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博士被辦了25個信用卡帳戶、18張信用卡,發卡行行長有話說……

2020-12-16 大河網

編者按:「央廣新聞」微信公號12月2日消息,12月1日,國內某高校在讀博士趙先生向記者反映,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中國銀行湖南長沙金滿地支行為其名下辦理了25個信用卡帳戶、18張信用卡。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的一年半時間裡,他多次與發卡銀行、監管部門溝通。然而至今,相關事宜並沒有得到妥善處理,而涉事的中國銀行長沙金滿地支行的負責人在一次溝通協商中還提醒趙先生說:「以你個人的身份和我們銀行打官司,能有多少勝算呢?」

趙先生2017年夏天從湖南長沙某高校碩士畢業,目前在國內某高校讀博士。他說,碩士畢業前幾個月,他突然接到中國銀行長沙金滿地支行的催收電話。

趙先生說我欠了他們的錢、欠了他們的卡的錢,我當時以為是騙子就掛掉了,後來經同學提醒我就去營業廳去查了一下,然後發現我的名下有18張信用卡,並且有七張已經逾期。

在校學生的身份,加上長期的消費習慣,趙先生說,印象中自己從來沒有主動辦成過信用卡,更不用說在同一家銀行辦理這麼多張了。經過進一步查詢,趙先生確認,這些信用卡基本上都不是自己辦理的——

趙先生我就把我名下所有卡號還有徵信都列印了出來,然後發現所有的卡都不是我辦的,包括徵信記錄上留的信息也不是我的,當然名字是我的,身份證號是我的,現住地址、電話都不是我自己的。

隨後,趙先生找到發卡的中國銀行長沙金滿地支行投訴。一些問題得到初步的處理。

趙先生我當時就問了一下,我說工作人員怎麼處理?他們說他已經離職了。因為當時在申請博士比較忙,沒有想到追責的問題。今年9月份我回到內地,準備買房,買房之前我去打了個徵信,打徵信的時候我發現還有一張卡沒有消。並且我的徵信記錄還是有其它帳戶逾期,沒有任何的改動。去年,就是我在2017年2月份的時候要求過他們幫我銷卡、恢復徵信,這件事就算了,但是我的徵信沒有任何的改變。

趙先生提供的一份出具於今年10月19日的個人信用報告顯示,其名下的25個信用卡帳戶,其中一個開戶日期發生在2011年5月,其餘24個帳戶的開戶日期,集中在2013年11月11日到12月11日這一個月之內,7個帳戶發生過逾期,至今還有一張逾期沒有結清。已作銷戶處理的24個帳戶,銷戶日期基本上集中在2017年3月和4月,也就是趙先生向該行反映了這一問題之後。

投訴一年半之後,銷戶、恢復徵信記錄這一最基本的合法訴求沒有得到滿足,這讓趙先生非常憤怒。經過向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監管部門投訴後,徵信問題得到了迅速處理。但因為這事兒影響到自己的信用記錄,進而推後了趙先生的買房計劃。因而,趙先生認為,銀行方面不僅應當對當初辦理此事的經手員工進行處理,而且應該賠償自己的損失。但銀行方面並沒有積極作為。隨後,趙先生將自己的經歷發到網絡上,一位自稱是金滿地支行行長姜楓的人電話聯繫趙先生,請求刪帖。

趙先生提供的一份發生於今年10月26日下午三點三十八分的通話錄音中,這位自稱是涉事銀行行長的人士,有這樣的說法:因為人員變動也很大,您發生的第一張卡開卡的時間是2011年,您最後16張卡的開卡時間是2013年。這個時間就過了五年,我們要找五年前的數據,可能這個時間上是有點慢。

當趙先生提及自己的損失時,這位行長又以所謂朋友的身份,建議趙先生,第一,諮詢律師後再提出賠償方案。第二,需要認真考慮,以趙先生的個人身份,與中國銀行打官司,有幾分勝算:

自稱行長姜楓:您覺得以您個人的這個力量跟中國銀行來打這個官司,您勝算的機率有多少?趙先生:啊,這句話我錄音了。自稱行長姜楓:啊,我說了,我現在不是以中國銀行……趙先生:那您既然不作為中國銀行行長的話,就不用打我電話了呀。店大欺客,對吧?自稱行長姜楓:那您錄音沒關係了。您考慮一下這些我開始講的這些事情,然後您把您的需求再給我們提。

趙先生說,自此之後,中國銀行金滿地支行就拒絕再與其溝通相關事宜。

趙先生我覺得雖然恢復徵信了,但是我有知情權,我要查出我所有辦卡的記錄、激活記錄和消費記錄,因為我知道沒有本人去網點激活的話,這卡是沒有作用的,也就說不可能欠費的。

除此之外,趙先生認為,自己在事發這將近兩年的時間裡,因為這場無妄之災所造成的合法損失,銀行方面應該有個說法。

那麼問題來了,趙先生所說的以及提供的通話錄音如果屬實,作為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為趙先生辦理了多達17張信用卡,且有為數不少的信用卡已經激活。發卡行的審慎核查責任何在?事發後,還反問當事人,和中國銀行打官司你有幾分勝算,用意何在?

