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8月19日電 (李姝徵)上海今夏「高燒不退」,19日申城再發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連90歲高齡的外灘海關大鐘也因連日高溫「中暑」了。
距離上一個酷暑日已過去一周,出伏在即,滬人紛紛感嘆「快熬出頭了」。然而,高溫「回馬槍」隨即殺到,打破滬人降溫幻想。
上海市中心氣象局當日12時許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隨後,上海多個區縣氣溫升至37℃。申城再度陷入「高燒」。
當日是今夏上海經歷的第31個高溫日,滬字牌「烤箱」的「超長待機」不僅令滬人苦不堪言,坐落於外灘的地標景觀——海關大鐘也難耐高溫而「中暑」,出現了走時不準的故障。
昨日有路過鐘樓前的市民發現,大鐘有些不對勁:指針一時走得飛快,一時又乾脆停下不走了;夜幕華燈下的大鐘指針卻指向2時30分。
昨日傍晚,上海海關請來了上海鍾廠工程師為大鐘「會診」,多方診斷後,最終斷定是「擒縱輪」出了毛病。
參與大鐘「會診」的工程師表示,申城今夏的高溫加之晝夜溫差大,「可能導致導致齒輪零部件之間的機油,被推擠到某一個部位堆積,加大了一些部位的摩擦力。」加之不少零部件已達90歲「高齡」,經不起「折騰」的大鐘便「罷工」了。
幸運的是,來自上海鍾廠、負責海關大鐘日常維護的第四代「守鍾人」魏雲寺手中擁有一件「寶物」,當年師父交給他的唯一一個原配零件就是一個「擒縱輪」。更換後,海關大鐘「中暑」得愈,鐘擺聲再度響起。
上海海關大鐘和英國倫敦的大本鐘是「姊妹鍾」,由英國Joyce&Co.Ltd公司製造,總造價為5000多兩白銀。於1927年製成,同年8月從倫敦運到上海,原包裝木箱連同大鐘共重6.25噸。該鐘樓在亞洲名列第一,在世界上排行第三。
巧合的是,157歲的「姐姐」英國大本鐘也將於本月21日進行大修,這一修就是長達4年時間。而她遠在上海的「妹妹」畢竟年輕一些,當日經過搶修的上海海關大鐘已重新啟動。據魏雲寺透露,大鐘各項「體徵」都不錯,但仍需觀察數日才能正式宣布其是否真正「痊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