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秋老虎!這名返校大學生中暑高燒42℃險沒命!

2020-12-22 大洋網

涼風習習秋意濃,暑氣卻冷不丁就殺個回馬槍,高溫秋老虎依然威力無比!  8月28日晚7時許,廣州從化某高校一名剛返校的學生發高燒42℃,出現意識障礙、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情況十分危急!幸而南醫五院急救團隊全力以赴救治,終於令其脫險。帶來這場高燒的,正是「熱射病」——一種嚴重的中暑。

當晚,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接到120緊急求助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通綠色生命通道,派救護車前往事發學校。

當醫護人員到達現場時,看到患者抽搐、嘔吐、昏迷不醒,經測量,體溫達到41.8℃。

急救車上,患者的體溫持續上升,高達42℃,出現深度昏迷、嚴重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狀,隨車醫護人員迅速採取物理降溫、建立靜脈通道、快速補液等措施,控制病情進一步發展。

「快、快、快……」急救車風馳電掣般返回醫院。此時,早已等候在急診科門口的醫護人員火速將患者送到急救室搶救。「心電監護、酒精擦浴、冰帽降溫、開放多條靜脈通道積極補液、保持呼吸通暢……」醫護人員有條不紊地展開搶救。

患者才21歲,風華正茂,這麼年輕的生命,一定要全力救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值班的醫院黨委書記李紹波立即指令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感染科等科室的專家前來會診。專家們經過認真研究、深入分析,初步確定患者的病情為「熱射病」,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考慮到病情危重,患者被轉入到重症醫學科搶救治療。

說到「熱射病」,您可能覺得陌生,但是提到中暑,您應該會熟悉。「熱射病」是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死亡率、致殘率極高。特別是發病後的24小時為「黃金搶救期」,直接決定著救治質量和康復成效。

「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呼吸急促,體表血氧飽和度70%。」

「要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患者呼吸。」

「快用酒精擦浴、冰毯、冰帽進行降溫處理,降低腦代謝、保護腦細胞。」

「肌注氯丙嗪+異丙嗪治療,快速靜注安定抗抽搐及持續10mg/h安定維持。」

「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快使用磷酸肌酸針營養心肌。」

「脫水,降低顱內壓。」 ……

凌晨12點多,醫護人員行腰椎穿刺術,取患者腦脊液進行檢查,測壓>330mmH20,嚴重超過正常值水平。考慮患者有顱內高壓,腦水腫。於是立即予以廣譜抗菌素、抗病毒、脫水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維持內環境穩定,以及維持生命體徵平穩等處理。

在多學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都有了明顯好轉。

在連續幾天幾夜裡,患者數次出現病危情況,專家及時進行會診,隨時調整用藥,再加上重症醫學護理團隊精心護理,最終患者脫離生命危險,神志清醒、生命體徵平穩後,轉到呼吸內科病房繼續康復治療,9月10日病癒出院。

話你知:什麼是「熱射病」?

「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汗液無法正常排出,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出現昏迷、暈厥等現象。在中暑的分級中屬於重症中暑,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主要症狀為:頭痛、頭暈、嘔吐、無汗、口乾、昏迷、呼吸衰竭等,體溫高達40℃以上,嚴重時會導致臟器衰竭乃至死亡。

據介紹,此次搶救的患者,就是由於在感染基礎上引起超高熱,並長時間處於悶熱的環境狀態,體溫一度高達42℃,加上患者將近190斤重,脂肪較多,散熱較慢,因此導致昏迷、器官受損。

專家提醒,遇到高溫天氣,或長期處於高溫高熱作業環境,一定要注意降暑降溫。如出現昏迷的現象,應立即將昏迷人員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冷水反覆擦拭皮膚,隨後要持續監測體溫變化,若高溫持續應馬上送至醫院進行治療,千萬不可以為是普通中暑而小視,耽誤治療時間。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秦新立、黃曉橋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婉虹

