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中介逐利弄虛作假 加一學院僅8個中國學生

2020-12-14 搜狐網

  有些中介機構為了逐利,弄虛作假、誇大宣傳、過度承諾、巧立名目。為了提升機構形象,有些機構甚至自我排名。而對於留學市場的種種陷阱,家長和學生不了解,很難甄別。

  一個月的 「留學生涯」

  在加拿大的那一個月,來自北京的曾濤夜不能寐—「文清學院這個樣子,耽誤了孩子的教育怎麼辦?」

  2014年7月30日,曾濤帶著15歲的兒子從北京飛抵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未來幾年,他們將在北約克區的文清學院就讀。給他們提供留學中介服務的是決勝網(即北京決勝嘉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平臺上的中國教育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教服)。

  在決勝網「親子陪讀」項目的宣傳網頁上,文清學院成立於1980年,有兩個校區,佔地上百英畝,足球場、跑馬場等設施一應俱全;校長宋健是教育界資深人士,從業24年。家長和孩子共同進入文清學院學習,留學之餘,最快三年還可移民。其中,最讓曾濤看重的是,文清學院數百學生中有98%是當地學生。「和本地人一起上學,孩子可以迅速融入當地文化。」但當真正進入文清學院時,42歲的曾濤覺得「受騙了」。

  沒有想像中的規模,文清學院偏居於北約克區消費者路旁的一棟三層民房裡。「實際上只佔三樓四分之一的面積,」曾濤說,「和學院同樓層的還有個按摩中心和化妝品公司。」與曾濤同批參加文清學院「親子陪讀「項目的還有其他7個家庭。每個家庭連服務費加學費平均花費約20萬元。

  開學後,家長們發現,整個文清學院的學生只有他們8個家庭的孩子,中介口中「98%的當地學生」根本不存在。

  據多位家長介紹,文清學院起初有英語、數學和科學三門課,但後來突然減少到兩門。校方給出的解釋是:「孩子聽不懂」。文清學院將7個不同年級的孩子置於一個班授課,老師、學生使用教學材料都是臨時列印的。而老師流動性也大,僅有5位老師。師資不夠時,宋健也會客串授課。

  「我孩子該上高中了,依照加拿大教育法規是要修滿學分的!」雖然校方承諾給學分,但曾濤覺得,學分要拿到,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要學到真東西,而文清學院滿足不了這一點。

  9月30日,曾濤等5位家長在索要學費無果的情況下,將孩子轉到當地一家教會學校。說起轉校過程,曾濤一把辛酸,「很難!我們在加拿大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跑了教育廳無果,又一家家學校挨著找人說,最後是教會學校接收了孩子。」

  10月初,號稱有30年歷史的文清學院因「財務問題」關門,另外3位家長也不得不轉走了,但直到現在也沒能追回學費。目前,8個孩子轉學後臉上笑容多了。

  據加拿大教育網站ourkids.net顯示,文清學院成立於2013年。

  就上述情況,宋健稱,文清學院從2013年中開始與加拿大Thor College進行合作,並委託決勝網在中國進行招生。今年5月,Thor College取消與文清學院的合作。合同終止後,在多倫多的決勝網工作人員於5月知曉這一消息。目前,由於無法完成協議要求的招生任務,學院陷入財務困境。就這一情況,南方周末記者聯繫決勝網,但未得到正面回應。

  至於為何拒絕退費,宋健稱,為預防部分人士利用學習籤證落地後,不參加學習而變相非法停留。「雖然家長未必是緣由上述原因要求退費,但是沿用當地通常做法,且家長確實屬於在未經學校同意的前提下自行放棄在文清學院學習,學費依理依法都應不予退還。」

  謎一樣的「中教服」

  據家長們介紹,當初正是看了決勝網的宣傳才想把孩子送去留學。發現受騙後,眾家長找決勝網討要說法,直到現在,決勝網仍用「公司在討論方案」「再等等」「我也決定不了」的理由搪塞。

  南方周末記者聯繫到決勝網經理龍明,他拒絕回答南方周末記者的問題。當被問及決勝網是否為虛假宣傳時,龍明回應「決勝網在這件事上沒有錯」。但就在此前一天,曾濤當著南方周末記者面撥打龍明電話時,龍明還在與家長討論事情的解決方案。

