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高中的時候都學過王勃的《滕王閣序》,那篇文章華麗飄逸的文字與浪漫豪邁的風格讓我們深深迷醉。在文章的最後,王勃還寫下了一首詩,今天我就一起來重溫經典,賞析一下這首《滕王閣詩》。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本身就才華橫溢,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多著名的詩文,而單單來看這首《滕王閣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只不過天妒英才,王勃有一次在探望父親之後返程的途中不幸墜海身亡。
滕王閣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來為文人雅士所稱道。根據史料記載,是唐朝時任洪州都督李元嬰籌建的,後歷經多次修繕才有了今天的模樣,而在古代也是極為雄偉的建築。登高望遠,視野開闊,讓人頓時詩興大發。這首《滕王閣詩》就是王勃在宴席之間的即興之作,涵蓋了《滕王閣序》的全部內容,凝練而優美。
滕王閣詩唐代: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首詩雖然是附在《滕王閣序》的後面的,但是其實是對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與凝練,極富才情!這首詩的第一句便開門見山地寫明了滕王閣的位置與氣勢,筆法蒼勁,意境雄渾。因為當時的洪州都督為唐高祖李淵的兒子,被敕封為滕王,所以便有了「滕王閣」這個名字。極目遠眺,千裡江山盡收眼底,浩浩江水奔流不息。想當年這裡是多麼熱鬧非凡啊,王公貴族來來往往,觥籌交錯,管弦絲竹不絕於耳,但是當年的滕王早已歸為塵土,這裡的豪華景象已經一去不回了!熱鬧與幽靜之對比顯現出時間的流逝,也是詩人對於人生盛衰無常的感慨。
接下來作者用同樣的手法來描繪滕王閣的冷清與孤寂。曾經的滕王閣是雕梁畫棟,珠玉遍布,和雲雨相伴,氣勢何等壯闊雄渾!但是這麼精緻壯美的建築現在也日漸凋敝,沒有了王公貴族的來往,沒有了珠寶玉石的襯託,現在的滕王閣已經繁華不在了。通過對往昔的回憶來反襯出當下的寂寥,人去樓空,物是人非,滿目蒼涼。
這首詩的後四句是作者的人生感慨,一棟曾經如此繁華的閣樓現在都變成了這樣,更何況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人呢!時光易逝,人生無常,這裡也讓我們讀到了作者一絲消極悲涼的情緒。雲朵的影子悠閒地倒映在水裡,人世變遷已經度過了不知道多少個春秋。這裡情景交融,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沉醉到作者悲傷落寞的情境之中了。
這首詩的最後兩句也是在抒發感慨,往事已矣,江水還在奔流,時間在無情的流逝,無論曾經多麼輝煌奪目的生命終將遠去,作者把目光投向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讓整首詩的意境也隨之開闊起來。一個「空」字成為情感的迸發點,將悲傷落寞之情帶到了極點,也將消沉孤寂之感帶到了極點,一切的功名利祿、所有的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或許這才是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的大徹大悟吧!
這首詩的首聯遙想滕王閣當年的豪華宴會,頷聯寫出滕王閣的恢宏氣勢,頸聯則由空間寫到時間,點明時光飛逝,萬物更迭的現實,尾聯則感慨物是人非的落寞,以江水奔流結束全篇。整首詩通過靜態與動態、現在與過去、時間和空間的多重結合與對比,將滕王閣的形象與自己的情感很好的結合起來,意境高遠,境界宏大,言語凝練,就算不是《滕王閣序》的結尾詩詞,相信同樣會驚艷后人!
您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