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靜下心來看看書,或者學習一下新知識。芮軒的老朋友都知道,很久之前我在群裡科普過什麼叫資本公積、盈餘公積。那麼資本公積和盈餘公積,到底是什麼鬼?您清楚嗎?如果不清楚的話,趕緊學習一下吧!今天我簡單說說另外幾個財務指標。
在分析公司的財務指標時,我們通常會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關於償債能力,我們又通常會看以下幾個指標:
今天來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什麼是現金比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希望大家今天之後,對這3個比率,要非常清楚。
一、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現金及其等價物/流動負債,注意這裡所說的現金等價物一般指的是非常易於變現的有價證券,比如股票等;那麼上面公式也可以寫成:現金比率=(現金+有價證券)/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反映出公司在不依靠存貨銷售及應收款的情況下, 支付當前流動債務的能力。
二、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其中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與現金比率不同的是,分子變大了,也就是速動資產是在現金及其等價物的基礎上,增加了各種應收款。
三、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其中流動資產指的是全部流動資產,具體項目就多了去了,大家可以隨便打開一張資產負債表,裡面會很清楚的列示著哪些項目屬於流動資產,範圍比速動資產要更大。
從上面的計算公式來看,其實現金比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這3個比例,整體上來講都是用來評估企業償還短期負債能力。現金比率考慮的是用公司帳戶上的現金以及公司持有的非常易於變現的有價證券(比如股票)來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考慮的是除了現金及其等價物,還考慮各種應收帳款也拿來還債時的能力;而流動比率就更猛了,考慮把全部流動資產,全部拿來還債時的能力;
所以,從純數學意義上來看,很明顯這3個指標之間的大小關係是: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
如果你看到的數據不符合這個大小關係,那麼說明數據搞錯了。
最後說一下,光看幾個指標就想炒好股,是不現實的。因為炒股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是一道綜合題。我們開頭說的資本公積、盈餘公積,留個作業吧。不懂的自行去學,學完了歡迎來分享一下,用最簡單的大白話講一下,讓大家都聽明白搞清楚。
為什麼我強調要分享?因為只有你分享後,你才會理解的更深入,記的更清楚,這樣才能更好的運用。總是停留在聽別人講,自己其實是很難消化和理解並記憶的。不信,再過3個月,我猜大家對剛才我講的現金比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這3個比率,估計又還給我了。
我的粉絲朋友中有一些是財務會計專業人士,也有正在考CPA、CFA的人士,這些朋友肯定很精通。但是其實大部分股民朋友都是財務小白,對各種財務專業名詞是兩眼一摸黑,一臉懵逼的狀態……
所以我想做的事情是:深入淺出的解釋,用最通俗的大白話講清楚,說明白。讓沒有半點財務專業知識的人,也能看懂,聽明白,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此,芮軒寫這篇文章就算沒有白寫。
堅持分享不易,感謝朋友們點讚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