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我的前提是找到自我,這樣才能夠抵擋得住瑣碎生活對人的消磨。」在人生路上,能夠找尋自我並且堅持自我,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而今天要介紹的主人公蘇可欣同學恰巧做到了這一點。在小編看來,蘇可欣同學在其人生路上,一路披荊斬棘,一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般地為自己的未來描摹色彩,其中自律、自信、自強、自省就是她的人生底色。
談起父母,她飽含深情;談到學業,她自律自強;談及未來,她更是眼中有光。
接下來,請跟隨小編的採訪進程一起來探尋並學習關於蘇可欣同學身上的卓越品質吧。
姓名:蘇可欣
籍貫:廣東湛江
專業:人力資源管理
班級:17級人力資源管理B2班
曾任職務:
工商管理系團總支學生會紀檢部幹事
工商管理系團總支學生會紀檢部部長
政治面貌:共青團員
寄語:越自律,越自由
個人獲獎榮譽:
「廣州工商學院第二屆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廣州工商學院2017-2018學年度學院二等獎學金
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學風」建設活動「五進」優秀學生稱號
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工商管理系團總支學生會「優秀部長」稱號
廣州工商學院2018-2019學年度學院二等獎學金
人生中每段高光時刻都離不開艱苦卓絕的奮鬥歲月
也許正是本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
可欣同學逐步成就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在採訪過程中,可欣同學讓小編覺得她是一個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正因為蘇可欣同學對自己未來的目標明晰,所以每走一步都要求自律,有著如「君子慎獨」一般的品格。
關於這一筆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用途,她打算用在生活方面和對後期學習投資等方面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在空餘時間,她會堅持踐行鄺邦洪院長提出的「五進」之「進圖書館」以及「進體育場館」的活動之中。除了嚴格要求自己及時汲取知識,也嚴格要求自己按時鍛鍊身體。
小編認為,之所以蘇可欣同學將「越自律,越自由」作為自己的寄語,是因為她酷愛自由之樂,希望往後自己所邁出的每一步的決定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自由本身就是一種束縛,唯有自律自覺,才能享有有限且可貴的自由。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可欣同學都有自己具體的時間規劃。在她看來,學業是她作為一個學生的基礎性要務,而工作則是她不可推卸的責任、必要的義務。其次,安排學業和工作的完成時間她會去按需支配,按輕重緩急去分配。因為在她的觀念裡,在大學裡學好專業課是一定且必須要做到的,但一個人想要獲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須要往更綜合的道路上去逐步發展自己。
所以,即便高中時是一個理科生,但因為自己選擇的專業,她會下功夫花時間去利用網上的資源將專業課的知識摸索清楚,一次次地突破自己學習文科類專業的障礙。
你能取得這份成績,想必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方法嗎?
課上認真聽講,邊聽講邊摘抄圈劃重點;課後花時間鞏固知識;臨近考試時不忘複習,緊跟老師的複習思路。
從幹事成功競選上部長之後,有更多的事情需要親力親為,在未做之前曾有過「自己能否勝任這份工作」的擔心,在慢慢做下來之後,我知道我喜歡這種感覺,不斷挑戰自己,然後逐步將困難化險為夷。當時正好碰上部門改革,有很多工作中的細節都需要有人去跟進,以至於自己日思夜想,滿腦子想的都是當天或者說是近期工作的內容。但現在回憶起來覺得那時候的經歷是痛並快樂著,那種走路都趕的上跑著的日子讓我覺得充實。
也讓我知道解決困難的方法有很多。首先遇到困難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其次是虛心求教,最後我會回顧自己面對難題時的表現,以求下次做到更好。
可欣同學不僅是一個自律、自強的人,還是一個懂得自省的人。她跟小編提到在一段急需成長的時期裡,想要抓住時間提高自身能力的一段歲月裡,她還給自己準備了一本「錯題本」,每當做事做人出現了不足她都會拿出小本本來記下,並思考下次該怎麼做才能不出錯,等一學期下來後一整本的「錯誤之處」會引領她在一點點地變好。
學習方面:不管是課堂上對專業課的學習,還是實用技能上的學習,或者說是其他方面的知識學習,都應該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涉獵
交友方面:善於傾聽,懂得學習他人的優點,藉此警醒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疫情期間小建議
1
規律作息,早睡早起。使身體保持最佳狀態,才有更多時間去做其他事
3
有意向考研的同學可以關注最新考研信息。時刻與研友保持交流
4
堅持運動。在微博上跟博主一起,做一些室內的有氧運動,運動有助於自己保持積極的心態
關於可欣同學,小編還有很多想告訴大家聽,比如她喜歡理財,喜歡讀的書有《平凡的世界》,很喜歡的一個句子是書籍《幹法》裡的「出色的工作產生於完美主義」.
可欣同學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但優秀的人總有很多,她們的經歷有一生之長,道不盡說不完,而此刻正在閱讀文章的你的人生亦是如此,希望屏幕前的你們都能書寫自己人生的輝煌而不必訝異他人的風採。
小編希望大家除了閱讀她們背後的故事之外還能學習和弘揚她們身上的精神,那些關於自信、自強、自省以及永不言棄的精神。
希望本期以及下一期的推文仍能讓大家在其中吸取能量,收穫成長。
圖片 | 蘇可欣本人提供
本期編輯 | 何小清
責任編輯 | 江慧晶
審核 | 班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