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自然博物館資料圖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實習生 華天擇 攝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在首個「上海夜生活節」期間,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將舉辦「博物館奇妙夜」活動——6月6日將延長開放至21:00,20:00停止入場,夜場門票6.6折,17:00起售;6月12、13日晚兩館將分別推出以「致敬生命守護人」為主題的醫務工作者專場活動。三場「博物館奇妙夜」,觀眾不僅能觀看最新的臨展,還能體驗兩館推出的各類精彩教育活動。
6月6日,上海科技館從白天到夜晚都安排了豐富的科普盛宴。上午10點,上海科技館將舉辦世界海洋日主題沙龍「可持續創新,呵護生命搖籃」,活動現場邀請原上海海洋大學校長潘迎捷教授、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周浩郎研究員兩位嘉賓,分別給公眾帶來《珊瑚礁及其在潿洲島的現狀和保護》和《豐富多彩的海洋動物,人類最寶貴的海洋生物資源》兩個海洋主題講座。30位觀眾在「鯨奇世界」臨展海立方紗幕中聆聽專家講座,此次活動還將進行線上同步直播。
當天,上海科普大講壇舉辦「後疫情時代,我們如何做到合理膳食與科學用眼」和「揭秘古代奇葩生物圖譜——海錯圖」兩場直播活動。第一場從後疫情時代兒童及青少年膳食營養以及網課期間如何保護視力兩大主題出發,結合當下觀眾最關心的公共衛生問題,科普兒童營養的需求特點、科學用眼護眼的注意事項等知識內容。第二場從現代生物學的角度出發,對清代海洋生物圖集《海錯圖》中的生物進行分析考證,在原圖的基礎上一步步推理分析,找到古代海洋生物的現代真身。
6月12日、13日, 上海科技館在中共上海市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下,上海市醫務工會、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支持下,以「致敬生命守護人」為主題舉辦的專場公益活動,旨在回饋醫護工作者,為白衣天使加油。本次活動邀請疫情期間逆行武漢、留滬奮戰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及其家庭成員共2000餘人參加。活動擬以「博物館奇妙夜」形式,於12日在上海科技館、13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兩個場館進行。抗疫期間,醫務工作者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光, 衝鋒陷陣、恪盡職守,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為表達敬意,上海科技館為醫務工作者搭建親子互動平臺,讓家長和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加深親子了解度、升華親子感情。
據悉,6月6日夜間開放採取全員實名預約參觀制,僅接受個人預約。觀眾可通過官方網站、微信購買參觀券。參觀當日,觀眾須攜帶有效身份證原件,配合工作人員做好測量體溫、查驗隨申碼、安檢後入館。據透露,「博物館奇妙夜」正在積極探索,未來有可能還會不定期開放。