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視劇《天道》原著作者豆豆《天幕紅塵》文章裡的主要思想

2020-12-22 皮永寧說科技

天幕紅塵講的是葉子農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基礎,幫助朋友發家致富的故事,也同時通過和美國公司的矛盾為主線,闡述作者關於我們所學習的主義理論的觀點和態度。

整個理論的引子是「見路不走」。路,可以理解為成功者的經驗和方法,見路不走,就是創新,就是解放思想,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按規律辦事,不依經驗教條。總的來說,就是不拘於經驗,教條,如實觀照,按照當下的實際情況,走因果。

見路不走四個字基本上形象概括了我們所學習的主義的基本觀點。

我們所學習的是什麼?我們所學習的就是實事求是,以辨別,證明的認識觀實事求是認識事物,是社會科學,是社會發展規律的發現和解釋,是認識事物的方法,是講因果和實事求是。它要求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著相。

提到我們所學習的主義,就必然引出共產和社會。

什麼是共產?世界經濟有機一體就是人類共產,闡述這個演化原理的理論就是共產主義。

共產不是消滅窮人、富人,不是天堂,不是物質和道德指標,是經濟學的概念,是經濟形態的描述,它既是經濟規律的產物,就一定不是人可以奮鬥來的,也就不可能是哪個階級獲得解放的理論武器。

共產其實是一個很平常的詞,可以是幾個人合夥的共產,可以是企業聯合、兼併的共產,可以是地域與地域或國家與國家合作的共產。地域性的社會化經濟,你可以叫它社會主義。發展到全球結構的人類大經濟,就是全球經濟高度依存、高度一體化,這種經濟形態給它起個名字就叫共產。

那什麼是社會化經濟呢?社會化經濟就是不『唯』的經濟,不唯資本形式和結構,不唯所有制形式,不唯資本意志,不唯市場經濟……資本是有規律的,運用資本規律協調社會關係,不斷解放生產力,人民安居樂業過日子,這就是社會化經濟。

文章有用了將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在講述什麼是民主?

什麼是民主?凡是國家所有權屬於人民的,就是民主。凡是人民的意志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就是好民主。之後的大量篇幅在講述美國民主強加於中國民主,以此來證明不同的社會條件絕對不同的民主形式,而不是一味強調我的民主優於你的,不同的條件下,民主沒有可比性。人民需要,國情需要,尊重人民的傳統、感情,正視各國的民族、地理和發展水平,這才像個民主。

下面是摘抄一部分小說原文。

所謂的真相多是猜想。

大多數人的價值觀都是在輿論引導下完成的,大眾不可能個個都具備獨立、晶透的辨別能力。

過去我是以兩極判斷事物的,非好即壞、非對即錯、非此即彼,這樣的思維很狹隘,事實上很多事物並不是以簡單的對錯就可以判斷的,是屬於條件的可能與否。任何事物,從成因到結果都是有規律的,什麼條件產生什麼結果,什麼結果需要什麼條件,這是科學。

這句話我一直記著,讓我想了很多,比如吃得苦中苦方做人上人,比如出人頭地,原來我們的快感、滿足感、優越感是要從我比別人強裡獲取的,原來我們是這個活法。

思維半徑,思維能力範圍。

「這是個『場』的世界,有多少立場就有多少觀點、主義。眾生是立場的、利益的、好惡的,眾生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出離立場的觀點在立場的圈裡是沒地方立足的,囚為沒有『場』可以讓你立。「

什麼是客觀?它照到什麼是什麼,它沒立場,沒好惡。其實『客觀』也是一『場』,也未必是真相,客觀只表示沒有利害關係,不表示沒有好惡,也不表示有如實觀照的能力。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是鏡子,因果律是鏡子,辨別、證明的邏輯和實踐是鏡子。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美女作家豆豆的三部曲:

相關焦點

  • 神秘作家豆豆:為何《天幕紅塵》之後,再無作品?
    你知道豆豆嗎?有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可能突然一下想不起來豆豆是誰,可是一提起她的三部小說,你可能就會有所耳聞了。她的著作有《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其中兩部《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都改編成了電視劇,《天幕紅塵》因為其論述的內容太過於抽象。
  • 《天道》原著作者豆豆的《天幕紅塵》:大隱隱於世,內聖而外王
    讀豆豆的小說,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聞道而震撼,如醍醐灌頂。一、脈絡豆豆小說勾勒的故事不過是承載精神內核的載體,如果只限於討論其文學功力,就舍本求末了。另一頭狼死了,在強大的「天道」壓迫下「憋屈」而死。更悲劇的是,付出這麼大的代價,羊卻依然是羊。其中有一隻羊(劉冰),因為機緣巧合,得以從井底扒到井沿上看了眼天幕,看到天幕的羊依然是羊,但看到天幕的羊不可能接受回到井底的結局,於是從高樓一躍而亡。殺富濟貧的救贖所造成的悲劇,竟然如此悲劇!這樣的悲劇在中國歷史上反覆上演,綿綿不休。
  • 作家豆豆《天幕紅塵》中的「見路不走」是啥意思?很多人悟不透
    如果說《天道》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讓讀者領略到了天道的深邃和神奇,讓我們不禁感慨:人原來可以這樣活著。那麼《天幕紅塵》則是對《遙遠的救世主》最好的解讀。主人公葉子農如禪謁般的「見路不走,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是對《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主題思想「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更加具象的概括。
  • 天道:豆豆筆下這3個男人,個個讓女人痴迷,你最喜歡哪一個?
    喜歡《天道》的都知道電視劇是改編於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的還有一部長篇小說《背叛》,同樣被拍成了同名電視劇由許晴和巍子聯袂主演。文末有《天道》三部曲。《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和《天幕紅塵》,合稱為豆豆三部曲,很多讀者都很遺憾《天幕紅塵》沒能拍成電視劇。
  • 天道:邊工作邊喝茶聽音樂?其實和財富無關,最主要的是思想境界
    都想,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裡,喝著上好的茶葉,聽著美妙的音樂,然後以此養心,還不影響自己的生存和生活。在電視劇《天道》裡,丁元英這個高人的生活場景就是這番模樣。喝著上好的茶葉鐵觀音(那個時候還沒有其他高品質的茶葉),聽著天國的女兒,流浪者之歌等世界名曲。這生活,簡直是一種享受。
  • 豆豆:高中文憑工人出身,寫就「豆豆三部曲」,背後怕是有高人
    你知道豆豆嗎?有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可能突然一下想不起來豆豆是誰,可是一提起她的三部小說,你可能就會有所耳聞了。她的著作有《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其中兩部《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都改編成了電視劇,《天幕紅塵》因為其論述的內容太過於抽象。
  • 電視劇《天道》智慧:高手問題思維,讓能力和學習回歸本質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自詡儒釋道精通。在群裡,大談道德經,論語,鬼谷子,金剛經。問他一個具體的事情,都是大多數人都能接觸到的問題,馬上找藉口。說什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呵呵,馬克思主義哲學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被他拿來當藉口。而這位兄臺不知道,馬克思主義哲學,不管辯證法,矛盾論,都是用來研究問題的。是對事物規律的認識。
  • 《天道》中12句經典名句,發人深省,改變思維,提升格局
    電視劇《天道》於2008年開播,剛播不久,卻下架,直到2018年才在網上順利播出。現在的《天道》已經被刪減不少了。如今《天道》在抖音頭條等軟體特別火,很多年輕人看得津津有味,很多人在評論裡打出:相逢恨晚四個字。足以見《天道》的魅力。
  • 《天幕紅塵》中的「見路不走」是啥意思?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懂
    如果說《天道》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讓讀者領略到了天道的深邃和神奇,讓我們不禁感慨:人原來可以這樣活著。那麼《天幕紅塵》則是對《遙遠的救世主》最好的解讀。主人公葉子農如禪謁般的「見路不走,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是對《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主題思想「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更加具象的概括。
