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一個神奇的城市。這裡有世界著名的賭場,也有異國風情的小巷。走進澳門,澳門在我的眼裡格外的明媚,就像一朵盛開的蓮花,迎著朝陽,剛從波光粼粼的碧波上悄然綻放開來,讓這座城市處處輝映著金色。
東西方文化長期在澳門這塊土地上匯聚交流,留下了許多的景點:媽祖閣廟、大三巴牌坊、普及禪院、大炮臺,還有散落在各處的天主教堂,真讓人眼花繚亂。
澳門的大三巴是聖保祿教堂前壁遺址,歷史悠久建於1580年,是澳門最具代表性地標,旅客遊澳門必到大三巴拍張「到此一遊」紀念照。
大三巴牌坊比較破舊,但氣勢宏偉,有一種給人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牌坊上雕刻著精減的宗教聖像,以及牡丹花、菊花、太陽、月亮等,蘊含了無限東方色彩。
這處牌坊,原本是一座教堂的正門。據介紹,那座教堂叫做聖保羅教堂,當時是澳門規模最大、信徒最多、建築最金碧輝煌的教堂,還曾出過梵蒂岡教皇冊封過的主教。
在澳門,雖為旅遊城市,卻全然沒有內地旅遊城市的那麼擁擠和嚷嚷聲,也沒有沿海新興城市那麼前衛,她大多數時間是安靜的,就像一位淑女靜靜的坐在臨海的岸邊,不炫耀,也不招搖,一任海風吹佛著,把她沁人心脾的芬芳播向四方。
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祿大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整個建築糅合了文藝復興時期和東方建築的兩種風格,雕刻精緻,過去曾被喻為東方最美的一座教堂。只可惜現在只剩這個牌坊了。
我竟有些納悶了:粵語區人們的語言中,「三巴」可是句罵人的話呀,是不是因為澳門華人在長期的被殖民者奴役的過程中,充滿了對殖民者的仇恨與鄙視,故意把「聖保羅」說成「三巴」,以寄託或者發洩他們對殖民者的仇恨與鄙視呢?
許多人在第一次來澳門前,或初來乍到,對澳門的了解是膚淺的,只知道澳門是繼香港之後回歸祖國的第二個特別行政區,只知道島上有美麗的蓮花山、媽祖廟、觀音堂等,只知道澳凼大橋很大氣,猶如一串漂浮在水面上晶瑩的明珠,璀璨奪目。
這正是澳門人的可愛之處,恰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縱然身陷「風塵」和「欲望」的泥潭之中,也絲毫不會影響他們世俗社會的潔身自好以及精神世界的自我約束。
澳門的街頭並不都是寬敞的大道和高聳的大廈,從市政廳近旁的小巷西拐,立即可以走入狹窄且陡的老街,七拐八拐,繞來繞去,深幽寧靜,別幽韻味,間或還能看到一些老教堂和古舊碑銘,很能帶給人們歷史的滄桑感。
我們懷著好奇與崇敬的心情,去瞻仰這座神奇建築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它的背後,用高大巍峨來形容倒也確實不為過。穿過門洞之後,才到達它的正面,才是我們經常在電影電視上看到過的那座牌坊建築。
基本上,100個人來澳門,100個人都會在這裡打卡。相信你也絕不陌生,但請做好心理準備,假期的時候,這裡真的要擠爆了。
在這裡,五千年古銅色的歷史微合雙目,傾聽這氣吞萬裡的虎嘯龍吟;一次次潮汐般的翻攪,一次次妊娠般的蒸騰,才冷卻凝聚成這琥珀般晶明的意念。佇立澳門,眺望大陸,天風致禮,流雲駐足,我仿佛聽到了澳門前進的腳步聲,穩健、雄壯、自信而堅強。祝福你,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