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南京社工流失率超過18% 待遇低為核心原因

2020-12-17 大蘇網

龍虎網訊 「你們的社工流失率高嗎?」近來,這句話成了大量社區、社工機構同行見面後的必問句。

近年來,社工流失率居高不下在全國具有普遍性,南京也未例外。來自市民政部門的數據顯示,去年社工流失率超過18%,逼近20%的人才流失警戒線。在這些流失的社工中,有超過70%的人不再從事社工行業。

社工,即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南京10萬社工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慈善事業、社區建設等領域提供社會服務,有效彌補了政府公共服務的不足,其社會需求客觀存在、社會意義不能小覷。那麼,社工大量流失原因何在、帶來了什麼問題、該如何扭轉?為此,記者連日來採訪20多位業內人士、專家學者、政府工作人員,試圖尋求答案。

流失率超18%

逼近20%的警戒線

「趙奶奶爬上窗臺,雙腳在外,口喊『我不想活了』。」這是上個月發生在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鐵心社區的一幕。

趙奶奶,今年72歲,子女不在身邊,一時想不開,準備跳樓輕生,恰巧被愛之光公益發展中心的社工張肖敏看到,她顧不上多想,立馬抓住老人,對老人進行開導。

那天,張肖敏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幫助老人回憶過往的幸福生活片斷,最終老人答應好好活下去。接著,張肖敏還幫助老人對接社區老年大學,讓老人走出去,排解寂寞。

這僅僅是我市社工、社會組織提供專業服務的一個縮影。目前,我市從事社會工作的社工超過10萬人。與早些年相比,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社工隊伍,80後、90後社工約佔社工總人數的一半。他們奉獻在社區、服務於居民。在流動人口、留守兒童、困境老人、問題青少年、殘疾人、精神疾病人群、高危人群等救助領域,都可以看到社工的身影。

然而,一個嚴峻的現實是,一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空巢老人、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矛盾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日益凸顯,環境衛生、勞動就業、社會治安等社會服務也日益繁多,在國外被稱為「社會工程師」的社工在社區各項事務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對其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社工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嚴重。

來自民政部門的數據顯示,這幾年,社工流失率一直在高位徘徊,去年我市社工流失率超過18%,逼近20%的人才流失警戒線。在這些流失的社工中,有超過70%的人不再從事社工行業。

核心原因是待遇

月入約3000元

「工資太低是造成社工大量流失最重要的原因。」雨花臺區翠島花城社區主任張鳴坦言,社工的工資增長比較緩慢,她幹了20多年社工,一個月工資實際拿到手才3000多元。

張鳴說:「現在基本都是南京本地人來幹社工,還以家庭穩定的女同志居多。你想,外地人得租房,一個月掙3000元左右的話,房租少說也得1000元,還得是跟別人合租,剩下的錢已經很少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據了解,我市社工工資待遇普遍不高,就職於社區的大學生社工沒有事業單位編制,每個月拿到手的收入只有兩三千元。

今年24歲的張蘭,去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社工專業,曾經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社工,但在一個社區剛做了一年就換了工作。「我是外地人,工資太低了,拿到手還不到3000塊錢,交完房租,連自己都養不活,還要爸媽支援。」

「大家都知道做社工是在幫助人,可幫助人的前提是你得有幫助人的資本,收入不高、社會認知度低,自己都不看好自己,怎麼幫助別人?」已在一家公益組織工作了4年的王濤,選擇了回老家鄭州考公務員。

建鄴區興隆街道桃園居社區社工小張畢業於南京曉莊學院2009級社工專業。她說,很多人以為她們就是在居委會處理一些家長裡短的瑣事,工作很輕鬆,其實做社工絕不是那麼簡單。每年年初開始,各種加班沒完沒了,工作指標壓力經常使她精疲力竭。而且部分社會組織社工,籤的是服務協議,不是勞動合同,一些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我們班裡一共30人,畢業8年,現在還在從事社會工作的只有4人。」小張說。

南京紅葉社會工作服務社負責人張偉告訴記者,社工缺乏社會認同感、缺少成長晉升空間,一眼就能看見天花板,不少人一旦發現其他更好的平臺,就紛紛跳槽走了。

眾多「熟手」離職

服務質量打折扣

玄武區新街口街道成賢街社區黨委書記吳敏說,社工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的,他們來到一個新的社區,熟悉社區情況和問題至少要1—3個月,服務對象要適應一個新的社工也需要一個過程。社工頻頻離職,對服務質量產生了很大影響。

「我們社區有名社工,為一名精障人士服務了兩年多,彼此的默契與認同程度越來越高。去年這名社工離職,提前一個月告知這名服務對象。沒想到這名服務對象就再也不來了,說是適應不了其他社工。」鼓樓區鳳凰安養中心負責人顧靜說。