12月1日下午,央廣記者聯繫涉事的中國銀行長沙金滿地支行行長姜楓求證,姜楓行長表示,單位有規定,不能接受採訪。隨後,記者按要求發去採訪申請之後,截至目前,並沒有收到銀行方面的答覆。事實上,涉嫌違規辦理信用卡的事件,趙先生的遭遇絕不是個例。

趙先生的個人信息究竟是如何被他人利用並辦理這二十幾個信用卡帳戶的?趙先生說,在與涉事銀行的工作人員溝通過程中,得到過這樣的解釋:

趙先生他們說我的第一張卡是填表,填表申請是在2011年的時候,但是在我印象中我從來沒有收到過信用卡,因為我從來不用信用卡。他們說第一張卡已經辦理了之後,後面的卡都是網絡申請的,就不需要再進行核實,直接可以發卡。但是據我所知,所有網上的卡都需要去網點激活。那麼他們是怎麼激活的,我本人不在現場,為什麼還可以激活,怎麼產生年費的,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問題。

趙先生的遭遇不是個例。根據湘潭大學官網上發布的信息:中國銀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長任晨曾主動來到湘潭大學,就該校2011級267名在校學生被辦卡一事進行溝通,並承認其下屬支行在沒有與學校籤訂協議的情況下,由其內部工作人員私自為該校學生辦理銀行卡的事實。

據媒體報導,2014年初,中國銀行武侯支行兩位員工,在學生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與高校教師串通,為35000名在校學生辦理了信用卡。2016年,中國銀行商洛分行盜用商洛學院3000名學生的身份信息,在學生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每個人辦理了一張中行信用卡。

商洛學院負責人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涉及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學院,也不僅僅是一個專業。據我們對學生的了解,學生是不知情的。

中國銀行商洛分行發給商洛學院的說明中解釋了被辦卡學生的個人信息來源:銀行通過整理近幾年為商洛學院提供代發獎助學金及代收新生學費過程中留存的學生信息記錄和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中收集的學生信息,建立學生信息庫整理而來的,與學校無關。之後,因為違規辦理信用卡,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中國銀行商洛分行被銀監部門處以罰款26萬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其它大型商業銀行,也屢屢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商業銀行在當事人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為其辦理信用卡等銀行卡,這種現象層出不窮的根源,還在於銀行業的KPI,也就是關鍵績效指標考核:因為這個下面的發卡機構下派發卡量到發卡人員,他們有業績的指標,就是發卡越多,業績完成得越好。在校學生大學生的個人信息可能通過各種不法的渠道流轉到他們手中,他們就有可能去開一些相關的卡,開完之後不管有沒有激活,都算他們的業績,完成了當月的工作量。

中國銀行業協會今年6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去年末,中國銀行卡累計發卡量突破70億張,相當於每個中國人人手5張銀行卡;其中,信用卡累計發卡量近8億張,2017年當年新增發卡量1.6億,同比增長四分之一強。發卡量數字繁榮的背後,到底有多少張銀行卡在正常使用?朱巍表示,要想從根子上解決「被辦卡」的老問題,除了公民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之外,發卡行和銀行業監管部門,有義務、也有能力做得更多。

KPI考核現在是一個通用的辦法,因為只有通過這個辦法才能激勵下面業務員努力工作。但是如果純粹去考核數量,這個KPI的話有可能會造成虛開的情況,比如說這個市場表面上很大,但是實際上真正使用的人群很少,所以它造成的是一個虛假繁榮的情況。所以我覺得KPI考核不是騙別人,更騙不了自己,最重要的不僅是辦卡,要徹底的激活使用,有它的活躍度,所以這個才是KPI的核心,業務考核是不是應該把這個考核的標準做一個調整。

除了公民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之外,

發卡行和銀行業監管部門,

有義務、也有能力做得更多!