  決勝網公關總監程榮榮稱,「決勝網沒有收家長們一分錢,在這件事上也是受害者。現在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決勝網幫助中教服解決此事。」

  表面上,決勝網和中教服的關係好比淘寶網與入駐商家。實際上,兩者的關係遠非這般簡單。

  2014年5月,天津家長趙安向中教服交納5萬元的二期服務費,刷卡憑單上註明的商戶名稱卻是「北京決勝教育」,收據單蓋章為「北京決勝嘉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當時趙安提出質疑,「為什麼服務主體是中教服,收款人卻是決勝網?」決勝網工作人員稱,「中教服帳號凍結,決勝網暫代收。」

  為家長提供諮詢服務的中教服工作人員,包括留學顧問唐曉紅、靳迥,現都在決勝網的辦公地辦公。決勝網一位內部員工稱,中教服和決勝網實際是一班人馬。在一位家長的合同上,蓋章的是中教服,籤字人卻是決勝網董事長闕登峰。經決勝網員工確認,闕登峰原為中教服執行總裁。

  11月19日,家長們和決勝網高層就此事進行談判。在家長們錄製的長視頻中,闕登峰無意間講出,「中教服現在已經停止運營」。

  中教服原屬教育部,是中國最早一批拿到留學中介服務資質的公司之一。在中教服的官網上,「原屬教育部」和「始於1984年」的字樣被放在顯著位置。瀋陽家長張國說,「正因為它的國字背景,我才選擇中教服,且深信不疑。因為我本人在事業單位工作過,很信任『中字頭』公司。」

  但中教服已不是國字背景。在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上,「非教育部所屬」被特別標註在中教服的名後。

  據北京企業信用信息網,中教服的住所地和稅務登記地地址分別為「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海運倉1號」和「北京市海澱區常青園二區通匯路18號」。南方周末記者前往兩地,卻發現根本沒有中教服的蹤影。

  在我國,留學中介行業為特許經營行業。依據教育部發布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留學中介機構應當具備辦公地點及辦公設施,住所發生變化應向相關主管部門報備。

  中教服的異常狀況已經引起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的注意。在2013年的留學機構評估中,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已敦促中教服向工商變更登記地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監管部門人士稱,中教服的註冊法人已不做業務,實際借中教服之名經營業務的是決勝網。教育部明確規定,「中介服務機構不得以承包或者轉包等形式委託其他機構或個人開展中介服務業務」。

  「堵」不如「放」 放管結合

  目前,全國具有留學中介服務資質的公司約有400家。據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自費出國中介服務分會秘書長鄂學文估計,全國範圍內無資質且在從事留學中介服務的公司或機構,其數量是「正規軍」的十倍。

  我國自費留學中介服務機構的資質審批權起初一直由教育部掌握。根據教育部官網數據,自2005年以來,新通過審批的中介機構數量並不多,約50家;而在同一時期,我國自費出國留學總人數增加了約28萬。這意味著市場供給離需求間的差距。據中國教育在線《2013年出國留學趨勢報告》,中國留學行業產業規模約達2000億人民幣,其中留學中介市場至少有50億。

  在市場大蛋糕當前,爭食者蜂擁而來。一位要求匿名的留學中介機構資深從業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沒有資質的留學中介機構有的打著「諮詢」「培訓」之名運營,有的通過繳納管理費的形式與有資質的機構合作,資質掛靠的現象非常普遍,甚至出現層層轉包的現象。

  有些中介機構為了逐利,弄虛作假、誇大宣傳、過度承諾、巧立名目。為了提升形象,有些機構甚至自我排名。而對於留學市場的種種陷阱,家長和學生不了解,也很難甄別。

  曾濤說,他對國外情況不了解,當初,留學中介一手拿著聖經一邊介紹,怎能不相信,「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我該提前飛到加拿大去文清學院看一看」。

  政府主管部門在市場監管上做了一系列努力。定期公布自費留學中介服務機構名單,發布留學預警;推行《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委託合同》。

