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律,越焦慮?試試這樣做

2020-08-27 鹿坦坦


文 | 鹿坦坦

很多人談自律。

但自律到底是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網上隨便一搜就有一大堆的解釋。

我想這不應該成為關注的焦點,應該關注的是如何自律。

而關於如何自律,隨便一搜也有很多的法子,什麼列清單,番茄鍾,打卡等等。

不瞞你說,這些我都嘗試過。對我來說,效果不是特別明顯,而且要是一出神沒完成的話,負罪感不說,還加重焦慮。

其實想要自律點,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去做。就這麼簡單。

但是,你要確保自己清楚的知道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你做的事情必須是在一步步接近你的目標的,方向不能錯。

聽著好像沒啥,但的確挺管用。

我就是這麼過來的。

在提升顏值上,很清楚,靠化妝、衣服,修飾缺陷,終是治標不治本。所以一開始就暗下決心,要瘦,要氣質,要皮好看

我學跳舞除了為突破自己,還為改善體態。

睡前認真洗臉,做面部重塑動作,是為讓臉上看起來更輕透。

包括練瑜伽,練馬甲,也是為了瘦。因為瘦下來,什麼衣服都能駕馭,關鍵還好看。

偷偷告訴你,五年前我一百多斤,現在八十九斤,跟針對性運動、合理飲食脫不了關係。

以前駝背圓肩,現在是明顯的天鵝頸,美人肩,這是舞蹈跟自練體態帶給我的。

至於臉上狀態,不能說跟十八九歲時候一樣緊實Q彈,乾淨輕透不卡粉要的。

在提升能力上,一直認為,不斷升級認知無比重要,認知上去了,很多事就見怪不怪,就有精力去做對自己更正確的事。

別的不說,就學習新東西這件事,我從來不會稀裡糊塗的去埋頭苦學。

我會先想清楚自己要走哪條路,學這個能幹啥,值不值得我下功夫。

理清思路了把框架列出來,再去填充細節。在這之前是有一個試錯期的,及時止損很重要。

我還能跟你說一堆關於自我蛻變的事兒。不過,關於寫作這件事,你一定更感興趣聽。

我從小就愛寫日記,一直堅持到大學畢業,後來工作了行蹤不定,就用上了日記app,一用又是很多年。

大部分是僅個人可見。在文字上我受益很多。

我不想成為什麼文採飛揚的大作家。就像現在,沒動態的時候,還是會在印象筆記自建的自由寫作文檔欄裡,寫寫劃劃。

寫一寫會反思,方向偏了嗎,偏了就停下來,再琢磨琢磨。

說這麼多並不是為吹噓 自己,而是想說,自律其實並不難。

只要你知道自己目標,是要越變越好,是要悄悄變厲害然後驚豔愛你或無視你的人,那就沿著目標方向一步一步走就是了。

好比,你的目標就是寫東西,那每天一醒來就乖坐在書桌旁,寫就是了。

當你把這件,在你看來最最最重要的事完成了,你會覺得一整天都很輕鬆,一整天都很有成就感。自律不就是這樣嗎。

我知道很多人會擔心寫不出來,誰又不是呢。在質變來臨之前,先要達到量變,不是嗎?

文字感一定是一點點練出來的,沒有捷徑。不管是心得還是記事,寫就是了。那些靠文字吃飯的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至於要練到哪種程度,最好是,隨便給你一個話題,你就能立馬寫出來。而不是靠靈感撐著。

