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
元陽哈尼梯田
世界遺產,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山嶺雕刻」。
元陽哈尼梯田位於雲南紅河州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為國家4A旅遊景區,是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氣候同墾共創的梯田農耕文明奇觀,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
紅河哈尼梯田遍布於紅河州元陽、紅河、金平、綠春四縣,總面積約100萬畝,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2013年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5處世界遺產。元陽梯田的特點:一絕:面積大,形狀各異的梯田連綿成片,每片面積多達上千畝;二絕:地勢陡,從15度的緩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見梯田;三絕:級數多,最多的時候能在一面坡上開出3001多級階梯;四絕: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2多米的山上,可以到達水稻生長的最高極限。
Top2
建水古城
古稱臨安,堪稱「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
建水古城位於雲南紅河州建水縣臨安鎮南莊段。古稱臨安,始建於唐代,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內各種古建築精美且保存完好,看看精美的建築工藝,拍拍照片,都是不錯的體驗。
古城內的文廟、朱家花園(國家4A旅遊景區)、學政考棚值得一看,它們反映出建水古城尊孔崇儒的風氣。據說當年雲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人士要佔半數,堪稱雲南之冠,故有「臨半榜」之稱。所以建水從來就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的稱譽。
Top3
阿者科村
世界遺產保護的重點村寨之一,村內共有51棟掛牌保護的傳統蘑菇房。
阿者科村位於雲南紅河州元陽縣新街鎮。屬於山區哈尼族村寨,電影《無問西東》拍攝場地之一。「阿者科」按照字意是指最旺盛吉祥的一個小地方,蘑菇房是阿者科村的哈尼族的傳統民居,阿者科村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紅河哈尼遺產區五個申遺村寨之一。
阿者科村適地營造的傳統建造方式、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傳統觀念、以及自然人文景觀所構成和諧人居環境,體現出哈尼族傳統聚落營建的凝聚力、勤勞和頑強的精神。2019年11月13日,阿者科村入選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公示名單。2019年12月31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Top4
雙龍橋
一座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雲南著名古蹟之一。
雙龍橋位於雲南紅河州建水縣白家營村,建水古城城西5裡處。俗稱「十七孔橋」,是一座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是雲南省著名古蹟之一,已列入中國造橋史冊。清乾隆年間先建三孔,道光年間又建十四孔與之相連,因此俗稱 「十七孔橋」。
橋中建有三層樓閣,兩端各有亭閣一座。橋身用巨石砌成,全長148.26米,寬3米,遠看猶如一艘樓船,近觀似長虹臥波。它造型奇巧,是我國現存的優秀古橋之一,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景點。2006年05月25日,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Top5
建水古城小火車
我國最早的民營鐵路之一,沿途可欣賞古城風貌和田園風光。
建水古城小火車位於雲南紅河州建水縣臨安鎮迎輝路臨安站內。1915年5月1日,個碧石鐵路(也稱個碧臨屏鐵路)開工,是連接滇越鐵路的重要路段。原為寸軌鐵路,1970年經過改建後從寸軌轉變成米軌,個碧石鐵路至今已有約100年的歷史。寸軌鐵路歷經21年修築,是中國鐵路史上修建時間最長的鐵路,也是中國的第一條民營鐵路,迄今世界上運營時間較長的極少數的窄軌鐵路之一。
共設4站:臨安站、雙龍橋、鄉會橋、團山終點站。起點位於臨安站,整個車站的裝修、車廂的裝飾和服務員的衣著很有特色,非常有歷史氛圍,在這拍照留念很是不錯。坐上旅遊小火車,線路兩側的景色隨四季而異:春天可以欣賞到大片的油菜花,夏天有碧綠的秧苗,秋天有金黃的稻穀,冬天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水田。小火車會途徑雙龍橋和鄉會橋,各停半個小時參觀。終點是團山站,停留兩個小時,下午一點返程。中國熱門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十二道鋒味》也曾在這裡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