  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溫樂群講,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留學服務市場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但留學服務行業自1999年放開以來仍未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留學中介服務行業的規範,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和機構三方共同努力,其中政府的作用應該是有限的,政府無需代替消費者去做選擇,市場會促使機構優勝劣汰。

  從歷年資質審批的政策來看,自費出國留學市場,從最初的完全由教育部掌管到教育部與省級主管部門的「共建共管」再到2013年的審批權徹底下放至省一級,呈現出越來越開放的態勢。

  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國留學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程家財稱,審批權下放雖不意味著準入門檻降低,但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有利於打破市場的地域性壁壘,而全國留學服務市場可能會形成統一的服務標準。

  2014年6月,留學中介服務機構工商登記由前置審批改為後置審批。國務院主要領導表示,現在是事前審批多,而事中事後監管少,很多時候是拿到審批的單子後就沒人管了。轉變政府職能的核心要義,是要切實做好「放管」結合。放活不放任,管好不管死。

  多位業內人士稱,這一政策將激起中小企業的新一輪增長,留學行業將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鄂學文說,「我希望看到行業的未來發展是百花齊放式的,大企業像大醫院一樣提供全門類的服務,小公司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專做俄羅斯留學、專做藝術類院校等。」

  截止到目前,曾濤等家長已向公安局、工商局、中國駐多倫多領事館求助。曾濤說,「做這些事情,我一是要回自己的錢,二是想把這件事傳播出去,讓準備出國留學的人引以為戒。」

  延伸閱讀

  留學中介慣用詐騙伎倆

  1 虛假廣告。主要表現為模糊國外學校的性質和現狀,無中生有、瞞天過海。

  2 過度承諾。「絕對」「100%」的字眼,往往暗藏陷阱。

  3 陷阱合同。黑心中介常借不規範合同或是消費者無憑證來推脫責任。

  4 業務分包。通過繳納管理費承包正規中介業務,黑中介搖身變合法。一旦出了事情,出租方和承包方相互推脫,消費者維權難。

  選擇留學中介五點事項:

  1 看資質。通過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查詢合法留學中介機構名單,以確定是否有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資格認定書。

  2 驗執照。看工商管理部門頒發營業執照是否有允許其開展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業務。

  3 勤查證。不要過於迷信廣告宣傳,而是要從機構口碑、機構背景以及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等方面來綜合考察,確定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機構。

  4 籤規範合同。學生和家長應當要求籤訂符合由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規範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合同。