來源:澎湃新聞(ID:thepapernews)、央廣新聞(ID:cnr_cnr)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記者:肖源 景明 俞聲揚 鄧文輝

相關焦點

  • 博士生投訴莫名被辦多張信用卡,行長:個人告銀行有多少勝算
    「央廣新聞」微信公號12月2日消息,12月1日,國內某高校在讀博士趙先生向記者反映,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中國銀行湖南長沙金滿地支行為其名下辦理了25個信用卡帳戶、18張信用卡。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的一年半時間裡,他多次與發卡銀行、監管部門溝通。
  • 博士生投訴莫名被辦多張信用卡 行長:個人告銀行有多少勝算?
    而此次頒布修訂之前的司法解釋,對於「使用虛假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行為,有明確而詳盡的規定:違背他人意願,使用他人身份證等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應當被認定為刑法所規定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國內某高校在讀博士趙先生向中國之聲反映,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中國銀行湖南長沙中心支行為其名下辦理了25個信用卡帳戶、18張信用卡。
  • 莫名被辦18張信用卡!客戶投訴遭反問:你告銀行有多少勝算?
    2017年碩士畢業的趙先生,目前在國內某高校讀博士。他說,碩士畢業前幾個月,他突然接到中國銀行長沙金滿地支行的催收電話,而且還發現自己名下莫名多了18張信用卡......  趙先生:銀行說我欠了他們的錢、欠了他們銀行卡的錢,我當時以為是騙子就掛掉了,後來經同學提醒我就去營業廳去查了一下,然後發現我的名下有18張信用卡,並且有7張已經逾期。
  • 被銀行開25個信用卡帳戶影響買房,和銀行打官司勝算多大?
    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銀行或他人以你的名義辦理了信用卡,你該怎麼做?近日,國內某在讀博士生趙某在網上曝光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銀行以他的名義辦理了25個信用卡帳戶、18張信用卡。其中,一個開戶日期發生在2011年5月,其餘24個帳戶的開戶日期,集中在2013年11月11號到12月11號這一個月之內,7個帳戶發生過逾期,至今還有一張逾期沒有結清。自從2017年得知後至今,趙某一直和他多次與發卡銀行、銀監會部門溝通處理,徵信問題才得到迅速解決。
  • 男子莫名被辦18張信用卡,你查詢過自己名下究竟有幾張信用卡嗎?
    最近一則「男子莫名被辦25個張信用卡帳戶和18張信用卡」的新聞引起了消消樂的注意,在這裡給各位老鐵們提個醒!在日常生活中在申請信用卡和註冊各種帳號,APP軟體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份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盜用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莫名接到銀行催收電話一臉懵逼!
  • 海南航空攜手中信銀行首發「家庭帳戶」聯名信用卡
    2014年11月19日,記者從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航空)了解到,海南航空聯合中信銀行打造的國內首張支持「家庭帳戶」權益的航空聯名卡——海航中信聯名信用卡正式面市。該卡結合了海南航空、中信銀行雙方優勢資源,為持卡客戶提供集金融、商旅為一體的便利。
  • 一張信用卡成本200元 銀行賠本發卡背後的荒唐
    對於辦信用卡已經輕車熟路的楊婷和兩個同事幾分鐘就把表格填好,開始挑選禮物。楊婷說自己是典型的「非禮不辦」者,加上新辦的兩張信用卡,她現在持有五家銀行的信用卡,「禮物包括旅行袋、暖水壺,還有一床空調被呢。」  銀行推銷員小張介紹,他們一般選擇寫字樓或企事業單位推銷信用卡,從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11時到13時,都有十幾個人辦卡,這樣辦卡效率很高。
  • 工行未辦工行信用卡 名下卻多出兩張信用卡
    「自己從來沒有在工商銀行辦過信用卡」。近日,鹹陽市民穆先生發現自己名下多出兩張中國工商銀行的信用卡,其中一張卡還產生了不良記錄。穆先生稱自己從未辦理過工行的信用卡,經過查詢得知,有一張卡發卡行是三原支行。
  • 信用卡減速:增量放緩、逾期上升 行長們說「很受傷」?
    疫情對一季度信用卡交易量和不良率進一步造成衝擊,多位銀行行長公開表達了這一擔憂。降額是銀行一貫採取的風控手段之一,不過在疫情期間屢屢引發爭議。目前來看,預計發卡增速放緩仍將持續。如何進一步開發信用卡市場,同時加強風控,銀行還有什麼招?
  • 工行信用卡發卡量達1.6億張 服務客戶突破1億