相關焦點

  • 重度中暑高燒42℃
    本報8月13日熱線消息(記者張慶村通訊員王曉亮)11日,德州一名在高溫下作業的女工因重度中暑而昏迷。接到求救電話的德州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及時對患者進行搶救,這名患者終於轉危為安。  8月11日晚上9時30分許,德州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接到求救電話稱,一名女工在高溫下工作時突然昏迷。
  • 重度中暑患者高燒42度昏迷不醒 送醫搶救仍未脫離危險
    到達現場後,伏玲檢查發現患者意識模糊、實測體溫42°,詢問工友後得知,他們幾人從早上6點開始進行戶外勞動至10點過,發現患者突然昏迷。綜合現場情況,她初步判斷該患者為嚴重中暑,引起昏迷。    將患者抬上救護車有空調處降溫,吸氧、輸液、擦洗身體等物理降溫方法同步進行,同時救護車將其緊急送回市急救中心急診科搶救室進行搶救。
  • 秋老虎警告!中暑有多危險你知道嗎?
    人中暑死亡。眼下雖然夏天已經接近末尾,但9月的秋老虎也一樣來勢洶洶,面對秋老虎發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樣也要注意避免中暑。中暑分為三個階段:1、先兆中暑指的是在中暑前出現的一些徵兆,如全身軟弱、乏力、頭昏、頭痛、噁心、出汗減少、注意力不集中等,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 立秋來了~辣媽警惕「秋老虎」
    警惕「秋老虎」雖然立秋意味著暑去涼來,但從溫度和氣候上白天仍舊需要防暑降暑,以防寶寶中暑。立秋過後晝夜溫差變大,寶寶本身抵抗力不足,這就導致寶寶腸胃功能紊亂,出現腹瀉或便秘的症狀。要保證寶寶這兩個時間段的睡眠,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要貪涼。寶寶睡覺時,要根據溫度及時將涼蓆撤下。建議上身穿一件帶袖子的小衫,下身穿一條過膝的褲子。以防寶寶睡覺好動,踢掉被褥受涼。寶寶秋季怎麼玩?玩耍是寶寶的天性,秋天很適合寶寶出遊。
  • 棗莊63歲女子中暑身亡 持續發燒體溫達42℃
    體溫42℃,63歲女患者中暑身亡  25日,一名63歲的女士在自己農村老家家中中暑,高燒42℃,並且持續了一天,在衛生院治療無明顯效果後被送往棗莊市立醫院,但經過4小時的搶救後卻不幸身亡。  26日,記者聯繫到當時參與搶救的棗莊市立醫院急救中心主治醫生渠繼來。渠繼來向記者介紹稱,事情發生在25日下午5點左右。
  • 秋老虎是什麼意思?2019秋老虎有多少天?
    立秋已經過去快一個星期了,立秋之後天氣並不會立即轉涼,還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秋老虎才會轉涼。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秋老虎。那麼,秋老虎是什麼意思?2019秋老虎有多少天呢?一、秋老虎是什麼意思?秋老虎指的是立秋以後仍然十分炎熱的天氣,我們把它稱之為秋老虎。現在離立秋已經過去一個星期了,但是長沙的高溫天氣一直沒有下降的以上,持續維持在35度以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秋老虎。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月至9月之間。天氣特徵是早晚清涼、午後高溫暴曬。
  • 上海「高燒不退」 外灘海關大鐘「中暑」
    上海「高燒不退」 外灘海關大鐘「中暑」 2017-08-19 18連90歲高齡的外灘海關大鐘也因連日高溫「中暑」了。  距離上一個酷暑日已過去一周,出伏在即,滬人紛紛感嘆「快熬出頭了」。然而,高溫「回馬槍」隨即殺到,打破滬人降溫幻想。  上海市中心氣象局當日12時許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隨後,上海多個區縣氣溫升至37℃。申城再度陷入「高燒」。
  • 體溫飆至42℃!福建一名五旬依伯熱暈險喪命
    53歲的老林(化名)在福州一家塑料廠打工,他一口氣幹了4小時,不料突然昏迷,高燒42℃,還嘔血不止,查出熱射病,險些喪命,住院17天才脫險。  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如不及時救治,病死率超過60%,50歲以上患者死亡率可達80%。醫生提醒,7、8月中暑的患者明顯增多,尤其是熱射病進入高發季,大夥應警惕。
  • 深圳兩天中暑42宗!高溫高溼「桑拿天」謹防中暑
    近期深圳在溫度逐步攀高的同時,溼度也維持在高位,易形成高溫高溼「桑拿天」,導致中暑事件屢見不鮮。根據深圳衛健委發布的消息,僅6月10-11號兩天時間裡,深圳120就接到中暑報警42宗。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如此高發的中暑事件呢?