  5 留憑據。交款要留收據,雙方協商好的事情最好落在紙上。若出問題,書面憑證往往能鎮住局面。

  (南方周末記者王劍根據採訪和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焦點

  • 墨爾本留學中介詐騙中國留學生$10萬學費!這8種套路,留學中介絕不告訴你
    法庭考慮到她是初犯,所以最終判了她2個月監禁+12個月社區矯正服務,並要求她償還被騙學生的學費。早在2010年,珀斯總領事館就發過一則公告:提醒所有在澳中國留學生警惕學費詐騙如今,許多不熟悉的家長和準留學生都會選擇市面上諸多的留學中介來辦理手續,為的就是省事。但是,頻發的欺詐事件,違規行為,以及各家中介巧如舌簧的招數,也造成了留學市場混亂的局面。
  • 留學進入後中介時代?
    偷梁換柱、弄虛作假、拉大旗作虎皮、空頭承諾……一些冒牌留學機構的不規範操作,不僅使正規中介機構「蒙冤」,更讓許多人對留學中介心存芥蒂—— 國內「海歸」變「海待」的現狀並沒有打擊莘莘學子嚮往海外留學的熱情。最新一項統計顯示,20多年來,出國留學的中國公民近93萬人,其中自費留學者佔八成以上。
  • 澳洲學生失學致留學恐慌蔓延 揭中介10黑幕
    澳私立學校倒閉,近千中國留學生失學這些學校不在我國教育部推薦之列   鄭州留學中介提醒,留學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等國,應慎選私立學校  -商報記者張高峰  11月5日,澳大利亞4所私立學校一夜間破產,數千名學生面臨無學可上,其中包括近千名中國留學生。
  • 【驚呆了】中國留學中介幫留澳學生造假!黑中介你們夠了!
    澳洲向來都是歡迎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噠(必須的,也不看看拉動了多少教育收入呢)。。而中國留學生(和土豪),也非常喜歡恨不能早點移居到澳洲這片熱土。。可是!正因此啊,一些滑頭的中介就開始動歪腦筋了!!!一邊,收取昂貴中介費,偽造文件幫著學生進入澳洲大學,而另一邊,收取澳洲大學的佣金,為他們招攬學生。。(好憤恨啊)別急!
  • 今年留學中介對中國學生的出國計劃是怎麼說的?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報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報告:COVID-19危機期間中國留學生招生:教育中介機構的做法和思考留學中介對中國學生的計劃是怎麼說的招收國際學生的大學面臨著新冠疫情的嚴峻挑戰。 國際學生在出國留學計劃方面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對於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學來說,迫切需要了解這些學生的想法。中國是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國,每年出國留學人員超過60萬人。 在當前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不確定性氣氛中,仰仗接收大量中國留學生的國家和大學面臨更大的風險。
  • 赴瑞典留學卻進「中國班」 學生怒告中介一審敗訴
    班上都是中國學生通用普通話 怒告中介  事件回放  花費超過12萬元去瑞典留學,卻發現同學都是中國人,而且待遇與外國同學不同,被稱為「黑戶」。最近,3名學生因不滿出國留學中介把他們介紹進「中國班」,與留學中介打起了官司。
  • 中國學子夢碎馬來西亞 中介欺詐留學生成三陪女
    據資料顯示,至2001 年底,在馬留學的外國學生共1.8萬人,其中中國學生4700 多人,居首位。中國學生最多時曾達6000 多人。由於不法中介和馬來西亞一些私立學院的欺詐行為,許多中國學子留學夢碎,飲恨馬來半島。據報導,從今年年初至今,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組織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共接到60宗中國學生的投訴案件,其中絕大部分是被黑中介所騙。
  • 選中介技巧:從學生案例中對比各家留學中介的申請實力
    如何選擇留學中介,相信大家都已經從網上了解了很多標準,顧問啊,文書啊,服務啊等等,今天小編就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給大家對比一下各家留學中介的申請實力。同時文案老師抓住了學生其他方面的優勢,均分高,課外活動豐富等等,發揮出了學生的獨特性,並且在第一時間給學生遞交了申請,順利拿到offer。 中介介紹: 1、成立於1992年,專注做英國留學,中介積累經驗比較豐富,服務完整。
  • 部分留學中介弄虛造假 出國前選擇中介須謹慎
    渤海早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如李女士一樣,很多成績不理想的考生將目光投向了出國留學。但是,這些考生和家長對出國留學政策以及國外大學背景不了解,很多人依靠出國留學中介機構辦理留學,往往在高額出國留學中介費背後隱藏了誇大國外學校優勢、隱瞞了學歷不被中國認可等陷阱。 記者走訪了幾家出國留學中介機構。
