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建華 實習生 常小雨
3個月前,中國首個胃食管反流病病友會成立儀式在鄭州隴海醫院隆重舉行,國際血管外科專家、國內胃食管反流病微創治療發起人、中科院汪忠鎬院士到會講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季鋒博士、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王洪濤主任等知名專家共同出席了本次大會。大會選舉汪忠鎬院士擔任病友會常務理事長。
汪忠鎬院士說,「中國胃食管反流病病友會」的正式成立,是醫學界專業領域的重要裡程碑。病友會不但為全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提供了互動交流平臺,更能幫助患者了解胃食管反流病國際醫學發展動態及診療常識,使廣大患者認識疾病,走出診療誤區,早日恢復健康。病友會的成立還將進一步推動多學科綜合診療體系的構建,實現病症科學研究與臨床防治新的突破。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臨床症狀或食管症狀的一種疾病。該病的高發人群有中老年人、男性、肥胖、吸菸、飲酒、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打呼嚕)及食管裂孔疝患者等。胃食管反流的症狀有很多,燒心和泛酸最常見,有時會出現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咽部不適或有異物感。胃食管反流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質量,反覆發作的胃食管反流可導致食管狹窄,甚至咳嗽、氣喘、胸痛、哮喘等。
鄭州隴海醫院董事長宋焱鵬表示,中國胃食管反流病病友會的成立,為醫院對外交流提供了一個良好契機,醫院將一如既往地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謀福利,提供權威有效的診療服務,不斷加強病患、醫患之間的溝通交流,真正成為廣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健康家園,讓患友在鄭州隴海醫院,享受品質醫療,品味快樂人生。
據鄭州隴海醫院的工作人員介紹,擁有國際一流技術水平的胃食管反流病診療中心已在鄭州隴海醫院落成,該中心由中科院院士領銜,擁有眾多知名專家組成的多學科共建的醫療團隊,掌握國際一流的診療技術,配備有國內最先進的專業檢測診療設備,體現了多學科綜合診療胃食管反流病的國際醫學新理念,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中國胃食管反流病病友會成立3個月了,越來越多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隴海醫院康復出院,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胃食管反流病是可以治好的疾病。
病例1 李豔紅:告別胃食管反流,終於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躺著睡了
●夜間坐著睡覺,白天頭昏腦漲
47歲的李豔紅自兩年前體重明顯增加,血壓也明顯增高,更讓她難以忍受的是胃裡燒心、泛酸越來越明顯。晚間不能躺著睡覺,一躺下就有大量的酸水反上喉嚨,胸骨後火辣辣地難受,時不時嗆得劇烈咳嗽。睡覺時經常無意識地就被悶得坐起來,這樣雖然嗆咳少了,可家裡人說她不能睡著,一睡著就打呼嚕,打著打著就不呼吸了,要憋很長時間才能重新呼吸。白天也是頭昏腦漲,全身難受,騎摩託車都能睡著。有一次在路上打著瞌睡就衝著一輛汽車衝了過去,自此以後李豔紅嚇得不敢騎車了。平常韭菜、甜食都不敢吃,一吃就燒心、泛酸。包裡常年備著奧美拉唑,只要一頓飯吃不好,就難受得不得了,晚上睡覺都睡不好。常年坐著睡覺,給李豔紅的頸椎腰椎造成了很大壓力,身體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檢查不出病因,醫生讓她減肥
為了治好自己的病,李豔紅不知道跑了多少醫院,因為想要治好打鼾,李豔紅首先想到去耳鼻喉科檢查,醫生建議她做鼻中隔彎曲手術,術後雖然症狀有緩解,但依然不能躺著睡,總是被悶醒坐起來睡。一夜反反覆覆,休息不好,白天睡覺很頻繁,不管周圍多熱鬧,總是坐著就能睡著。而夜間劇烈咳嗽,醫生也只檢查出喉嚨狹窄,由於效果不明顯,醫生也不建議做手術。因胸痛、胸悶、憋氣,李豔紅到省內各大醫院心臟病科就診,各項檢查做完之後均未發現異常,醫生建議出院,李豔紅說沒檢查出病因,病沒治好,堅決不出院。由於查不出問題所在,醫生建議她減肥,說她太胖了,李豔紅質問醫生「我也不是一口吃成這麼胖的,一直都是這麼胖病也不見好,咋能說減肥就能治好呢。」為此還和醫生吵了一架。
兩年來,檢查沒少做,藥也沒少吃,就是病情不見好轉,給李豔紅及其家人的生活和精神造成了很大壓力。
●罪魁禍首竟是「胃食管反流」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豔紅去隴海醫院治療頸椎,聽說隴海醫院成立了胃食管反流診療中心,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住進了隴海醫院,檢查的結果讓醫生大吃一驚,多導睡眠監測顯示每晚呼吸暫停多達664次,最長呼吸停止時間1分25秒,睡眠時血氧飽和度下降到89%。肺功能檢查顯示重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阻礙。24小時食管阻抗pH監測顯示:一晝夜胃內容物反入食管多達17次,胃酸反入食管達17次。1.58米的身高體重竟達85公斤!肥胖、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胃食管反流竟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隴海醫院特聘專家王洪濤教授、季鋒博士等專家經過反覆論證、評估,為李豔紅制定了嚴謹的先內科治療後微創外科治療的方案。經過內科精心治療後,轉入微創外科中心進行了腹腔鏡下抗反流和胃減容微創手術。回想起手術過程,李豔紅說,感覺就是睡了一覺醒來,病就全好了。為減輕病人痛苦,季博士主張手術中的插管都應在麻醉之後進行,讓病人少遭罪。手術後當晚,同病房的病友就說打鼾明顯減少了,也不會很嚇人地睡著睡著就坐起來了。李豔紅自己也感覺不悶氣了,晚上能休息好,白天也不會說睡就睡了。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進流食了。
王洪濤教授表示,根據相關資料,有55%~75%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都存在胃食管反流,兩種病情在臨床上相互影響,需要兼顧治療,因此為李豔紅制訂了這套治療方案。而季鋒博士說道,抗反流手術減輕了反流物對咽喉的刺激,去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加重因素。
為兼容手術通過減少胃的容積限制病人的食量從而在遠期達到減肥效果。而體重的減輕也減少了加重胃食管反流的致病因素,還可以達到控制和減輕肥胖相關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病情從而使患者的病情控制得到良性循環。
現在術後半年,李豔紅當初那些燒心泛酸、胸悶憋氣的症狀已經完全消失,自己也可以躺著睡覺了,偶爾還可以吃點甜食,包裡常備的奧美拉唑也說再見了,雖然體重還是沒有減少,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已經大變樣了。
病例2 張光善:手術後,沒有再吃一粒藥
張光善是鶴壁患友,73歲,退休幹部。上世紀80年代,他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常年服用雷尼替丁。90年代後,開始服用奧美拉唑。張光善經常大口大口地吐酸水,從胃裡反到食道裡,甚至會嗆到鼻子,味道刺鼻。尤其在晚上,喉嚨癢,發燒,吃過甘草片、西瓜霜,但都只能緩解一陣。吃飯吃不好,渾身沒勁,後來才知道得的是胃食管反流病,做完胃底摺疊手術後,胃酸,喉嚨癢等症狀控制住了。從2014年5月13日手術成功出院後,一粒藥丸都沒有再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