社工離職還對社工機構造成了很大衝擊,一些社工機構面臨有項目沒社工的尷尬。

本善社工服務中心負責人高潔說,該中心正處在發展階段,沒想到幾個社工有了好的歸宿後突然離職,他們都是經過較長時間培養的專業社工,離開後,手上的項目還得繼續進行,機構在用人方面已捉襟見肘。

記者了解到,我市在2009年專門公開招募了1000名大學生社工,以充實社區專業社工隊伍。遺憾的是,8年過去了,這些大學生絕大多數選擇了離開。

社工離職了,就需要補充新鮮血液,但招聘起來難度不小。

今年5月,雨花臺區賽虹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大廳招聘社工,計劃招16名,儘管門檻不高,前來面試的也就16人,學社工專業的人很少。

「我們經過統計,前來考試、面試的人員,大部分都是家在附近,專業不對口的人員,很難吸引優秀社工過來。」該街道相關負責人很無奈。

有想法也有辦法

多方行動減少流失率

減少社工流失,關鍵是要提高社工待遇

社工收入低、未來發展不明確、社會地位低、專業角色不被認可、工作獲得支持少,這些原因導致社工很難在這個崗位上堅持,已成為相關專家的共識。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陳友華認為,社工是一個需要時間沉澱與經驗積累的職業,過高的離職率與流失率會對社工的專業性與服務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的話,會導致優秀的人才很難在社工領域待下去,進而出現社工領域的人才『逆淘汰』現象。」陳友華說。

陳友華呼籲,減少社工人才流失,最根本的要提高待遇,給他們留出成長時間。政府應儘快出臺政策,增加社工在工資待遇、醫療、養老、住房、職稱等方面的保障,以此留住專業社工人才。

愛德基金會秘書長丘仲輝說,國外社工的準入門檻和待遇都比較高,以美國為例,其社工的人均年收入超過3.8萬美元,與該國中小學教師大致相當。「中國社工準入門檻很低,專業能力弱,待遇也上不去。」丘仲輝說,我國不僅要發展社工專業,同時也需要發展專業社工。比如,現在很少有人願意報考社工專業,但MSW(社會工作碩士)卻很火爆。如果出臺相關政策,讓那些在社區、社會組織當中工作了2—3年的社工可以申請MSW考試,應該有助於社工服務水平的提高。

探索薪酬體制改革,保證社工及時補缺

昨天,市民政局副局長陳芳表示,從政府層面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在制度和政策上配套,這涉及社會福利體系、社工職業體系的調整及就業崗位的開發、社會工作專業形象的塑造和提升等諸多方面,像南京一直在探索社區專職社工薪酬體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實效。

記者了解到,早在在2013年,南京就出臺了《關於加強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社區黨組織書記、居(村)委會主任待遇不低於上年度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其他專職工作者待遇,江南八區的不低於其80%,其他區縣的不低於其70%」。

今年3月,市政府再次下發通知,要求按照標準落實社區專職社工待遇,並進行改革創新。目前,主城玄武、鼓樓、秦淮、建鄴等區已逐步在提高社工待遇。

8月18日,建鄴區舉辦「建鄴區深化社區網格化服務治理與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推進會」,改變傳統考核模式,對該區的社工全年薪酬構成,除了以往的基礎工資、五險一金外,還增設了績效工資。

「此舉在提高社工待遇、保障社工基本權益的前提下,還能獎優罰劣,調動社工工作積極性,提高為民服務的效能和水平。」建鄴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值得關注的是,今後建鄴區社工招錄,原則上每年組織一次,招錄成績當年有效,根據成績建立當年招聘候錄社工信息庫,若當年產生社工崗位空缺,可以在候錄社工信息庫中擇優錄取,保證社工及時補缺。

另外,我市從2012年啟動公益創投,這些年,市、區、街聯動,已累計投入上億元,鼓勵社會組織申報公益項目,服務居民的同時,提升社工的知曉度和影響力。

多部門聯動,加強社區「全科社工」隊伍

這兩年,我市加強社區「全科社工」隊伍建設,積極整合便民服務中心工作力量,由民政部門牽頭,人社、政務、衛計、殘聯、房產等部門配合,全面開展「全科社工」業務培訓、資格認定與動態管理工作。在待遇上,對「全科社工」給予適當傾斜,加快建立「一崗多責、一專多能、全科服務」的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體系,進一步提高社區為民服務效能。

與此同時,逐步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持證上崗率。對通過國家社會工作師和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的專職社區工作者,各區要每月分別給予不低於200元、100元的獎勵;到2020年,力爭全市45歲以下的社區專職工作者全部取得國家社會工作師或助理社會工作師資質。