總之,外界的聲音都是參考,你始終要知道自己要幹嘛,堅定一個信念。剩下的,做就對了。

END.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別人越努力越成功,而你越努力越焦慮?
    其實以前呢,我也是一個非常容易焦慮人,而且陷入一種越努力卻越焦慮的怪圈子。後來嘗試過很多方法才慢慢走出來,於是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到你呀!,無論你做得有多好,總有人說你做得不夠,你不應該這樣,你應該怎樣……雖然我們知道,生活是自己的,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 越自律,越自由,永遠不要低估自律的自己
    泰迪·羅斯福說過:「有了自律能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而那些日復一日喝奶茶、吃夜宵、愛熬夜、不運動的人,只能舔屏小鮮肉,幻想著有朝一日有人能通過邋遢的外表,看到自己豐富的內心。醒醒吧,人家看到的,只有你什麼都改變不了的現狀。正如蔡依林所說,未來的人生只會越美越好越自由。只有足夠自律,才能有足夠自由的人生。
  • 女人這一生,越自律,越出眾
    有人說,越自律的女人,越成功。事實也確實如此,雖說自律的人不一定就會成功,但可以肯定的說,成功的人一定是自律的。自律也不僅僅是把自己的生活網格化、規律化,真正的自律是發自內心的,是從內到外散發出的自制力。
  • 越自律,越魅力!
    長這麼大,對自律從來都沒有什麼概念。直到最近,發現自己的生活忙忙碌碌卻沒有什麼起色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做事沒有章法,缺乏自律是多麼要命的一件事情!果然,優秀是一種習慣,而越自律的人也一定越優秀。
  • 自律,是一個女人最好的修行,越努力越幸運!
    你有多優秀,就有多自律。自律的人總是會自帶光芒,女人更是如此。一個女人縱使相貌平平,但通過自律後的她是能夠散發出光芒的,也足以讓她光彩明豔,那是一種經過歷練之後的成熟與魅力。自律,是一個女人最好的修行,越努力越幸運!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有其不為人知的種種付出我有個網紅朋友,她靠著在網際網路上開直播贏得了無數粉絲的親睞。那天閒得無事可做,我進了她的直播間。令人吃驚的是,朋友早已臨近30歲,但她的容顏依舊還是像個小女孩那般可愛俏皮。
  • 雪梨之於我(二)——Joanne:越懶散越焦慮,越焦慮越懶散
    最近還行吧,火鍋店的打工偶爾在做,剩下的時間都在修改我的Research Proposal。你懂得,下學期,我還要找導師開始我的論文呢。現在不努力,就要延期了。Will: 那你可要加油啦。你要不要先簡單地和讀者們打個招呼。Joanne: 說什麼呢,咱倆都那麼熟了。
  • 「越努力越慌亂,心態崩盤步步錯」| 心理學:如何避免考場焦慮?
    所有這些,其實都是內心的恐懼和焦慮導致的。02.為什麼你會越想著要拼盡全力,卻越慌亂?被老師提點幾次後,我做卷子的時候便格外注意不要粗心,戰戰兢兢地繃緊神經,可結果卻愈發地不盡人意了。我發現,我考試的時候越是提醒自己「要專注,不要粗心」,卻越是容易發生我不想看見的結果。這是因為:人大腦同時可以處理的信息是有限的,時刻銘記「要專注」、「不能粗心」這樣的指令,反而會佔用大腦的內存,讓它不能百分百地集中在解決題目上,從而無法發揮出真實水平。
  • 越睡不著越焦慮,越焦慮越睡不著?教你3招打破這惡性循環
    很多人認識到了失眠的危害性,所以一睡不著就焦慮,一焦慮就更睡不著,形成了惡性循環。焦慮是病人的心理應激引起矛盾衝突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是很多心理壓力較大的人出現的一種心理問題。很多焦慮的人沒有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哪怕是在睡覺之前也會想東想西,經常胡思亂想,這樣就沒有辦法順利入睡,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失眠。焦慮容易引發失眠,其實失眠反過來還會加重焦慮的問題。
  • 國家勵志獎學金 | 蘇可欣:越自律,越自由
    「堅持自我的前提是找到自我,這樣才能夠抵擋得住瑣碎生活對人的消磨。」在人生路上,能夠找尋自我並且堅持自我,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而今天要介紹的主人公蘇可欣同學恰巧做到了這一點。在小編看來,蘇可欣同學在其人生路上,一路披荊斬棘,一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般地為自己的未來描摹色彩,其中自律、自信、自強、自省就是她的人生底色。
  • 清聽 | 為什麼別人越努力越幸運,而我越努力越焦慮?
    我想大家都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每天要求自己早起複習直到深夜,像往常一樣和朋友多聊會兒天可能都會自責,覺得自己沒有珍惜時間,甚至多次問自己:為什麼我沒有再努力一點?的確,努力並沒有錯,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好像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努力」逐漸成為了我們的目標,而最後大家卻深深的陷入了自責與焦慮當中。
  • 努力和焦慮是一對矛盾體:為什麼我越努力,越焦慮?
    而最可怕的是你為了消除焦慮而拼命努力,卻發現你越努力越焦慮。,我們一直有這樣一種理念,那就是:努力是對抗焦慮的最好方式。於是,我們拼命趕路、瘋狂工作、努力學習,結果我們發現焦慮不僅沒有沒有緩解,反而更嚴重了。在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越努力反而越焦慮?」獲得了80多萬人的瀏覽,可見,它說出了太多人的心聲。可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努力帶來的焦慮大多來源於和外界的比較,而忽略真實的自己。