  • 《天道》:王志文一朋友看了40多遍,左小青一朋友因看了此劇致富
    這部劇的導演叫張前,他還導演過一部神劇——《亮劍》,為什麼《亮劍》火了,《天道》卻寂寂無名,其實跟受眾有關。最主要的原因我歸結於人們太喜歡熱鬧與葷腥,難以靜下心來品一碗充滿「聖意」的齋菜。除了這個原因,《天道》裡涵蓋的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知識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 《天道》講述了什麼?劇中丁元英的智慧,徹底顛覆你的思維方式
    前年開始玩頭條,看到楊拾郎發了很多關於解讀《天道》的文章,嚴格意義上說不算是解讀,只是他看電視劇之後的一些感受。正是因為這張圖片讓我忽視了《天道》這部電視劇好多年,漂亮女警官多了去了,低調的民間梟雄在武俠小說裡也多得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只是人物角色而已,而《天道》真正的內涵是很深很深的。
  • 《天幕紅塵》:我做了我想做的,就受我該受的
    《天幕紅塵》這本書,讀第一遍時,沒怎麼懂,讀第二遍時,仍有不懂的地方,但是讀法變了——第一遍之所以不懂,是因為對馬克思主義陌生,第二遍,完全不再管這個碴,讀下去,能得多少是多少。有時候,讀書就是這樣:並不是要搞懂作者的意圖,而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悟。
  • 詳細剖析天道思維,《天道》透視社會的3個層面
    電視劇《天道》十幾年前,一部電視劇《天道》;一本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成功地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圈子中,掀起了一種名叫『天道』的思維。、而這這兩部作品中,一個名為『文化屬性』的詞,在近些年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了。
  • 神秘女作家豆豆:到底是何方神聖,寫出佳作卻退隱江湖
    《天道》是一部被譽為商戰神作的經典電視劇,其改編於女作家豆豆的三部曲《遙遠的救世主》,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超脫塵世的天國之戀,異於常人的元英思維,獨特的文化屬性作為這部小說的精髓之處,受到了不少讀者的追捧,就連知名財經大佬葉檀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我壓箱底的好書
  • 《天道》播出12年依然火,原作者豆豆仍是個謎,網友:背後有高人
    本著對《天道》的痴迷,我去查作者,發現《天道》的原著叫《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只有高中文化,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一個高中學歷的人能寫出這種融合儒釋道的商戰書?這本書我讀了,發現這並不像是一本商戰書,更像一本坐而論道的哲理書。
  • 《天道》解析:電視劇中經典臺詞,了解其對當下世事的意義
    周國平老先生在《把心安頓好》裡有這麼一段話:人在多大程度上不依賴於物質的東西,就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所謂不依賴,即在生存有保障的前提下,是一種精神境界。窮人是不自由的,因為他的生存受制於物質。那些沒有精神目標的富人更是不自由的,因為他的全部心靈都受制於物質。自由是精神生活的範疇,物質只是自由的必要條件,永遠不是充分條件,永遠不可能直接帶來自由。
  • 《天幕紅塵》:老九悟懂「見路不走」後賺大錢,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直到他遇到了葉子農,聽說了「見路不走」四個字後,老九麵館開始興業了,甚至在短短半年時間裡開了二十幾家的加盟店。「見路不走」講的是什麼?《天幕紅塵》中的思維與馬克思哲學、佛教思維比較密切。所以我認為,就是實事求是,要從自身已有的條件出發,要解放思想,不能拘泥,不要怕跟別人一樣,也不要怕跟別人不一樣。
  • 天道:一部電視劇,原著也刪減,電視劇也刪減,為何有這麼大魔力
    一部電視劇,原著也刪減,電視劇也刪減,留給讀者的便是一盤沒有放鹽沒有放香菜的美味佳餚,怎麼吃都覺得少點什麼。電視劇、原著小說均已看完,默默的思考,欣賞每一次的感悟。一年至少要看四遍,春前秋冬各一次,每一個季節,都帶給我不同的人生感悟。殺富濟貧,只求安心。
  • 天道:丁元英精通傳統文化,擁有常人所沒有的格局,成功也是必然
    一次偶然機會劃到了《天道》這部電視劇,當時一下子把電視劇連夜追完,內心被劇情所震撼,劇中的片段和對話,一直在我腦海裡回放,特別是劇中的男主角丁元英,他身上具有的不求聞達於世間的隱士風骨,他對文化屬性的領悟更是讓我佩服。
  • 《天幕紅塵》葉子農教會我們什麼「社會法則」,見路不走對嗎?
    《天幕紅塵》是豆豆的紅塵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而其敏感性讓所有影視改編團隊和製作人「望而卻步」,是因為極度敏感,可以敏感到把上個世紀「冷戰」,以及全球文化格局發展「新局面」。其實葉子農是和普通人有距離的,因為他底層的需要是滿足了的,沒有世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和養家餬口,因為他不用拼爹就可以很成功,這就是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