    新華財經北京1月5日電(記者餘蕊)記者從中國工商銀行了解到,截至2020年末,工行信用卡發卡量達1.6億張,服務客戶突破1億,是全球發卡量最大、客戶數最多的信用卡經營銀行。在豐富產品體系方面,工行打造了創意聯名系列信用卡、職業專屬信用卡等拳頭產品,有效滿足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金融需求。
  • 辦理十幾張信用卡行不行?一個人辦十幾張信用卡有什麼危害?
    辦理十幾張信用卡行不行?一個人辦十幾張信用卡有什麼危害?信用卡好用,於是有些人申請了十幾張,互相套著刷,那麼這樣使用信用卡有什麼危害呢?金投信用卡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多張信用卡倒刷套現的危害。
  • 未成年能辦信用卡嗎?未成年怎麼辦理信用卡?
    雖說未成年人不能辦信用卡,但是可以讓父母等直系親屬來辦一張附屬卡,以達到擁有一張信用卡的目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一、信用卡辦理條件 1、年齡條件:年齡在18~65歲之間,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收入條件:需要有穩定的收入,能夠保證每月按時還款; 3、資信條件:良好的信用度。
  • 工行全新升級工銀萬事達卡奮鬥信用卡 發卡量已達1400萬張
    中國網財經10月23日訊今日,中國工商銀行攜手萬事達卡全新升級工銀萬事達卡奮鬥信用卡。新版奮鬥信用卡包括「World奮鬥.郎平信用卡」和「奮鬥.中國很贊信用卡」,其中「World奮鬥.郎平信用卡」由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代言,旨在弘揚奮鬥精神、傳遞拼搏價值。
  • 外資行出擊信用卡:渣打苦等四年 花旗發卡量將翻倍
    也許是被中資行在信用卡領域的激戰所掩蓋,直到此次渣打銀行宣布發行信用卡,外資行在這一領域的業務仍並不顯得高調。事實上,外資行爭奪信用卡客戶的大戰已經開啟,而著眼目標均為中高端客戶。  「為了應對獨特的內地市場環境,花旗中國採用的是差異化發展策略,在客戶定位上,聚焦中、高端客戶」,花旗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我行在內地信用卡業務第一階段的目標是:頭三年通過高倍數的發卡增長達到一定經濟規模。今年發卡數量將是2013年的兩倍。」
  • 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崔勇:數位化轉型打造農行信用卡「五心」體驗
    來源:中國證券報 張玉潔通過近兩年的數位化轉型,中國農業銀行在信用卡產品創新、營銷推廣和服務體驗等各方面亮點頻出。從近兩年各項指標來看,農行信用卡業務穩健增長,取得了不俗的業績。2019年,農行信用卡發卡量、消費額、分期交易額等主要業務增速均位列可比同業首位。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累計發卡量已近1.3億張。
  • 透視銀行信用卡業務
    2050年國內信用卡發卡量或超25億張,信用卡貸款規模近30萬億元國內信用卡發卡量由08年末的1.42億張增加至1Q20的7.49億張;信用卡貸款餘額則由08年末的1582億增長至1Q20的7.26萬億元。但相比發達國家,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人均信用卡貸款規模等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 60歲的退休阿姨辦出10張信用卡(圖)
    「幫個忙辦張信用卡,完成下任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請求,雖然沒有辦卡需要,卻還是會礙於情面,在親朋好友,或是熟悉的銀行工作人員處填寫申請單,辦下「人情信用卡」。
  • 信用卡革命史
    市場環境和徵信體系的優化,大大推動了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到2003年底時,中國的信用卡發卡行已經擴展到10家銀行,發卡量由年初的100多萬張增加到近400萬張。此外,這一年信用卡的交易額、貸款餘額也有了顯著的增長。
  • 7張圖看懂股份行信用卡業務全景
    7張圖看懂股份行信用卡業務全景股份行是銀行信用卡業務創新活力最強的一個群體。多家股份行在信用卡線上化獲客、活客上,都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創新探索。毫無疑問,招行的信用卡業務有同業最強的盈利能力:2019年信用卡營業收入達到了799.88億元。具體來看,招行實現信用卡利息收入539.99億元,同比增長17.44%;實現信用卡非利息收入259.89億元,同比增長25.42%。
  • 中國信用卡還有十年黃金期?
    近10億張信用卡過去的十年可謂是我國的信用卡的黃金期:發卡量從1.86億張增長到9.7億張;交易總額從3.5萬億元增長到38.2萬億元;人均持卡量從0.33張上升至0.70張;活卡率從66.7%上升至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