  • 業內人士揭留學中介內幕 99%沒出國經歷
    偷梁換柱、弄虛作假、拉大旗作虎皮、空頭承諾……一些冒牌留學機構的不規範操作,不僅使正規中介機構「蒙冤」,更讓許多人對留學中介心存芥蒂——國內「海歸」變「海待」的現狀並沒有打擊莘莘學子嚮往海外留學的熱情。最新一項統計顯示,20多年來,出國留學的中國公民近93萬人,其中自費留學者佔八成以上。目前,每年自費出國留學的人數保持在12萬人。
  • 走到一半的留學路:消失的中介和維權的學生
    結果一年多來,對方僅提供過一次時長8分鐘的學校介紹。今年2月,林俐向顧問提出解約退款,被拒絕後,她走上了維權之路。和朋友吐槽時,林俐發現,有類似經歷的不止她一人。3月1日晚,林俐創建微信群「留學中介受害者聯盟」。她和朋友在留學交流群、朋友圈、微博上擴散群聊消息,群成員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人。
  • 留學中介自曝造假貓膩 雅思找代考開價兩萬元
    調查中所有中介公司都對這份簡歷的英語成績皺眉頭。記者了解到,語言成績基本是託中介辦留學的孩子們的軟肋,自然也是造假的多發區。其中最難作假的是雅思,登錄網站就能查成績,而託福的成績很不好查,學校每查一個學生就要付給託福考試中心一定費用,相應地作假機率要高。  在安定門外的某留學中介公司,諮詢小姐說作假太危險,建議索性找個雅思替考,「替考的成績絕對是真的,我幫別人問過,兩萬。」
  • 英國留學申請:國內哪幾家留學中介是英國本土留學中介?
    對於準備去英國留學的學生來說,找一家靠譜專業的留學中介很有必要,畢竟學霸少見,大家各項條件都差不多,能不能拿到一所排名比較靠前的院校的offer,資深的顧問老師指定的申請方案,專業的文書老師寫的個性化文書等等都很重要。
  • 6個案例讓你看清留學黑中介「真套路」!
    法庭考慮到她是初犯,所以最終判了她2個月監禁+12個月社區矯正服務,並要求她償還被騙學生的學費。據小微了解,這樣的類似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早在2010年,珀斯總領事館就發過一則公告:提醒所有在澳中國留學生警惕學費詐騙如今,許多不熟悉的家長和準留學生都會選擇市面上諸多的留學中介來辦理手續,為的就是省事。
  • 留學安全提醒:中國僅承認新加坡8所公立院校文憑
    新加坡1200多所私立學校良莠不齊 中國教育部建議赴新留學儘量避開私校  去年,新加坡布魯克斯商業學校因頒發假冒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本科文憑被取消註冊資格,導致該校包括150名中國學生在內的400名學生面臨失學。該國私立學校素質良莠不齊的問題,無疑給其私立教育蒙上塵埃。為此中國教育部曾建議,赴新加坡留學儘量避免選擇私立學校。
  • 揭露留學中介機構五大問題 資質轉借發布虛假廣告
    由中消協主編的《出國留學消費指導手冊》之2012年度出國留學消費報告日前發布。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慄元廣在現場介紹,目前留學中介機構市場主要存在5方面問題。  這些問題分別是:部分取得資格的留學中介機構轉藉資質,非法謀取所謂「管理費」,充當非法中介的「保護傘」;弄虛作假,製造假材料;巧立名目,亂收費;發布虛假廣告,擅自開展未經確認的出國留學項目;一些沒有取得資格的中介機構非法從事留學中介活動。
  • [留學機構驚人內幕]史上最牛英國留學中介對比
    ,下面是排名靠前的英國大學合作的留學中介,對於英國幾個比較大的,例如:UKEC,UVIC, NCEC等英國中介全部忽略不計.僅限於中國地區,下面把前50的學校的合作中介都找出來,曬一曬。免得讓一些無良中介坑害無知少年。 1-4. 牛津、劍橋、LSE、IC 大牛校,不和中介合作。NB啊! 5.
  • 美國本科/碩士留學申請,教你選擇留學中介機構
    本網8月31日訊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為66.2萬人,初步估計2019年留學人數在71萬左右。最新發布的《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數據顯示美國、英國依然是留學的主流國家。其次是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德國、新加坡。留學市場持續帶動著留學中介行業的發展,也不斷湧入更多形式的留學服務機構。
  • 上海眾多留學中介中,哪幾家留學中介擅長英國留學申請?
    原標題:上海眾多留學中介中,哪幾家留學中介擅長英國留學申請?近幾年,英國留學越來越吸引學生家長們的注意,它學制較短,它含金量較高,它花費較美國少很多,於是很多學生都準備去英國留學。
  • 選擇留學中介,不要輕信留學中介排名!
    中國留學市場是經常能誕生奇蹟和創意的,留學 中介機構誇大自身能力,宣揚其無所不能,同時在市場包裝方面屢出奇招,讓學生和家長難以辨其真偽。這不,中國竟然還有了留學中介機構排行榜。一些別有用心的機構效仿國外媒體自己發布諸如:留學 中介機構排名,中國十大留學 中介機構排名,中國最好的留學 中介機構排名等等,不明真相的學生和家長也不遺餘力地試圖尋找這樣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