「社工是一個以價值觀為核心的行業,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來實現循序漸進、自下而上的發展。」市公益創投協會常務副會長常建東認為,社工是一個新的職業,社工服務還處於政府購買服務的初期階段,尚未建立成熟的體系。社會應當給社工更大的發展空間,社工在我國剛剛起步,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和市場的朝陽行業,應鼓勵更多有志向的優秀人才投身到這個行業中來。

本報記者 馬道軍

相關焦點

  • 調查稱社工缺口巨大 但因收入低等就業前景不看好
    3月17日是「國際社工日」,社工,又被譽為「社會治療師」。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發展專業社會工作」。這對全國的社會工作者而言,可謂字字珠璣,是渴盼已久的最高層面的發展推力。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社工專業人才雖然缺口巨大,但收入低、社會認同感差導致專業社工流失率高。
  • 待遇太低留不住人才 去年南京100多名教師跳槽
    原標題:待遇太低留不住人才 去年南京100多名教師跳槽 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市教育局局長 吳曉茅  「教師待遇太差,留不住人!」昨天下午,江蘇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分組討論時,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吳曉茅憂心忡忡地表示,因為待遇問題,僅去年一年南京有100多位教師離開教師隊伍,其中多為家在外地的男教師。他建議,江蘇省出臺彌補性措施,提高教師待遇,為孩子們留住好老師。而現代快報在今年1月20日封6版的南京市兩會報導中,就曾為提高教師待遇呼籲。
  • 海底撈:員工流失率低,無外乎這幾種原因
    如果只是針對於工作這塊,能在一份工作中從入職就一直幹到退休的人其實非常的賺,無論從待遇方面也好,還是工作環境的適應度方面出發也罷,必定有它的得人心之處。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海底撈,實際上,據海底撈內部人員來講,他們員工的流失率非常的小,可能每年的流失率就百分之三到五左右。這對於流動性大的餐飲行業來說,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估計也只有海底撈能夠做到。
  • 薪酬低人才少 石家莊社工行業該如何發展?
    河北省青少年社區教育服務中心副主任李靜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該中心為例,新手社工先從見習社工開始做起,工資待遇在2000元出頭,待正式轉正後給上「五險」。「後期即便是做到中層管理崗位,工資待遇也就在3000餘元,上『五險』無『一金』。」李靜直言不諱地說,薪酬待遇低是該行業人員流動性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 大學生當社工1個月即辭職 一天忙完「累得不想說話」
    近日,從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社工專業畢業的小金,在風雷新村西片社區應聘當社工不到一個月就辭職了,她離開的原因是「工作太辛苦,待遇不高」,像小金這樣當社工短時間就改行的不在少數。  近日,來錫的香港資深社工督導梁嫣紅表示,無錫社工的數量確實還有較大的缺口,這會導致一部分有需求的人群難以及時得到服務。同時,由於社工數量不足,就會出現一個社工同時服務多個對象的現象,超負荷的工作將影響社工的服務質量,因此,解決社工數量不足的問題不容忽視。  社工工作壓力不小  採訪中發現,導致社工流失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工作壓力較大。
  • 2020年蘇州初中學生流失率匯總!星海流失率達11.18%
    最高分多少,平均分多少四星級達線率多少,優秀率多少但是很少有人關注背後有多少中考流失人數和流失率如果流失一批差生,中考平均分可以輕鬆超過同實力學校2020年中考流失人數及中考流失率怎麼樣呢?454人,其中星海中學高達11.18%。
  • 如何理性看待「員工流失率」?切勿陷入管理誤區!
    ,一定要進行分類統計,具體方法如下:1、高管人員流失率高管人員主要包括公司的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監、副總監級以上以及一些核心部門的經理、主管。二、如何看待員工流失率企業為控制員工流失率,一般由人力資源部負責把控整體員工流失率,各部門負責人控制部門的員工流失率,人力資源部通過流失率統計與分析,給各部門制定員工流失率的上限,進而納入到管理人員的績效考評、獎金核算甚至調薪、晉升的考察項目。
  • 法院系統法官流失問題嚴峻:壓力大待遇低是主因
    據《中國經濟周刊》分析,壓力大、待遇低成離職主因,員額制令部分年輕法官心存疑慮,以下為《中國經濟周刊》報導全文: 今年4月,一則落款時間為2015年4月3日,名為《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關於辭去公職的有關要求》的文件在網上流傳。
  • 頭條|我國社工專業人才缺口超百萬,是什麼阻礙了社工畢業生的職業選擇?
    我國社工專業人才缺口超過100萬人,一方面社會機構急需社會工作者,另一方面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卻無法實現對口就業,是什麼阻礙了社工畢業生的職業選擇