  • 越自律的媽媽,往往生出來的寶寶就越聰明,別不信,有科學依據
    懷孕期間的孕媽,往往會放棄「自律」這兩個字,缺乏鍛鍊,體重暴增,皮膚彈性也有所下降。可是孕媽們,你們知道嗎!曾有研究表明,懷孕期間的女性,越自律,身體保持得越好,往往生出來的寶寶就越聰明。想要生一個聰明伶俐的寶寶,是每個孕媽的心願,但是,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自律的生活習慣之外,孕媽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從多個維度來保證腹中寶寶的發育。1)規律的作息時間,保持鍛鍊女性在懷孕時很容易焦慮想很多複雜甚至以後的事情,這會影響到她們的睡眠。
  • 體重30年保持不變,劉德華:越自律,越優秀
    優秀的人,自律已經生長在他們的血液和骨髓裡,成為他們身體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懂得自律帶來的長期價值。自律是一種長期修行,忍得一時辛苦,不斷超越自己,才會獲得長期的收效。茨威格的《斷頭王后》有這樣一句話: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聽從欲望,你會變成欲望的奴隸。現在的你,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 都是你以後不快樂的伏筆。只有抵制住低級誘惑,才可能找到高級的快樂。
  •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得先明白焦慮是什麼
    為了方便體會,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過去在等待一個重要結果時(等待高考成績、等待孩子降生),無法做什麼而又忐忑不安的扭著雙手走來走去的樣子,焦慮患者在焦慮發作時就會有著類似的感受。如何應對焦慮?為什麼有時候我會覺得越努力反而越焦慮呢?一、什麼是焦慮症焦慮症,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驚恐發作)兩種形式。
  • 為什麼會越學越焦慮?你可能患上了知識焦慮症
    這也導致了身邊的朋友都會覺得我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但我一直想要告訴他們的是: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自律的人,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心中一直有著一種某名的焦慮感,讓我一刻也不敢停不下來。而這一種感覺來的最強烈的時候,就是每當自己覺得已經學得差不多,已經可以出師的時候。
  • 為什麼白巖松說「越自律,越自由」,怎麼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就象交通規則,大家越自律,越守交規,通行就越順暢,越自由。反之,大家都不自律,交通就會一片混亂,每個人的自由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自由從來就不是絕對的,有保障的自由都是建立在大家自律的基礎之上的。只追求自己的絕對自由而放棄自律的人,得到的只是暫時的自由,卻可能由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損人害己。思想領域也是這樣。
  •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 | 三個方法助你打破焦慮
    當我們努力來,努力去,總是完不成目標的時候,我們就會對自己產生疑問:我做得對不對,是不是方向錯了,我這樣努力有結果嗎?等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但是這些問題往往是得不到任何答案的,於是只能越來越努力,越努力越問,越問越焦慮,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其實這個時候你的努力已經不是為了目標,而是為了掩蓋焦慮。
  • 為什麼我越努力反而越焦慮?
    所以大多數時候,當我們進入到焦慮中,大多數人會出現和原始人類似的身體狀況。比如心跳加速、食欲不振、精神緊張睡不著覺等。而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越努力越忙碌反而越焦慮的前提。因為忙碌並不會減少我們生活中的「威脅」,反而會增加更多的「威脅」。
  • 《如何停止不開心》:越成功,越焦慮
    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有的人越有成就,越焦慮,他背後的心理成因和應對的解決辦法是什麼?1,認識「冒充者症候群」《士兵突擊》,讓大家記住了劇中班長史今的扮演者張譯。但是,外界的好評越多,張譯越害怕,焦慮。他認為自己的成功來的太輕易,感覺不真實。面對名聲和公眾的喜愛,他總是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笑,在訪談中他說:總覺得這份榮譽和愛戴不屬於自己,或者總感覺自己是假的。
  • 「壓力越大,為什麼越做不成事」:3步增強控制感,緩解焦慮
    01壓力越大,為什麼越做不成事這是我最近的一種焦慮狀態和感受。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說起壓力,不得不先說焦慮。因為壓力是焦慮的心理之源,而焦慮是壓力的最常見反應之一!什麼是焦慮?焦慮多是身心對壓力的正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