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商洛學院3000名學生身份信息被中國銀行商洛分行竊取並辦理了信用卡。對這一做法,銀行解釋稱,辦理時的確未取得學生們同意,之所以這樣做是「未雨綢繆」,預先辦好等學生領取。商洛市銀監局稱,未經同意就辦信用卡明顯違規,將對此事展開調查。
聽說自己名下有信用卡
學生們都很震驚
12月12日,中國銀行商洛分行內部知情人向《華商報》舉報稱,今年3月起,分行盜用商洛學院3000名學生的身份信息,在學生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每個人辦理了一張信用卡,但信用卡一直沒發下去,這麼做的目的是,分行為了完成省行下達的辦信用卡任務。
根據知情人提供的一份3000名學生的名單及已經辦好的部分信用卡信息,12月12日下午,記者在商洛學院展開調查。
學生尹某是商洛學院化學工程與現代材料專業大三學生,他在3000人名單中,也已經被辦理了信用卡。12月12日下午4時,他告訴華商報記者,自己根本沒有辦理過中國銀行的信用卡,也不知道此事。對於自己被辦信用卡的事情,他顯得很震驚,「我家境一般,絕對不可能辦超前消費的信用卡!」
學生張某是商洛學院藝術學院大二學生。她說,自己也從來沒辦過中國銀行的信用卡,倒是有中國銀行的儲蓄卡。「我敢保證,沒辦過中國銀行的信用卡,銀行怎麼能這樣,違背我的意思,冒然給我辦卡,這樣子算洩露我的信息,也是侵權了!」
學生張某是商洛學院城鄉規劃與建築工程學院學生,他說自己也沒辦過中國銀行的信用卡。「太氣憤了,我被辦了信用卡自己竟然都不知道,這個會影響我以後的個人信譽的!」
記者注意到,知情人提供的3000名學生的名單最後一頁有「以上人員為我學院大學生,人員身份真實有效,且經我院批准可辦理信用卡。人事部門或財務部門公章」字樣。12月13日早,商洛學院財務處、教務處負責人均表示,3000名學生信息並非自己部門洩露出去的。後華商報記者通過商洛學院信息系統,隨機核實3000名學生信息,發現都是商洛學院學生。
「這是銀行用了我們學生的信息,自行辦了信用卡。」商洛學院相關負責人氣憤地說,中國銀行是和學院有合作,是給新生們辦理儲蓄卡,但這一次辦信用卡,學院是毫不知情,希望記者能調查清楚真相,維護學生們的權益。
銀行坦承辦了3000張學生信用卡
是為了「未雨綢繆」
12月13日上午,中國銀行商洛分行營業部負責人介紹,按規定,信用卡的辦理,必須徵得當事人的同意,並且有籤字等授權,銀行才能辦理。
12月13日下午4時,中國銀行商洛分行主管信用卡業務的副行長梁某表示,銀行的確是從今年3月起,給商洛學院3000名學生每人辦理了一張信用卡,但截至現在,只有幾十張信用卡發到了學生手中,剩下的全部還在行裡。
梁某稱,之所以要辦這些卡,是為了未雨綢繆,提前給3000名學生辦好,然後再向學生們宣傳,學生們有需要的話,再寄給學生們。如果學生們不需要,就一直放在行裡,等到今年年底了全部銷毀。
梁某坦承,之所以要辦這些卡,與省行分的信用卡任務是有關係的。這3000張卡,屬於預製信用卡,如果不激活,就無法使用,但的確是用3000名學生每個人的真實信息辦理的。「因為我們這是大面積的辦卡,再加上是預製卡,所以沒有經過學生們的同意就辦了。」
梁某最後說,未經學生們同意就辦信用卡的做法的確有點不妥,接下來會改進,同時他稱此舉並不違規。
銀監局:當事人不知情就辦信用卡明顯違規
12月13日下午,商洛市銀監局相關負責人從華商報記者處了解完此事後,明確表態,按照規定,信用卡辦理必須嚴格遵守規定,即一定要取得辦卡人的同意籤字等,中國銀行商洛分行在沒取得學生們同意的情況下辦信用卡,明顯違規,銀監局將展開調查,依規處理。
同時,該負責人還駁斥了中國銀行商洛分行關於預製信用卡的解釋。負責人稱,預製信用卡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允許,即以前的信用卡快到期了,銀行為了能及時讓信用卡使用客戶有卡用,會提前製作好信用卡,其他情況下,不存在預製信用卡一說。
據銀行內部知情人透露,此事中,是銀行主動向學校索要了3000名學生的信息,雙方極有可能存在不可告人的交易,銀行究竟花了多錢購買這些學生們的信息?背後還存在多少不可告人的交易?華商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掃二維碼關注商洛微幫
商務合作微信號303850430
長按二維碼關注商洛微幫
免費為你發布找對象、求職、問路、打聽事、
招聘、順風車、尋人尋物 、二手買賣、
吃喝玩樂、尋優惠 、衣食住行,
另推廣產品,宣傳店面
微平臺已聚集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