  • 是什麼阻礙了社工畢業生的職業選擇
    我國社工專業人才缺口超過100萬人,一方面社會機構急需社會工作者,另一方面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卻無法實現對口就業是什麼阻礙了社工畢業生的職業選擇武漢民政職業學院社會工作專業教師梁俊華在天涯論壇裡看到一個帖子。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說:「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就等於失業,為什麼不取消這個專業?」問話讓梁老師心裡一緊。
  • 低薪人才少限制社工行業發展 民政:加強行業建設
    對於資歷較老的一線社工來說,每月的薪酬待遇也超不過4000元。河北省青少年社區教育服務中心副主任李靜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該中心為例,新手社工先從見習社工開始做起,工資待遇在2000元出頭,待正式轉正後給上「五險」。「後期即便是做到中層管理崗位,工資待遇也就在3000餘元,上『五險』無『一金』。」
  • 大學生社工選報堪比公考,為何遭遇「棄崗的尷尬」?
    由陝西省率先在全國試點的招聘大學生做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簡稱專職社工)的改革已進行了9年。記者調研發現,因缺少上升通道、待遇過低,大學生社工流失的問題逐漸顯現。部分受訪幹部及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適當調整政策,通過如建立大學生社工薪酬待遇自然增長機制、給予大學生社工進入公務員或事業編制機會等措施,解決大學生進入社區工作的後顧之憂。
  • 民辦幼兒園老師工資低辭職率高 稱待遇不如保姆
    深圳商報記者 陳錫明 通訊員 朱坤偉 攝  民辦幼兒園老師工資低辭職率高  深大幼師專業學生願意從事幼教工作的不到一半  今日是教師節。幼兒園教師作為老師群體中的一部分,近年卻常有「虐童」新聞頻頻見諸媒體。
  • 東莞去年社工離職率同比降5%
    原標題:東莞去年社工離職率同比降5%  去年東莞社會工作發展綜合評估報告日前出爐  本報訊 (記者黃江潔)《2012年度東莞市社會工作發展綜合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日前出爐。去年,東莞社工的離職率由2011年度的19.79%降低至14.55%,下降了5個百分點。
  • 【溫州社工全方位分析】工作內容、薪資待遇、發展前景、考情分析.....
    以鹿城區為例,一般是分配一條線,比如計生工作;或一個網格,即負責一個區域的大大小小事物。總體而言,工作比較瑣碎,比較忙碌和充實,每日最重要的是工作方式——溝通。  溫州地區,聘用人員薪酬待遇將參照事業單位制定三崗十八級工資標準。三崗十八級工資大概為6-13萬。崗位定級按照專職社區工作者的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相關專業水平等確定。
  • 社工專業畢業生8成選擇逃離本行
    社工專業畢業生8成選擇逃離本行     薪酬待遇低,社會保障少,行業認同差——    編者的話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當代青少年在學習工作生活條件改善的同時,在身心健康、
  • 社區青年匯:社工服務青年的優質平臺
    青年匯來到街道社區為我們帶了個好頭,社工們的工作很專業,他們能把社區裡的青年的思想情感融和起來,在品位追求上能夠達到共鳴,能夠吸引更多的青年參加活動,這實現了我們發展社會組織的願望,符合我們發展青年工作的需求。」新通國際社區書記對記者說。 人才流失問題待解 社區青年匯的發展離不開社工。
  • 『社工心語』一位社工實習生的感觸
    中國社工時報 2014年8月25日 文/ 範佩 華中師範大學社工,這個詞現在的我依然不知道如何向別人解釋清楚,特別是我爸媽那一輩的人。對於書本上社工的定義已經不能完全背下來了,但是在實習過兩次之後,對於社工也了自己的看法。做社工需要勇氣!在學校時不覺得,但是畢業之際,職業選擇上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家庭狀況,不得不為以後自己想要組建的家考慮。爸媽說公益是富人的事,我們先考慮過好自己的生活。這話的後半句是對的,但是公益是每個有做公益之心的人的事,這是我自己的理解。
  • 呼叫中心如何控制流失率?
    座席的高流失率往往是內部問題的反映。是的,這有可能是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在挖你關鍵員工的牆角,通過提供更好的待遇,增加福利或者僅僅是一間健身房。但這些都是外因,不是關鍵的地方。在呼叫中心行業中流失率居高不下而管理者卻什麼也沒做的情況並不少見,難道你真的已經物盡其用了嗎?  呼叫中心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莫奈軟體(Monet Software)最近發布了關於這一主題的博客,指出標準行業流失率約為30%。
  • 關於呼叫中心人員流失率的計算
    關於呼叫中心人員流失率的計算 曹倩 2007/06/18   隨著時間的推移,呼叫中心在國內的發展已從最初的高處不勝寒和無人喝彩逐步形成了燎原之勢,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很大的延伸,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