  • 轉給不開空調的父母:獨居老太捨不得開空調,中暑昏迷進了ICU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章奶奶昏迷,還出現40.1℃的高燒?醫生仔細詢問病史,才找到了原因所在。原來章奶奶生活極其節約,平時為了節省電費,在悶熱的室內也捨不得開空調和電扇。悶熱的環境導致章奶奶中暑,而且還是程度最重、死亡率最高的熱射病。醫生表示,熱射病是由於長時間暴露於熱環境下,或是劇烈運動所致的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人體核心溫度會迅速升高至40℃以上,引起多系統、多器官損害。這種病一旦發生,死亡率、致殘率極高。好在章奶奶入院及時,經過搶救已經脫離了危險期。
  • 專家支招:「高燒」天氣如何預防中暑?
    針對持續不退的「高燒」天氣,國家衛生計生委專家從中暑症狀、救治方法、高溫作業防護等方面,向公眾科普如何預防中暑。有關專家介紹,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高溫作業和夏季高發。具體說來,人的體溫受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人體通過皮膚血管擴張、體內血液流速加快、排汗、呼吸、大小便等散發體內熱量。
  • 「高燒」天氣如何預防中暑?專家支招預防中暑有三招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鄧華寧、王賓)近日我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且持續時間長、局部強度大,天氣酷熱,很容易引起中暑。針對持續不退的「高燒」天氣,國家衛生計生委專家從中暑症狀、救治方法、高溫作業防護等方面,向公眾科普如何預防中暑。
  • 暑假出遊 擔心「秋老虎」傷孩子?專家提:防中暑、防曬傷、防病毒
    然而,家長陪孩子享受快樂親子時光的同時,也得提防「秋老虎」傷孩子。現在雖然立秋了,但只是進入名義上的秋天。氣象學以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降到22℃以下作為秋季開始,按這個標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各地天氣依然很熱。
  • 因為家裡沒空調 86歲老人中暑高燒41.4度
    因為家裡沒空調 86歲老人中暑高燒41.4度 2013年08月01日 08:56:54   浙江在線08月01日訊昨天,86歲的任老太太躺在鄞州二院病房裡,看上去仍很虛弱。2天前,她因中暑高燒至41.4℃,被家人送入醫院搶救,醫生診斷為「熱射病」。
  • 「高燒」天氣如何預防中暑? 是時候該學學了
    原標題:「高燒」天氣如何預防中暑? 是時候該學學了夏季來臨熱浪必然來襲,炎熱已成為每年夏季影響人們健康的最大危險因素。因此,學會預防和治療因為炎熱而導致的中暑或熱射病已成為人們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必修課。
  • 立秋提防「秋老虎」,讓寶寶安然渡過夏秋交接之時
    立秋提防「秋老虎」,讓寶寶安然渡過夏秋交接之時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立秋已至,天氣卻沒有秋高氣爽的樣子,依然延續了夏天高溫暑溼,屬實是炎熱難耐,這是因為立秋後還有一個「秋老虎」。秋老虎在氣象學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後短期回熱後的35°C以上的天氣,一般發生在8月至9月之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燒」天氣預防中暑有三招
    針對持續不退的「高燒」天氣,國家衛生計生委專家從中暑症狀、救治方法、高溫作業防護等方面,向公眾科普如何預防中暑。
  • 東京超100人遭遇的中暑死亡,保險能不能賠?
    死者全部為50歲以上的人,其中80多歲的有42人,70多歲的30人,死者中有84人不用空調,佔總數八成以上。還有6人在室外死亡。東京消防廳稱,僅18日一天就有214人因中暑被送醫。 日本新冠肺炎形勢尚未好轉,又出現連續高溫天氣,老年人身體素質弱,難免成為最大的受傷害群體。
  • 湖南臨澧高一男生軍訓時中暑身亡,中暑的那些事,千萬不可忽視
    摘要「華商連線」:8月4日下午,湖南臨澧一中一名15歲的高一男生軍訓時中暑,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孩子家人稱,120送孩子到醫院時,學校沒有派老師和教官陪同,只有一名高年級學生跟隨。學校則稱,送醫時有老師跟隨。
  • 警惕!一男子體溫飈至42°C,嘔血不止!近期多發……
    53歲的老林(化名)在福州一家塑料廠打工,他一口氣幹了4小時,不料突然昏迷,高燒42℃,還嘔血不止,查出熱射病,險些喪命,住院17天才脫險。到醫院時,老林昏迷不醒,嘔血近500毫升,醫生一摸,他全身發熱,一測體溫竟已超過最高值42℃,心率每分鐘達到180次。醫生推斷他得了熱射病,緊急做了物理降溫和補液等處理,把老林送進了重症醫學科。檢查報告顯示,老林的多臟器有衰竭的風險,隨時有生命危險。幸好,搶救2小時,他才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