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持續高溫,多地連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53歲的老林(化名)在福州一家塑料廠打工,他一口氣幹了4小時,不料突然昏迷,高燒42℃,還嘔血不止,查出熱射病,險些喪命,住院17天才脫險。
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如不及時救治,病死率超過60%,50歲以上患者死亡率可達80%。醫生提醒,7、8月中暑的患者明顯增多,尤其是熱射病進入高發季,大夥應警惕。
想再扛一扛 男子熱暈險喪命
老林是甘肅人,在福州打工。6月29日上午6時許,他就到廠房裡做事,當時悶熱難耐,他想早點把活幹完,中間幾乎沒休息,也沒怎么喝水。接連幹了4小時,快到中午時,他有點頭暈、胸悶,但想著再趕一陣子,就可以早點收工,就硬撐著。沒想到,他突然兩眼發黑,暈倒在地。幸好,有工友在附近幹活,見老林渾身滾燙,叫他也沒反應,趕緊喊來救護車,醫生一路搶救,把他送到福州市第二醫院。
到醫院時,老林昏迷不醒,嘔血近500毫升,醫生一摸,他全身發熱,一測體溫竟已超過最高值42℃,心率每分鐘達到180次。
醫生推斷他得了熱射病,緊急做了物理降溫和補液等處理,把老林送進了重症醫學科。檢查報告顯示,老林的多臟器有衰竭的風險,隨時有生命危險。幸好,搶救2小時,他才保住性命。經過17天治療,7月16日,老林才出院。
這幾類人易中暑 夏天喝水有講究
入夏後,中暑患者明顯增多,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一種。據媒體報導,6月底,30多歲的廈門男子在戶外工作後,渾身乏力、神志不清,體溫達41.8℃,搶救無效去世;7月初,漳州兩家醫院接收了多名熱射病患者,有的是幹農活時發病,有的是戶外訓練時重度中暑;前些天,60多歲的福州大媽捨不得用空調,熱得渾身乏力、噁心嘔吐、食慾下降,被查出低鉀血症,送到醫院搶救。
福州市第二醫院急診科陳曉醫生說,最近,該院每天都會接診10多個中暑的患者。連續高溫,加上南方地區溼度較大,一些戶外工作者很容易中暑,兒童、孕婦、年老體弱者、身體超重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應謹防「熱射病」。
他建議,儘量避免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出行(10時至16時);高溫工作者要注意休息,可常備藿香正氣水、仁丹、風油精等防暑降溫用品,也可喝綠豆湯解暑。
此外,不要等口很渴了才喝水,大量出汗後,要少量多次飲水,最好每15分鐘喝一次,一次400~500毫升。
熱射病和一般中暑的區別
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是因高溫引起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內臟器官受損,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
陳醫生指出,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症,主要有頭暈、乏力、發熱等不適症狀,進而出現心、腦、臟器損傷,嚴重者會出現神志障礙,甚至死亡。
熱射病和一般中暑的區別在於,熱射病患者無汗,人體高熱達40℃以上,並伴有神志模糊。(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朱玉)
高溫持續在線 榕城熱浪滾滾
根據省氣象臺預測,未來十天,高溫預計都將持續在線。省氣象臺於昨日16時20分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今天,全省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5℃以上,其中,福州大部,三明、龍巖和寧德三市東部,南平東南部,莆田西部,泉州中部,漳州北部的部分城區可達37℃~39℃。
此外,昨天的風也挺鬧騰,在高溫的烘烤下,不僅沒怎麼帶來清涼,反而變成了一股股「熱浪」撲面而來。風颳來了熱浪,也帶來了些雨水,今天,省內北部地區預計將有陣雨或雷陣雨,局部中雨,其餘地區午後局部有陣雨或雷陣雨。但雨水並不多,降溫效果也不明顯,而且明天開始,雷雨範圍便將逐漸縮小,全省天氣轉為晴到多云為主。
對福州市區而言,未來三天,天氣都以多雲或晴為主,今天午後,局部鄉鎮可能有陣雨或雷陣雨。
由於持續晴熱高溫,氣象部門提醒,需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此外,氣象部門建議,當前正值中考期間,中午時段紫外線較強,外出最好全程佩戴口罩,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如打遮陽傘、穿淺色衣服,並帶上充足的水和防暑藥品,如藿香正氣水;同時,天氣悶熱,考生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物;此外,空調溫度也不要開得過低,以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引發感冒。(記者 陳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