • 預告: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第八講 劉志明導讀《國家與革命》
    列寧《國家與革命》1918年5月出版,是一篇系統闡述國家與革命問題的重要文獻,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中最卓越的經典著作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衝擊。
  • 重溫經典:豐子義導讀《德意志意識形態》
    北京大學哲學系豐子義教授開講,和大家一起重溫這部偉大著作。(播放視頻,開始聽課)主講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豐子義精彩觀點:◆《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給以高度重視和評價。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5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其中就有《德意志意識形態》。◆2013年12月3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
    為進一步推動形成讀經典、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的濃厚氛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邀請一系列國內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
  •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反杜林論》導讀
    為進一步推動形成讀經典、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的濃厚氛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邀請一系列國內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
  • 楊金海:《反杜林論》為何被稱為「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9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舉辦第七講,邀請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金海做客講堂,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為主題,導讀《反杜林論》。
  • 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為進一步推動形成讀經典、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的濃厚氛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將邀請一系列國內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
  • 肖廣嶺:《自然辯證法》解決了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關係問題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9月27日電 (謝磊 趙晶)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舉辦第四講,圍繞「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這一主題,邀請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肖廣嶺做客講堂,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題,導讀《自然辯證法》。
  • 豐子義:《德意志意識形態》標誌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7月13日電 (謝磊 趙晶)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舉辦第二講,圍繞「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主題,邀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豐子義做客講堂,以「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為題導讀《德意志意識形態》。
  • 鍾君:「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幸福觀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8月19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舉辦第三講,圍繞「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這一主題,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鍾君做客講堂,以「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主題,導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小組工作規則(試行)》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小組工作規則(試行)》 來源: 旗幟網 發布時間:2019-12-27 字體:[ 大 中 小 ] 2019年4月22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小組工作規則(試行)》,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 ...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
    文章強調,新形勢下,中央和國家機關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著力深化理論武裝,著力夯實基層基礎,著力推進正風肅紀,全面提高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質量,在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
  • 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重大意義  機關黨的建設是機關建設的根本保證。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必須走在前、作表率,這是由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中央和國家機關離黨中央最近,服務黨中央最直接,對機關黨建乃至其他領域黨建具有重要風向標作用。
  • 習近平: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重大意義機關黨的建設是機關建設的根本保證。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必須走在前、作表率,這是由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
  • 讀書會 | 為什麼《德意志意識形態》能夠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標誌?
    為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必須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當好示範」的指示要求,人民出版社協助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交通銀行、人民日報出版社聯合打造了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的「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